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探讨心脏神经官能症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 对62例临床门诊以心脏神经官能症收治的患者完善检查进一步确诊,总结分析病因及治疗.结果 35例确诊为心脏神经官能症,20例确诊为交感型颈椎病,5例确诊为更年期综合征,2例确诊为抑郁症,经确诊后相关科室对症治疗效果满意.结论 心脏神经官能症主观症状较多,客观体征较少,容易与交感型颈椎病,更年期综合征及抑郁症混淆,需要进一步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
张伟  裴晓黎 《吉林医学》2008,29(16):1399-1400
心脏神经官能症是神经官能症的一种特殊类型,临床以心血管系统功能失常为主要表现,如胸闷、心慌、气短、胸痛可兼有神经官能症的其他症状:如容易激动、失眠、多汗、发抖、眩晕、多梦等表现,但大多患者经检查:X线片、心电图及超声心电图检查;甚至冠脉造影均正常。这并非是器质性心脏病,而是一种以心血管症状为主的功能性失调性疾病。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和评价稳心颗粒在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的疗效、安全性和依从性。  相似文献   

3.
心脏神经官能症是以心血管疾病的有关症状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 是神经官能症的一种特殊类型.近年来社会经济的发展加剧了竞争和矛盾,神经官能症患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特别是女性,40-50岁正处于体内激素代谢紊乱时期,症状表现多样化其症状多种多样,病情时好时坏,不同程度地影响患者的工作效率及生活质量.笔者在心内科长期工作中,运用逍遥丸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亚临床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轻度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患者常因临床症状繁多、不特异、不典型而被误诊或漏诊.在这类患者中,如果心血管系统症状多、体征少、无特异以及相关的辅助检查后未能找到器质性心脏病证据时,就易被误诊为心脏神经官能症.……  相似文献   

5.
低钾血症误诊冠心病1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 病例介绍 患者梅某,女,63岁,住院号:20030903.因"反复心悸、乏力、失眠10个月,加重1周"入院.患者自去年10月起无明显诱因出现心悸、乏力、失眠、记忆力减退;继则出现周身乏力,胸闷纳呆,心情烦躁.曾多次在多家县级医院中医、西医门诊诊治,查心电图及血常规等无明显异常,分别拟诊"冠心病"、"神经官能症"等.给予中药汤剂或"参麦针"等治疗,心悸加重时给予"庆余救心丸、倍他乐克"等,均未明显见效.后到省城一家三级医院就诊,亦考虑"冠心病",并建议住院行冠脉造影检查,由于患者畏惧有创检查,未采纳.  相似文献   

6.
顽固性呃逆,中医称为"哕证",俗称"打膈",又称为"膈肌痉挛",以逆气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令人不能自制为主症.一般认为该病由于胃膈之气失宣,胃气上逆所致;西医认为呃逆主要是由于膈神经受刺激而引起.临床轻者可不治自愈,重者可持续数日,甚者可持续数月、数年,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烦恼,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本证有时单独出现,有时则为其他病症中之兼证.  相似文献   

7.
笔者临床应用牡丹养心合剂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5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08年3月—2011年3月本院门诊及住院患者100例,均符合心脏神经官能症诊断标准,经临床理化检查排除器质性心脏病及甲亢、药物  相似文献   

8.
心脏神经官能症是神经官能症的一种特殊类型.以心血管系统功能失常为主要表现,可兼有神经官能症的其它症状.大多发生在青年和壮年,以20~40岁者多见,女性多于男性,尤其是更年期妇女,过劳和情绪激动诱发,一般无器质性心脏病的证据.症状多种多样、时好时坏,影响生活.常与器质性心脏病的症状相混淆,造成鉴别诊断上的困难,因而有一定的重要性.本人运用黄芪合丹参注射液治疗45例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临床获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郭文媛 《河北医学》1996,2(5):469-469
心得安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疗效观察(075000)张家口市第二幼儿园郭文媛心脏神经官能症又称Dacosta综合征。临床较常见,患者多为中青年女性,多以心悸、胸闷、心前区疼痛、乏力、颤抖等为主诉。虽经各种检查,但均无器质性疾病的证据,往往给患者的思想情绪...  相似文献   

10.
心脏神经官能症中西医研究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脏神经官能症又称心血管神经症,也称为神经性血循衰弱症、Da Costa综合征、焦虑性神经官能症等.属于神经官能症的一种特殊类型,是由于神经系统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而导致心血管、呼吸和神经系统功能失常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可兼有神经官能症的其他症状.  相似文献   

11.
一些青年人常常向医生诉说有心悸、呼吸不畅、心前区疼痛、全身乏力、失眠多梦等症状,有的甚至怀疑自己患了“心脏病”。可是大多数人经医生的详细检查,包括心脏听诊、胸透、超声心动图等,却被诊断为心脏神经官能症。心脏神经官能症是神经官能症的一个类型,是指以心血管系统的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神经系统功能失调或紊乱。归纳起来,心脏神经官能症主要有以下五大特征:一、患者常在精神受到刺激或过度劳累之后发病。二、病情波动大,时好时犯,有时甚至在一天之内发作数次,但很少呈进行性加重。三、主要症状有心悸、焦虑、恐惧、呼吸不畅、常深吸…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的高速发展,人们生活、工作压力的增大,失业率的增加,心脏神经官能症发病率呈逐年递增趋势,经过传统治疗效果不佳,虽然此病不能危及患者的生命,但严重影响到患者及家庭的经济、心理、工作等^[1]。近3年来我们选用参松养心胶囊联合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是探讨心理干预在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护理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入院30例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入院时和经过心理干预一周后的心理状态进行评定,评价心理干预的有效性.结果 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心理干预前后比较,总症状指数明显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个症状因子除了强迫、恐怖、精神病性干预后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因子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心理干预可改善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心理、生理反应,使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提高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14.
王楠 《开卷有益》2021,(1):37-38
在和患者交谈中,常常提到"冠心病"这个词,几乎所有患者都说"听过",一些患者知道是一种心脏疾病.但当我再进一步追问,什么是"冠心病"时,却很少有人能回答上来.要弄清楚什么是冠心病,咱们先从"冠"说起. 我们知道,心脏是给全身供血的动力,但是心脏的收缩和舒张也需要有血液的供给.给心脏供血的血管就像一顶"帽子"扣在心脏上,古代管帽子叫作"冠",所以这个血管就叫作"冠状动脉".如果冠状动脉出现了问题,心脏的供血就不足了,会导致心肌缺血,严重时甚至导致心肌坏死.轻者没引起心脏的问题,我们称之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症";重者导致心脏疾病了,则称之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家庭自助式心脏康复训练在慢性稳定性左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门诊入选90例慢性稳定性左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家庭自助康复组则给予常规治疗联合家庭自助式心脏康复训练,随访8周后比较两组患者心肺运动试验、超声心动图检查、生活质量。结果 8周后,家庭自助康复组心肺运动试验、超声心动图指标、6 min步行试验及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自助式心脏康复训练在慢性稳定性左心力衰竭中的应用能改善患者心脏功能,提高运动耐量和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心脏神经官能症是神经官能症的一种特殊类型,以心血管系统功能失常为主要表现,可兼有神经官能症的其他症状如心悸、心前区疼痛、气短及头晕失眠等,临床多见,好发于20~40岁女性,尤其是更年期妇女。本文对64例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经两种不同治疗方法所产生的疗效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由于高考竞争的日趋激烈,中学生特别是商中生课业负担较重,其心理方面的压力增加,加上部分学生缺少适当的体育锻炼,心脏神经官能症发痛率有增高的趋势;笔者自1998年以采收诊中学生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32例.现对其临床特点及防治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34):104-106
目的 探讨家庭自助式心脏康复训练在慢性稳定性左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门诊入选90例慢性稳定性左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家庭自助康复组则给予常规治疗联合家庭自助式心脏康复训练,随访8周后比较两组患者心肺运动试验、超声心动图检查、生活质量。 结果8周后,家庭自助康复组心肺运动试验、超声心动图指标、6 min步行试验及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家庭自助式心脏康复训练在慢性稳定性左心力衰竭中的应用能改善患者心脏功能,提高运动耐量和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心脏神经官能症又称心血管神经症,也称为神经性血循衰弱症、Da Costa综合征、焦虑性神经官能症等。属于神经官能症的一种特殊类型,是由于神经系统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而导致心血管、呼吸和神经系统功能失常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心脏神经官能症中医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西医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上使用中医辨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结果:在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方面,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患者生活质量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神经官能症中医治疗效果理想,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上应当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