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张杨  高颖  马斌  张华  王琪 《天津中医药》2012,29(2):124-127
[目的]通过比较气虚证出现频率不同分组间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差异,探讨缺血性中风气虚证出现频率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缺血性中风发病72h内患者605例,动态采集患者发病1-14 d及发病28、90 d时《缺血性中风证候要素诊断量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根据气虚证出现的时点频率将患者分为气虚证出现时点≤8个组(298例),气虚证出现时点>8个组(307例)。比较气虚证出现频率不同分组间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差异。[结果]各时点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组内各时点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随时间的延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逐渐降低。两组发病14 d与入组当天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虚证出现时点≤8个组发病14 d与入组当天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差值大。[结论]缺血性中风气虚证出现时点多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较气虚证出现时点少的患者更重,且气虚证出现时点多的患者发病14 d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改善无气虚证出现时点少的患者明显,积极扶助正气治疗对改善中风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方法研究中风病证候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关系。方法提取建立在中风病临床采集系统基础上的缺血性中风的临床数据,通过应用SPSS12.0和遗传算法验证中风病证候诊断量表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之间是否存在线性关系,若不存在线性关系,则通过使用多层前馈(BP)神经网络、学习向量化(LVQ)神经网络、模糊自适应映射(FuzzyARTMAP)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SVM),验证两者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结果通过应用SPSS12.0和遗传算法,验证了中风病证候诊断量表和NIHSS之间不存在线性关系,通过使用BP神经网络、LVQ神经网络、FuzzyARTMAP神经网络、SVM验证两者之间存在复杂的非线性关系。结论中风病证候诊断量表和NIHSS之间存在复杂的非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缺血性中风病始发态气虚证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020年9月—2022年4月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市房山区中医医院、太原市中心医院就诊的符合纳入标准的缺血性中风病患者163例。其中气虚证组60例,非气虚证组103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四诊信息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气虚证组发病前有诱因患者多于非气虚证组(P=0.01),诱因前3位分别为劳累、天气变化、情绪波动;气虚证组与非气虚证组相比四诊信息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前10项为舌淡、神疲乏力、脉细、脉沉、气短、舌胖大/舌边有齿痕、少气懒言、面白、舌紫暗、苔白(P<0.05);气虚证组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含量(HGB)、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绝对值(NE#)、淋巴细胞绝对值(LY#)、同型半胱氨酸(HCY)、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间接胆红素(IBIL)低于非气虚证组(P<0.05)。结论:与非气虚证组相比,气虚证组更易因劳累、天气变化、情绪波动发病;发病后体内炎症反应较不显著;推测缺血性中风病始发态气虚证患者机体的抗氧化及具有神经保护功能物质的浓度可能降低,这可能是由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中风病急性期患者血浆肾素(plasma renin activity,PRA)、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醛固酮(aldosterone,ALD)水平与证候要素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4年5月至2017年11月东直门医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124例,对所有患者进行中风病证候要素及卒中相关量表评价,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浆PRA、AngⅡ、ALD水平,分析上述指标与证候要素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相关性。结果中风病急性期患者血浆ALD水平与内风证、痰湿证均呈显著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值分别为0.000、0.048,P0.05),PRA、AngⅡ、ALD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未见明显相关。结论中风病急性期血浆ALD水平越高,内风证和痰湿证表现越明显;血浆PRA、AngⅡ、ALD水平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监测中风病患者病情、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5.
张华 《辽宁中医杂志》2008,35(9):1317-1319
探讨证候与疾病的相关性涉及到中医学与西医学两种不同临床评价体系的关键问题,也是揭示中医辨证体系与疾病评价体系之间内在关联的重要途径。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众多中医和中西医结合专家的共同努力下,中风病的证候诊断以及疗效评价标准不断完善。中风病自《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出台以来,许多学者以此为标准开展了中风病证候学的多方面研究,如统计证候的出现概率和证候的动态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缺血性中风病急性期痰热证的证候演变特点及其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关系。方法:从数据库中提取67例5个时点(住院第1、2、3、7、14天)均进行了风、火、痰、瘀、气虚、阴虚阳亢6个证候要素评分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的痰热证患者的临床信息。采用频数统计、方差分析等方法研究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痰热证的演变特点及不同演变形式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关系。结果:在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痰热证的演变过程中,每个时点均以70%左右的概率保持原证候不变;中风病急性期痰热证始终保持不变组与某个时点发生证候变化组相比,其NIHSS在入院第7、14天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痰热证维持时间较长,不易发生证候变化;痰热证的消失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改善有关,提示中风病急性期针对痰热证积极治疗对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有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中医证型与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相关性,为更好地开展高血压病防治、预防脑卒中以及筛选重点防治人群等工作提供客观依据和理论基础。方法:按标准对100例高血压合并脑卒中患者发病前的临床症状进行中医证候分型(肝火亢盛型、阴虚阳亢型、痰湿壅盛型、阴阳两虚型),记录脑卒中发生时各证型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评分分值,分析不同证型组间各种指标的差异;并以100例非高血压性脑卒中患者为对照组,比较高血压性与非高血压性脑卒中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差异。结果:(1)高血压性脑缺血组与非高血压性脑缺血组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无显著差异(P〉0.05);(2)高血压性脑出血组与非高血压性脑出血组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差异显著(P〈0.05);(3)高血压性脑卒中组中阴阳两虚型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较其他型(阴虚阳亢型、痰湿壅盛型)严重,统计学上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中风病急性期证候与基础病病史之间的关系进行初步探讨。方法:56例中风病患者依据《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的6大基本证候加以辨证,并根据患者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中风病病史不同进行基本证候发生频率的分析比较。结果:中风病患者的某些基础病对于其中风证候表现有明显的影响,高血压病史中风患者的阴虚阳亢证有着显著增高的发生率(P=0.04),冠心病史的中风病患者的血瘀证发生率较无冠心病病史者高(P=0.03)。结论:中风病急性期患者的基础病状况对其证候表现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特色与精华之一,准确的辨证是有效治疗的前提。辨证,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症状和体征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但在实际临床过程中,证却具有很强的模糊性和主观性,这增大了临床辨证的随意性,、影响了证候的标准化、规范化和客观化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缺血性中风痰证与血清C-反应蛋白及神经功能缺损的关系。方法:68例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依据中医证候积分分为痰证组和非痰证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含量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对痰证积分与C-反应蛋白含量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痰证组与非痰证组相比,血清C-反应蛋白含量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痰证积分与C-反应蛋白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0.427,P0.05)。结论:C-反应蛋白与缺血性中风痰证关系密切,可作为中风病痰证的客观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肺气虚证和肺阴虚证患者细胞因子的水平及差异。方法分别对COPD肺气虚证患者30例、COPD肺阴虚证患者30例和健康对照者30例血清白细胞介素(IL)-8、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进行检测。结果COPD肺气虚证和肺阴虚证患者血清IL-8、IL-1β、TNF-α的水平均较健康对照者显著增高(P〈0.01),且肺阴虚组高于肺气虚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PD肺气虚证和肺阴虚证患者存在高水平的细胞因子,肺阴虚证患者更明显。  相似文献   

12.
制作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证大鼠模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索建立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证大鼠模型的制作方法和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3.
脾气虚证的本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证候规范化工作开展多年之后,脾气虚证本质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规范。医学工作者们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对其进行研究,试图找到一个统一的客观标准。但迄今为止,在医学界仍存在着、正在诞生各种诊断标准。对近年来有关脾气虚证的本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的原则,提高实验结果的可比性。方法:从四诊诊断、理化微观指标、影像学特点、动物模型等面,对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证客观化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结果:今后应需要同步的、系统的对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证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结论:根据损伤级联反应的不同阶段。把握各个时间窗的症状和体征,把气虚血瘀证和其他证型结合起来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体针、头体针结合治疗改善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1例脑卒中患者分层后随机分为治疗组(21例)和对照组(20例)。两组对象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体针治疗,治疗组采用头体针结合治疗。治疗前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评分标准采用爱丁堡斯堪的纳维亚改良量表(MESSS)。[结果]治疗5周后,2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组间比较,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临床综合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头体针结合较单纯体针治疗能更有效改善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与中医风痰瘀阻型和气虚血瘀型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缺血性脑卒中风痰瘀阻型和气虚血瘀型患者900例,采用x2检验及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法观察这两种证型性别、年龄、发病时间、发病部位、舌质、舌苔、脉象、高血压、糖尿病、既往卒中史、高血脂、红细胞压积、吸烟、饮酒、遗传、血型及并发症等危险因素的差异.结果 风痰瘀阻型与气虚血瘀型年龄(x2 =8.2392,P=0.0413)、高血脂(x2 =4.8386,P=0.0278),舌质(x2 =7.9470,P=0.0048)、舌苔(x2 =4.3298,P=0.0375)4个因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风痰瘀阻型和气虚血瘀型高血脂、舌质、舌苔相对危险度(O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OR值分别为0.699(P=0.0282)、0.332 (P=0.0071)和0.667 (P=0.0382).既往卒中史,并发症和前循环梗死3个因素其OR值分别为3.226(P =0.0314),0.203(P=0.0705)和0.214(P =0.0098).结论 各年龄组气虚血瘀型构成比明显高于风痰瘀阻型,且气虚血瘀型更易发生高血脂、前循环梗死和并发症,年龄、血脂水平、梗死部位、并发症与缺血性脑卒中中医证型关系密切,可为缺血性脑卒中中医辨证分型提供客观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白质病变(white matter lesions,WML)患者DTI参数、神经环路与气虚证的相关性以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研究病例随机抽取分成WML组162例和对照组78例,2组均进行DTI参数分析,分别测得左右脑室前角、后角、体部的平均扩散系数(mean diffusivity,MD)、部分各向...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利用基因芯片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气虚证和肺阴虚证患者T淋巴细胞基因表达的差异。方法采集肺气虚证、肺阴虚证患者和健康人的外周血作为实验血样和对照血样。用Ficoll技术分离外周血淋巴细胞,用分选式流式细胞仪分选并纯化T淋巴细胞,并采用一步法提取总RNA,逆转录合成双链cDNA后,体外转录合成生物素标记的cRNA,片断化后,采用人类全基因表达谱芯片进行芯片杂交,扫描后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结果肺气虚证患者/健康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相关差异表达基因45条,其中上调41条,下调4条;肺阴虚证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相关差异表达基因32条,其中上调19条,下调13条;肺气虚证组/健康人组和肺阴虚证组/健康人组均高表达的差异基因5条。结论基因芯片技术能有效地研究基因的表达谱,筛查出COPD肺气虚证、肺阴虚证患者T淋巴细胞相关差异基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运用核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DTI),从皮质脊髓束损伤程度评价的角度,探讨肾虚髓亏证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运动功能缺损程度相关性,丰富中风病病机及证候诊断,拓宽缺血性脑卒中的中医药防治思路,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肾虚髓亏证患者运动功能损伤程度提供临床依据,强调肾虚髓亏证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运动功能损伤中的重要意义。方法 纳入符合诊断标准的90例病例,根据证候分别归入肾虚髓亏组和非肾虚髓亏组,每组各45例。每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对两组患者入院后行弥散张量成像检测,同时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4天,记录两组患者NIHSS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及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评分,比较两组病例发病时的轻重程度及治疗前后两组病例组间的恢复差异。结果 研究显示,治疗前肾虚髓亏组在NIHSS评分方面高于非肾虚髓亏组(P<0.05);治疗前肾虚髓亏组在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及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方面低于非肾虚髓亏组(P<0.05)。治疗前后NIHSS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及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改善情况,非肾虚髓亏组要优于肾虚髓亏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在健侧内囊后肢及大脑脚外侧处FA值及ADC值无明显差异;肾虚髓亏组在患侧内囊后肢及大脑脚外侧处FA值及ADC值均低于非肾虚髓亏组(P<0.05)。相关性分析得出,两组患者患侧内囊后肢FA值与患者治疗前NIHSS评分呈负相关;两组患者患侧内囊后肢FA值与患者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及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呈正相关;肾虚髓亏组患者患侧内囊后肢FA值与肾虚髓亏证中医证候评分呈负相关。结论 肾虚髓亏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运动功能障碍的重要病机。研究结果显示,两组皮质脊髓束损伤程度与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损伤存在相关性,且肾虚髓亏组在皮质脊髓束的损伤程度方面与其中医证候评分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