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丹参多酚酸盐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76例急性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两组均采用内科常规治疗,对照组应用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阿魏酸钠300mg,静脉输注,每日1次;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胞二磷胆碱0.5g,静脉输注,每日1次。治疗组应用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丹参多酚酸盐200mg,静脉输注,每日1次;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100mL,静脉输注,每日2次。疗程14d。观察两组神经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指标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血浆纤维蛋白原等血液流变学指标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NIHSS评分及血流动力学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有效率为92.1%,高于对照组的6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多酚酸盐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并可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血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内皮祖细胞(EPCs)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神经科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120例急性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病人静脉输注丁苯酞注射液25 mg,每日2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30 mg,每日2次。两组疗程为14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VEGF、MMP-9、EPCs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0%,较对照组的71.67%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第14天,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C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第14天,观察组VEGF、EPCs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MMP-9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可以明显提高急性脑梗死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病人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丁苯酞软胶囊治疗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疗效。方法将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 ,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软胶囊2粒,3次/d,口服治疗,12d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间的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别。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神经功能缺失评分减少≥46%)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结论丁苯酞软胶囊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dl-3-正丁基苯酞软胶囊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将6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血栓通加入生理盐水静脉输注,每日1次.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丁苯酞软胶囊口服,疗程为2周.评价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7天、第14天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 治疗组治疗第7天和第14天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且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l-3-正丁基苯酞软胶囊对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治疗具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5.
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70例急性脑梗死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软胶囊200mg,每日3次。20d为1个疗程。在治疗前和治疗后2周、4周和3个月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估。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后4周、3个月时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6.
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33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评价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66例急性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基础治疗相同,包括三磷酸胞苷二钠(依美思)和阿司匹林.治疗组加用丁苯酞200 mg,每日4次口服,14 d为1个疗程.第14天、第21天时评定两组总疗效,并采用中国卒中量表(CSS)、Barthel指数(BI)评价神经功能恢复状况.结果 治疗组14 d和21 d的CSS评定有效率分别为66.67%和72.72%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Barthel指数评分,14 d和21 d的有效率治疗组为90.90%和87.88%,优于对照组的63.64%和78.79%(P<0.05).两组均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丁苯酞可用于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能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丁苯酞软胶囊(恩必普)、阿托伐他汀钙片(立普妥)治疗对脑梗死病人侧支循环建立的影响。方法纳入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医院2013年8月—2015年9月收治的脑梗死病人102例,所有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每次300mg,每日1次口服;舒血宁注射液20mL静脉输注,每日1次。观察组给予丁苯酞软胶囊每次2粒,每日3次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每次2片,每日1次口服。两组病人均治疗2周。观察两组病人治疗效果、神经功能以及侧支循环建立情况。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6.08%、84.31%,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大脑后动脉(PCA)血流速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必普联合立普妥对脑梗死病人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病人侧支循环血流速度,恢复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发病在48 h内的ACI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治疗组给予丹红注射液20 mL加入生理盐水250 mL静脉输注,每日1次,同时给予依达拉奉30 mg加入生理盐水100 mL静脉输注,每日2次,连用14 d;对照组仅用同剂量、同疗程的丹红注射液。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并比较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观察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6%,优于对照组的71.1%(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情况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7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治疗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治疗。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丹参、胞二磷胆碱等治疗,治疗前后分别对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行检测。结果两组评分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第3、7、21、28天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依达拉奉联合丁苯肽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肯定,能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缺失。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急性脑梗死的病人随机分为单独使用依达拉奉治疗组(对照组,44例)和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治疗组(治疗组,40例)。比较两组治疗14 d和90 d的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评分(NIHHS)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结果两组治疗后14 d9、0 d NIHSS评分、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但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有效减低治疗后14 d和90 d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病人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奥扎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两组基础治疗相同,治疗组静脉输注奥扎格雷80mg/d,对照组静脉输注丹参注射液12mL,均以14d为一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Bather指数的变化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较治疗前下降,BI指数升高,治疗组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或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93.7%)显著高于对照组(81.2%),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扎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血塞通注射液配合奥扎格雷钠、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17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86例)及对照组(90例)。对照组给予奥扎格雷纳80mg,加入生理盐水100mL静脉输注,2次/日;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100mL静脉输注,1次/日,连用14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血塞通注射液40mg加生理盐水250mL静脉输注,1次/日,连用14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7%,对照组总有效率75.9%(P<0.05);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增有改善,且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塞通注射液配合奥扎格雷钠及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法舒地尔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法舒地尔30 mg加入生理盐水250 mL静脉输注,每日2次;依达拉奉30 mg加入生理盐水100 mL静脉输注,每日2次,10 d~14 d为1个疗程.对照组予丹参注射液20 mL加入生理盐水250 mL静脉输注,每日1次,10 d~14 d为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5%,优于对照组的60%(P<0.01),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减少分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法舒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内科》2019,(6)
目的探讨丁苯酞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患者13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9例。在基础治疗的前提下,对照组患者使用神经节苷脂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丁苯酞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连续治疗14 d。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凝血因子水平、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Barthel指数,BI)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92.75%)显著高于对照组(79.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观察组患者的凝血酶Ⅲ(ATⅢ)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聚集率(PAG)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B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丁苯酞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能显著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神经功能,改善预后,治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丁苯酞序贯治疗急性脑梗死伴非痴呆型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急性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10~14 d后改为丁苯酞胶囊口服,累计疗程满3个月。观察并比较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改良Rankin量表(mRS)、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Cys-C)变化,同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NIHSS、mRS较治疗前降低,ADL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MSE及MoCA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Hcy、Cys-C和CRP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伴非痴呆型认知功能障碍疗效显著,不仅可减轻病人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同时改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4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燕京医学院附属良乡医院和襄樊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30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56例和对照组148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胞磷胆碱钠、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两组患者均于治疗前、治疗3 d及治疗1、2、4周后记录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记录Barthel指数,治疗4周后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及治疗3 d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4周后治疗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患者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u=-5.270,P=0.000);治疗组基底核区梗死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u=-4.916,P=0.000);两组脑叶梗死和脑干梗死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尤其是基底核区脑梗死的临床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葛根素(布瑞宁)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治疗作用及其用药的安全性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诊断明确的急性脑梗死病人分为两组,治疗组26例,用布瑞宁500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输注,每日1次;对照组30例,用曲克芦丁(维脑路通)400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输注。两组均以14d为1个疗程,应用两个疗程。观察两组病人临床表现、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治疗组病人治疗后临床表现、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液流变学均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瑞宁可改善急性脑梗死病人的病情,有利于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44例口服100mg阿司匹林,B组43例口服300mg阿司匹林,两组均联合皮下注射5000U低分子肝素治疗。1周为1个疗程,3个疗程末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72.7%,B组总有效率为93.0%,两组患者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治疗第1疗程末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2疗程末、第3疗程末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300mg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明显优于口服100mg阿司匹林,且能明显改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S-100β的变化,探讨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作用机制,从而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将11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依达拉奉组、丁苯酞组和联合用药组,每组各38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7 d及14 d测定其血清NSE和S-100β浓度,并进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并比较3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3组均可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NSE和S-100β浓度,有效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联合用药组效果更显著(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明显降低患者血清NSE和S-100β浓度,有效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络泰、黄芪注射液对脑梗死病人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56例急性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8例,静脉输注络泰、黄芪注射液;对照组28例仅予静脉输注络泰,每日1次,15d为1个疗程,共用2个疗程。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两组治疗后分别为(8.85±2.36)分、(11.04±3.01)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络泰、黄芪注射液联用有利于脑梗死病人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