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的类型、原因及其与病情轻重的关系,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99年1月~2004年11月间经临床诊断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344例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的情况。结果收治的344例妊高征患者有进行心电图检查164例,心电图检查率为47.7%,其中发现有心律失常98例,发生为59.8%。室上性心律失常占67%、室性心律失常占15.3%、房性并室性心律失常占11.8%、各类型传导阻滞占5.9%。窦性心动过速为41.2%,居首位。重度妊高征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为79.6%,中度妊高征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为31.1%,轻度妊高征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为28.6%,重度妊高征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与轻度、中度妊高征患者有显著性差异(P<0.005),轻度妊高征患者与中度妊高征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可发生各种类型心律失常,其心律失常的发生与病情轻重有关,临床应重视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孕产妇进行心电图检测。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肿瘤治疗相关心律失常的发病率逐年增多。肿瘤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肿瘤与心律失常发生具有极其紧密的联系。肿瘤治疗相关QT间期延长综合征、心房颤动等心律失常增加了肿瘤患者的死亡率。肿瘤导致心律失常可能与肿瘤相关治疗引起的心脏毒性作用相关。因此,加强对肿瘤相关心律失常的具体原因及机制的研究,及时预防肿瘤相关心律失常的发生,对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心律失常伴焦虑患者的影响。方法对实验组54例实施常规药物治疗和心理干预,对对照组35例仅以常规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心律失常和焦虑的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心律失常改善率达90.74%,对照组为68.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的焦虑评分降低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心律失常伴焦虑患者应用心理干预,可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变异型心绞痛患者的心律失常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71例变异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分析,证明包括快速性心律失常和缓慢性心律失常在内的各种心律失常是变异型心绞痛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而心肌缺血时间的长短是影响心律失常发生的重要因素,且闭塞性心律失常较再灌注性心律失常多见。此外,处于疾病高活动期的患者较易发生严重心律失常。长时间变异型心绞痛和心律失常发作,可能影响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与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 386例住院患者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后,分为心律失常组(n=217)及非心律失常组(n=169),检测患者血压、空腹血糖、血脂、尿酸、baPWV及踝臂指数(ABI)等指标,并对两组患者上述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另将心律失常患者分为单一心律失常亚组及两种以上心律失常亚组,并对两亚组患者baPWV、ABI进行比较。结果心律失常组在年龄、总胆固醇、baPWV等方面与非心律失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校正年龄因素后,心律失常组与非心律失常组baPWV差异仍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单一心律失常亚组及两种以上心律失常亚组baPWV差异亦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但ABI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律失常患者baPWV增加,而ABI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发心律失常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188例,待患者住院后,实施全天心电监护,查看患者心电图反馈信息,探寻患者是否存在心律失常的问题。结果结合心电图反馈信息,本次研究中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病并发心律失常患者112例,发生率为59.57%。分析患者心律失常原因,其中主要为窦性心动过速(62;32.98%),另外房性心律失常占据第二(24;12.77%),室性心律失常为第三(17;9.04%),最后为其他原因,通过对患者心律失常原因进行探究,发现心律失常与患者生理年龄,肺部感染,心脏功能紊乱等因素有着直接关系。结论心律失常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常见并发症,探究心律失常的原因,并从预防着手对于防止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患染心律失常并发症具有重要影响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鼻持续正压气道通气(nCPAP)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老年患者心律失常与心肌缺血的影响。方法对患者行多导睡眠图、动态血压及动态心电图监测,比较各组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情况;对中、重度患者行nCPAP治疗,3个月后观察其对心律失常与心肌缺血的影响。结果不同程度OSAHS患者与对照组比较,心律失常及ST段下移发生率差异显著;经nCPAP治疗,中、重度OSAHS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情况均明显改善(均P<0.01)。结论 nCPAP治疗OSAHS,可以改善老年OSAHS患者心肌供氧不足,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亦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急性乌头碱中毒致心律失常联合使用阿托品及抗心律失常药物可提供抢救成功效率进行探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1年1月-2013年12月治疗的50例急性乌头碱中毒致心律失常患者,通过回顾性分析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50例患者中31例患者的心电图显示快速性心律失常,其中2例患者属于致命性心律失常,19例患者属于缓慢性心律失常。在经过我院使用盐酸戊乙奎醚、阿托品等药物进行治疗后,50例患者均已好转或者是痊愈出院。结论急性乌头碱中毒会导致患者出现心律失常,严重时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如果在早期使用盐酸戊乙奎醚、阿托品等抗胆碱能药物进行及时治疗的话,可有效挽救患者的生命。必要时,也可有选择性的使用利多卡因等药物进行治疗,以提高急性乌头碱中毒致心律失常患者的抢救成功效率。  相似文献   

9.
恶性心律失常是急诊患者发生猝死的常见原因之一,恶性心律失常若不能在短期内进行有效处理则极易导致患者发生严重后果。目前,对恶性心律失常的急诊处理尚无统一标准。本文将恶性心律失常进行分类,并总结恶性心律失常的诊断及急诊处理原则、急诊药物治疗及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前已证实胺碘酮(商品名:可达龙)可降低心律失常患者的病死率(特别是对难治性心律失常患者).为进一步探讨胺碘酮改善老年室性心律失常中的作用,笔者对178例老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给予胺碘酮进行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测定能用于血吸虫病诊断及疗效考核的噬菌体展示肽基因序列,研究合成多肽抗原的血吸虫病诊断价值.方法扩增目的噬菌体,制备和纯化噬菌体DNA,对目的噬菌体中外源性肽的基因序列进行测定和演绎氨基酸序列分析.根据血清反应强度和演绎氨基酸序列选择2个噬菌体的展示肽段进行人工多肽合成.以合成的多肽为抗原,建立血吸虫病诊断方法,检测急、慢性血吸虫病人血清,观察方法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同时检测治疗前及治愈后的血吸虫病人血清,观察该合成抗原的血吸虫病疗效考核价值.结果测定了14个噬菌体展示外源肽的基因序列,序列分析表明,其中有6个噬茵体的外源肽基因序列完全相同,其余8个噬菌体展示肽的基因序列不相同.分析演绎氨基酸序列,发现1个噬菌体展示肽中的3个连续的氨基酸(GVK)残基与血吸虫23 kDa分子氨基酸残基相同.合成多肽抗原检测急、慢性血吸虫病人血清,敏感性分别为92.3%和91.1%,与华支睾吸虫病人血清的交叉反应率为7.5%,检测健康人血清,特异性为95.5%.检测治愈后0.5年的同一病人血清,阴转率为55.3%,治愈后1年的病人血清中IgG抗体的阴转率为63.2%.结论 9个具有血吸虫病诊断价值的噬菌体展示表位的基因序列被确定,并证明了合成多肽抗原有较好的血吸虫病诊断及疗效考核价值.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内镜下Oddi括约肌测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观察胆石症、胆囊切除术后等胆系疾病及功能性消化不良(FD)、糖尿病胃轻瘫(DGP)等非胆系疾病Oddi括约肌(SO)功能变化,通过内镜采用灌注式高分辨多道胃肠功能测定仪,对15例胆系疾病患者、13例非胆系疾病患者进行Oddi括约肌测压。结果显示,胆系疾病组的胆总管压力、SO基础压及蠕动波振幅明显高于非胆系疾病组(6.86±0.63kPa与1.27±0.10kPa,P<0.01;7.31±0.95kPa与1.87±0.16kPa,P<0.01;32.00±1.2kPa与24.14±1.5kPa,P<0.05);同时,非胆系疾病组的十二指肠压、SO蠕动频率及间期较胆系疾病组明显降低、减慢及延长(1.42±0.26kPa与0.30±0.10kPa,P<0.01;3.6±1.2次/分与2.2±0.4次/分,P<0.05;7.4±1.2秒与11.0±1.8秒,P<0.05)。结果显示,无论是胆系疾病还是FD及DGP等非胆系疾病均有SO功能紊乱,但表现形式相反,对指导临床诊断与治疗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7.
18.
Measurable evolution occurs in laboratory populations of Drosophila under strong natural selection. The rate of adaptation to the experimental environment is significantly greater in populations with genetic variability increased by radiation than in the control, nonirradiated populations.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