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手术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手术技术,包括手术的整体配合、手术路径等.方法:回顾分析为60例结直肠癌患者施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全过程.结果:60例均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无一例中转开腹.其中直肠癌根治术35例,包括Miles术式5例,直肠癌晚期姑息性乙状结肠造瘘2例,直肠腺瘤局部肠管切除1例,结肠癌根治术20例,...  相似文献   

2.
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二)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适应证与开腹手术大致相同,亦分姑息性手术与根治性手术。对晚期伴有广泛转移的结直肠癌病例行姑息性手术,包括腹腔镜肠造瘘、肠道转流及节段性结直肠切除术。根治性手术适用于结直肠任何一段的癌肿,其切除范围应包括癌肿所在肠襻、系膜及其区域淋巴结;各根治术式的要求详见各节。主要术式包括: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腹腔镜左半结肠切除术、腹腔镜次全和全结肠切除术、腹腔镜TME直肠前切除术、腹腔镜TME腹会阴直肠切除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近期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14年6月,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施行的54例腹腔镜辅助结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资料。其中直肠癌行Dixon术27例,右半结肠切除术12例,Miles术8例,乙状结肠切除术4例,左半结肠切除术3例。结果除外2例中转开腹,其余52例均在腹腔镜辅助下顺利完成手术,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肠癌切除包括肿块在内的11~26 cm肠管;直肠癌行Dixon术或Miles术时,下端切缘距肿瘤下缘1~3 cm,术中冰冻及术后病理证实所有标本残端均无肿瘤细胞残留、浸润。手术时间112~325 min,平均手术时间186 min;术中出血30~400 ml,平均术中出血120 ml;术后排气时间36~72 h,平均术后排气时间48 h;淋巴结清扫9~21枚,平均淋巴结清扫14.5枚。术后无出血、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发生;2例会阴部切口感染,经过换药后痊愈;1例术后2 d因吻合口瘘再次开腹造瘘,1例造瘘口肠坏死回缩,5个月后经原造瘘口再次造瘘术;1例Dixon术后附加小肠造瘘口肠套叠麻醉后手法复位。术后住院时间9~28 d,平均术后住院时间15.2 d。术后电话随访至2015年3月。电话随访期内,死亡2例;局部复发2例;肝转移1例;1例再发肠梗阻行复发肿瘤切除,回肠造瘘;1例Miles术后闭孔内肌旁复发,再次经肛肿瘤切除术;其余均未发现转移、复发及切口种植。结论腹腔镜辅助结直肠癌根治术具有患者创伤小、出血少,操作安全、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可取得与传统开腹手术媲美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腹腔镜辅助结直肠癌根治术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腹腔镜辅助行结直肠癌根治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5月~2005年2月68例腹腔镜辅助结直肠癌根治术临床和病理资料。术中按传统根治术的要求使用超声刀游离结肠或直肠及其相应的肠系膜和淋巴脂肪等组织。结肠癌根治性手术者,在腹部的左侧或右侧做5cm长的辅助切口,腹腔外行肠切除和肠吻合。Miles手术者在充分游离乙状结肠和直肠后,在左下腹做辅助性小切口(乙状结肠造口处),切断乙状结肠后,腹部手术者行乙状结肠造口,会阴手术组经会阴行直肠切除。结果行左半结肠癌根治20例,右半结肠癌根治12例,横结肠癌根治9例,切除包括肿块在内的肠管约13—21.5cm;行Dixon术18例,Miles术9例,下切缘距肿瘤下缘3—5cm。术后病理证实两切缘均未见癌。手术时间120—180min,平均145.2min。出血量20—80ml,平均48.5ml。淋巴结清扫数3~18个,平均11.2个。1例直肠癌行Miles术式者术后会阴部切口裂开,无其他并发症。63例随访5~60个月,平均23个月。6例因术后7~12个月发生肿瘤转移死亡,术后生存时间18~36个月。未发现腹壁小切口和穿刺孔转移。结论腹腔镜技术在结直肠恶性肿瘤根治性手术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完全腹腔镜结直肠切除术的手术方法、适应证及其安全性和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4月至2008年11月我院为20例患者行完全腹腔镜结直肠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行完全腹腔镜全结肠部分直肠切除术2例,次全结肠切除术1例,乙状结肠癌根治性切除术6例,乙状结肠癌姑息性切除术1例,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10例。术中平均出血116.5ml,平均手术时间183.5min,术后平均住院8d,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1~19个月无复发。结论:完全腹腔镜结直肠切除术切口小,应用于全结肠部分直肠切除、乙状结肠癌、直肠癌根治术,近期疗效良好,远期疗效有待研究。  相似文献   

6.
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的临床分析(附4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5月至2007年5月45例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右半结肠癌8例,左半结肠癌5例,乙状结肠癌20例,直肠癌12例。按传统根治术的要求术中使用超声刀或同时用结扎束游离结肠或直肠及其相应的肠系膜和淋巴、脂肪等组织。结肠癌根治术:在腹部左侧或右侧做5cm的辅助切口,腹腔外行肠切除和肠吻合。低位直肠癌行Miles手术者在充分游离乙状结肠和直肠后,在左下腹做辅助性小切口(乙状结肠造口处),切断乙状结肠后,腹部手术组行乙状结肠造口,会阴手术组经会阴行直肠切除术。结果:手助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6例,左半结肠癌根治术3例,乙状结肠癌、直肠中上段癌根治术20例,腹会阴联合直肠切除术6例。腹腔镜手术35例,中转开腹10例,中转率22.2%。无死亡病例。手术时间120~280min,平均180min;出血50~100ml,平均80ml。术后随访6~36个月,平均18个月。8例肿瘤复发、转移死亡,复发率22.9%。未发现腹壁小切口和穿刺孔转移。结论:依据结直肠肿瘤分期和部位选择合适的病例,用腹腔镜完成微创手术安全可行,可以达到根治目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肠造瘘术治疗高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0月至2011年2月为16例高龄结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结肠造瘘术的临床资料.结果:1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腹腔镜姑息结肠造瘘术,无中转开腹.6例行腹腔镜横结肠双腔造瘘术,10例行腹腔镜乙状结肠双腔造瘘术.手术时间平均45 min,术中出血...  相似文献   

8.
腹腔镜技术在直肠癌的临床应用(附9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总结腹腔镜技术在直肠癌的临床应用。方法收集我科2005年1~8月期间收治的9例直肠癌行腹腔镜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男4例,女5例,年龄36~78岁,平均56岁。9例术前明确诊断为直肠癌,其中5例行根治术(4例行Dixon术,1例行Miles术),4例晚期直肠癌行姑息手术(乙状结肠双腔造瘘)。结果全组均成功完成手术,术中无大出血、无输血,无手术并发症,手术时间40~360min,平均160min,术后下床活动时间24~48h,肠功能恢复时间24~60h。结论只要掌握腹腔镜高级操作技术,具备腹腔镜重要手术器械,注重无瘤技术,直肠癌腹腔镜手术是可行、有效的,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3D腹腔镜系统在胃肠肿瘤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3年10月-2014年10月在上海市微创外科临床医学中心收治的53例通过3D腹腔镜系统进行的腹腔镜胃肠肿瘤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4例行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其中2例同时行胆囊切除术),17例行腹腔镜经腹直肠前切除术(其中1例同时行胆囊切除术),3例行腹腔镜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3例行腹腔镜乙结肠癌根治术(其中1例同时行胆囊切除术),2例行腹腔镜左半结肠癌根治术,1例行腹腔镜横结肠癌根治术,8例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其中1例同时行胆囊切除术),1例行腹腔镜下胃癌+乙结肠癌根治术和4例行腹腔镜胃间质瘤切除术.结果 全组53例患者均在3D腹腔镜下成功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无术中并发症,无手术相关死亡患者.手术中位时间为180 (70~370) min,术中中位失血为40 (10~300) mL.术后平均排气时间2(1~5)d,手术后平均住院天数8(2~46)d.术后1例直肠前切除术患者出现吻合口瘘;1例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患者术后出现会阴切口感染;1例远端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出现十二指肠残端瘘.均以保守治疗方法治愈.结论 3D腹腔镜其手术操作与传统2D腹腔镜相似,能达到与传统腹腔镜手术相当的临床疗效.进一步的临床研究将有助于对其更加全面的评价.  相似文献   

10.
微创外科结、直肠肿瘤规范化手术标准(草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结、直肠微创外科手术的界定 通过腹腔镜完成结、直肠手术的主要步骤,且腹部切口明显小于常规开腹手术的长度,即属结、直肠微创外科手术范畴. 2 结、直肠癌的手术适应证、禁忌证、原则 2.1 适应证 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适应证与开腹手术大致相同.①姑息性手术: 对晚期伴有广泛转移的结、直肠癌病例,行腹腔镜肠造瘘、肠道转流及节段性结、直肠切除术; ②根治性手术: 结、直肠任何一段的癌肿均可在腹腔镜下切除,切除范围应包括癌肿所在肠襻、系膜及其区域淋巴结; ③主要术式: 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 腹腔镜左半结肠切除术; 腹腔镜直肠、乙状结肠切除术.各术式指征基本同开腹手术.  相似文献   

11.
腹腔镜结直肠手术55例报告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探讨腹腔镜结直肠手术的优缺点、手术方法及应用价值。方法 经腹腔镜行结直肠手术55例,其中右半结肠切除15例,横结肠癌根治3例,Dixon手术20例,乙状结肠癌姑息切除4例(其中2例肝转移癌电凝固化),左半结肠切除1例,Miles手术6例,乙状结肠腺瘤切除2例,乙状结肠造瘘1例、直肠悬吊1例,先天性巨结肠切除2例。结果 54例成功完成手术,肿瘤侵犯十二指肠及胰头而中转开腹1例。手术时间平均148.8分钟。术后平均30.9小时胃肠功能恢复,且无并发症发生,术后平均住院7.6天。随访1~66月,1例横结肠癌术后23月出现肺转移,32月死亡;1例乙状结肠癌伴肝转移术后23月出现别处肝转移,开腹行右半肝切除。结论 腹腔镜结直肠手术技术上是可行的,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胃肠道干扰小、术后疼痛轻、疤痕小等优点,值得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笔者单孔腹腔镜结直肠手术的经验,对该方法的手术操作技巧进行讨论。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期间于笔者所在医院行单孔腹腔镜手术的21例结直肠恶性肿瘤患者的病例资料,总结手术体会。结果 21例患者中,行右半结肠切除者5例,行乙状结肠切除者2例,行经骶前直肠癌切除术者9例,行经腹会阴直肠癌切除术者2例,行全结肠切除者1例,行结肠造瘘术者2例。其中20例患者顺利完成单孔腹腔镜手术,另1例在离断低位直肠时增加了一处12 mm的穿刺切口。手术操作时间40~335 min,(189±75)min;术后住院时间7~16 d,(11.5±3.4)d。术后无出血、吻合口漏、肠梗阻等并发症发生,手术切口无感染、裂口、疝等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6个月未见肿瘤复发。结论在合理掌握适应证条件下,单孔腹腔镜手术对结直肠肿瘤的治疗是安全可行的,其具有更好的微创与美容效果。  相似文献   

13.
通过回顾应用单孔腹腔镜行结直肠肿瘤的手术治疗,包括乙状结肠切除术、右半结肠切除术、横结肠切除术、直肠癌前根治术、结肠造瘘术等术式。总结单孔条件下手术操作的特点和规律,探讨单孔腹腔镜行结直肠肿瘤手术的经验及技巧。结果显示各种术式操作顺利,取得满意的微创和美容效果。单孔腹腔镜结直肠手术是可行的,并具有其独有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D3根治术治疗多次手术右半结肠癌患者的术中技巧、注意事项及术后近期并发症分析。 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26例有多次腹腔手术史的右半结肠癌患者施行腹腔镜辅助D3根治术的临床资料。其中肿瘤位于回盲部7例,位于升结肠15例,位于结肠肝曲4例;术前病理证实腺癌;术前行阑尾切除8例,行开腹胆囊切除4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3例,同时行阑尾切除及胆囊切除3例,行腹腔镜胃窦部切除术1例,行剖宫产5例,行右侧附件手术(宫外孕及右侧附件囊肿切除)2例。 结果全部手术均在腹腔镜辅助下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肠癌切除包括肿块在内的右半结肠及部分回肠;术后病理证实所有标本残端均无肿瘤细胞残留、浸润。手术时间150~325 min,平均186 min;术中出血量100~300 ml,平均180 ml;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36~120 h,平均72 h;淋巴结清扫8~21枚,平均15.6枚。术后无出血、吻合口狭窄及瘘等并发症发生,术后1例切口感染;1例术后反复出现粘连性肠梗阻,经过保守治疗后痊愈。术后住院9~28 d,平均18.2 d;术后电话随访至2016年3月,有肝转移1例,有局部复发1例,再发肠梗阻行复发肿瘤切除,回肠造瘘;其他患者随访期内均未发现转移、复发及切口种植。 结论腹腔镜辅助D3根治术对于有腹腔手术史的结肠癌患者安全有效;具有创伤小、出血少优点,但术中操作要求更精细,术后并发症相对无腹腔手术史患者较多,但仍取得与传统开腹手术媲美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腔镜乙状结肠、直肠癌根治术的适应证与技巧。方法 2003年4月~2011年12月对133例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据病变部位分别实施乙状结肠或直肠低位前切除术(Dixon术)、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Miles)、直肠癌切除、近端造口、远端封闭术(Hartmann术)。结果完成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129例,其中结、直肠吻合术51例,Dixon术40例,Miles术34例,Hartmann术与中转开腹各4例。手术时间110~230 min,平均155 min,其中结、直肠吻合术(135±65)min,Dixon术(155±55)min,Miles术(185±60)min,Hartmann术(145±45)min。2例术后第7、10天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其中1例急性肺动脉栓塞死亡,1例抗凝与活血化瘀治愈。1例Hartmann术后半个月发生盆腔脓肿,经肛门行直肠残端穿刺引流治愈。结肠造口坏死、造口狭窄、造口旁疝各1例,分别在术后8 d、6个月、2年手术治疗。截止2011年7月,随访满1年119例,死亡8例;随访满3年85例,死亡16例;随访满5年40例,死亡13例;trocar和辅助切口未发生肿瘤种植。结论腹腔镜乙状结肠、直肠癌根治术适用Dukes A、B期及无肠道梗阻和不保留肛门C期患者,具有解剖清晰、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10例结直肠癌患者施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资料,并总结其手术方法及随访结果.结果:210例中无一例手术死亡,168例行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结直肠或结肛吻合术;42例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Miles);术中出血平均70.5 ml;手术时间平均110 min;...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报告结直肠癌腹腔镜手术 5例 ,总结初步经验。方法 :2 0 0 2年 7月~ 2 0 0 3年 11月对 2例直肠癌、2例升结肠癌、1例降结肠癌行腹腔镜手术。直肠癌用直线切割闭合器切断闭合直肠 ,标本由腹壁小切口取出 ,经肛门行结直肠吻合器吻合 ;升结肠癌和降结肠癌行半结肠切除 ,经腹壁小切口提出、切除肠管 ,手法吻合。结果 :5例手术顺利完成 ,无手术并发症 ,近期效果良好。结论 :只要能熟练掌握开腹结直肠癌手术和熟练掌握腹腔镜技术 ,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伴有肠梗阻的结直肠癌腹腔镜辅助手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对伴有肠梗阻的结直肠癌患者在腹腔镜辅助下行结直肠癌根治切除术同时一期吻合的可行性。方法对6例伴肠梗阻的结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辅助下结直肠癌根治切除一期吻合手术。结果手术均获得成功。5例伴不全肠梗阻患者行腹腔镜辅助结直肠癌切除一期吻合术:1例伴完全肠梗阻患者行手辅助腹腔镜乙状结肠癌切除一期吻合术。无中转开腹和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平均200(150-240)min,出血量平均60(20~100) ml。术后住院时间8-11 d。术后随访8-28个月,未见癌肿复发转移。结论对于伴肠梗阻的结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辅助下肿瘤根治术一期吻合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31例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病例资料.结果 除1例中转开腹外,其余30例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其中右半结肠切除术8例、左半结肠切除术4例、乙状结肠切除术5例、直肠癌行直肠前切除术8例、Miles术6例.手术时间150~300 min(平均200 min)...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结直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诊治体会,指导正确术式的选择,从而提高疗效。方法:对18例结直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病人的不同临床特点选择不同的治疗方式。右半结肠癌5例中行单纯盲肠造口术1例,单纯回肠造口术1例,回肠横结肠内引流术1例,一期根治术2例;左半结肠癌9例申行单纯结肠造口术2例,姑息切除术3例,一期根治术4例;直肠癌4例中单纯造口术1例,肿物切除造口术2例,肿物切除一期结直肠吻合术1例。结果:本组无1例死亡及肠瘘。单纯造口术、姑息切除术、根治切除术平均生存期分别为8、18、36个月。结论:根据病人的年龄、身体状况及手术所见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以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情况许可者争取一期根治,以延长病人寿命,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