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超声显示钙化灶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甲状腺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中的钙化灶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347例行甲状腺手术患者的病理检查结果 与其术前甲状腺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进行回顾性比较研究.结果 病理检查结果 显示,甲状腺恶性结节102个(恶性组),良性结节384个(良性组).恶性组钙化灶及微钙化灶构成比分别为69.6%(71/102)、45.1%(46/102),均显著高于良性组的18.5%(71/384)、1.0%(4/384,P值均<0.01).去除性别因素后,≤45岁亚组中恶性甲状腺结节的钙化灶构成比为81.6%(31/38),微钙化灶构成比为68.4%(26/38),均显著高于>45岁亚组[62.5%(40/64)、31.2%(20/64),P值均>0.01].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中的钙化灶是甲状腺癌的一项特异性指标,一旦超声检查发现甲状腺内有钙化灶,尤其是微钙化灶,年龄<45岁且伴较大结节者,应该高度警惕癌变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甲状腺乳头状微癌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的表现特点.方法 收集57例术前接受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且经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为甲状腺乳头状微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超声声像图进行回顾性描述并分析和归纳其特征性表现.结果 57例患者中,术前超声诊断甲状腺乳头状微癌52例(其中伴颈部淋巴结肿大7例),甲状腺腺瘤2例,结节性甲状腺肿3例;术前超声诊断与术后病理学诊断的符合率为91.2%.二维超声发现直径4~10 mm的结节68个,其中61个(89.7%)呈实性低回声,57个(83.8%)结节内有微钙化灶,49个(72.1%)边界不清,45个(66.2%)形态不规则.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发现55个(80.9%)结节内少量点状血流信号,结节周边无明显血流信号.结论 甲状腺乳头状微癌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表现为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的实性低回声结节,并存在结节内微钙化灶.病变早期小结节及有良性疾病病灶并存时,应注意与甲状腺腺瘤和结节性甲状腺肿相鉴别.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超声声像图特点。方法收集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59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回顾分析其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包括甲状腺结节内部回声的特点、结节的形态、边界、钙化、结节内血流情况以及颈部淋巴结转移情况。结果59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中,结节共67个,低回声结节62个(92.5%),高回声结节4个,混合回声结节1个;结节边界不清晰30个(44.8%);形态不规则38个(56.7%);30个(44.8%)结节内部有点状或沙砾样的微小钙化;颈部淋巴结转移15例(25.4%);37个(55.2%)结节探及彩色血流信号。结论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超声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多个指标综合分析能提高微小乳头状癌的检出率,如果发现颈部淋巴结异常,则高度怀疑为恶性结节。  相似文献   

4.
曹冰  时莉  潘海洋  王静  王刚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13):101-104+169
目的分析超声下钙化特征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6月我院经超声检查并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确诊的133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甲状腺结节钙化灶的特点与结节良恶性的相关性。结果本研究133例患者超声发现176个甲状腺结节,其中含钙化灶的结节71个(40.34%)、无钙化灶的结节105个(59.66%)。经病理学诊断共发现112个良性结节(63.64%)、64个恶性结节(36.36%)。钙化的甲状腺结节中恶性结节发生率(77.46%)显著高于无钙化甲状腺结节中恶性结节发生率(7.6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8个含微钙化型钙化灶的结节中,恶性结节发生率为94.74%(36/38);23个含粗钙化型钙化灶的结节中恶性结节发生率为47.83%(11/23),二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甲状腺结节钙化发生率为87.50%(56/64),显著高于良性甲状腺结节中钙化发生率(13.39%,15/112)(P0.05)。结论超声下钙化特征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尤其是微钙化型钙化灶可作为筛查恶性甲状腺结节的特异性指标之一,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16排螺旋CT扫描甲状腺结节内钙化在诊断甲状腺结节病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甲状腺结节病变共100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其中良性病变50例,恶性病变50例。患者术前均行甲状腺16排螺旋CT检查,观察甲状腺内有无钙化及钙化形态。结果 10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甲状腺癌钙化率64.69%,CT诊断正确率62.13%,与良性病变的钙化率20.13%,CT诊断正确率74.79%(P<0.01);良性结节内微小钙化占钙化总数34.42%,甲状腺癌内微小钙化占钙化总数的74.37%,数据有极显著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16排螺旋CT扫描甲状腺结节内钙化灶对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具有诊断意义,并且结节内微钙化被认为是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一个特征性征象。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结节内钙化灶的诊断价值。方法根据病理结果回顾分析85例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病例的声像图特征,重点观察结节内有无钙化及钙化的大小、形态及分布情况,将钙化灶分为粗大钙化和微小钙化。结果 399例不同病理类型甲状腺结节中钙化灶检出率为27.1%(108/399)。在恶性结节中钙化灶检出率为68.3%(41/60),在良性结节中钙化灶检出率为19.8%(67/339),两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O1)。微钙化在恶性结节中的检出率为55.0%(33/60),在良性结节中的检出率为4.7%(16/339),两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超声检出微小钙化对诊断甲状腺癌具有较高的特异性,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可以依据结节内钙化回声特点做出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钙化灶回声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高频探头对3152例有甲状腺结节的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检查,结合甲状腺结节内的钙化灶回声特点和其他回声情况对结节进行初步定性.结果 结节中合并钙化有625例,经术后病理证实475例癌性结节中合并钙化灶358例(79.8%).总钙化率为82.1%,合并微钙化占51.7%.结论 甲状腺结节内钙化回声特点对判断良恶性结节有一定的特异性和诊断价值,可提高甲状腺癌的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甲状腺结节钙化在超声诊断甲状腺癌中的意义,以提高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88例甲状腺结节伴钙化者术前行高频超声的资料,并分析良、恶性结节钙化的例数及特点。结果:本组良性结节50例(粗大钙化47例,微钙化3例),结节性甲状腺肿伴间质纤维化、钙化和囊性变;恶性结节38例(乳头状癌29例,滤泡性癌6例,混合性乳头状癌1例,髓样癌1例,未分化癌1例);按钙化灶分型,甲状腺癌中伴周边环状钙化结节2个,伴斑片状钙化结节3个,伴结节内微样钙化结节33个(占恶性结节的86.8%)。结论:甲状腺结节伴钙化声像图是诊断甲状腺癌的一个重要标示,其中伴微钙化征像最有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甲状腺结节钙化在超声诊断甲状腺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1年3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伴钙化的甲状腺结节患者, 分析其钙化灶超声表现情况,并与标准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总结二者的相关性. 结果 80例甲状腺钙化结节中恶性结节48例,其中乳头状癌34例、滤泡性乳头状癌8例、髓样癌6例;良性结节32例,其中桥本甲状腺炎结节13例、结节性甲状腺肿12例、甲状腺瘤7例.恶性结节患者中钙化灶微钙化比例75.0%、钙化结节边界不清晰比例83.3%、钙化结节单发比例79.2%,均明显高于良性结节,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甲状腺结节钙化灶有助于超声诊断与鉴别诊断甲状腺癌,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甲状腺结节内钙化回声的超声特征,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对已行甲状腺手术及穿刺活检的76例患者(102个结节)的病理结果与其术前甲状腺高频超声图像进行回顾性对比研究。结果:102个结节中有良性结节55个(54.2%)、恶性结节47个(45.8%);其中,钙化结节77个、无钙化结节25个;77个钙化结节中有微钙化结节60个、粗钙化结节12个、周边钙化结节5个。恶性结节与良性结节中钙化者分别占55.5%和14.48%,二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含钙化与不含钙化的结节恶性构成比分别为56.08%和14.78%,二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微钙化结节恶性率最高(68.33%),粗钙化结节和周边钙化结节的恶性率分别为33.3%和40.0%。结论:甲状腺结节内钙化灶的检测对诊断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任何形式的钙化都是甲状腺恶性病变的风险因素,其中,微钙化更具有特异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的二维声像图及血流分布特征,提高甲状腺结节以及PTMC的超声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64例(173个结节)甲状腺乳头状癌病人病灶的数目、形态、边界、内部回声、微小钙化斑、周边回声特征、后方回声、颈部淋巴结等声像图特征及血流分布特征。结果:PTMC的发生率与结节单发还是多发没多大关系;甲状腺结节的二维声像图具有典型特征,表现为纵横比≥1(93.64%)、边界模糊不清(71.10%)、内部回声不均匀(61.27%)、伴微小钙化(62.43%)、周边无声晕或是不完整声晕(100%);PTMC彩色多普勒血流分布特点Ⅲ~Ⅳ型(56.07%),Ⅰ~Ⅱ型(43.93%);淋巴结转移发生率较低(6.17%),首先以Ⅵ区即中央区淋巴结转移为多。结论:甲状腺结节超声检查二维声像图特征对微小乳头状癌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结合彩色多普勒等高分辨率超声可明显提高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甲状腺包膜内乳头状癌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具体表现。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65例甲状腺包膜内乳头状癌患者(共计68个病灶)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并对超声诊断分级情况进行总结。结果经典型甲状腺包膜内乳头状癌提示恶性超声表现边缘毛刺状、微小钙化、病灶低回声占比22.0%、46.3%、56.1%明显高于滤泡型的0.0%、7.4%、11.1%。滤泡型甲状腺包膜内乳头状癌良性表现占比48.1%较经典型4.9%高,不确定性18.5%、恶性可能占比9.5%及恶性表现占比0.0%较经典型的31.7%、34.1%、19.5%低(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诊断甲状腺包膜内乳头状癌具有较高临床价值,边缘毛刺、极低回声病灶伴微钙化等超声表现,应警惕恶性病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甲状腺结节在超声诊断甲状腺癌及其分型中的意义,为临床甲状腺疾病的诊断提供一定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7年9月收治入该院的甲状腺结节患者112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病理结果将其分为甲状腺良性疾病组(56例)及甲状腺癌组(56例),所有患者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总结其钙化特征与病理检查对比,探讨钙化结节在甲状腺癌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结果共检测出50例钙化灶患者,甲状腺癌组患者钙化灶人数多于甲状腺良性疾病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钙化灶诊断甲状腺癌灵敏度为69.64%,特异度为80.36%;甲状腺癌患者单个结节、微钙化发生率及钙化结节边界不清晰发生率均显著高于甲状腺良性疾病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理类型甲状腺癌钙化结节情况不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结节钙化尤其是微小钙化在超声诊断甲状腺癌中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4.
甲状腺乳头状微癌的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分析甲状腺乳头状微癌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的表现特点。方法收集57例术前接受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且经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为甲状腺乳头状微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超声声像图进行回顾性描述并分析和归纳其特征性表现。结果 57例患者中,术前超声诊断甲状腺乳头状微癌52例(其中伴颈部淋巴结肿大7例),甲状腺腺瘤2例,结节性甲状腺肿3例;术前超声诊断与术后病理学诊断的符合率为91.2%。二维超声发现直径4~10mm的结节68个,其中61个(89.7%)呈实性低回声,57个(83.8%)结节内有微钙化灶,49个(72.1%)边界不清,45个(66.2%)形态不规则。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发现55个(80.9%)结节内少量点状血流信号,结节周边无明显血流信号。结论甲状腺乳头状微癌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表现为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的实性低回声结节,并存在结节内微钙化灶。病变早期小结节及有良性疾病病灶并存时,应注意与甲状腺腺瘤和结节性甲状腺肿相鉴别。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2月~2011年12月在本院经病理证实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患者66例,回顾性分析和总结其声像图特征?结果:66例超声共检出结节82个,最大径≤10 mm的结节占24.4%(20/82)?其中52例为单侧单发,14例为多发?82个结节中低回声结节占91.5%(75/82),实质性结节占92.7%(76/82),结节内见砂粒样钙化的占80.5%(66/82),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的结节占78.0%(64/82),阻力指数> 0.7结节占86.6%(71/82)?超声探及淋巴结转移的占25.8%(17/66)?合并弥漫性病变的占60.6%?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其超声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同时超声能监测甲状腺弥漫性病变患者合并的结节是否发生恶变,为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甲状腺癌提供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甲状腺结节是临床常见疾病.文中旨在研究甲状腺结节钙化对甲状腺恶性肿瘤诊断的临床意义,提高恶性甲状腺结节的诊断率.方法 对比247例甲状腺结节术前超声发现及术后病理诊断.结果 247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中,良性病变200例(80.97%),恶性病变47例(19.03%).良性结节钙化率23.0%(46/200),恶性结节钙化率59.6%(28/47),2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24.261,P<0.001);良性结节中微钙化发生率为9.5%,恶性结节微钙化发生率为46.8%,差异亦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38.101,P<0.001).结论 甲状腺钙化尤其是微钙化对诊断甲状腺恶性肿瘤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甲状腺钙化病灶在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甲状腺癌高频声像图中钙化的意义。方法:对274例甲状腺结节的高频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中的钙化分为三种类型:(1)微钙化;(2)粗钙化;(3)弧形钙化。结果:146例恶性组中,检出钙化64例(43.83%),其中微钙化47例,粗钙化17例,有微钙化的甲状腺中38例为乳头状癌。128例良性组中,检出钙化11例(8.59%),微钙化5例,粗钙化5例,弧形钙化1例。两组钙化率有显著性差异。但粗钙化与微钙化在两组中无显著性差异。钙化在甲状腺癌诊断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43.06%及91.33%。结论:高频声像图中的钙化是诊断甲状腺癌的一个特异性指标。钙化的形状对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鉴别帮助不大,而微钙化是乳头状癌的一个特征性表现。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6):131-134
目的 探讨超声诊断甲状腺癌中甲状腺结节钙化的影响与价值。方法 本研究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9年7月诊治的5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超声检测,观察甲状腺结节的相关情况,随后均采取手术根除甲状腺结节,取切除后的甲状腺结节作病理样本分析,观察甲状腺结节的钙化情况与患者疾病的关联性。结果 超声诊断得出良性肿瘤36例,恶性肿瘤14例,恶性率为28.00%;病理学诊断得出良性肿瘤35例,恶性肿瘤15例,恶性率为30.00%,两种检测方法所得结果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5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中,钙化为27例,未钙化为23例,其中微钙化的恶性率为53.85%,微钙化的恶性率显著高于其他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中,共检出恶性肿瘤患者15例,良性肿瘤患者35例,恶性肿瘤的具体病理分型为乳头状癌10例、滤泡状癌3例、髓样癌1例、未分化型癌1例。乳头状癌的粗钙化例数为4例,粗钙化发生率为40.00%,微钙化的发生率为60.00%;滤泡状癌的粗钙化例数为1例,粗钙化发生率为33.33%,微钙化的发生率为66.67%;髓样癌的粗钙化例数为0例,粗钙化发生率为0,微钙化的发生率为100.00%;未分化型癌的粗钙化例数为0例,粗钙化发生率为0,微钙化的发生率为100.00%。结论 超声检测甲状腺癌中,甲状腺结节钙化的情况可为疾病的诊断提高较优的参考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魏华 《陕西医学杂志》2013,(11):1519-1521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钙化甲状腺结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以提高术前诊断的准确性。方法:选取行甲状腺治疗,术前查甲状腺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发现甲状腺结节的患者420例,根据病理诊断结果,分为恶性病变组55例和良性病变组365例,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沙粒样钙化的恶性病变率(61.90%)显著高于非沙粒样钙化(18.18%);恶性病变组中,钙化和沙粒样钙化的发生率分别为63.64%(35/55)和23.64%(13/55);其中乳头状癌的钙化和沙粒样钙化发生率分别为63.27%(31/49)和24.49%(12/49);髓样癌的钙化和沙粒样钙化发生率分别为66.67%(2/3)和33.33%(1/3);良性病变组的钙化和沙粒样钙化发生率分别为29.04%(106/365)和1.92%(7/365);其中结节性甲状腺肿的钙化和沙粒样钙化发生率分别为29.11%(85/292)和0.68%(2/292);腺瘤的钙化和沙粒样钙化发生率分别为25.86%(15/58)和6.90%(4/58);桥本氏甲状腺炎的钙化和沙粒样钙化发生率分别为40.00%(6/15)和6.67%(1/15);恶性病变组的钙化率和沙粒样钙化率均显著高于良性病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钙化诊断甲状腺恶性病变的敏感性63.64%,特异性70.96%,阳性预测值为24.82%,阴性预测值为92.83%;沙粒样钙化诊断甲状腺恶性病变的敏感性23.64%,特异性98.08%,阳性预测值65.00%,阴性预测值89.50%。结论:甲状腺结节在超声检查中发现钙化,应当注意排除恶变可能。而沙粒样钙化的发现在诊断甲状腺结节恶性病变上具有较高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超声表现特征。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44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共178个癌结节,均经超声检查,分析病灶的超声显像特征。结果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声像图表现为低回声,分布不均匀,形态不规则165个占92.7%,纵横比大于等于1共132个结节,占74.2%,边界不清晰或部分不清晰143个,占80.3%,尚清晰35个,占19.7%,内部可见微钙化112个占62.9%,内部血流信号丰富98个,占55.1%,颈部淋巴结肿大37个占20.8%,实性低回声、边界不清晰或部分不清晰、内部微钙化伴血流信号丰富等是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主要超声表现。结论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超声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能提高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诊断率,减少误诊和漏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