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综述了不同文化、信仰、价值观、习俗的肿瘤病人的临终关怀情况,为在肿瘤病人临终关怀中开展多元文化护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正>临终关怀是一门新兴学科,据美国统计资料显示,在接受临终关怀服务的病人中,有60%是恶性肿瘤患者[1]。随着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不断上升,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选择在综合医院内住院的病人越来越多,对临终关怀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本文就如何在综合医院肿瘤病房内开展临终关怀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余雪丹 《家庭护士》2007,5(2):84-86
从肿瘤病人的环境要求、基础护理、特殊护理、心理干预、康复指导、临终关怀方面叙述肿瘤病人的家庭护理,提出有效的家庭护理在肿瘤病人的康复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从肿瘤病人的环境要求、基础护理、特殊护理、心理干预、康复指导、临终关怀方面叙述肿瘤病人的家庭护理,提出有效的家庭护理在肿瘤病人的康复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郴州市病人、家属及社会人员对临终关怀的认知和态度。[方法]采用自编的临终关怀调查问卷于2011年7月—10月对郴州市600名不同人群(肿瘤病人200人,病人家属200人,社会人员200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郴州市肿瘤病人及其家属、社会人员对临终关怀的认知和态度总体得分为(71.20±10.86)分;肿瘤病人得分为(73.33±7.16)分,家属得分为(71.25±7.15)分,社会人员得分为(69.02±7.09)分,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学及以上学历者得分(75.26分±6.36分)高于高中及以下学历者(69.70分±7.15分);男性居民得分(72.29分±7.35分)高于女性居民(70.21分±8.98分)。[结论]郴州市居民对临终关怀的态度总体是积极的,能普遍认识到临终关怀的意义、接受临终关怀服务,但对死亡存在明显的忌讳和恐惧心理。  相似文献   

6.
临终关怀对晚期恶性肿瘤病人生命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临终关怀技术对晚期恶性肿瘤病人生命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将71例晚期恶性肿瘤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整体护理手段,观察组采用临终关怀技术,比较2组病人对癌症死亡的恐惧、药物的依赖性.结果对照组66.6%病人存在对肿瘤死亡的恐惧.观察组接受临终关怀技术后,病人对死亡的恐惧、药物依赖性减少,与对照组比较,P<0.01,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临终关怀技术使晚期恶性肿瘤病人顺利度过临终状态,提高了病人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7.
严梅凤 《当代护士》2003,(11):64-65
临终关怀是一种以临终病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以及相关的医学、护理、心理、社会等问题为研究对象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它要求从事临终关怀的医护人员及其他人员,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高度的道德水准。随着肿瘤病人的日益增多,从事临终关怀的医护人员也越来越多。为此,我院举办了一次“临终关怀知识讲座”。为了了解县级医院护士对临终关怀知识的了解程度,作者进行了问卷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临终关怀的宗旨是减少临终病人的痛苦,增加病人的舒适程度,提高病人的生命质量,维护病人的尊严,同时对病人家属予以精神上的支持。临终关怀的实施有其必要性及迫切性。肿瘤病人的急剧增多,晚期癌症病人精神、肉体、经济上的困扰,使其成为临终关怀的主要对象。根据我国的国情,宜发展在医院内附设的临终关怀单位。在推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社会习俗、死亡观念的影响;经费筹措困难以及医护人员本身的阻力。建议加强死亡教育,纠正医护人员的传统生理治疗观念。国家立法保证资金的筹措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综合医院肿瘤科医务人员对临终关怀的认知程度,为更好开展临终关怀工作提出对策。[方法]对某综合医院肿瘤科的14名医务人员进行面对面深入半结构式访谈,对获得的资料采用Colaizzi分析法进行分析、整合。[结果]医务人员对晚期肿瘤病人实施临终关怀的态度是积极的,但对临终关怀工作的相关内容知晓不全面;强烈呼吁加强对临终关怀知识,特别是心理知识的培训;在对待病人的善终和死亡问题上,往往由医生告知家属,不会向病人直接谈及死亡;病人去世后对家属的帮助仅限于医院内,缺乏家庭延伸服务的内容;医院对临终关怀病房的硬件设施投入不足。[结论]医院需要建立专门的临终关怀团队,以满足临终关怀工作的需要;对医务人员加强临终关怀知识的培训,特别是心理知识的培训势在必行;选择最佳病情告知方式,使临终病人能够坦然接受死亡;对病人家属的帮助与支持应更全面、更持久。  相似文献   

10.
临终关怀之探讨   总被引:36,自引:1,他引:35  
临终关怀的宗旨是减少临终病人的痛苦,增加病人的舒适程度,提高病人的生命质量,维护病人的尊严,同时对病人家属予以精神上的支持,临终关怀的实施有其必要性及迫切性。肿瘤病人的急剧增多,晚期癌症病人精神,肉体,经济上的困扰,使其成为临终关怀的主要对象,根据我国的国情,宜发展在医院内附设的临终关怀单位。在推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社会习俗,死亡观念的影响,经费筹措困难以及医护人员本身的阻力,建议加强死亡教育,纠正  相似文献   

11.
综述了临终关怀护理发展,过程中伦理问题的产生及对策.提出如何将生理、心理、精神、文化、传统为主体的临终关怀护理,合情、合理、合法并规范地融入日常临终关怀护理工作中,满足病人多样化的需求,探索并解决临终关怀护理工作中的伦理困境问题,对推进临终关怀新理念的形成,促进临终关怀护理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降低老年临终病人焦虑和抑郁程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临终关怀对住院老年临终病人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选择住院肿瘤晚期病人76名,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病人实施1个月以上临终关怀护理干预,对照组按常规进行护理,测评干预前后两组病人焦虑和抑郁程度。结果实验组病人接受干预后,焦虑、抑郁水平降低,与干预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对照组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终关怀可以降低临终病人焦虑和抑郁等负性情绪,改善其心理状态,提高老年住院临终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杨雪琴  张敬芳 《护理研究》2009,(6):1524-1525
卫生部在《2007年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中公布的数据显示,恶性肿瘤居中国人口十大死亡原因之一,城市死亡率为28.5%。农村死亡率为24.8%。恶性肿瘤高死亡率使得肿瘤护理任务极其艰巨。护生是未来对肿瘤病人进行护理的主力军,除了提高各种临床护理技术外,还将涉及临终关怀服务,他们将不可避免地面对肿瘤病人的死亡困惑,其与肿瘤病人关于死亡方面问题的沟通无疑对肿瘤病人临终关怀质量有着重要影响。本研究旨在了解高护生在临床实习前对于今后临床工作中与肿瘤病人讨论死亡问题的意愿及沟通方法,为教学改革及临床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晚期癌症患者对临终关怀接受现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旨在从实际出发探讨临终关怀的必要性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将168例符合晚期癌症条件的病人采用自制问卷的方法,从年龄、性别、文化层次、医疗费用、宗教信仰几方面对其接受临终关怀与其它治疗方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年龄大、男性、有医疗保障、信仰宗教者容易接受临终关怀.结论 晚期癌症患者接受临终关怀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提倡临终关怀有利于合理应用医疗资源.  相似文献   

15.
李安琪  王惠峰 《全科护理》2021,19(19):2597-2601
目的:分析近年来我国老年临终关怀领域的研究现状,探索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及趋势.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维普数据库的文献,利用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对近年来我国老年临终关怀研究绘制主题词科学知识图谱,进行可视化分析,探讨作者、机构分布、文献发表时间、期刊分布状况以及关键词,分析老年临终关怀领域的研究热点和领域结构.结果:共纳入130篇文献,发文量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对恶性肿瘤老年人临终关怀,载文量最多的期刊是《中医药管理杂志》,养老机构临终关怀服务是目前的研究趋势.结论:近年来老年临终关怀的关注度呈持续上升趋势,对患有晚期肿瘤的老年临终病人应用临终关怀对病人及其家属的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成为该领域目前的研究热点及趋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临终关怀护理对晚期肿瘤病人生活质量和心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医院收治的100例Ⅳ期癌症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晚期肿瘤终末期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晚期肿瘤终末期临终关怀护理,分别于护理前后采用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组织的生活质量核心量表(EORTC QLQ-C3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病人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进行评价。[结果]护理后两组病人EORTC QLQ-C30量表各领域评分均有不同程度好转,但观察组好转更明显(均P0.05);护理后两组病人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有所降低(均P0.05),但是观察组较对照组较低更显著(均P0.05)。[结论]临终关怀护理可提高晚期肿瘤病人的生活质量,改善病人的焦虑和抑郁状态。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与病人的临终关怀服务需求,为建立完善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与病人临终关怀服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用自行设计的临终关怀需求调查问卷,对南宁市206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和515例普通人群进行临终关怀问卷调查。[结果]30.7%的调查者听说过临终关怀,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与病人及普通大众对艾滋病病人临终关怀服务的内容、方式及服务人员的要求不同。[结论]被调查对象对临终关怀认知度普遍较低,应加强临终关怀宣传教育,提高人群认知水平;根据病人实际需求开展临终关怀服务,提高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影响肿瘤医院护士实施临终关怀的因素。方法对12名肿瘤医院护士进行深入半结构式访谈,将获得的资料运用Colaizzi分析法和合众法进行分析、整理、提炼主体。结果影响肿瘤医院护士实施临终关怀的因素由肿瘤医院护士的态度、知识和技能等自身因素及医院管理、缺乏临终关怀资源等客观因素两方面组成。结论肿瘤医院护士应加强对临终关怀的认知,强化有效实施临终关怀的意识和积极性;医院应重视晚期癌症患者临终关怀,为护士开展临终护理提供条件;相关部门建立临终关怀护理标准,发展本土化安宁护理。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调查昆明市三级综合医院护理人员临终关怀态度及其影响因素,为制订提高昆明市护理人员临终关怀态度的有效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取便利抽样法,于2019年7月—11月选取云南省中医医院、云南省肿瘤医院、昆明市中医医院、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新昆华医院)医院老年病科、急诊科、外科、肿瘤科等科室的护理人员398名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中文版佛罗梅尔特临终关怀态度量表以网络匿名方式进行调查。结果 护理人员临终关怀态度总得分为(97.26±9.745)分。文化程度、科室、以往接受临终关怀教育情况对临终关怀态度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人员对临终关怀态度较为积极,但是仍有待改善。文化程度、科室、以往接受临终关怀教育情况影响护理人员临终关怀态度。建议继续加大临终关怀事业的宣传和培训,强化现有护理人员和未来护理人员临终关怀培训。将临终关怀专业教育纳入学校教学培养计划中,按校情规划必修或选修课程。加强临床高学历临终关怀护理人员的培养,促进昆明市临终关怀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0.
医护人员对临终关怀照护态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医护人员对病人和家属实施临终关怀照护的态度,提高临终病人和家属的生命质量,为有针对性地开展临终关怀服务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一、二、三级医院700名医护人员进行有关临终关怀照护态度的问卷调查。结果:大多数医护人员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积极的临终关怀照护态度,愿意为临终病人和家属提供照护。医护人员普遍缺乏系统的临终关怀照护知识的专业培训,缺乏与临终病人及家属沟通的知识与技巧。护士临终关怀照护态度明显比医生积极。结论:建议加强医护人员临终关怀教育,进一步改善医护人员临终关怀照护态度,促进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