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初步探讨人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对大鼠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的神经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缺血组、药物组,同时设立假手术组,神经功能评分后断头取脑,观察病理改变及梗死体积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脑内S-100β表达。结果①缺血组显示神经元细胞核崩解,胞质水肿,胶质细胞增生等;药物组观察到神经细胞及胶质细胞增生明显;4d时血管周围淋巴细胞浸润,形成淋巴套;7d血管密度增高;10d淋巴细胞减少;②药物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较缺血组少(P<0.05),假手术组未见神经功能缺损;③假手术组可见少量S-100β表达,缺血组和药物组明显增加,缺血组增加更为明显。结论G-CSF可减轻大鼠脑梗死体积,减少神经组织损害,发挥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后脑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bax的影响。方法7d龄Wistar大鼠168只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对照组(A组),HIBD组(B组),HIBD+G-CSF治疗组(C组)。各组根据处死时间不同又分为7个亚组:6,12,24,48,72h组,5d组,7d组。建立HIBD模型,C组在缺氧缺血后即刻给予G-CSF(100μg/kg)。各组分别于HIBD后不同时间点取脑组织,A组也在相应时间点取脑组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脑组织中VEGF及bax的表达。结果A组脑组织各时间点均无明显VEGF和bax阳性表达;B组各时间点脑组织均可见VEGF和bax阳性表达,24~48h为表达高峰期,以后逐渐下降;C组各时间点脑组织VEGF阳性表达较A组和B组均明显增高,bax阳性表达较A组增高,但较B组均明显降低。同一时间点3组VEGF阳性表达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①新生大鼠HIBD后各时间点脑组织VEGF表达增加,可能与HIBD后神经组织自身修复能力有关;bax表达亦增加,与神经细胞凋亡有关。②G-CSF治疗后可明显增加新生大鼠HIBD后脑组织VEGF表达,降低bax表达,从而促进脑组织缺氧缺血损伤后结构和功能上的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人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对大鼠缺血性脑梗死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缺血性脑梗死模型,比较给药组与对照组在神经功能评分(Nss评分)和Morris水迷宫方面的不同预后。结果:大鼠缺血性脑梗死使大鼠的神经功能和空间记忆能力降低,注射rhG-CSF的大鼠有助于恢复神经功能,提高空间记忆能力。结论:rhG-CSF对于大鼠缺血性脑梗死的预后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致急性肾衰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名54岁男性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皮下注射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200μg,1次/d。用药后第2天患者出现尿色变深,第4天出现眼睑水肿,肉眼血尿、少尿等症状。BUN由4.8mmol/L升至7.9mmol/L(最高13.9mmol/L),Cr由113μmol/L升至154μmol/L(最高308μmol/L)。停用rhG-CSF,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硫普罗宁、呋塞米等对症支持治疗。2周后肾功能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5.
人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简称rhG-CSF),是由174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和4%葡萄糖苷型糖链组成的糖蛋白,具有天然型人粒细胞刺激因子的生物化学性质,它作用于骨髓粒细胞,使之向中性粒细胞分化增殖及使骨髓中性粒细胞向外周血释放。  相似文献   

6.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回顾近年来相关文献,概述rhG-CSF的临床应用状况.该药可刺激骨髓细胞增加ANC、单核细胞、T淋巴细胞数量,增强ANC的吞噬作用,用于改善肿瘤、白血病患者放化疗后的ANC减少以及因粒细胞缺乏所合并的感染、骨髓移植后的造血恢复、外周血干细胞动员疗效确切.但有些肿瘤细胞能合成G-CSF,G-CSF也能促进某些肿瘤细胞的生长和转移.临床可根据个体情况选择恰当的用药时机、疗程、剂量,并进行药效监控,以达到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7.
菌种的质量及其稳定性在生物工程产品发酵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2]。本文重点考察了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菌种在LB固体培养基上(4℃条件下)的稳定性,试验表明该菌种可在LB固体培养基上稳定传代三代(60天),从而大大简化了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生产用菌种的制备过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大鼠急性脑梗死后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 G-CSF)对脑内nestin~+及CD34~+细胞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脑梗死组及假手术组、药物组,建立脑梗死模型,流式细胞仪测定凋亡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梗死区及周边神经上皮干细胞蛋白(nestin)~+、CD34~+细胞的表达。结果药物组凋亡细胞数少于梗死组,梗死区及周边1 d时即出现CD34~+细胞,1周时可检测到nestin~+细胞;假手术组及梗死组梗死区及周边未检测到nestin~+及CD34~+细胞。结论 rh G-CSF可能动员内源性干细胞向神经前体细胞及新生血管分化,并可以减少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9.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刚  黄健  李宏军  于淼 《黑龙江医药》2001,14(4):269-271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 G-CFS)主要来源于巨嗜细胞,内皮细胞及纤维母细胞。能高度特异性的刺激中性白细胞系的功能活化因子。为了探索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稳定性,我们在4摄氏度的条件下,不同PH值,不同添加剂的条件下,对其活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在临床上主要用于辅助治疗癌症患者因放/化疗引起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但存在体内稳定性差、半衰期短等问题,需要反复多次给药,容易使患者产生药物耐受性及免疫排斥等不良反应,因此有必要开发长效化rhG-CSF来提高其临床药效。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利用聚乙二醇(PEG)修饰、融合蛋白以及新剂型等技术开发长效化rhG-CSF的研究进展,展望了其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李舜  郭益静  陈力 《中南药学》2011,9(12):932-936
目的通过文献分析方法,汇总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使用后不同系统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其与剂量、剂型的关系,为临床更安全的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检索了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CNKI、VIP等文献数据库,纳入了所有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临床实验和临床研究,对相应安全性指标进行数据提取,进行综合分析。结果从目前的文献报道来看,用于化疗后骨髓抑制时,rhG-CSF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患者耐受性较好,主要的不良反应集中在高剂量治疗时的骨骼肌肉痛、头痛、乏力等方面。结论化疗后预防骨髓抑制日剂量应<5μg.kg-1,骨髓动员日剂量<8.8μg.kg-1,可以明显减少rhG-CSF的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壳聚糖胶囊经大鼠口服后的升白细胞作用和生物利用度。方法:于rhG-CSF冻干粉剂壳聚糖胶囊中加入不同量的胆酸钠(SC)后,在轻度乙醚麻醉下通过聚乙烯管给正常大鼠和环磷酰胺(CPA)所致白细胞降低大鼠口服胶囊,观察大鼠白细胞总数(BTL)经时变化规律。用氮兰四唑蓝(MTT)比色法测定各种rhG-CSF制剂的经时血药浓度,并计算曲线下面积和相对生物利用度。结果:口服rhG-CSF壳聚糖胶囊能升高大鼠BTL,同时对CPA诱发的大鼠BTL降低具有恢复作用,加入SC能产生协同作用。口服rhG-CSF壳聚糖胶囊的生物利用度分别为静脉注射的8.6%和皮下注射的17.8%。结论:口服rhG-CSF壳聚糖胶囊在升高白细胞作用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中的抗炎作用.方法 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MCAO/R)模型,观察rhG-CSF对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影响;用半定最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 测定脑缺血区白细胞介素(IL)-1βamRNA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 mRNA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rhG-CSF治疗绀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降低,脑缺血区IL-1βmRNA和TNF-αmRNA表达降低.结论 rhG-CSF可降低IL-1βmRNA和TNF-αmRNA表达,在缺血-再灌注损伤中有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脑出血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胶原酶定位注射构建脑出血大鼠模型,然后给予G-CSF腹腔注射连续5d,通过肢体放置实验检测大鼠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并检测给药后出血灶面积的改变,通过免疫组化检测G-CSF促进出血灶周边神经发生的情况,用Hoechest33258荧光染色的方法检测G-CSF的抗凋亡作用。结果:术后给予G-CSF的大鼠肢体置放实验评分明显高于未给药组;给予G-CSF的大鼠出血灶周围可检测到神经干细胞,且出血灶所在大脑半球神经细胞凋亡明显低于未给药组。但给药组与未给药组出血灶面积无明显区别。结论:G-CSF能够促进脑出血大鼠的神经功能的恢复,对脑出血大鼠有神经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涉及其抗凋亡和促进神经发生的功能。  相似文献   

15.
左绍祥  宋玉成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3):1735-1736
目的研究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含量的动态变化在脑梗死治疗和预后判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12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观察组,8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分别于发病后1、3、5、7、14d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血清VEGF和MMP-9含量检测,并研究其与患者梗死面积和预后的相关性。结果发病后1、3、5、7、14d时血清VEGF和MMP.9的含量呈现一种先升后降的状态,但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预后不良患者在发病后各时段血清VEGF[(369.3±108.7),(476.2±118.4),(551.5±144.5),(661.7±164.6),(437.6±123.9)n异/L]和MMP.9[(333.8士101.4),(459.7±119.9),(370.3±119.5),(320.5±129.1),(255.4±101.6)ng/L]含量均明显高于预后良好者(均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VEGF和MMPO含量均呈现一种动态的变化状态,且与梗死面积及预后呈现一种较为紧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PEG-rhG-CSF)在动物体内的药代动力学与组织分布。方法猕猴给予不同剂量(30、100和300μg/kg)的PEG-rhG-CSF,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猕猴血浆中PEG-rhG-CSF浓度;[125I]标记示踪法结合分子排阻色潽法观察PEG-rhG-CSF在Wistar大鼠各组织中的分布情况。结果猕猴单次sc PEG-rhG-CSF后血药浓度及系统暴露随给药剂量呈非线性增加。低、中、高剂量组达峰时间(Tmax)为6.67~12.00h,全身清除率(CL)顺序减小,药-时曲线下面积(AUC)与给药剂量不成正比。sc给药的绝对生物利用度为47.5%。与临床使用剂量的rhG-CSF(10μg/kg)相比,猕猴sc中剂量PEG-rhG-CSF后Cmax、AUC分别为(1671±357)μg/L和(45 156±9407(μg.h)/L,均明显高于rhG-CSF组(P〈0.05);PEG-rhG-CSF组的T1/2β为(13±3)h,较rhG-CSF组的T1/2β(1.52±0.08)h显著增加(P〈0.05);而CL为(2.3±0.5)ml/(h.kg),较rhG-CSF组的CL(19.6±2.4)ml/(h.kg)显著降低(P〈0.01)。大鼠sc[125I]PEG-rhG-CSF后血清、肾、肺等组织放射性较高,2 h血清原形药物浓度达峰,肺、肠道、膀胱等组织在给药后分布较慢,8 h放射性达峰值。尿液中主要为小分子[125I]降解代谢产物;未观察到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结论将rhG-CSF进行PEG化修饰可以显著降低系统清除率,延长体内半衰期,增加药物暴露,可达到长效目的。药物主要分布于血管床,并代谢为小分子从泌尿系统排泄,不易透过血脑屏障。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在恒河猴体内的药物动力学.方法:用酶连接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血浆中rhGMCSF的含量.结果:ivrhGMCSF后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符合三房室模型.第1,2和3相的T12分别为005-007h,014-058h和14-41h.AUC随剂量成比例增加.iv高剂量和低剂量的Cl和K10都相似.scrhGMCSF后血药浓度的峰值为093±016μg·L-1,达峰时间为265±014h,生物利用度为061.结论:恒河猴rhGMCSF药物动力学数据为临床试验提供有用参考.  相似文献   

18.
The Cys36–Cys42 and Cys64–Cys74 disulfide bonds in recombinant methionyl human 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were reduced to sulfhydryls with dithiothreitol or mercury. Both reduction reactions are dependent on the pH. The reduction reaction with dithiothreitol increased in rate with increasing pH; between pH 7–9 and above pH 10.5 this increase was less than in other regions. These observations are explained by repulsive forces between dithiothreitol and regions in 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which intensify in these pH-regions. The hydroxyl catalysis causes the overall increase in kobs in the pH-region studied. The reduction of the disulfides with mercury is, as could be expected from the Nernst equation for disulfide reduction, also pH dependent: the half-wave potential decreases with increasing pH as predicted by theory.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大鼠脂肪基质细胞(ADASc)增殖的影响.方法 将16只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即G-CSF组(8只)与对照组(8只).G-CSF组皮下注射G-CSF 20μg·kg-1·d-1,连用5 d;对照组皮下注射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每组分别于最后一次注射后6 h取大鼠腹膜后脂肪组织,分离、培养、鉴定ADASc,取两组第5代的ADASc,观测细胞生长的最大增殖倍数和倍增时间,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分布.结果 差异贴壁法培养出的第5代ADASc细胞为高纯度细胞群,表型特征为CD44+CD105-CD31-CD45-.G-CSF组与对照组大鼠ADASc最大增殖倍数、倍增时间、细胞周期Go-1细胞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CSF组大鼠ADASc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更大的增殖倍数和更短的倍增时间,处于Go-1周期的细胞数目也相对要少.结论 差异贴壁法是培养ADASc一种比较好的方法;G-CSF可促进骨髓ADASc进入细胞增殖周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对高氧引起的新生大鼠肺损伤的干预作用。方法 32只大鼠随机均分为四组:95%氧浓度+GM-CSF 9μg/kg(A)组、GM-CSF9μg/kg(B)组、95%氧浓度+生理盐水(C)组和生理盐水(D)组。7d后计算肺湿质量与干质量比(W/D),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数量、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及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RT-PCR检测肺组织中MCP-1mRNA表达,HE染色进行肺损伤病理评分。结果与C、D组相比,A、B组肺损伤评分及W/D、BALF中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MCP-1及IL-8水平、MCP-1mRNA表达均明显增加(P<0.05);除MCP-1水平及其mRNA表达外,A组上述各指标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M-CSF对高氧暴露引起的新生大鼠肺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这可能与损伤部位炎症反应受抑制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