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研究环氧合酶2(COX-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132例结直肠癌患者病理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COX-2、MMP-9的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132例结直肠癌组织中的COX-2、MMP-9阳性率分别为67.4% (89/132)、69.7% (92/132);其表达与性别、年龄、肿瘤分化程度无关(P>0.05);而与淋巴结有无转移、浸润深度、Dukes分期相关(P<0.01).结论 COX-2、MMP-9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与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Dukes分期密切相关,可能在结直肠癌浸润、转移等生物学行为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杨艳芳  胡晓琴  梁小波  李佩珍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2):5911-5912,5917
目的探讨p16基因的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生存期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肿瘤组织中p16蛋白的表达。结果 120例结直肠癌组织中,p16蛋白阳性表达率为40.8%(49/120)。p16蛋白的表达与结直肠癌的组织学分型有关,随着肿瘤组织分化程度的降低,p16蛋白阳性表达率也随之下降(趋势χ2=5.463,P=0.021);p16蛋白在不同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大体分型、肿瘤部位、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Dukes’分期中的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大于0.05)。p16蛋白的表达与结直肠癌5年预后有关,p16蛋白阳性表达组术后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阴性表达组(χ2=4.524,P=0.033)。结论 p16基因可能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生存的一个重要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在结直肠癌及腺瘤性息肉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STAT3的表达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Max Vision TM,法检测40例结直肠癌,30例腺瘤性息肉和30例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中STAT3蛋白的表达,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STAT3蛋白阳性反应主要定位于细胞质。STAT3蛋白在结直肠癌、腺瘤性息肉和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80.0%、56.7%和30.0%。结直肠癌组织中STAT3蛋白的表达显著高于腺瘤性息肉组织(P〈0.05)。结直肠癌和腺瘤性息肉组织电。STAT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和表达强度均明显高于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P〈0.05)。STAT3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分化程度、Dukes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浆膜浸润、肿瘤远处转移、年龄、性别无关(P〉0.05)。结论STAT3高表达可能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夏恶性演进有关。在腺瘤性息肉组织中,STAT3阳性的组织细胞可能是潜在的癌前细胞。检测STAT3有助于判断结直肠癌的恶性程度及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4.
细胞粘附分子变异体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预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细胞粘附分子变异体(CD44v6)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D44v6蛋白在120例结直肠癌中的表达。结果CD44v6在结直肠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1.7%(38/120);CD44v6的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和Dukes’分期有关(P<0.05);有淋巴结转移组CD44v6的阳性表达率比无淋巴结转移组高;且随着Dukes’分期的加深,CD44v6的阳性表达率逐渐增高;CD44v6的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存时间有关(P<0.01),CD44v6阳性表达的患者预后较差。结论CD44v6的表达与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和患者生存时间有关。CD44v6可能为影响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本研究检测p16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缺失情况及与病理分型和临床分期的关系,探讨p16基因对结直肠癌的抑制作用。方法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16蛋白在32例结直肠癌患者中的表达。结果 p16基因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缺失率为65.6%,与非癌症的结直肠组织中缺失率为16.7%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16在高分化腺癌中的缺失率为40.0%,而在中分化腺癌和低分化腺癌中的缺失率为63.6%和81.8%,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直肠癌组织中p16在A、B期的缺失率为35.7%,C期的缺失率为60.0%,D期中的缺失率为62.5%。结论 p16基因在结直肠癌组织中存在着高频的缺失现象,其缺失率与肿瘤的恶性程度有关,对结直肠癌有重要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利用RT-PCR检测CKl9mRNA技术,从分子水平探讨在青年结直肠癌患者区域淋巴结微转移的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RT-PCR扩增,对角蛋白CKl9检测。对30例结直肠癌患者的癌组织标本和108个淋巴结进行检测,检测良性结直肠疾病(结直肠息肉、憩室等)手术的20例患者的正常肠周淋巴结20枚作为对照组,同时行常规病理检查。结果30例结直肠癌患者均有CKl9mRNA表达,108个淋巴结中有47个存在CKl9mRNA阳性表达,阳性率为43.5%;常规病理检查有25枚有癌转移,阳性率为23.2%;20例良性病变患者30枚淋巴结CKl9mRNA表达为阴性。结论RT-PCR扩增CKl9mRNA检测结直肠癌区域淋巴结微转移,是一种敏感而特异性的检测方法,对青年结直肠癌患者指导治疗,有较大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肿瘤干细胞标志物CD133和CD166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02例结直肠癌患者的癌组织、40例结直肠癌患者的癌旁正常黏膜组织及40例健康人群的结肠腺瘤组织中CD133和CD166的表达,分析其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参数间的关系。结果 102例结直肠癌患者的癌组织中,CD133和CD166的阳性率分别为71.6%和60.8%,而对照组结肠腺瘤中的阳性染色率分别为17.5%和15.0%,正常黏膜组织阳性率均为0%,两两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D133和CD166蛋白的表达与结直肠癌的淋巴结转移和术后复发转移有相关性(P0.05)。CD133和CD166双阳性组的5年生存率为42.5%,双阴性组为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133和CD166在结直肠癌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腺瘤组织和癌旁组织,两者阳性组与预后呈负相关,提示其可能与结直肠癌的恶性演进有关,可作为结直肠癌侵袭、淋巴结转移和预后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8.
梁颜笑  杜洪  李雯  许进 《现代医院》2006,6(7):29-31
目的 探讨乳腺癌中FHIT蛋白的表达状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微波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FHIT蛋白在62例乳腺癌及正常乳腺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62例乳腺癌组织FHIT表达为58.0%(36/62)、正常乳腺组织为96.8%(60/62),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伴有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FHIT蛋白的阳性率为36.0%(9/25),无淋巴结转移为73.0%(27/37),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FHIT蛋白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肿瘤的大小无关(p〉0.05)。结论 FHIT表达可能与乳腺癌的淋巴结转移有关,FHIT表达缺失或降低是判断乳腺癌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全面探讨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以及张力蛋白同源物基因(phoshatase and tension homology deleted on chromosome fen,PTEN)蛋白的具体表达与结直肠癌分期、浸润及转移之间所存在的各种关系,为以后的研究提供理论的研究基础。方法采用全自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检测80例结直肠癌和21例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中的EGFR、HER-2和PTEN蛋白表达,得出实验结果,同时结合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全面的分析。结果 EGFR、HER-2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61.3%(49/80)、53.8%(43/80)明显高于正常黏膜组织23.8%(5/21)、9.5%(2/21)(均P0.05)。而PTEN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阳性率48.8%(39/80)显著低于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100%(21/21)(P0.05)。EGFR、HER-2和PTEN表达与结直肠癌Dukes分期、浆膜浸润和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结直肠癌中EGFR表达及HER-2表达呈正相关关系,EGFR及HER-2表达与PTEN表达呈负相关关系。结论 EGFR、HER-2与PTEN三者对于结直肠癌的发生过程可能起到互相协同的作用,与结直肠癌的分期、浸润与转移密切相关。通过对它们三者的检测,在判断结直肠癌的发展和预后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制备特异性锚蛋白重复结构域蛋白22 (ANKRD22)抗体,了解ANKRD22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方法用pET-42a表达系统从大肠杆菌中表达重组人ANKRD22蛋白,纯化后免疫Balb/c小鼠,以高表达ANKRD22的293T细胞裂解液为抗原,采用免疫印迹法筛选抗人ANKRD22特异性单克隆抗体;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112例结直肠癌患者组织芯片中ANKRD22的表达。结果本研究获得了93个杂交瘤细胞,筛选出4株抗人ANKRD22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均与天然的人ANKRD22呈良好反应。ANKRD22主要分布于结直肠癌细胞的细胞质。在112例患者结直肠癌组织中,ANKRD22表达阳性94例,阳性率为83.93%。ANKRD22表达阳性与p53表达和β-catenin表达存在统计学关联(P0.05),而与年龄、性别、结直肠肿瘤位置、临床AJCC分期、Dukes分期、肿瘤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和错配修复基因表达均无统计学关联(P0.05)。结论 ANKRD22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水平较高,可能参与了结直肠上皮的癌变过程,是一个潜在的辅助诊断标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癌胚抗原(CEA)蛋白、CEA mRNA的检测在大肠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别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42例大肠癌患者和45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CEA蛋白、CEA mRNA水平。结果大肠癌组CEA和CEA mRNA阳性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并且,Ⅲ~Ⅳ期大肠癌CEA和CEA mRNA阳性率明显高于Ⅰ~Ⅱ期(P﹤0.05)。CEA阳性率与大肠癌患者肿瘤大小和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性(P﹥0.05)。CEA mRNA阳性率与大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P﹤0.05),而与肿瘤大小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血CEA蛋白、CEA mRNA在大肠癌患者中表达明显升高,其中CEA mRNA对于大肠癌的检测更为敏感,并且其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具有较好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survivin在大肠腺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其与VEGF在肿瘤转移中的关系。方法 时42例大肠腺癌组织用逆转录PCR方法检测survivin mRNA表达,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VEGF蛋白表达。结果 大肠腺癌组织survivin基因表达阳性率为54.8%,癌旁正常组织均无表达。survivin表达与大肠腺癌分化程度、Dukes分期明显相关,而与性别、淋巴结转移无相关关系。VEGF表达与大肠腺癌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survivin与VEGF的表达具有一致性,两者同时表达的大肠腺癌更容易发生淋巴结转移。结论 survivin基因表达与大肠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和生物学行为有密切关系,检测survivin的表达水平,对于大肠腺癌的诊断、恶性程度及预后的判断均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p21活化激酶1(PAK1)蛋白与大肠癌发生及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对10例正常大肠黏膜、40例大肠绒毛状或管状腺瘤及60例大肠癌组织进行标记分析.结果 PAK1蛋白在正常大肠黏膜中的阳性率为10.0%,在大肠腺瘤伴轻、中、重度异型增生中的阳性率分别为25.0%、33.3%和33.3%,在大肠癌中的阳性率为65.0%.大肠癌PAK1蛋白阳性率高于正常大肠黏膜(P<0.01)及大肠绒毛状或管状腺瘤(P<0.01),且高于伴轻度异型增生腺瘤(P<0.01)及伴中度异型增生腺瘤(P<0.05).低分化大肠癌患者PAK1蛋白阳性率高于高分化大肠癌患者(P<0.05);而有淋巴结转移者PAKI蛋向阳性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Dukes分期中的C期和D期患者PAK1蛋白阳性率高于A期患者(P<0.05).结论 PAK1蛋白的表达与大肠癌的发生有一定的相关性,可作为判断大肠癌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一个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和血管生成与大肠癌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2例人大肠癌组织VEGF蛋白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VD),分析VEGF和MVD、及其与大肠癌组织学分型、Dukes分期、癌肿浸润转移的关系。结果:VEGF表达强度和MVD与大肠癌的Dukes分期(P〈0.05)、淋巴结转移(P〈0.05)及远处转移(P〈0.01)密切相关,而与组织学分型无关(P〈0.05)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影响大肠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出现肝转移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2年1月~2001年12月行大肠癌根治术的8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资料,利用统计学软件计算无肝转移瘤的累积生存率,并做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术后1、3、5年累积无肝转移瘤生存率分别为90.7%、63.2%、63.2%。单因素分析显示,癌肿大小、浸润深度、病理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是影响累积无肝转移瘤5年生存率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和病理组织学类型是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癌肿直径≥3cm、浸润深度达肌层、低分化及未分化癌、淋巴结转移是大肠癌异时性肝转移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p53基因突变与人乳头状肉瘤病毒16(HPV16)感染在食管癌发病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方法应用病例-病例研究方法进行分析,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单链构像多态性(SSCP)、测序等分子生物学技术对110例食管癌组织标本中p53基因的突变与HPV16感染进行了检测。结果110例食管癌组织标本p53基因突变率为49.1%,其中外显exon5—6,exon7,exon8—9的突变率分别为19.1%,27.3%,17.2%。食管癌组织HPV16的检出率为49.1%。吸烟患者p53基因突变率(61.4%)明显高于非吸烟患者p53基因突变率(4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淋巴结转移患者p53基因突变率(65.2%)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53基因突变率(37.5%);HPV16阳性者中,p53突变率是40.7%,HPV16阴性者仅为57.1%,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HPV16感染可能是食管癌高发区的危险因素;p53基因突变与吸烟、淋巴结转移有明显相关性;HPV16感染和p53基因突变可能是2个独立的事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Kail的表达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SABC)检测18例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和28例无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组织中Kail的表达.利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采集、分析图像,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Kail蛋白在无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中呈阳性或弱阳性表达,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中呈弱阳性或阴性表达,Kail蛋白在无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中表达显著高于伴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P〈0.01)。结论Kail的低表达可能在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P53蛋白、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大肠癌细胞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对48例大肠癌组织进行P53、PCNA检测.结果 P53、PC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6%、93.8%,PCNA强阳性表达率达66.7%;P53阳性表达率及PCNA强阳性表达率与大肠癌组织类型、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结论联合检测P53、PCNA对判断大肠癌恶性程度、预测其淋巴结转移趋势及判断预后有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与结直肠癌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213例结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探讨FIB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FIB水平与TNM分期、淋巴结侵犯、远处转移相关(P〈0.05);FIB、TNM分期、淋巴结侵犯、远处转移、分化程度及肿瘤大小是患者生存率的影响因素(均P〈0.05),FIB、淋巴结侵犯及远处转移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风险因素;未转移的111例患者中,术后有47例出现转移,转移患者的FIB水平为(3.81±0.79)g/L,高于未转移者(P〈0.05);全组5年生存率为59.2%(126/213),213例患者平均生存时间为(1551.72±153.48)d,与FIB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41,P〈0.05)。结论 FIB水平与结直肠癌患者TNM分期及淋巴结侵犯相关,FIB水平、淋巴结侵犯及远处转移影响结直肠癌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p16蛋白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ABC法观察 80例大肠癌、大肠腺瘤及正常粘膜中 p16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大肠癌组织 p16蛋白阳性表达率为 40 0 % ,低于正常粘膜及腺瘤中的表达(P <0 .0 5 ) ,其阳性表达率在癌组织的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及病人生存时间等方面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大肠癌组织中存在 p16蛋白的缺失和突变 ,且p16蛋白在大肠癌癌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中起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