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小分子干扰RNA(siRNA)对人食管鳞癌EC9706细胞中桩蛋白(paxillin)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使用paxillin siRNA 转染人食管鳞癌EC9706细胞,以对照 siRNA 转染组和正常 EC9706 细胞组为对照,采用免疫细胞化学SP法、Westem blot和半定量RT-PCR技术分别检测转染前后上述各组细胞中paxillin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转染paxillin siRNA后,免疫细胞化学结果显示,3组细胞中paxillin siRNA转染组中paxillin蛋白阳性表达细胞数最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及RT-PCR结果显示,与正常EC9706细胞组及对照siRNA转染组相比,paxillin siRNA转染组中的paxillin蛋白及mRNA的表达量明显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axillin siRNA能有效抑制人食管鳞癌EC9706细胞中paxillin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应用化学修饰的小干扰RNA(siRNA)沉默人裸鼠乳癌移植瘤新生血管中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VEGFR-1)基因对移植瘤生长的影响。方法将组织瘤块接种于裸鼠右侧第二对乳腺的脂肪垫内,肿瘤长至一定大小时,随机分为对照(A)组、转染试剂对照(B)组、siRNA治疗(C)组。于肿瘤局部分别注射PBS溶液、Lipofectamine 2000^TM转染试剂和Lipofectamine 2000^TM转染试剂包裹的VEGFR-1 siRNA。22d后处死全部动物,取肿瘤,测其大小;用RT—PCR及蛋白印迹法检测乳癌组织VEGFR-1基因的表达。结果与A、B组比较,C组移植瘤增长趋势受到明显抑制(F=158.18、55.72,q=11.39、14.05,P〈0.01);RTPCR结果表明,与A、B组比较,C组明显下调了VEGFR1 mRNA的表达(F=385.06,q=33.43,34.52,P〈0.01);蛋白印迹法结果亦显示,C组明显下调了VEGFR-1 mRNA的表达(F=114.11,q=9.31,20.75,P〈0.01)。A组和B组各指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化学修饰的siRNA介导的RNAi可以降低人乳癌裸鼠移植瘤血管中VEGFR-1的表达,抑制血管生成进而抑制肿瘤的生长,是潜在的肿瘤治疗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丁酸钠对食管癌EC 9706细胞裸鼠移植瘤生长及NDRG1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构建食管癌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采用丁酸钠溶液按1 g/(kg·d)于肿瘤周围皮下注射,观察移植瘤生长情况;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裸鼠移植瘤NDRG1蛋白表达情况.对照组同等条件下注射生理盐水.结果 丁酸钠可抑制裸鼠移植瘤生长,其抑瘤率为35.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丁酸钠治疗组裸鼠移植瘤NDRG1蛋白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丁酸钠可能通过上调NDRG1蛋白的表达而抑制食管癌EC 9706细胞裸鼠移植瘤增殖.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增殖诱导配体(APRIL)基因在 SW480裸鼠移植瘤中的作用。方法建立人结直肠癌(CRC)裸鼠移植瘤模型并随机分为3组,瘤块内分别注射 APRIL siRNA、空载体和 PBS液。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IHC)检测 A-PRIL水平和蛋白表达,人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3(IHC检测TIMP-3),多配体蛋白聚糖-1(Syndecan-1,又名CD138)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蛋白表达。结果①注射PBS组裸鼠移植瘤瘤块质量(2.15±0.30 g)明显高于注射 APRIL siRNA组(0.95±0.15 g,P<0.05),与注射空载体组(2.20±0.25 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注射 PBS组裸鼠 APRIL mRNA/18S rRNA比值(2.48±0.25)明显高于注射 APRIL siRNA组(0.39±0.15,P<0.05),与注射空载体组(2.51±0.3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注射 APRIL siRNA 明显抑制 SW480细胞侵袭转移,3组 TIMP-3 Allred得分为7.70±0.35,1.10±0.16和1.15±0.12;Syndecan-1蛋白分别为7.80±0.30,1.05±0.20和1.10±0.22;MMP-9蛋白分别为1.20±0.10,8.00±0.25和8.20±0.20。结论 APRIL与人结直肠癌细胞 SW480的生长和转移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5.
背景:一些实验在模型鼠移植瘤中葡萄糖调节蛋白94被敲除后,细胞黏附中断,刺激肝起源细胞增殖,进而促进肝肿瘤的发生,推测葡萄糖调节蛋白94在肝癌中起到保护作用。 目的:应用小干扰RNA技术抑制裸鼠卵巢癌模型皮下移植瘤内质网分子伴侣葡萄糖调节蛋白94的基因表达,探讨移植瘤中葡萄糖调节蛋白94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变化对移植瘤生长的影响。 方法:从GeneBank中选取人类葡萄糖调节蛋白94基因序列,构建受控于人RNA聚合酶Ⅲ启动子U6的真核表达载体psiSTRIKETM/葡萄糖调节蛋白94。建立人卵巢癌HO-8910细胞株裸鼠皮下接种模型,并将真核表达载体转染入裸鼠移植瘤体内,观察肿瘤生长情况。卵巢癌裸鼠模型经过不同给药方案干预后分为特异性小干扰RNA组,非特异性小干扰RNA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 RT-PCR和免疫组化SP法检测葡萄糖调节蛋白94 mRNA和蛋白在肿瘤内的表达情况,并观察模型裸鼠的移植瘤生长情况。 结果与结论:成功构建RNA干扰质粒载体,所有裸鼠模型均接种成功,5 d后即可见皮下肿瘤形成,14 d左右肿瘤直径达7-10 mm。转染质粒完毕后抑瘤率为65.1%,与非特异性小干扰RNA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psiSTRIKETM/GRP94治疗后瘤体内葡萄糖调节蛋白94 mRNA和蛋白显著下调(P <0.01)。说明靶向葡萄糖调节蛋白94 mRNA的小干扰RNA可显著抑制人卵巢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其机制可能是诱导葡萄糖调节蛋白94 mRNA和蛋白表达下调所致。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抑制MDC1基因蛋白表达对裸鼠食管癌细胞移植瘤大小及放疗敏感程度的影响。方法取54只SPF级BALB/C雄性裸鼠,构建食管癌动物模型。通过MDC1 mRNA序列,对有效的干扰序列与阴性对照序列进行设计并合成,且与载体p SIH1-H1-cop GFP生成重组质粒。裸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Eca109细胞未进行任何处理)、阴性转染组(转染阴性Eca109细胞)、单一照射组(Eca109细胞仅进行放射线照射)、阳性转染组(转染阳性ECA09细胞)、阴性转染+照射组(转染阴性Eca109细胞联合放射线照射)、阳性转染+照射组(转染阳性ECA09细胞联合放射线照射),每组各9只。采用蛋白印迹法与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对MDC1蛋白及mRNA表达量进行检测,取MDC1阳性转染Eca109细胞、阴性转染的Eca109细胞,分别将其接种于裸鼠。记录各组裸鼠移植瘤照射后1周、2周、3周、4周的体积变化情况,并用流式细胞仪对裸鼠移植瘤组织中细胞周期分布及细胞凋亡情况进行检测,且根据蛋白印迹法对各组裸鼠移植瘤组织中CHK2、CHK2-T68、CHK1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并将所得数据纳入统计学分析。结果p MDC1-shRNA质粒成功构建,且Eca109细胞得以转染,取得MDC1稳定转染的Eca109细胞。接种的裸鼠均成活,且于接种后7 d左右裸鼠爪下移植瘤形成。经15 Gy照射后,单一照射组、阴性转染+照射组裸鼠移植瘤生长速度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减缓(P 0. 05),阳性转染+照射组裸鼠移植瘤生长速度较其它各组均明显减缓(P 0. 05),生长抑制率明显增高(P 0. 05)。照射前,各组裸鼠移植瘤体积的比较,并无显著差异(P 0. 05);照射后1周、2周、3周、4周,空白对照组裸鼠移植瘤增长较明显,阳性转染+照射组裸鼠移植瘤增长较缓慢,与单一照射组、阴性转染+照射组裸鼠移植瘤体积明显缩小(P 0. 05)。各组裸鼠移植瘤组织中细胞周期分布及细胞凋亡率的比较,并无显著差异(P 0. 05)。与对照组、单一照射组比较,阳性转染+照射组裸鼠移植瘤组织中CHK2-T68磷酸化水平显著下降(P 0. 05),而CHK2与CHK1蛋白表达水平较接近(P 0. 05)。结论 RNA干扰下调MDC1基因蛋白表达具有提高裸鼠食管癌细胞放疗敏感程度的作用,主要体现在阻滞放射线照射后裸鼠移植瘤的肿瘤体积增长方面。  相似文献   

7.
RNA干扰survivin基因在EC109细胞中作用的体内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RNA干扰survivin基因对EC109细胞体内增殖的影响。方法构建siRNA-survivin真核表达载体,转染EC109细胞,筛选得到稳定细胞克隆。同时设非特异siRNA载体转染为对照;通过裸鼠移植瘤模型的成瘤时间、瘤结节重量,比较各组细胞在体内的增殖速度;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移植瘤的细胞凋亡。结果siRNA-survivin转染的EC109细胞组在裸鼠体内成瘤时间为(8.86±1.069)d,高于其它各组;平均瘤重为(0.32±0.12)g,低于其它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TUNEL法细胞凋亡检测,siRNA-survivin转染的EC109细胞组的凋亡指数为(10.52±4.35),高于其它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RNA干扰survivin基因具有抑制人食管癌EC109细胞体内增殖的作用,诱导细胞的凋亡是其重要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人食管癌EC9706细胞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的表达,及其对反义寡核苷酸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和食管癌发生、转移的意义。方法:实验于2004-09/12在河南省肿瘤病理重点实验室完成。体外分5组培养人食管癌EC9706细胞,其中4组分别用设计合成的3条封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不同基因位点的反义寡核苷酸1~3及1条无关寡核苷酸转染,另一组不转染。采用完整细胞原位杂交技术观察各组EC9706细胞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mRNA表达情况。结果: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mRNA在食管癌EC9706细胞中呈阳性表达。②3条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反义寡核苷酸转染组EC9706细胞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mRNA的表达无差异(2.66±0.21,2.63±0.23,2.65±0.22,P>0.05),但均显著低于无关寡核苷酸组及无转染组(5.67±2.86,5.02±2.75,P<0.05)。结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反义寡核苷酸转染人食管癌EC9706细胞后,可体外抑制EC9706细胞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mRNA的表达,从而抑制食管癌的发生和转移。为临床预防食管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Notch1 siRNA对体内外人骨髓瘤细胞RPMI-8226细胞硼替佐米药物敏感性的影响。方法体外采用Notch1 siRNA转染RPMI-8226细胞,CCK-8实验检测细胞增殖及硼替佐米药物的敏感性;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Notch1蛋白表达变化;将RPMI-8226细胞皮下注射于NOD/SCID小鼠,建立人多发性骨髓瘤(MM)小鼠移植瘤模型,将成瘤小鼠分为三组:NS+bortezomib(Notch1 siRNA转染联合硼替佐米)组;CS+bortezomib(Control siRNA转染联合硼替佐米)组;UN+bortezomib(硼替佐米)组,观察各组肿瘤体积变化,免疫组化染色法观察Notch1变化,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Notch1 siRNA有效下调骨髓瘤细胞RPMI-8226细胞Notch1蛋白表达;Notch1 siRNA在96 h抑制细胞增殖作用明显增加,与CS及UN组比较对细胞增殖的作用可见明显差异(P<0.01);Notch1 siRNA转染组细胞对硼替佐米IC50值为1.21μmol/L,与Control siRNA转染组及未转染组相比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Notch1 siRNA降低移植瘤Notch1蛋白表达,Notch1 siRNA转染组细胞的AI明显高于Control siRNA转染组及未转染组(P<0.01);Notch1 siRNA转染联合硼替佐米组肿瘤体积明显减小,13、17及21 d与Control siRNA转染联合硼替佐米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体外实验Notch siRNA抑制人骨髓瘤细胞RPMI-8226细胞增殖增加硼替佐米的敏感性,体内试验证实Notch siRNA联合硼替佐米可以明显减小荷瘤MM小鼠肿瘤体积、增加凋亡,提示Notchl是治疗MM的有效分子靶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慢病毒载体介导survivin基因小片段干扰RNA(siRNA)对裸鼠移植人肺腺癌的体内抑瘤活性。方法制备表达survivin-siRNA的慢病毒载体,构建裸鼠移植人肺腺癌模型,将裸鼠分为空白组(PC组)、空白载体组(NC组)、实验组(RNAi组)3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空白病毒载体和siRNA;siRNA组肿瘤组织局部注射表达survivin-siRNA的慢病毒载体,观察肿瘤体积及其随时间的生长变化曲线;分别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及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裸鼠肿瘤组织中survivin基因的信史RNA(mRNA)及其表达的蛋白水平变化;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肿瘤细胞周期组方图变化。结果慢病毒载体介导survivin-siRNA对裸鼠肺腺癌的抑瘤率为46.07%;siRNA组瘤重与NC组和P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NC组与PC组瘤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iRNA组survivin基因mRNA及蛋白表达较NC组和PC组明显降低,抑制率分别为72.00%、53.00%;G1期细胞百分比明显增加,S期细胞百分比则明显减少。结论慢病毒载体介导的siRNA能有效抑制裸鼠移植人肺腺癌survivin基因的表达,有效激发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1.
12.
13.
韶关市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广东省韶关市农村地区留守儿童孤独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韶关市某地区两所农村小学3~6年级学生中的489名留守儿童采用儿童孤独量表和自编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7.6%留守儿童存在孤独感,不同性别孤独感发生率无差异性,不同年龄及不同年级间孤独感发生率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随年级增加,孤独感发生率呈下降趋势(X^2趋势=5.970,P〈0.05)。留守儿童孤独感与健康状况、学习成绩、学习困难程度、父母教育方式、父母间关系和老师教育方式等因素显著相关(P〈0.01~0.05)。结论农村地区留守儿童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孤独感问题,老师和家长应以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对待留守儿童,以减少其孤独感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观察产科新生儿不同部位经皮胆红素(TCB)报警预值的可靠性。方法132例产科新生儿采取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正常产组和剖宫产组各66例,新生儿均于产后第4天同一时间点应用KJ8000经皮测黄仪分别测量额、胸、腹、额胸、额胸腹TCB值,TCB〉12.9mg/dl者,取得亲属同意抽取静脉血检测血清胆红素(SB),对比分析不同部位TCB及其与sB值的差异。结果两组分别有17例或21例达到TCB报警预值。两组TCB或sB相同方法及相同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CB不同部位对比,额部值最低、胸部值最高,且与其他部位同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sB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3,P〉0.05),与不同部位TCB对比均以胸部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其他部位TCB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正常产与剖宫产新生儿术后sB对比差异无意义;TCB动态监测以胸部结果更接近SB。  相似文献   

15.
16.
17.
The adequacy of implementation of present proteinuria diagnostic thresholds under examination of pregnant women was examined. The analysis was applied to all urine samples of pregnant women from December 2009 to March 20010. The amount of protein in urine was concurrently evaluated by turbidimetric analysis with sulfosalicylic acid, colorimetric analysis with pyrogallol red, "dry chemistry" technology (the diagnostic strips). It is established that the mentioned techniques of analysis of protein in urine provide independent results. The results of colorimetric analysis are characterized by better precision and adequacy. However, in case of pregnant women the diagnostic threshold of protein concentration should be shifted from 0.120 to 0.150 g/l.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调查肇庆市居民颈椎病发病情况及相关问题。方法 :通过分层随机抽样选择该市区18~70岁居民5000人为研究对象 ,入户或至单位询问调查。结果 :该市居民颈椎病发病率为8.11% ,男女差异无显著性 ,随着年龄的增长 ,发病率逐渐增加。经多因素分析 :体位姿势不正确、情绪紧张、潮湿、疲劳是发病的主要诱因。结论 :该病严重影响肇庆市居民的健康 ,做好防治应从早做起 ,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四肢瘫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评测四肢瘫患者的重测信度及观察者间信度。方法由1位评定者应用四肢瘫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对20例四肢瘫患者进行评定,评定后1周内再次对该患者进行评定;另1位评定者在第1位评定者初次评定后2 d内对该患者进行评定。结果第1位评定者两次评定总分的组内相关系数为0.994(P<0.01);第1位评定者与第2位评定者评定总分的组内相关系数为0.971(P<0.01)。结论四肢瘫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具有良好的重测信度及观察者间信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超声在评价放疗对颈动脉溃疡斑块形成的影响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经病理学证实为头颈部肿瘤、放疗前后的颈动脉超声资料以及其他基线资料完整的患者93例,比较放疗前后放疗侧颈动脉和非放疗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溃疡斑块的总数量、平均内膜-中膜厚度、最大斑块面积、最大溃疡斑块的面积、最大溃疡口的面积。结果 放疗前后颈动脉超声检查的平均间隔时间为(6.1±1.9)年;放疗前放疗侧斑块总数量、平均内膜-中膜厚度、最大斑块面积、溃疡斑块的总数量、最大溃疡斑块的面积、最大溃疡口的面积与非放疗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放疗后放疗侧斑块总数量、平均内膜-中膜厚度、最大斑块面积、溃疡斑块的总数量、最大溃疡斑块的面积、最大溃疡口的面积均较非放疗侧加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放疗可导致头颈部肿瘤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和进展,且斑块具有易损性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