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使用血流成像技术对“腰背委中求”经典理论的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刺委中等穴对腰部皮肤血流的影响,以验证"腰背委中求"的经典针灸理论。方法:应用激光多谱勒血流成像仪对比观察40名受试者针刺委中和阳陵泉前后腰部皮肤微循环血流量变化及血流分布情况。将受试者腰部划分成整体区域和左右膀胱经第一、二侧线五个区域,以血流变化率为指标比较分析针刺委中和阳陵泉对腰部体表血流改变的效应差异。结果:针刺委中和阳陵泉后腰部整个区域的皮肤血流量与针前比较均显著升高,并持续至起针后12 min(P<0.05),针刺两穴的血流变化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针刺委中穴后,同侧腰部膀胱经第一、二侧线上的皮肤血流变化率显著高于针刺阳陵泉(P<0.05),其它区域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针刺委中穴对腰的特异性作用可体现在使针刺侧腰部膀胱经皮肤血流的升高上,这种效应有可能导致膀胱经循经低流阻通道阻力下降,疏通经络,产生"通则不痛"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联合同步观察大肠经上的皮肤微循环灌注量和经皮氧分压,初步确定针刺时经脉线上组织氧分压变化的原因.方法:应用PeriFlux System 5000经皮检测5名健康志愿者大肠经脉线上的偏历上一寸、手三里和手五里的皮肤微循环灌注量和经皮氧分压,观察这两个指标针刺合谷穴时的变化.在此基础上又观察了8名志愿者在相同情况下,加热刺激合谷穴时的变化;为进一步探讨经与非经能量代谢的差别.还观察了10名志愿者的手三里和手五里两个穴位及其两侧旁开非经对照点的皮肤微循环灌注量,以便比较分析.结果:在针刺合谷穴的实验组中,对三个水平微循环灌注量和经皮氧分压针刺前和针刺时的平均值进行同体配对t检验,结果微循环灌注量针刺时略高于针刺前;而经皮氧分压则显著降低(P<0.01).在加热刺激合谷穴的实验组中,对三个水平微循环灌注量和经皮氧分压加热前和加热时的平均值分别进行t检验,结果加热刺激时经皮氧分压低于加热刺激前(P<0.01);微循环灌注量则略有升高.在非经旁开对照实验中,经线上的微循环灌注量略高于两侧旁开对照部位.结论:针刺穴位时经脉线上经皮氧分压降低是由于相关组织的能量代谢增强,耗氧量增加所引起,而非血氧供应减少所致.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生理状态下胞宫相关经穴体表微循环在月经周期中的变化,探求生理状态下胞宫相关经穴体表微循环变化的特异性规律,为经穴反映功能的特异性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招募90例健康女大学生,选取与胞宫相关的足三阴经原穴、郄穴、足三阴经交会穴(三阴交),脾经非特定穴(血海),非相关经穴(悬钟)以及非经非穴作为测试点,通过激光散斑血流成像技术观察这些测试点在月经期、卵泡期、排卵期和黄体期的微循环血流灌注量变化规律。结果:右侧地机穴月经期血流灌注量低于排卵期和黄体期(P<0.05),卵泡期低于排卵期(P<0.05);左侧中都穴月经期血流灌注量低于卵泡期、排卵期、黄体期(P<0.05)。地机、三阴交、太溪、水泉穴在各时期同名穴位左侧血流灌注量均大于右侧(P<0.05),悬钟穴在各时期右侧血流灌注量均大于左侧(P<0.05);血海穴在排卵期左侧穴位血流灌注量大于右侧(P<0.05),太白穴在月经期、非经非穴在黄体期右侧穴位血流灌注量均大于左侧(P<0.05)。结论:脾经地机和肝经中都穴体表微循环可特异性反映生理状态下胞宫气血变化。  相似文献   

4.
作者应用激光散斑血流成像系统对30例健康成年志愿者人体背部皮肤微循环血流灌注量进行观察,发现健康人体身柱穴与其周围穴位的微循环血流灌注量存在差异性,身柱穴皮肤微循环血流灌注量高于周围穴位大椎、神道、肺俞、心俞诸穴,从而提示身柱穴皮肤微循环血流旺盛,可能是身柱穴临床取得良好疗效的重要因素,建议临床治疗时多选用身柱穴。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索应用麻黄粉贴敷肺俞穴对背部及气管-支气管解剖部位所对应的体表穴位的血流灌注的影响。方法 纳入10位健康受试者,男、女各5人,采用自身前后对照,应用麻黄粉贴敷双侧肺俞穴180 min。贴敷前和贴敷180 min后应用可视化激光散斑血流成像技术监测受试者双侧肺俞、双侧魄户、身柱、廉泉、天突、膻中、双侧神封和双侧膺窗的血流灌注成像变化,贴敷60 min和120 min监测除肺俞穴外的所有穴位。比较同一穴位随贴敷时间变化血流灌注量的变化情况,以及同一时间不同穴位间血流灌注量。结果 受试者贴敷前后体温、心率、血压和食指末梢血氧饱和度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激光散斑血流成像图直观显示:贴敷前气管-支气管解剖结构所对应的体表穴位较之背部腧穴血流灌注量更大。贴敷180 min后,背部腧穴和颈部腧穴激光散斑血流灌注成像图变化不明显,胸部腧穴血流灌注量较贴敷前减少。右侧肺俞穴贴敷180 min后血流灌注量较贴敷前上升84.35 PU (P<0.05),其余穴位贴敷前后血流灌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贴敷前,膻中穴、神封穴(右)、膺窗穴(右)血流灌注量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采用激光散斑血流成像技术观察原发性痛经患者任、督、冲三脉经穴体表微循环,为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提供选穴依据。方法:招募月经周期规律的健康女大学生(正常组) 99名和原发性痛经女大学生(痛经组) 94名。经前、经期第1天和月经结束后第3天,采用激光散斑血流成像技术观察两组受试者任脉腹部经穴(阴交、气海、石门、关元、中极、曲骨)、冲脉交会腧穴(双侧肓俞、中注、四满、气穴、大赫、横骨)、督脉腰骶部经穴(悬枢、命门、腰阳关、腰俞)及2个非经非穴体表微循环。结果:经前,痛经组和正常组穴位体表血流灌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期第1天,痛经组悬枢、命门、腰阳关和右侧肓俞体表血流灌注量大于正常组(P<0.05,P<0.01);月经结束后第3天,痛经组右侧横骨体表血流灌注量小于正常组(P<0.05)。结论:原发性痛经患者经期第1天督脉悬枢、命门、腰阳关和冲脉交会腧穴右侧肓俞,月经结束后第3天冲脉交会腧穴右侧横骨体表血流灌注量异常,可为原发性痛经的针灸选穴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观察健康人体本态下背部督脉穴位皮肤微循环灌注量及艾灸命门后对其影响,为经络(穴)的特异性及灸法的作用原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6月天津中医药大学19例健康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激光散斑血流视频监测系统监测安静状态下艾灸命门30 min、灸后30 min督脉穴位皮肤微循环灌注量,探寻督脉皮肤微循环灌注量特征。结果:安静状态下健康人体督脉皮肤血流微循环灌注量高于膀胱经第一侧线穴位皮肤微循环灌注量(P<0.05);艾灸命门可使健康人督脉穴位皮肤微循环灌注量升高。结论:督脉与膀胱经穴位微循环灌注量存在差异;艾灸命门后,督脉穴位皮肤微循环灌注量可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大鼠的"肺俞"穴区微循环血流灌注量的特异性改变。方法:将60只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模型1组(C1组)、正常对照1组(N1组)、模型2组(C2组)和正常对照2组(N2组),每组15只。C1、C2组采用熏烟合并气管内滴内毒素方法造COPD模型,分别造模29 d、89 d;N1、N2组对应于C1、C2组同期给予正常饲养。选择"肺俞"、"心俞"、"肺俞"旁开、"心俞"旁开作为监测点,用激光散斑微循环血流监测系统(PeriCam PSI System,PSI)分别在造模前、造模29 d和89 d后监测上述监测点的微循环血流灌注量。结果:造模前4组大鼠各监测点微循环血流灌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肺俞""心俞"和其旁开对照点之间微循环血流灌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造模后,C1、C2组所有监测点微循环血流灌注量均升高(均P0.05),C1组微循环血流灌注量高于N1组,C2组微循环血流灌注量低于N2组,C1组所有监测点微循环血流灌注量高于C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1、C2组出现了"肺俞"微循环血流灌注量高于旁开对照点的特异性变化,而N1、N2组没有出现。结论:COPD大鼠"肺俞"穴的微循环血流灌注量出现了与疾病病程相关的特异性变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联合同步观察大肠经上的皮肤微循环灌注量和经皮氧分压,初步确定针刺时经脉线上组织氧分压变化的原因.方法:应用PeriFlux System 5000经皮检测5名健康志愿者大肠经脉线上的偏历上一寸、手三里和手五里的皮肤微循环灌注量和经皮氧分压,观察这两个指标针刺合谷穴时的变化.在此基础上又观察了8名志愿者在相同情况下,加热刺激合谷穴时的变化;为进一步探讨经与非经能量代谢的差别.还观察了10名志愿者的手三里和手五里两个穴位及其两侧旁开非经对照点的皮肤微循环灌注量,以便比较分析.结果:在针刺合谷穴的实验组中,对三个水平微循环灌注量和经皮氧分压针刺前和针刺时的平均值进行同体配对t检验,结果微循环灌注量针刺时略高于针刺前;而经皮氧分压则显著降低(P<0.01).在加热刺激合谷穴的实验组中,对三个水平微循环灌注量和经皮氧分压加热前和加热时的平均值分别进行t检验,结果加热刺激时经皮氧分压低于加热刺激前(P<0.01);微循环灌注量则略有升高.在非经旁开对照实验中,经线上的微循环灌注量略高于两侧旁开对照部位.结论:针刺穴位时经脉线上经皮氧分压降低是由于相关组织的能量代谢增强,耗氧量增加所引起,而非血氧供应减少所致.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正常人面部穴区血流灌注量,并分析针刺对该血流灌注量的调整作用。方法:使用激光多普勒血流成像仪采集30例健康人自然状态和针刺合谷穴30min前后面部血流图像,统计穴区血流灌注量,分析对称性以及针刺对面部左右侧穴区血流灌注量的影响。结果:正常人面部穴位血流灌注量大多都在0.73~1.17PU范围之间,以巨髎、口禾髎、四白、承泣等血流量较大,下关、牵正、丝竹空等穴血流量较小。自然状态30min前后,正常人面部血流灌注量无明显的升降变化,左右侧同名穴血流灌注量存在小幅差异。针刺30min后正常人面部穴区血流灌注量显著增加(P<0.05,P<0.01),其中左侧巨髎、左侧承泣、左侧丝竹空、左右侧夹承浆和右侧大迎血流灌注量的增加值与自然状态下的变化值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面部左右侧穴位血流灌注量存在较小差异,针刺可以增加面部双侧穴位血流灌注量。  相似文献   

11.
刮痧对家兔皮肤血流灌注量及组织形态学影响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观察刮痧轻重手法对家兔皮肤血流灌注量及皮肤组织形态学的影响变化,探讨刮痧的作用机理和评价其安全性。方法:①在家兔背部施刮痧轻重手法,采用激光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观察家兔刮痧后皮肤血流灌注量的变化情况。②切取刮痧区域皮肤组织,冰冻切片,HE染色,观察皮肤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①家兔血流图显示重刮区血流升高明显多于轻刮区。直观图显示重刮区出痧明显多于轻刮区。②重刮区皮肤血管扩张并有瘀血;轻刮区皮肤血管扩张不明显,未见瘀血。结论:刮痧轻重手法对家免皮肤微循环血流及皮肤组织血管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提插补法和提插泻法对健康人足三里穴区局部皮肤微循环血流灌注量的影响.方法:对10名健康受试者分别进行提插补法、提插泻法、平补平泻手法以及针刺不行手法及不针刺干预,应用激光散斑血流监测视频系统监测上述不同手法针刺健康人体足三里穴后即刻,针后5、10、15、20、25、30 min穴区局部皮肤血流灌注量的变化.结果:针刺即可使足三里局部皮肤血流灌注量增加,其中提插补法及提插泻法更为明显,且补法组血流灌注量增加幅度明显高于泻法组.结论:针刺手法操作可明显提高健康人足三里皮肤血流灌注量,且补泻手法不同,影响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观察大鼠处于正常生理态、心肌缺血损伤病理态、低频或高频电针干预态时相关经穴皮肤血流灌注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探寻不同频率电针治疗心肌缺血损伤后其相关经穴反映的后效应。方法将50只雄性Wistar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经穴低频电针治疗组(经穴A组)、经穴高频电针治疗组(经穴B组)5组,每组10只。于第3次治疗结束后即刻、30 min、60 min应用激光散斑衬比成像技术观测各组大鼠双侧内关、郄门、天泉穴区和非经非穴对照点的皮肤血流灌注量,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内关、郄门、天泉双侧穴区皮肤血流灌注量均显著降低(P0.01,P0.05);低频或高频电针治疗后,各穴区皮肤血流灌注量不同程度升高,其中经穴A组内关、郄门、天泉双侧穴区均以治疗后即刻血流灌注量更接近空白对照组;经穴B组左侧3个穴位均以治疗后30 min更接近空白对照组,而右侧3个穴位均以治疗后60 min更接近空白对照组。结论低频电针在干预心肌缺血损伤时对穴区血流灌注量变化影响的即时效应优于高频电针;高频电针在干预心肌缺血损伤时对穴区血流灌注量变化影响的后效应优于低频电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常态下督脉经线上与其两侧旁开的非经对照点的微循环血流灌注量有无差异。方法:应用激光多谱勒血流仪对53名健康成年志愿者进行观察。测试皮肤的微循环血流灌注量时,将型号为412的测试探头直接固定于被测试部位的皮肤,保持无压力接触;测试深部组织的微循环血流灌注量时,将型号为418-1的测试探头固定在测试部位,将一次性静脉留置针插至所要测试的深度,导入光纤,同时尽量减少直射光的干扰。结果:(1)督脉线上的命门、脊中、至阳、身柱4个穴位和第12胸椎水平1个非穴位的皮肤微循环血流灌注量均要比其两侧旁开1 cm的非经对照部位高(P<0.01)。(2)督脉线上的命门、脊中、至阳、身柱4个穴位和第12胸椎水平1个非穴位的深部1、1.5、2 cm处微循环血流灌注量均要比其左右两侧旁开1 cm非经对照部位高(P<0.05)。(3)对督脉命门穴的观察发现,在深度达2.5 cm处,经穴与非经对照点微循环血流灌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沿督脉循行线的皮肤和深部组织中的微循环血流灌注量均高于两侧非经对照部位,深度在皮表至皮下2 cm之间。说明皮肤表面的微循环血流是形成循经红外辐射轨迹(IRRTM)的直接热源,而深部组织中的血流则是形成IRRTM的主要热源。  相似文献   

15.
王强梅  高明  李少雄  王波  徐刚  温军玲 《中国针灸》2023,(11):1269-1274
目的:利用激光散斑血流成像技术观察艾条温和灸与红外线温和灸引起的外关穴皮肤血流灌注量变化,比较两种灸法施灸过程中与撤灸后的微循环效应,探讨灸法的量效关系。方法:纳入24名健康受试者,于左侧外关穴分别进行艾条温和灸与红外线温和灸,在穴区皮肤温度达到(44±1)℃开始计时,保持在这个温度范围内进行两种灸法干预。采用插值法将20 min施灸过程分解为5、10、15、20 min 4个时程依次进行,每位健康受试者均完成8次试验,不同时程的试验间隔24 h以上。采用TES1306型热电偶测温仪监测两种灸法干预10 min时程左侧外关穴皮肤表面温度。采用PSIN-01087型激光散斑血流仪监测每次试验灸前1 min,施灸5、10、15、20 min,撤灸后连续20 min左侧外关穴皮肤的微循环血流灌注量(MBPU)。结果:两种灸法施灸过程中左侧外关穴皮肤表面温度均在(44±1)℃范围,两种灸法穴位皮肤表面温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灸法施灸5、10、15、20 min 4个时点的左侧外关穴MBPU均较灸前升高(P<0.05,P<0.01);与灸10、15、20...  相似文献   

16.
Zheng SX  Xu JS  Pan XH  Hu XL 《针刺研究》2012,37(1):53-58
目的:比较常态下胃经与其两侧旁开的非经对照点的微循环血流灌注量有无差异以及电针对其的影响。方法:应用激光多谱勒血流仪,对21名健康成年志愿者进行观察。先将418-1型测试探头固定在所要测试部位,然后将一次性静脉留置针在胃经的上巨虚、梁丘、阴市、伏兔4个穴位和阴市与伏兔中点的非穴位点及其左右旁开1cm对照点插至1cm深度,导入光纤,尽量减少直射光的干扰,分别检测常态下及电针足三里时经脉线与非经脉线微循环血流灌注量情况。结果:①上巨虚、梁丘、阴市、伏兔4个穴位和阴市-伏兔中点的非穴位点的深部组织微循环血流灌注量都高于其两侧旁开非经对照点(P<0.01);②与电针前比,电针后胃经线下深部组织微循环血流灌注量较针前略有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电针刺激可以使胃经循行线下的微循环更加均匀、顺畅。结论:沿胃经循行线下深部组织中的微循环血流灌注量均高于两侧非经对照部位,电针刺激可以使胃经循行线下的微循环更加均匀、顺畅,证实深部组织中的血流是形成循经红外辐射轨迹的主要热源,也可能是经脉参与人体机能调节活动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了探讨经穴与脏腑相关性及其经脉物质基础,笔者观察了切断经脉线处,筋膜组织前后电针家兔"委中"穴对膀胱排尿功能的影响.方法:分别记录针刺前,电针15min后及切断筋膜后电针15min膀胱排尿滴数,并分析经脉所附着的组织.结果:电针后于针刺前相比膀胱排尿滴数明显增加(P<0.01),而切断筋膜组织后膀胱排尿滴数与针刺前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电针"委中"穴可以引起脏腑效应,切断筋膜组织后,"委中"穴脏腑效应减弱提示经脉所附着组织与筋膜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大鼠心肌处于正常生理态、缺血损伤病理态时,低频电针和高频电针刺激"内关"后相关经穴和非相关经穴皮肤血流灌注量的变化情况。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低频电针组、高频电针组,每组8只。采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法复制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假手术组只穿线不结扎。低频电针组和高频电针组于造模成功后分别以2Hz及100Hz电针左侧"内关"穴20min,每日治疗1次,于第3次治疗结束后检测各组大鼠心电图J点差值,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cTnT)的含量,应用激光散斑衬比成像技术观测各组大鼠双侧"内关""足三里"及"阳陵泉"穴区的皮肤血流灌注量。结果:模型组心电图J点差值及血清中cTnT的含量较空白组及假手术组明显升高(P0.01);低频电针组、高频电针组电针后心电图J点差值及血清中cTnT的含量较模型组均明显降低(P0.01,P0.05)。模型组双侧"内关""足三里"穴区皮肤血流灌注量较空白组显著降低(P0.01);低频电针组、高频电针组电针后,"内关""足三里"穴区皮肤血流灌注量较模型组均显著升高(P0.01)。各组"阳陵泉"穴区皮肤血流灌注量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大鼠心肌处于不同状态时,相关经穴穴区皮肤血流灌注量存在一定的变化特征,说明"内关"穴和"足三里"穴区皮肤血流灌注量可以相对特征性地反映心肌状态变化的情况。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手阳明大肠经线穴与非穴相关组织的能量代谢特点。方法:沿手阳明大肠经脉循行线上取6个测试点,测试深度为皮下1.5cm。其中穴位组为4个穴位(臂臑、手五里、手三里、上廉),非穴位组为2个经上非穴位点(曲池-臂臑中点、手三里上1寸)。连续记录60min,观察电针前、电针合谷穴时及电针后氧分压和微循环血流灌注量的变化情况。结果:①正常生理状态下,穴位组氧分压显著性高于非穴位组(P0.05);电针合谷穴时,穴位组与非穴位组的氧分压均显著降低(P0.01);电针后,穴位组与非穴位组的氧分压与电针期间比较均无差异,但与电针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穴位组的氧分压降低幅度显著性高于非穴位组(P0.05)。②正常生理状态,穴位组微循环血流灌注量与非穴位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电针合谷穴时,微循环血流灌注量与电针前比较有增加趋势;电针后,微循环血流灌注量恢复,但无统计学差异,穴位组与非穴位组比较,微循环血流灌注量的变化幅度也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经络可能是一条具有多元结构的物质、能量和信息转换和传递的通道,它作为一个整体调控人体的各项功能。在这个通道上还存在着某些特殊的节点(腧穴),在这些节点上有着更高的氧供,并在经络调控过程中承担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循经声信息对经脉线皮肤微循环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检测低频声循经传导时 ,对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经脉线皮肤微循环血流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经络输声后 ,两经经脉线的皮肤微循环血流量明显增加 (P <0 0 5 ) ,而非经脉线皮肤微循环血流量没有显著统计学变化。这一结果的产生 ,证明了中医经络的客观存在 ,表明经络系统与微循环系统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