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胃息肉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方法;经胃镜活检及病理诊断胃息肉106例,内镜下除的胃息肉作HE染色,判定胃秘肉组织学类型及炎症反应程度。同时在胃窦部取材2-3块,分别作快速尿毒酶试验及美蓝染色,以检测Hp感染率,两均阳性判为Hp感染。结果:106例胃息肉Hp总检出率为65.1%。胃息肉以增生息肉多见,共76例,占71.7%,腺瘤性息肉30例,占28.3%。Hp感染率在增生性息肉中为73.7%(56/76),显高于腺瘤性息肉43.1%(13/30)(P<0.01)。活动性炎症在增生性息肉中为55.3%(42/76),显高于腺瘤性息肉30%(9/30)(P>0.05)。结论:增生性息肉的发生可能与Hp感染有关,这可能与Hp引起胃粘膜活动性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2.
对64例71枚胃镜检查发现的胃息肉进行了分析,表明炎症性息肉占775%,腺瘤性息肉占225%,胃窦部占577%;幽门螺杆菌(HP)炎症性息肉在胃息肉患者中检出率833%,腺瘤性息肉检出率为291%,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05)。胃息肉伴慢性活动性炎症中HP检出率655%,非活动性炎症仅20%,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05),研究表明HP感染与炎症性息肉有密切关系,可能为引起活动性炎症和炎症性胃息肉的原因之一,治疗炎症性胃息肉应首先根除HP。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晕动病发病的相关性。方法从参加海训人群中随机抽查300人,调查年龄、职别、疾病史、晕船症状及进行血清HP特异性抗体IgG(HP IgG)检测,根据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300人中,排除常见的眼耳疾病、饮食不当、休息不足、环境不良等诱发因素后,发生晕船者113例,晕船发生率37.7%。年龄、职别与晕船的发生无明显关系。HP IgG总的阳性率55.67%,晕船组阳性率70.80%(80/113),不晕船组阳性率46.50%(87/18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P IgG阳性者晕船发生率48.50%,HP IgG阴性者晕船发生率24.0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HP感染与晕动病的发生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笔者利用核医学胆汁反流测定和14 C 尿素呼气试验 ,研究了 88例各种胃疾患中胃胆汁反流 (BGR)与幽门螺杆菌 (Hp)是否在胃内同时存在及Hp感染与BGR的关系 ,并分析其临床意义。一、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正常对照组 17例 ,胃镜检查、BGR及14 C 尿素呼气试验均为阴性。患者组 88例 ,其中胃镜及病理检查证实胃癌 7例 ,胃癌术后 10例 ,胆囊切除术后 11例 ,经胃镜证实慢性胃炎 40例 ,胃溃疡 2 0例。2 .方法。胃胆汁反流测定采用脂餐改良法 ,即常规显像后受检者进脂餐 ,餐后 2 0~ 30min行腹部平面显像。14 C 尿素呼气试验 :采…  相似文献   

5.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新亮  李西娟 《人民军医》1998,41(8):471-472
自1983年Marshall和Warren分离出幽门螺杆菌(HP)以来,大量研究表明,HP是十二指肠溃疡及慢性胃炎的重要致病因素,同时发现HP与胃癌的发生也有关系。近年来,国内关于HP感染与胃癌关系及其机制进行了大量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1 HP感染与胃癌的关系  国内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胃癌高、中、低发区人群HP感染状况的一些特征符合流行病学规律,表明HP感染与胃癌发生有关。姜海行等〔1〕回顾分析了451例因上腹部不适行胃镜检查患者的HP感染情况,发现HP感染时,肠化生及胃粘膜萎缩的发生率分别为14.9%和9.1%,显著高于无HP感染时的8.1%和3.3%,…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寻常型银屑病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相关性,观察抗Hp治疗对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2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与35例健康体检者,通过尿素13C呼气试验及Hp粪便抗原检测观察患者感染Hp情况,比较两组的检测结果。62例银屑病患者根据Hp感染情况分为治疗组(Hp阳性患者32例)和对照组(Hp阴性患者30例),治疗组给予抗Hp三联(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及外用维甲酸软膏,对照组仅外用维甲酸软膏,观察银屑病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评分(PASI)、瘙痒视觉模拟评分(VAS)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银屑病组Hp感染率为51.6%,健康体检组Hp感染率为22.9%,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银屑病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62.5%和36.7%,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的PASI、VAS评分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寻常型银屑病与Hp感染有关。对于HP感染阳性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在治疗银屑病的同时进行抗HP治疗,可以提高对银屑病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疣状胃炎的相关性。方法对142例疣状胃炎进行胃镜、病理学检查及Hp检测,并对行根除Hp治疗的131例患者进行1~24个月的胃镜随访。结果 142例疣状胃炎Hp感染率92.25%。经根除Hp治疗,上消化道症状缓解率为100.00%,胃镜随访中有2例癌变。结论 Hp感染是疣状胃炎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疣状胃炎与胃癌关系密切,应引起重视,积极治疗,定期随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时胸痛的发生与功能性消化不良(FD)、冠心病(CHD)的关系。方法 采用胃镜检查530例患者,钳取胃粘膜组织,用Giemsa染色及PCR基因扩增法检涵H.pylori,按H.pylori阳性与否比较胸痛发生率,分析FD、CHD与H.pylori之间的关系。结果 H.pylori阴性中胸痛发生率为13.0%(39/300);H.pylori阳性中胸痛发生率为19.6%(45/23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胸痛者84人中,45例H.pylori阳性中单FD发生率11.1%(5/45),单CHD发生率33.3%(15/45),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胸痛者H.pylori阳性中FD和CHD均有的发生率为31.1%(14/45),与H.pylori阴性中FD和CHD均有的5.1%(2/39)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H.pylori感染时,胸痛的发生可能与FD和CHD发病有关,而且二者还可能发生部分重叠。H.pylori阳性患者出现胸痛时,一定要警惕CHD可能;在治疗H.pylori阳性FD时,不能忽视CHD的治疗。  相似文献   

9.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功能性消化不良亚型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不同类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 dyspepsia,FD)的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率的差异,以及抗Hp治疗后各型FD患者症状的改善程度,以此探讨Hp与FD各型的关系。方法 725例FD并因诊断有Hp感染,给予一个疗程的抗菌治疗.问卷询问患者治疗前及停药后1个月和6个月后的症状及其变化,并评价其症状改善程度(程度分为:明显改善,一般改善,无变化,复发)。^14C-尿素呼气试验复查Hp感染状况。结果 FD四型之间Hp感染率无明显差异,溃疡样型、动力障碍型、混合型抗HP治疗后1个月Hp根除患者症状明显改善、一般改善均显著多于Hp未根除者,反流样型也有类似表现,但无统计学差异。6个月后溃疡样型、动力障碍型、混合型这三型症状改善的Hp根除者大多数症状继续得到改善,只有7.1%、15.2%和10.8%的患者出现症状复发,而反流样型症状复发率达32.0%,它们之间有显著差异。结论 Hp可能是FD的一个重要致病因素,尤其与溃疡样型、动力障碍型、混合型关系密切。抗Hp感染是治疗Hp阳性FD(反流样型除外)的一个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幽门螺杆菌 (HP)感染与胃癌前期变化的关系。方法 对胃活检组织病理切片等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 (CAG)、CAG伴肠上皮化生 (肠化 )、胃粘膜不典型增生的患者进行 HP的根除治疗 ,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与慢性浅表性胃炎组比较 ,HP感染与 CAG有关 (P<0 .0 5 ) ,与肠化、不典型增生亦有关 (P<0 .0 1) ;根除 HP后 CAG、CAG伴肠化逆转不明显 (P>0 .0 5 ) ,胃粘膜不典型增生有显著好转 (P<0 .0 5 )。结论  HP感染与胃癌前期变化有关。根除 HP有助于胃粘膜不典型增生的逆转  相似文献   

11.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感染是胃癌和癌前病变的重要始动因子,参与致病的因子包括毒力因子、癌基因和抑癌基因、黏附素等。根除H.pylori可延缓癌前病变进展,改善肠上皮化生,降低胃癌发病率。本文就近年来幽门螺杆菌与胃癌的相关性研究予以综述,旨在为胃癌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进行潜艇艇员中胃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血清CagA-IgG流行病学调查,研究HP感染对潜艇艇员健康的影响.方法:对潜艇艇员186人和普通人群149人分别进行一般状况以及胃肠疾病诊治情况的表格调查,并测定血清产细胞毒素幽门螺杆菌抗体(CagA-HP-IgG).结果:335人中总的CagA-HP-IgG阳性率为59%,其中潜艇人员中阳性率为65%,普通人群阳性率为52%,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潜艇艇员吸烟者CagA-HP-IgG阳性率为73%,不吸烟者CagA-HP-IgG阳性率为59%,两组无统计学意义.有胃肠症状者CagA-HP-lgG阳性率为76%,无症状者CagA-HP-IgG阳性率为55%,两者相差显著(P<0.01).结论:潜艇艇员中胃幽门螺杆菌感染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且有胃肠症状者更为明显,为我们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是目前已知的最常见且作用力最强的胃癌危险因素之一,其感染率在世界范围内存在差异,种族、饮食习惯、年龄等均会对其造成影响。Hp借助自身脲酶、鞭毛、粘附素等因子定植于宿主,并通过Ⅳ型分泌系统(T4SS)、机体自噬系统以及毒力因子破坏,共同诱导机体产生胃炎、胃溃疡、胃癌等疾病。相关研究数据显示,约75%的胃癌是由Hp感染引起的炎症和损伤所致,但具体调节机制尚不明确。本文中,笔者将Hp感染在胃癌发病中的作用研究予以综述,以期为胃癌发生机制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思路和帮助。  相似文献   

14.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胃癌患者中约89%的非贲门部胃癌由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所致然而,尽管目前已有大量相关研究证实,Hp对人体消化道造成损害的主要原因是其毒性基因生成相应毒素而致,但其在胃癌发生及发展中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为此,笔者通过查阅中外文献,汇总分析了Hp在胃癌发病机制中的最新研究成果,总结了Hp与胃癌相关性的最新研究进展,旨在为Hp感染与胃癌发病机制关系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思路与帮助。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 pylori,HP)感染对慢性胃病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PG)亚群(PG Ⅰ、PGⅡ)水平变化的影响及意义.方法 选取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消化内科2010年10月-2011年4月就诊的有消化道症状的患者263例(胃癌67例,慢性萎缩性胃炎104例,消化性溃疡92例)及正常对照88例,采用快速尿激酶实验、病理吉姆萨染色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USA)进行H.pylori检测及PG Ⅰ、PGⅡ含量测定.结果 消化性溃疡HP感染的阳性率为71.7%,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和正常对照分别为63.5%、56.7%和55.6%,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比较,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血清PG Ⅰ、PG Ⅰ /PGⅡ下降,PGⅡ上升,消化性溃疡患者PG Ⅰ/PGⅡ下降,PG Ⅰ、PGⅡ上升(P<0.05或P<0.0l).胃癌患者PG Ⅰ、PG Ⅰ /PGⅡ较正常对照降低,但PGⅡ升高(P<0.0l).正常对照、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患者中Hp+者血清PG Ⅰ、PGⅡ水平与相应HP-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萎缩伴肠化及萎缩伴不典型增生患者血清PG Ⅰ、PGⅡ及PG Ⅰ /PGⅡ比值与单纯萎缩性胃炎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但其PG Ⅰ /PGⅡ比值均明显高于胃癌患者(P<0.01).单纯萎缩性胃炎、萎缩伴肠化、萎缩伴不典型增生患者中,HP+者血清PG Ⅰ、PGⅡ及PG Ⅰ/PGⅡ比值与相应HP-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胃炎和胃癌患者中HP感染与血清PG水平变化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酶联免疫法检测幽门螺杆菌粪便抗原(HpAg)在诊断儿童幽门螺杆菌(Hp)感染及治疗后复查的价值。方法采用快速尿素酶试验,组织切片染色法,酶联免疫分析法,细菌分离培养Hp。结果ELISA检测粪便HpAg阳性率(85.2%)与其他3种方法差异无显著性(P>0.05)。HpAg的敏感度为98.1%,特异性为84.2%,阳性预测值为97.1%,阴性预测值为88.9%,总有效率为95.1%。结论HpAg具有简便、经济、无创伤性等特点,可用于儿童Hp感染的诊断和观察治疗后Hp的转阴情况。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儿童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hronic 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cITP)的关系。方法:采用C13尿素呼气试验(C13-UBT)和Hp粪便抗原(HpSA)检测17例cITP患儿Hp感染率。全部患儿均给予Hp三联根除治疗1周:阿莫西林片50mg/(kg.d),tid;克林霉素片15mg/(kg.d),tid;奥美拉唑肠溶片0.8mg/(kg.d),qd;4周后再次行HpSA检查,了解Hp根除情况。治疗前、后对血小板计数(PLT)和血小板抗体(PAIgG)进行检测,随访半年。结果:经C13-UBT和HpSA检测,9例Hp(+)。6例治疗后达到完全反应(CR)或部分反应(PR),PAIgG明显下降。与Hp(-)患儿在治疗后PLT及PAIgG等方面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感染与儿童cITP有关,部分Hp(+)患儿抗Hp治疗有效。为临床治疗cITP提供了一条新的非免疫抑制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oipA基因与慢性胃病及胃癌患者胃黏膜组织中IL-17表达的关系及其意义。方法收集20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胃溃疡(GU)及胃癌(GC)患者胃黏膜活检标本,并分为3组:HP-组,HP+(cagA+vacA+)oipA-组,HP+oipA+组。应用PCR方法检测HP+标本中oipA基因的分布情况;免疫组化SP法检测各胃黏膜组织中IL-17的表达水平,分析HP oipA基因不同状态与IL-17表达的关系。结果在HP+标本中,oipA基因阳性率为70.7%(104/147),其中CAG标本oipA检出率为56.5%(26/46),GU标本oipA基因检出率为77.6%(45/58),GC标本oipA基因检出率为76.7%(33/43)。GU及GC标本的oipA检出率高于CAG(P<0.05)。CAG、GU及GC患者中,HP-、HP+oipA-、HP+oipA+3组患者的IL-17表达均依次增高(P<0.05)。CAG患者中HP+oipA+患者IL-17的表达明显高于HP+oipA-患者(P<0.05);GU与GC患者中,HP+oipA-患者的IL-17表达均高于HP-患者,HP+oipA+患者IL-17表达均高于HP+oipA-患者(P<0.05)。oipA+的CAG、GU及GC标本中IL-17表达逐渐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χ=17.387,P<0.05)。结论 HP oipA阳性的胃黏膜IL-17表达水平高于HP oipA阴性者。  相似文献   

19.
士兵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疾病红细胞免疫功能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士兵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十二指肠疾病红细胞免疫功能变化的关系.方法采用花环法测定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RBCC3bRR)及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BCICR),对士兵HP阳性和HP阴性的95例慢性胃炎和31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及30例健康士兵进行红细胞免疫功能检测.结果HP感染越重,慢性胃炎炎症程度也越重;慢性胃炎和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RBCC3bRR,分别低于正常组(P<0.01),RBCICR分别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提示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降低;HP阴性慢性胃炎与HP阴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HP阳性慢性胃炎与HP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分别比较RBCC3bRR和RBCICR无显著性差异.提示,红细胞免疫功能降低与疾病种类无关;慢性胃炎中HP阳性RBCC3bRR明显低于HP阴性者,RBCICR明显高于HP阴性者(P<0.01),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中HP阳性与HP阴性间亦有此规律,但无统计学意义;75例HP阳性者RBCC3bRR明显低于51例HP阴性者,(P<0.05),RBCICR明显高于HP阴性者(P<0.01);HP根除后慢性胃炎和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RBCC3bRR,分别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或P<0.01).RBCICR分别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结论HP感染、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均可降低红细胞免疫功能,尤其是HP感染.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青海高原地区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胃癌前病变患者血清Th1/Th2细胞因子(IL-1β、IL-2、IL-4、IL-6、IL-8、TNF)水平变化,以探讨其在发病中的可能免疫致病机制。方法:应用放免法(RIA)测定25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17例肠化生(IM)、15例异型增生(Dys)患者血清IL-1β、IL-2、IL-4、IL-6、IL-8、TNF的含量。比较Hp感染与非感染胃癌前病变患者之间;Hp感染CAG炎症活动与非活动患者之间;Hp感染CAG、IM、Dys患者之间血清6种细胞因子含量的差别。结果:Hp感染与非感染胃癌前病变患者之间6种细胞因子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别(P>0.05);Hp感染CAG炎症活动者血清IL-4含量显著低于非活动者(P<0.05);IM和Dys者均非常显著低于CAG(P<0.01),IL-2在Dys组显著高于CAG(P<0.05)。结论:本地区Hp相关性胃癌前病变中存在血清Th1/Th2失衡,表现为随着胃癌前病变的逐级加重,T淋巴细胞高表达IL-2伴随IL-4低表达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