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B淋巴细胞增殖是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免疫变化的始发环节,该实验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FQ-PCR) 技术检测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外周血人B细胞刺激因子(BLyS)mRNA表达水平,为临床诊断该病提供新的实验依据。方法:在BLyS基因的高保守区设计相应引物和荧光探针,实时检测PCR产物的荧光强度,根据标准品建立的标准曲线,由软件自动计算出待测样本中靶基因中BLyS的水平。结果:RFQ-PCR检测靶基因mRNA含量的线性范围为109 ng/L ~101 ng/L,批内和批间重复性测定的变异系数v分别为1.88%~5.89%和6.32%~12.34%。18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样本的BLyS mRNA水平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儿童(P<0.01)。结论:成功建立RFQ-PCR检测BLyS mRNA含量的方法,具有较好的检测灵敏度和重复性;而且发现BLyS在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发病过程中可能起了重要作用,BLyS可以作为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一个参考指标。[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7,9(6):553-556]  相似文献   

2.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miR-144对神经母细胞瘤的侵袭和转移的影响,并探索miR-144是否通过靶定ITGβ1调节神经母细胞瘤的侵袭和转移.方法 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预测miR-144的靶基因ITGβ1,应用荧光报告基因检测以及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实验对靶基因进行验证.在神经母细胞瘤SH-SY5Y和SK-N-BE分别瞬时转染化学合成的成熟双链miR-144和靶基因敲降质粒及对照质粒,建立过表达miR-144细胞模型和靶基因敲降细胞模型.通过 Transwell侵袭实验和划痕实验检测细胞的体外侵袭和转移能力.结果 Transwell实验结果表明,在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和SK-N-BE中过表达miR-144后,细胞的侵袭数目分别为41±2和55±2,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抑制ITGβ1基因的表达后,体外划痕实验结果表明,过表达miR-144后,与对照组相比,SH-SY5Y和SK-N-BE细胞的转移能力分别下降了65.45%和75.41%(P<0.01).荧光报告基因检测结果显示过表达miR-144后,含有结合位点的荧光报告质粒的相对荧光量降低了37.11%(P<0.01),而将结合位点进行基因突变后miR-144对靶基因的抑制作用消失.过表达miR-144后,与对照组相比,SH-SY5Y和SK-N-BE细胞内的ITGβ1 mRNA水平分别降低了40%和43%,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ITGβ1蛋白水平分别降低了39%和40%.结论 miR-144通过靶定ITGβ1基因抑制神经母细胞瘤的侵袭和转移过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Notch信号途径相关分子在儿童结核病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儿童结核病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确诊的结核病患儿62例为病例组,另选取健康儿童64例为健康对照组,采集外周静脉血2 mL,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白细胞中Notch信号途径相关分子(受体Notch1~4,配体Jagged1、2和DLL1、3、4,下游靶基因Hes1和Hey1) mRNA水平。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病例组患儿白细胞中Notch1、2和DLL4 mRNA水平均显著升高(P < 0.05);病例组患儿白细胞中其他信号分子Notch3、4,Jagged1、2,DLL1、3,Hes1和Hey1 mRNA水平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Notch1、2和DLL4 mRNA水平在结核病患儿中表达明显升高,但下游靶基因表达无明显变化,提示儿童结核菌感染后Notch1、2与其配体DLL4相互作用启动Notch信号途径,可能通过作用于其他靶基因在儿童结核病中发挥作用,需进一步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检测儿童急性白血病(AL)及非霍奇金淋巴瘤(NHL)骨髓细胞内阿糖胞苷(Ara-C)代谢关键酶———脱氧胞苷激酶(DCK)和胞苷脱氨酶(CDA)的基因表达及酶活性水平,探索DCK和CDA表达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共计31例患儿,其中初诊27例(ALL20例,AML3例,NHL4例),复发4例(ALL2例,AML、NHL各1例),采集患儿骨髓细胞,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内DCK、CDA基因表达,核素液闪法检测细胞内DCK、CDA酶活性,统计分析各组患儿的检测结果。结果 (1)DCK:ALL和NHL患儿DCK mRNA与酶活性水平均明显高于AML患儿(P0.05);初治患儿均明显高于复发患儿(P0.05);(2)CDA:AML和复发患儿的CDA酶活性水平明显高于ALL、NHL和初治患儿(P0.05),但各组病例间的CDA mRNA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3)DCK和CDAmRNA表达与酶活性水平呈高度正相关。结论 AML以及某些复发的血液肿瘤患儿,其总体DCK酶活性及基因表达水平降低,CDA酶活性水平增高。DCK和CDA酶活性可能与儿童恶性血液肿瘤疗效相关。  相似文献   

5.
白三烯受体基因 mRNA表达水平与儿童哮喘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白三烯受体基因mRNA在儿童外周血白细胞中的表达;对比白三烯受体基因mRNA在哮喘组和健康对照组之间表达水平的差异;研究轻、中、重度哮喘患儿白三烯受体基因mRNA表达水平是否存在差异;探讨性别和年龄因素对哮喘组白三烯受体基因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引人内参β—actin,应用电泳凝胶定位分析仪,1D凝胶分析软件,对比并定量分析CysLT1-Receptor和CysLT2-Receptor基因mRNA在哮喘组和对照组之间的表达差异,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和评价。结果 在哮喘组及对照组中均可检测到CysLT1—Receptor和CysLT2-Receptor基因mRNA的表达;哮喘组白三烯受体基因mRNA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均〈0.01):轻、中、重度哮喘患儿CysLT1-Receptor和CysLT2-Receptor基因mRNA表达水平差异无显著性;性别、年龄因素对哮喘组白三烯受体基因mRNA表达无影响(P均〉0.05)。结论 CysLT1—Receptor和CysLT2-Receptor基因在儿童外周血白细胞中存在表达,其mRNA表达水平在哮喘组显著增高;性别和年龄因素对哮喘组白三烯受体基因mRNA的表达无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蛋白家族成员Livin基因及其变构体在儿童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脑胶质瘤组织30例和12例正常脑组织Livin基因2个变构体Livinα和Livinβ mRNA的表达。结果脑胶质瘤组织Livin mRNA表达率为83.3%(25/30例),对照组Livin mRNA表达率仅为8.3%(1/12例),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脑胶质瘤病理分级增加,Livin mRNA表达量也增高(P<0.05)。结论凋亡抑制蛋白Livin在儿童脑胶质瘤组织中呈高表达,并与脑胶质瘤的病理分级有一致趋势,提示Livin基因可能参与儿童脑胶质瘤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妊娠期蛋白营养不良对宫内生长受限(IUGR)仔鼠肝脏中DNA甲基转移酶1(DNMT1)的水平及糖皮质激素受体(GR)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水平和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妊娠期限制蛋白饮食法建立IUGR模型,IUGR组和正常对照组各取8只成年雄性仔鼠(8周)分离肝脏,采用甲基化敏感限制性内切酶结合荧光定量反转录PCR法检测其肝组织GR基因的启动子甲基化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其肝脏中GR 和DNMT1的mRNA表达,蛋白印迹实验进一步测定其肝脏DNMT1的蛋白水平变化.结果 8周龄IUGR组仔鼠肝脏中GR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水平较同龄正常对照组低28.4%(P<0.01),定量PCR结果显示IUGR组肝脏中GR mRNA水平较正常对照组高83.0%(P<0.05).同时,IUGR组仔鼠肝脏中DNMT1 mRNA水平较正常对照组低32.8%(P<0.05),相关分析证实DNMT1的mRNA水平与GR启动子的甲基化水平呈正相关(P<0.05).Western blot结果进一步证实IUGR组肝脏中DNMT1蛋白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减低(P<0.05).结论 宫内营养不良的仔鼠肝脏中DNMT1表达降低,可能引起GR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水平降低,诱导GR蛋白表达.这种持续存在的表观遗传学改变可能与其成年2型糖尿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建立以T细胞受体p链(TCRβ)基因重排为分子标志定量检测儿童急性T淋巴细胞性白血病(T-ALL)微小残留病(MRD)的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Q-PCR)检测体系.方法 应用BIOMED-2欧洲协作组设计的PCR检测体系,检测26例初发T-ALL患儿的TCRB基因重排,并进行序列分析与比对.对其中6例患儿根据基因重排后连接区序列设计等位基因特异性寡核苷酸(ASO)引物,结合胚系TaqMan探针与引物,建立RQ-PCR检测方法,行缓解期标本MRD定量追踪检测.结果 92.3%的T-ALL患儿可检测到克隆性TCRβ基因重排[84.6%具有Vβ-(Dβ)-Jβ完全重排,50%具有DB-Jβ不完全重排].通过序列分析,V片段使用频率最高的家族为BV5、BV6,J区使用频率最高的家族为Jβ2.7,J1.3、J2.4、J2.6未被使用.6例患儿ASO标准曲线的斜率为-3.54~-3.37,截距为19.35~20.51,相关系数>0.98.定量范围均达到10-4.对随访期标本MRD检测发现,复发患儿的MRD水平在复发前显著升高.结论 以TCRβ基因重排为分子标志对T-ALL患儿行MRD定量检测,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动态追踪检测随访期标本MRD水平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受体α(GRα)和糖皮质激素受体β(GRβ)在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糖皮质激素抵抗中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选择2003-01—2005-12在深圳市儿童医院血液内科住院的ITP患儿30例,将患儿分为2组:激素敏感组(18例)和激素抵抗组(12例),另选10例正常儿童作对照。应用RT-PCR法检测激素敏感组、激素抵抗组ITP患儿及10例正常儿童外周血单个核细胞GRα和GRβmRNA的表达水平,以探讨GRα和GRβ与ITP糖皮质激素抵抗的关系。结果(1)对照组、激素敏感组和激素抵抗组3组之间GRαmRNA的表达[分别为(0.75±0.17)、(0.70±0.15)、(0.73±0.16)]差异无显著性,P>0.05;(2)对照组和激素敏感组的GRβmRNA[分别为(0.13±0.03)、(0.15±0.04)]差异亦无显著性,P>0.05,但激素抵抗组的GRβmRNA水平[为(0.39±0.12)]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激素敏感组,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TP患儿糖皮质激素抵抗可能与GRβmRNA的表达亢进有关。  相似文献   

10.
MDM2的表达与儿童非霍奇金淋巴瘤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Liu Z  Long GF  Han YL  Wei HY 《中华儿科杂志》2004,42(12):928-931
目的探讨儿童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 NHL)癌基因MDM2(murine double minute 2)的表达与NHL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NHL、对照组患儿病理组织MDM2蛋白的表达,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检测NHL、对照组病理组织和NHL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DM2 mRNA的表达.结果 (1)MDM2蛋白表达率为64.5%,MDM2 mRNA表达率为61.3%,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意义(前者P<0.05,后者P<0.01).(2)MDM2蛋白表达率与NHL工作分类、细胞源分类、性别、临床分期、结外侵犯位点间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与B状态、乳酸脱氢酶增高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MDM2 mRNA表达率与工作分类、细胞源分类、性别、临床分期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B状态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结外侵犯部位、LDH增高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3)病理组织MDM2 mRNA与MDM2蛋白过表达率、外周血MDM2 mRNA过表达率间进行比较,结果存在关联性(P>0.05,kappa=0.655和0.571),病理组织MDM2蛋白过表达率与外周血MDM2 mRNA过表达率间差异也存在关联性 (P>0.05,kappa=0.609)).结论(1)儿童NHL患者MDM2基因的过度表达率较高.(2)NHL MDM2蛋白的过表达率与mRNA过表达率的结果基本一致.(3)MDM2过表达与儿童NHL患者的不良状况、不良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研究早产儿视网膜病(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的发生率、高危因素、治疗与随访情况。方法对2005年7月-2007年12月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NICU收治的符合ROP筛查标准的早产儿,于生后2周开始由资深眼科医师开始行间接眼底镜检查眼底,并进行随访。结果434例早产儿中ROP的发生率为5.5%(24/434例),24例ROP中Ⅰ期19例,Ⅱ期3例,Ⅲ期2例。Ⅲ期阈值病变者行激光光凝治疗,全部患儿均恢复正常。对434例早产儿行单因素分析得出,胎龄、出生体重、住院时间、吸氧、吸氧浓度、吸氧时间、呼吸暂停、新生儿肺透明膜病(RDS)、肺表面活性剂(PS)的应用、机械通气、输血、光疗时间、感染与ROP的发生有相关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胎龄、出生体重、胎数、吸氧时间、光疗时间、代谢性酸中毒、母亲妊高症、颅内出血是影响ROP发生的主要因素。结论早产是ROP的根本原因,防治各种并发症、合理的氧疗是预防ROP的关键。建立完善有效的ROP筛查制度,早期发现、早期治疗ROP,可改善ROP的预后。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