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马兰芬  陈红 《天津医药》1998,26(8):499-500
大多数急性心肌梗死(AMI)与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有关,若早期使其再通恢复对缺血心肌的血供,可限制梗死范围,从而降低AMI的病死率。由于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病情重、并发症多、症状不典型,以及溶栓后脑出血的发生率高,影响了AMI溶栓治疗的普遍开展。本文报道119例老年AMI溶栓治疗的结果。 对象与方法 1.病例选择标准 (1)持续胸痛超过30分,含硝酸甘油不缓解。(2)心电图相邻两个或以上导联ST段抬高大于0.2mV。(3)开始治疗在发病6小时以内。(4)无溶栓药物禁忌证。  相似文献   

2.
陈鹤 《中国实用医药》2009,4(33):125-126
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发病突然,病死率高,严重影响人民的健康,绝大多数急性心肌梗死发生于中老年人,是冠心病死亡的主要因素。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约占同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3%~6%。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可使闭塞的冠状动脉再通,心肌得到再灌注,濒临坏死的心肌得以存活或使坏死范围缩小,抑制梗死后心室重塑,改善预后。现将本院收治的采用静脉溶栓治疗的非高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年龄〈70岁)203例和高龄AMI(≥70岁)患者60例进行对比,旨在了解静脉溶栓对AMI患者的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3.
4.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一种严重威胁生命的急重症,近年来发病逐渐增多,本病起病急,病情发展快。20世纪60年代前,AMI治疗多为对症处理,住院病死率高达20%~30%。静脉溶栓是1980年代以来治疗AMI最重要的进展,常用药物有链激酶(SK)、尿激酶(VK)及重组组织型等。因此,了解AMI的有关知识可帮助护理人员提高对AMI的认识,配合医生抢救,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可降低病死率、复发率,提高治愈率,现将AMI病人溶栓治疗的护理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马德 《河北医药》2000,22(5):376-377
溶栓疗法是急性心肌梗死(AMI)治疗的重要疗法。80年代以来,AMI的溶栓疗法在国内广泛开展,它能降低病死率、缩小梗死面积、改善心功能。我科采用国产尿激酶(UK)溶栓治疗AMI80例,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选择 (1)胸痛持续>30min,含服硝酸甘油不缓解;(2)心电图至少两个相邻胸前导联或Ⅱ、Ⅲ、aVF中两个导联ST段抬高大于0.1mV;(3)发病12h以内;(4)无溶栓禁忌证。12 临床资料 我院自1996年4月~1999年9月共完成AMI溶栓治疗80例,并随机分为UK150×104U组和UK200×104U组。其中UK150×104U组42例,男29…  相似文献   

6.
黄体钢 《天津医药》1998,26(3):185-188
心电图(ECG)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治疗中的应用可分为两方面,一是作为病人入选的重要条件或标准,二是用来评估溶栓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验证老年AMI静脉溶栓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按治疗方案随机将老年AMI患者分配为溶栓组和对照组并给于相应治疗,(即分别给以常规 溶栓治疗或常规治疗)。通过观察冠脉再通率,LVEF和死亡率来总结分析疗效。结果:通过两组再通率、LVEF.死亡率的对比,证实溶栓组的再通率、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死亡率明显降低。结论:老年善至高龄患者溶栓治疗仍有较大价值,只要适应证掌握准确,老年人溶栓治疗不失是一项有益,有效安全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心肌梗死属内科急症。如果治疗护理不当,会严重地威胁患者生命。溶栓治疗是近几年来治疗急性心梗的主要进展之一。通过溶解冠脉内血栓,使闭塞的血管再通,恢复对缺血心肌的再灌注,缩小梗死面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方法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静脉溶栓组(A组)和非静脉溶栓组(B组),分别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静脉溶栓组再通率为22例,占73.3%,非静脉溶栓组再通率为12例,占40%,静脉溶栓组30d死亡2例(6.7%),非静脉溶栓30d死亡8例(26.7%),(P〈0.05)具有临床统计学意义,并发症静脉溶栓组均低于非静脉溶栓组(P〈0.05)。结论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及早行静脉溶栓治疗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急性心肌梗死 (AMI)是冠状动脉在粥样硬化基础上的血栓形成 ,导致急性闭塞而引起心肌缺血坏死的一系列临床表现。及时、有效、持续开通梗死相关血管 (IRA) ,恢复前向血流 ,挽救濒死心肌 ,是 AMI治疗的关键。早期溶栓治疗是AMI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现对我院静脉溶栓和经皮冠状动脉内溶栓 (PTCR)治疗 AMI的临床疗效进行回顾分析。1 一般资料静脉溶栓 6 5例 ,男 4 2例 ,女 2 3例 ,年龄 4 3~ 76岁 ,参照中华心血管编委会制定的 AMI溶栓方案 [1 ] 均无溶栓禁忌证 ,发病均在 12 h内。PTCR:5例 ,男 4例 ,女 1例 ,年龄 5 7~ 6 6岁 ,胸…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瑞替普酶(Reteplase,r-PA)与尿激酶(UK)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本院收治的5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瑞替普酶组(Reteplase组)和尿激酶组(UK组),分别予以瑞替普酶和尿激酶溶栓治疗,对两组冠状动脉再通率、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急性期病死率等方面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瑞替普酶组的血管再通率明显高于尿激酶组,同时明显降低了其急性期病死率(P〈0.05)。两组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替普酶用于静脉溶栓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与尿激酶(UK)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AMI患者174例,分为溶栓组68例和PCI组106例,对比两组患者梗死相关动脉血管(IRA)再通率、病死率、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结果PCI组IRA再通率明显高于溶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I组病死率明显低于溶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I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溶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I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溶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MI直接PCI治疗优于溶栓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瑞替普酶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符合溶栓条件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5 例,采用瑞替普酶18 mg 缓慢推注2 min 以上,半小时后重复给予-次的方法.观察冠脉血管再通率、不良反应及病死率.结果:溶栓总再通率92%,其中发病2 h内溶栓再通率100%,2 ~ 6 h内再通率88.9%.结论:瑞替普酶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安全可靠、方便快捷的溶栓药物,在不具备介入治疗条件的基层医院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何爱萍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9):150-151,153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尿激酶溶栓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9例AMI患者,均为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疗,并采用循证护理方法进行护理。结果29例患者均好转出院,其中21例溶栓成功,再通率达72.41%,24例患者的胸痛迅速消失或缓解;发生再灌注心律失常26例,2例患者皮肤出现静脉穿刺部位瘀斑,未见牙龈出血、消化道出血及出血性脑卒中等并发症。结论在AMI溶栓治疗中应用循证护理方法,可有效地提高AMI患者的治愈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溶栓治疗与介入治疗在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发病6 h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本院心内科接受治疗的86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采用溶栓治疗,观察组采用介入治疗,对比两组灌注成功率及复发情况、心肌酶谱水平、心功能。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灌注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再梗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hs-cTnT及CK-MB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LVEDD、LVEF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介入治疗应用于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具有更高的灌注成功率,可有效降低心肌酶谱水平并优化心功能。  相似文献   

16.
谷娟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36):110-11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溶栓治疗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09年4月~2011年4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两组均行溶栓治疗。对照组实施急性心肌梗死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和溶栓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溶栓治疗效果,提高患者预后,护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尿激酶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AMI静脉溶栓病例,根据急性心肌梗死溶栓疗法参考方案[1]制订的再通标准计算梗死相关血管(IRA)的再通率及观察溶栓并发症、病死率。结果本组静脉溶栓再通率为80.9%,合并轻度消化道出血3例。住院期间5周病死率为9.5%,死亡2例均并发心源性休克且为溶栓未通的大面积心肌梗死重症患者。有6例年龄〉75岁(最大者87岁)的患者溶栓再通,且无出血反应,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结论尿激酶早期静脉溶栓治疗AMI再通率高、不良反应小、疗效可靠,且操作简便、适合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不同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观察黄新平**李玉**田丹**洪云飞**陈芳**邹川南**徐家相***宋江萍***崔绍祥***张泽文***本研究随机使用不同剂量的国产尿激酶(UK)静脉溶栓治疗59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以比较溶栓剂不同剂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急性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及支架术 (ICS)对急性心肌梗死 (AMI)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5 6例AMI病人行急诊PTCA及ICS治疗 (PTCA及ICS组 ) ,6 2例AMI病人行溶栓治疗 (溶栓组 ) ,比较两组住院和随诊期间的情况。结果 PTCA及ICS组住院期间死亡 3例 ,抢救成功率为 98 2 % ,平均住院天数为 10 5d(7± 6 5d) ,左室射血分数 (LVEF)为 5 2 5 %± 5 5 % ;随诊 6个月 ,心绞痛发作 2例 ,择期再次PTCA 2例。溶栓组住院期间死亡 7例 ,抢救成功率为 88 7% ,平均住院天数为 2 5 5d(17± 8 5d) ,LVEF为 4 0 5 %± 5 5 % ,随访 6个月 ,心绞痛发作 16例 ,行择期PTCA 16例。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T CA可即时开通梗死相关血管 (IRA) ,大大降低AMI的住院病死率 (P <0 0 1) ,缩短住院天数 (P <0 0 1) ,有效保护心脏功能 (P <0 0 5 )。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尿激酶溶栓途径改进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再灌注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9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尿激酶溶栓途径治疗,观察组采用改进的尿激酶溶栓途径(包括给药剂量、给药部位等方面的改进)治疗,比较两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评价心功能,同时分析两组再灌注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LVEF为(61.94±1.54)%、LVESV为(4.67±0.66) cm、LVEDV为(3.67±0.22)cm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再灌注率高于对照组(48.89%比33.33%)(P<0.05),而其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8.89%比26.67%)比较明显较低(P<0.05).结论 改进尿激酶溶栓途径可明显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再灌注率,降低不良事件,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