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周洁 《基层医学论坛》2016,(35):4988-4989
目的:探讨不同镇痛方法对膝关节置换术后的止痛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120例,根据镇痛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自控静脉镇痛组、硬膜外镇痛组以及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组各40例,观察3组患者的止痛效果以及术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组在4 h后的VAS评分均小于自控静脉镇痛组以及硬膜外镇痛组,差异显著(P<0.05)。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小于自控静脉镇痛组以及硬膜外镇痛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不同镇痛方法对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有着不同的止痛效果,其中以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止痛效果最好,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医学》2017,(3):224-225
目的比较不同镇痛方式对全膝置换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按照入院顺序抽签后随机将接受全膝置换术治疗的82例患者分为实验组(自控股神经阻滞镇痛)和对照组(经静脉自控镇痛)各41例,观察两组患者卧床休息与下床活动时不同时间疼痛情况、不同时间炎性因子水平、追加哌替啶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卧床休息时以及下床活动时不同时间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12 h、24 h、48h的IL-6、IL-10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追加哌替啶率以及恶心、嗜睡、尿潴留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膝置换术后采取自控股神经阻滞镇痛效果好,不良反应少,可有效改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可作为优选方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镇痛方法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术后疼痛和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自该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行TKA患者82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组41例和B组41例。A组采用连续股神经阻滞,B组采用静脉镇痛。比较两组术前、术后3 d及术后7 d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评分、肌力评级及膝关节功能评分(HSS)。结果两组VAS评分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VAS评分术后3 d、术后7 d明显降低(P0.05);A组VAS评分术后3 d、术后7 d低于B组(P0.05);两组术前、术后3 d、术后7 d肌力评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膝关节HSS评分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膝关节HSS评分术后3 d、术后7 d明显增加(P0.05);A组膝关节HSS评分术后3 d、术后7 d高于B组(P0.05)。结论连续股神经阻滞对TKA术后疼痛和功能恢复明显优于静脉镇痛。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不同镇痛方案对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应激反应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3月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拟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240例老年(≥60岁)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A组、B组、C组和D组,每组60例。A组采用患者自控静脉镇痛,B组采用连续股神经阻滞,C组采用连续收肌管阻滞,D组采用连续收肌管阻滞联合坐骨神经阻滞。比较分析四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的膝关节疼痛程度、应激反应指标、炎症因子水平,手术前后的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术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6、12、24、48h,B组和C组患者静息状态以及运动状态的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皮质醇、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C反应蛋白均显著低于A组(P<0.05),且D组显著低于A组、B组和C组(P<0.05),但B组和C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术前比较,四组患者术后1d、2d、3d、1周、2周、4周的膝关节活动度和美国纽约特种外科医院(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膝关节评分均显著增大或升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适合全膝关节置换术的围术期自控镇痛方式。方法选取因骨性关节炎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69例,随机分为3组:股神经阻滞自控镇痛组、硬膜外自控镇痛组、静脉自控镇痛组,每组23例。3组患者均于术毕即启用镇痛泵,观察记录患者术后3 d的镇痛满意度,使用其他止痛药的剂量、次数及应用镇痛泵后出现的副作用。结果三种自控镇痛方式中,股神经阻滞自控镇痛和硬膜外自控镇痛的镇痛效果相当,均优于静脉自控镇痛;股神经阻滞自控镇痛的副作用少,低于硬膜外自控镇痛和静脉自控镇痛。结论股神经阻滞自控镇痛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镇痛效果良好,副作用发生率低,是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较为理想的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6.
汪萍 《中国医疗前沿》2013,(1):101+28-101,28
目的评价术前疼痛教育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的镇痛疗效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采用问卷方式对浙江省新华医院骨科80例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调查,将其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干预组在常规术前教育基础上给予疼痛教育,对照组采取常规术前教育。采用VAS疼痛评分和赵光红博士设计的护理满意度量表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价。结果术后24h和48h干预组VAS疼痛评分均比对照组有显著下降,P〈0.05;术后48h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得分分别为(4.16±0.32)分、(3.32±0.27)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疼痛教育可显著减轻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疼痛的程度,有效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水平。  相似文献   

7.
熊向华  徐异彩  吴良优 《海南医学》2021,32(10):1297-1299
目的 探讨不同镇痛方法 对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疼痛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2月至2020年10月因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拟在河源市中医院行膝关节置换术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单次股神经联合坐骨神经阻滞组(A组)和术中关节腔周围鸡尾酒注射镇痛组(B组),每组40例.术后采用视觉模拟(VAS)评分...  相似文献   

8.
杨晨  游建军  石光英  王利  袁宏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2,35(8):1073-1077,1081
目的 探讨使用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泵留置膝关节腔连续镇痛对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TKA)疼痛疗效及对膝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方法 将2010年1月-2011年9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13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65例.试验组采用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导管留置于膝关节腔连续镇痛,对照组采用常规硬膜外镇痛泵硬膜外腔连续镇痛.观察两组患者术后72 h内的术后平均静息痛VAS评分记录以及TKA术后1、2、3 、7、14、40 d的术后平均运动痛程度VAS评分、术后的膝关节活动度(ROM)以及膝关节术后膝关节协会评分(KSS)和患者的总体满意度来比较2种镇痛方式的效果.结果 试验组TKA术后72 h内的术后平均静息痛VAS评分和术后的平均运动痛程度VAS评分优于对照组,试验组的膝关节活动度ROM与膝关节术后KSS平均评分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总体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硬膜外镇痛泵膝关节腔连续镇痛的方法 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镇痛疗效显著,可有效控制手术后疼痛,减少局部组织挛缩粘连,预防关节活动度受限,最大限度提高膝关节屈曲活动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持续股神经阻滞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后疼痛和关节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在四川省人民医院天府新区分院诊断为膝关节骨关节炎并行单侧TKA的患者70例,根据镇痛方式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TKA术后采用持续...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不同时点应用帕瑞昔布对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 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60例,年龄45~64岁,分为术前组(PR组)、术后组(PO组)、对照组(CO组),每组20例.PR组在麻醉诱导前和麻醉诱导后12h静脉推注帕瑞昔布40mg(2mL),缝皮时静脉推注生理盐水2 mL;PO组在诱导前给予生理盐水2mL,缝皮时和诱导后12h给予帕瑞昔布40mg(2mL);CO组麻醉诱导前、缝皮时和诱导后12 h分别给予生理盐水2mL.三组术后均采用静脉吗啡病人自控镇痛(PCA).双盲对照观察记录术后2h、4h、8h、12h、16h、20 h、24 h三组患者静止和活动患肢时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吗啡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 与CO组相比,PR组和PO组术后各时点静息和活动患肢时VAS评分降低,术后8h、12h、16h、20 h、24 h差异有显著性(P<0.05);PR组和PO组术后8h、12h、16h、20 h、24 h吗啡用量减少(p<0.05);各时点PR组、PO组两组间VAS评分、术后吗啡用量差异无显著性.术后不良反应三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术前或术后静脉注射帕瑞昔布均可以减轻术后疼痛,减少吗啡用量.术前给予帕瑞昔布未发现超前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讨围术期规范化疼痛管理对全膝关节置换(TKA)术后疼痛控制的效果。方法选择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60例,按照随机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骨科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围术期规范化疼痛管理,对比2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的疼痛程度、Ramsay镇静评分,并比较2组的不良反应、患者对疼痛管理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在术后48h内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对疼痛管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P〈0.05),Ramsay镇静评分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完善疼痛评估体系,制定个体化、多元化、分阶梯镇痛治疗方案,规范围术期的疼痛管理,能够有效地缓解全膝关节置换患者的术后疼痛,提高患者疼痛管理满意度,提高临床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3种镇痛模式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肛肠术后镇痛及应激反应的效果,寻求更为合理的镇痛方法。方法择期行肛肠科手术的高血压患者60例,随机分为3组:左旋布比卡因局部浸润与可乐定口服组(Ⅰ组);静脉应用芬太尼与可乐定自控镇痛PCIA组(Ⅱ组);硬膜外应用左旋布比卡因与可乐定自控PCEA组(Ⅲ组)。记录VAS评分,同时监测血浆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与血糖。结果三组VAS术后10h内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后Ⅰ组评分明显高于Ⅱ组和Ⅲ组(P〈0.05),Ⅱ组评分明显高于Ⅲ组(P〈0.05)。与术前比较,Ⅰ组术后SBP和HR明显升高(P〈0.05),Ⅱ组、Ⅲ组术后SBP和DBP均下降(P〈0.05)。Ⅰ组血中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明显上升(P〈0.05),Ⅱ组和Ⅲ组均显著下降(P〈0.05);与术前比较,Ⅰ组血糖上升(P〈0.05),Ⅱ组、Ⅲ组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可乐定与芬太尼PCIA和可乐定与左旋布比卡因PCEA用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肛肠术后镇痛效果均佳,尤其PCEA镇痛效果更明显,两者抑制应激反应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帕瑞昔布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及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50例,年龄65~75岁,随机分成两组:帕瑞昔布组和对照组,分别单次静脉注射帕瑞昔布40mg或等容量生理盐水。常规监测平均动脉压、心率。在患者离开手术室前、术后1、6h时评估和记录患者的疼痛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术中血液动力学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与对照组相比,帕瑞昔布组术后各时点VAS评分较低,术后需要追加镇痛药的平均时间较长,例数较少(P〈o.05)。结论静脉注射帕瑞昔布40mg可在不影响血液动力学的基础上有效地缓解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术后疼痛。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地塞米松对老年全髋/膝关节置换术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影响.方法 将2019年1月至2010年6月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行单侧全髋/膝关节置换术的300例老年患者分为高剂量组(101例)、低剂量组(100例)及对照组(99例).在诱导前30 min,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分别静脉注射0.15mg/kg与0.05 mg/kg的地塞米松,对照组给予同容量的生理盐水.比较各组POCD发生率,术前及术后1、5d的简易智力状态评估量表(MMSE)评分、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中枢神经特异蛋白(S100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结果 高剂量组的POCD发生率明显低于低剂量组与对照组(P<0.05);术后1d,高剂量组的MMS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5d,高剂量组的MMSE评分明显高于低剂量组与对照组(P<0.05);术后1d,高剂量组的血清TNF-α、S100β及NSE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5d,高剂量组的血清TNF-α、S100β及NSE水平明显低于低剂量组与对照组(P<0.05).术后1、5d,低剂量组与对照组的POCD发生率、MMSE评分、血清TNF-α、S100β及NSE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0.15 mg/kg地塞米松能够降低老年全髋/膝关节置换术POCD的发生率,其机制可能与改善血清TNF α、S100β及NSE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地塞米松对老年全髋/膝关节置换术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影响.方法 将2019年1月至2010年6月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行单侧全髋/膝关节置换术的300例老年患者分为高剂量组(101例)、低剂量组(100例)及对照组(99例).在诱导前30 min,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分别静脉注射0.15mg/kg与0.05 mg/kg的地塞米松,对照组给予同容量的生理盐水.比较各组POCD发生率,术前及术后1、5d的简易智力状态评估量表(MMSE)评分、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中枢神经特异蛋白(S100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结果 高剂量组的POCD发生率明显低于低剂量组与对照组(P<0.05);术后1d,高剂量组的MMS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5d,高剂量组的MMSE评分明显高于低剂量组与对照组(P<0.05);术后1d,高剂量组的血清TNF-α、S100β及NSE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5d,高剂量组的血清TNF-α、S100β及NSE水平明显低于低剂量组与对照组(P<0.05).术后1、5d,低剂量组与对照组的POCD发生率、MMSE评分、血清TNF-α、S100β及NSE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0.15 mg/kg地塞米松能够降低老年全髋/膝关节置换术POCD的发生率,其机制可能与改善血清TNF α、S100β及NSE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7.
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干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术后患者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干预作用.方法 严格选择上腹部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n=30),即罗哌卡因和芬太尼硬膜外自控镇痛组(E组)和对照组(C组).麻醉方法均选择全麻气管插管加硬膜外麻醉,手术结束时行PCEA,镇痛模式采用负荷剂量+维持剂量+自控镇痛(LCP):负荷剂量3~5 ml+维持剂量2~2.5 ml/h,PCA剂量1 ml/次,锁定时间15 min.术后分别记录T0h、T6 h、T24 h和T48 h时间点的心率(HR)、呼吸频率(R)、体温(T)、血白细胞总数(WBC)、C反应蛋白(CRP);对两组各相应时间点进行视觉模拟镇痛评分(VAS)评价疼痛程度.结果 与T0 h组内各时间点比较:C组R在T6 h、T24 h,而T、wBC、CRP在T6 h、T24 h和T48 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组R在T48 h,WBC在T6 h,CRP在T24 h、T48 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组间比较:HR、R在T24 h,T在T6 h、T24 h,WBC、CRP在T6 h、T24 h、T48 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内VAS评分各时间点与T0 h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VAS评分在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术后有效的PCEA可以抑制SIRS的产生,有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术后康复平台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的应用效果,探索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及其家人获得更为便捷的关于TKA术后康复的新型康复方式,整合先进的科技资源,配合现有的医疗模式,提高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和促进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康复科、潍坊市高新区人民医院助关节科收治的膝骨性关节炎并实施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患者,并实施术后康复的80例TKA术后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40例。即干预组为手机APP协助管理组(40例)和对照组为非手机APP协助管理组(40例)的结果进行比较,统计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的恢复状况、生活质量、术后镇痛的情况。分别在进行干预前及干预后让患者填写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评分(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调查患者膝盖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膝关节评分(HSS)比较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干预前膝关节评分(HSS)各维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干预前两组膝关节评分(HSS)并无不同,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膝关节评分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组干预方式均可改善患者膝关节症状,且干预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基于术后康复平台显著的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基于术后康复平台减少了康复人员的工作量,增加了家庭康复的新方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连续髂筋膜间隙阻滞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镇痛效果及对术后皮质醇与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单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4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0例。腰麻联合硬膜外阻滞后FICB组行连续髂筋膜间隙阻滞术后镇痛,镇痛方案为0.2%罗哌卡因300ml,背景流速6ml/h,1.5ml/bolus,锁定时间15min。PCIA组采用患者自控静脉镇痛,镇痛方案为舒芬太尼0.05ug/(kg·h)、阿扎司琼10mg加生理盐水100ml,背景流速2ml/h,0.5ml/bolus,锁定时间15min。记录患者术后各时点的静息状态和活动状态的VAS评分与各时点的血糖和皮质醇浓度。结果FICB组在各时点的静息和活动VAS评分均低于PCIA组(P〈0.05),血糖和皮质醇的水平在术后第1日与第2日FICB组均低于PCIA组(P〈O.05)。结论连续髂筋膜间隙阻滞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效果确切,术后应激反应比PCIA组轻。  相似文献   

20.
武迪  段敏  王卫青 《中国医药导报》2012,9(9):128-129,134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肿胀、疼痛程度对膝关节功能的影响,评价护理干预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1年6月采用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122例,随机分为两组,采用全膝关节置换术联合常规护理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61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综合功能锻炼等护理干预配合治疗的患者为观察组(61例)。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第3天、第7天的膝关节肿胀和疼痛程度,术后治疗2周后对所有患者进行美国膝关节学会评分(AKSS)、膝关节活动范围(ROM)、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在术后第1天、第3天、第7天观察组膝关节屈曲度数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无论是对照组还是观察组,患者在第3天膝关节肿胀和疼痛程度最为严重;在术后第1天、第3天、第7天观察组膝关节肿胀人数和疼痛人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AKSS评分和VA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而ROM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肿胀、疼痛程度对膝关节功能恢复有一定影响,膝关节肿胀、疼痛程度越严重恢复越慢,做好消除肿胀和疼痛的护理,预防静脉血栓的形成,及时补充营养,同时采取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术后的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