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高技术条件下外军野战卫生装备发展趋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技术局部战争条件下,卫勤支援对装备的依赖性愈来愈大,受到外军高度重视。其总体发展方向是全方位满足战伤救治要求,与未来战争卫勤保障模式同步发展,以求得最佳保障效能,力求加入国际跨世纪军事大循环。1 以战伤早期救治装备和连续救治后送装备为发展核心,达到全方位快速野战救护能力,建立网络化伤员后送体系 现代高技术局部战争条件下,高技术兵器的多种杀伤效应造成伤员突发,伤情复杂,救治难度大;作战武器和装备结构发生变化导致对纵深打击的力量增  相似文献   

2.
战伤早期救治研究的项目布局与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军事医学研究的目的是保持和提高部队的战斗力。为达此目的 ,必须针对现代高科技战争的特点、作战模式的变化以及未来战争中我军可能面临的新型武器威胁 ,对战伤救治研究进行科学布局并对研究项目进行有效的控制。1 未来战争对战伤早期救治研究的影响战伤早期救治是指我军师级救治机构以前对伤员实施的各种救治措施 ,对于降低阵亡率和伤死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未来战争中尤为重要。根据现代战争发展趋势 ,军事斗争卫勤准备至少要考虑三个因素的变化 :伤员后送难度明显加大、重伤员的比例增加及新武器导致的新型伤情。未来战争的作战模式…  相似文献   

3.
军事医学战略决策若干理论问题探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探讨了军事医学战略决策相关的一些重要理论问题,研究提出了:未来战争人员伤亡仍将惨重,大规模毁灭性打击的可能仍然存在,精神性卫生减员将增加,两栖作战时的伤亡更加严重,战争“零伤亡”仅是绝对优势方的理想,次生核化生灾难在常规局部战争中难以避免;武器装备发展对军事医学提出更高要求,现代防空作战的卫勤保障面临困难,非接触式作战和非线式作战改变传统卫勤模式,反恐怖战争卫勤保障是军事医学的新任务。防生物危害与生物安全问题凸现;战伤早期救治仍是战时卫勤的重点问题,战伤早期救治研究的项目布局至关重要;民力资源利用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是军事医学战备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颅脑战伤主要指战时兵器装备和战争环境造成的颅脑损伤, 具有救治难度大、后送困难、伤死率高等特点。颅脑战伤的野战外科救治既与伤情特点有关, 也与战争规模、作战样式、作战地域及武器威力等因素有关。近年来, 国内有关颅脑战伤特点及野战外科救治的综述性报道甚少。为此, 笔者就2001年以来外军有关颅脑战伤特点及野战外科救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为国内相关基础研究和战伤救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刘曦  郑驰  许贲  赵靖 《西南军医》2013,(2):233-235
军队医院必须始终着眼于未来作战、战区连锁反应和非战争军事行动条件下卫勤保障实际,按照"训战一致"的要求,努力增强训练适应性,提高卫勤指挥和保障能力,突出战伤救治训练,使医护人员的基本技能、综合保障能力、心理素质都得到全面锻炼[1]。  相似文献   

6.
作为应急作战部队卫勤保障的场站医院,为适应高技术作战,很有必要研究出一整套针对性、操作性很强的卫勤保障的方式方法。①认清新形势下战伤特点,强化场站医院卫勤保障及救治能力。在现代高技术战争中,使得伤员可能突然大量发生;其次,现代高技术战争的整个战场呈现多维、宽正面、全方位的立体作战特点,使得伤员呈全方位和时空不  相似文献   

7.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武器的种类变多,未来战争作战的伤类伤情将愈发复杂,多发伤将是未来战争的常见伤情,这将大大增加战伤救治的难度。随着急诊重症医学的发展,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 CRRT)已在各类多发伤急危重症的救治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分析了CRRT技术应用于野战医疗队及后方医院严重多发伤患者救治卫勤保障中的前景,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相应对策,旨在提高我军面对未来战争时的卫勤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8.
现代高技术局部战争中眼战伤救治策略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初步探讨高技术局部战争中我军实施眼战伤救治的策略。方法:调研二十世纪以来我军和外军重大战争中眼战伤卫勤资料,对“两山”作战和海湾战争中卫勤保障和眼战伤救治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认识到现代战争眼战伤具有高发性、严重性、多样性的特点;高技术局部战争卫勤保障强调战区救治机构机动、灵活、靠前配置;与美军相比,我军“两山”作战中眼战伤救治力量配置相对靠后,救治水平不高。结论:我军眼战伤卫勤保障在救治机构优化配置、专科技术力量建设方面尚待提高;眼战伤救治也应倡导“时效救治”,在我军大规模快速后送运力不足的情况下,其实施的核心是眼战伤救治技术力量的前伸。  相似文献   

9.
现代高技术局部战争卫勤保障中,战伤一线救治新理论和新技术正在实战中研究和应用,并呈现出突出和明确的发展趋势。战伤一线救治新理论主要包括聚焦后勤与全谱卫勤、一体化卫勤与模块化、卫勤信息化、伤病员分级分类与时效、伤病员立体后送和持续作战能力等。战伤一线救治新技术概述了常见伤情出血、急性失能性组织损伤、疼痛、休克、神经损伤和低体温等救治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以及野战卫生装备与信息技术在救治中的运用,并从救治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和未来发展前景两个方面描述了战伤一线救治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战伤伤员数字化理论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未来信息化战争作为一种新的作战形态,是以信息为战略资源、以信息系统为作战基础、以数字化战场为依托、以信息化军队为主体、以信息战为主要作战形态、以争夺制信息权为目标的高技术战争〔1〕。战时卫勤保障要适应未来信息化战争需要,必须大力推进军事卫勤信息化建设。战时卫勤保障是以伤员救护为中心的综合保障工作,所以,战伤伤员信息的数字化是战时卫勤保障的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基于数字化和信息化理论模型提出的相关理论,对战伤伤员信息数字化的相关概念和理论模型作了初步的分析与研究。1战伤伤员数字化的概念及内容进入2…  相似文献   

11.
在未来高技术战争中,亚热带丛林地区所特有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要求战伤救护必须适应现代战争的变化与卫勤保障模式的转变。为此,积极探索研究高技术条件下特殊环境中的战伤救治难点及与之相适应的救护训练对策,对加强军事斗争准备十分必要。1 高技术条件下的战伤救护难点随  相似文献   

12.
时效救治理论基于战伤救治提出,其概念是以战伤救治时效性规律为指导,最大限度发挥时间因素在战伤救治中的作用,以赢得最理想的救治效果[1].在高技术局部战争条件下,随着战争形态、作战理论、作战样式的变化,伤员伤类、伤情日趋复杂.依靠高新技术的快速后送工具、复苏、急救器材、野战卫生装备,以及现代战伤救治理论、技术,包括抗休克、抗感染等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战争中伤员接受不必要的重复治疗及阶梯设置过多等对战伤救治效果的影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13.
李勇 《西南国防医药》2009,19(9):943-945
近年发生的高技术战争中,几乎动用了除核武器以外的所有高技术武器,使战伤的伤情和伤类空前复杂[1],这使得战伤救治愈来愈成为各级卫勤指挥机构及作战部队关注的焦点.而战时作为国防卫生勤务主要力量的军队临床医师,更应具有较高的医疗技术和战伤救治能力.我院在借鉴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军情,建立了一套军队临床医师战伤救治能力指标评价体系,并进行了充分的专家咨询和调查,现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4.
军队医院以新时期军事斗争卫勤保障为牵引,依据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特点和医院卫勤保障力量的实际情况,要平战结合,加强训练,提高卫勤分队组织指挥能力、机动保障能力和战伤救治能力,确保在未来战争和突发事件时的卫勤救援水平.  相似文献   

15.
朱玉明 《人民军医》2005,48(11):682-682
安徽黄山解放军532医院朱玉明来稿:对未来战争战伤救治方法的探讨。文章说,从海湾战争到科索沃战争,从阿富汗战争到伊拉克战争,精确制导,远程打击,非接触、超视距、多角度、全方位等作战样式不断翻新。贫铀炸弹、燃烧空气炸弹、联合攻击弹药、石墨炸弹、油气炸弹,各种导弹的广泛应用。微波武器、激光武器、次声武器、电磁脉冲武器、新型核化生武器、中子弹等使得现代以及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展现出杀伤强度大,作用时间长,伤情伤势复杂,伤型伤类增多,救治难度明显增大等特点。为此,作者提出的对策是要发挥、强化信息化医学救治网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深入研究战伤的致伤因素、战伤特点、新式武器致伤机制和提出救治方案等;(2)构建和完善各层次畅通且行之有效的急救指挥机构;(3)切实做好卫勤保障;(4)加强信息化网络建设;(5)确保药品器材装备先进高效。  相似文献   

16.
高原作战与其它地区作战相比较,最大的不同是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别。高原环境缺氧和寒冷,使卫勤保障需求发生相应变化,山地作战影响伤病员后送速度,增大后送运力压力,机动作战使卫勤保障环境处于不断变化之中。未来战争具有伤员突然大量发生,时空分布交错,夜间伤员增多,以及伤类、伤型和伤势严重复杂等特点。针对高原特殊环境对战伤救治工作的影响特点,本文探讨了未来高原局部战争部队医院的设置及技术力量的投放保障研究构想,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现代急救进展对未来战伤救治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马建新 《人民军医》2002,45(10):570-572
为了适应未来战争战伤救治的需要 ,我们必须不断研究当代急救医学观念、技术的发展 ,更新战伤救治的观念和方法 ,探讨现代信息技术、急救程序、急救技术和急救进展对未来战伤救治工作的启示。1 现代信息技术的启示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大大提高远距离伤员的救助范围 ,缩短救助时间和扩大医疗范围。主要体现在卫勤指挥和远程医疗两个方面。1 1 卫勤指挥 包括统一调度和实时监测与调控。1 1 1 统一调度 通过网络技术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 ,对伤员数量、救护单位进行合理的配置。1 1 2 实时监测与调控 不仅体现在对急救和后送中 ,也体现在对伤…  相似文献   

18.
据以往战伤资料统计颅脑战伤的发生率约占全身各部位伤的10%~17%,仅次于四肢战伤;但其阵亡率、伤死率、伤残率均居各部位伤的首位。高技术局部战争由于信息化的作战系统、机械化的作战平台和精确化的打击武器有机结合,使战争形态与作战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颅脑战伤的伤因与伤类亦随之发生变化,伤情更加复杂,卫勤保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近几场高技术局部战争颅脑战伤的发生逐渐增加,发生率为20.0%~28.0%。鉴于我军未来可能面临的高技术局部战争,必须充分重视颅脑战伤的救治。  相似文献   

19.
随着高新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战争规模、形态及作战形式等发生了质的变化。表现在战争的突然性、立体性、机动性、快速性和纵深性明显增加,武器的射程的精度空前提高,加之军用生物技术、光电子技术及新型材料技术等的应用,使战伤和疾病等卫生减员增加,给卫勤医疗保障增加了难度。如何提高应急医疗保障能力已成为现代高科技战争条件下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0.
云南边疆与越南、老挝、缅甸接壤,地处亚热带山岳丛林地区,雨量充沛,气温高,无明显季节差异,植物繁茂,有害昆虫动物多,素有“植物王国”、“动物王国”的美称。在这一地区发生战争,气候地理特征对作战部队的影响也十分突出,其战伤救治有其自身规律和特征。在1979年以来进行的自卫反击战,几次战役和近期的训练均在亚热带地区,卫勤保障工作有一定的特殊性。为适应未来战争的作战方式。现就做好亚热带山岳丛林地战伤救治工作的体会报道如下:1战伤救治工作必须思想上重视实战很容易重视,演习也要象实战一样。亚热带山岳丛林地的传染病和常见病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