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髋部脆性骨折患者的短期生存状况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方法选择80例髋部脆性骨折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访1年分析患者生存状况情况,并根据患者生存状况情况分为预后好组与预后差组,采用回顾性方法记录相关信息,筛选出影响该类患者生存状况的相关因素,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80例髋部脆性骨折老年患者中,24例(30.0%)患者预后较差,56例(70.0%)患者预后较好。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髋部脆性骨折患者的预后良好率逐渐下降。年龄、病程、治疗方式、合并肺部感染及合并心脏疾病与髋部脆性骨折老年患者生存状况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年龄≥75岁、病程≥7d、合并肺部感染是髋部脆性骨折老年患者生存状况差的独立危险因素,手术治疗是髋部脆性骨折老年患者生存状况差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部分髋部脆性骨折老年患者预后较差,高龄、病程长、合并肺部感染及保守治疗是该类患者预后差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对于上述患者,在条件允许的情况应尽早手术,避免肺部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索CHADS2评分联合白蛋白水平与老年血液透析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10月在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进行血液透析的老年患者,按照生存情况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比较2组的临床基线资料、实验室指标、 CHADS2评分,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分析筛选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ROC)分析评估CHADS2评分联合白蛋白水平与老年血液透析患者预后预测效能。结果 生存组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高密度脂蛋白比死亡组水平高(P<0.05);生存组低密度脂蛋白比死亡组水平低(P<0.05); 2组血清钙、血清磷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生存组CHADS2评分比死亡组低(P<0.05)。单因素Cox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合并症(高血压、糖尿病)、低密度脂蛋白升高、 CHADS2评分升高是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血红蛋白升高、血清白蛋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升高是患者预后的保护因素。多因素Cox分析结果显示CHADS2评分升高是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血浆置换(PE)治疗肝衰竭患者血清胆红素和凝血酶原活动度变化规律。方法 2015年2月~2018年8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肝病科住院的肝衰竭患者47例,分别接受3次以上PE治疗。采用二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肝衰竭患者短期预后的因素。结果 在治疗12 w末,本组47例患者生存22例(46.8%),死亡25例;25例死亡患者年龄为(47.5±13.4)岁、基线MELD评分为(33.5±6.1)分、PTA为(23.8±10.1)%、APTT为(93.8±40.6)s,与22例生存患者比,差异显著,死亡组肝性脑病发生率为64.0%,显著高于生存组的27.3%(P<0.05);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提示年龄和基线PTA是影响肝衰竭患者短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经线性回归分析发现,PE术后TBIL下降与术前TBIL 水平呈正相关(r=0.866,P<0.05),首次PE术后PTA升高最显著(P<0.05)。结论 年龄和凝血酶原活动度是影响肝衰竭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了解这些重要的指标对判断病情和及时地给予处理对改善预后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4年5月武钢大冶铁矿职工医院收治的92例缺血性脑卒中住院患者作为卒中组,并将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A组(n=79,为90 d内未再发脑梗死住院或死亡患者)和B组(n=13,为90 d内再发脑梗死住院或死亡患者);另选取同期在武钢大冶铁矿职工医院门诊进行体检的73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收集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入院后24 h内血常规、生化全套指标,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近期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卒中组患者年龄、体质指数、高血压和糖尿病发生率、白细胞计数(WBC)、RDW、尿素氮、空腹血糖、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均高于对照组,A组患者年龄、高血压和糖尿病发生率、WBC、RDW、空腹血糖及hs-CRP低于B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高血压、WBC、RDW及hs-CRP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近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RDW明显升高,且RDW是患者近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
董叶子  安莹波 《肝脏》2020,(3):325-327
目的探讨细菌性肝脓肿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013年4月至2016年4月在北京市海淀医院接受治疗细菌性肝脓肿患者96例。共有61例治疗后临床症状好转,纳入A组;有35例治疗后临床症状恶化或死亡,纳入B组,经统计学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统计学分析A组和B组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发现B组患者的年龄、肝脓肿直径、不良反应发生频率均高于A组(P<0.05)。A组和B组患者的CHOL、ALP、PT、TBil、球蛋白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ALT、LDH、Alb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性肝脓肿患者的基础疾病以糖尿病、高血压、胆道疾病为主。经logistic单因素分析发现患者的年龄、ALP、LDH、CRP、PT、TBil、球蛋白与患者的细菌性肝脓肿预后密切相关(P<0.05)。经二元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年龄、ALP和PT是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细菌性肝脓肿患者的独立预后风险因素为年龄、ALP和PT,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可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是成人肾病综合症最常见的病因之一,其病程进展缓慢。虽然普遍认为IMN患者在亚洲人群的预后相对良好,但目前尚无中国大规模IMN患者长期预后的分析资料。方法:由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全军肾脏病研究所MN数据库中提取自1990至2005年间肾活检患者,并排除继发性及合并其他影响预后因素,选取随访时间>2年的IMN患者,进行临床及病理指标与预后相关性分析。结果:总计217例IMN患者入选,活检时年龄19~83岁,男性占58.5%。肾活检后5年、10年及15年肾生存率分别为96.8%,93.0%及85.5%。生存分析显示,活检时有血压升高(P<0.05)以及血肌酐升高(>109.6μmol/L,P<0.01)的患者预后较差。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临床指标中高血压,年龄>50岁及活检时即有血肌酐升高均为患者终末期肾功能衰竭(ESRF)的高危因素;病理指标中肾小管间质慢性病变重为ESRF的高危因素。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活检时肾功能衰竭以及肾小管间质慢性病变重为IMN患者ESRF的独立危险因素。依患者蛋白尿转归不同进行分组,作生存分析显示尿蛋白持续不缓解患者ESRF风险明显增高,而尿蛋白部分缓解与完全缓解的患者之间预后无明显差异。结论:IMN在中国人群中预后相对良好,活检时即出现肾功能不全以及病理上肾小管间质慢性化病变分级较高为IMN患者出现ESRF的独立危险因素。治疗后出现尿蛋白缓解的患者预后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对急性心肌梗死(AMI进展及预后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86例AMI患者,入院当天检测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血小板,并计算NLR与PLR。患者经过PCI预后一年内随访,根据发生预后不良事件(MACCE)情况,将患者分为对照组66例,MACCE组20例。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NLR与PLR与AMI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ROC曲线分析NLR、PLR对预后MACCE的预测价值。Logitic回归分析MACCE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MACCE组NLR、PLR与Gebsin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NLR、PLR与Gebsini评分呈正相关(P<0.05)。NLR、PLR水平ROC曲线下面积为0.753、0.815(P<0.05)。Logitic回归提示较高NLR、PLR是患者出现MACCE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NLR、PLR与AMI患者疾病严重程度有关,且检测NLR、PLR对预后效果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对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4例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预后分为死亡组与存活组,比较2组临床资料。根据出院时RDW是否高于入院,分成RDW非升高组和RDW升高组,比较2组的临床资料;运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RDW升高组和RDW非升高组90 d累积生存率;应用COX回归分析重症肺炎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死亡组患者RDW、RDW、血乳酸、APACHEⅡ评分均高于存活组(均P0.05),血红蛋白(Hb)、氧合指数低于存活组(均P0.05);RDW升高组的APACHEⅡ评分、入院RDW、乳酸显著高于RDW非升高组,氧合指数低于RDW非升高组(均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RDW升高组90d病死率高于RDW非升高组(χ~2=15.89,P0.01)。COX回归分析显示RDW升高、氧合指数及APACHEⅡ评分是重症肺炎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RDW的升高能较好显示重症肺炎的严重程度;尤其是RDW的动态上升可作为重症肺炎不良结局的预测指标,对重症肺炎的预后有重要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因素,为改善AECOPD患者预后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2月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内科、急诊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AECOPD患者115例,根据治疗后14 d预后分为预后良好组79例和预后不良组36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和实验室检查指标,AECOPD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性别、高血压及糖尿病发生率、采用营养支持者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良好组患者年龄小于预后不良组,病程、激素使用时间、机械通气时间短于预后不良组,冠心病发生率、白细胞计数及空腹血糖低于预后不良组,清蛋白高于预后不良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519,95%CI(1.103,1.795)]、冠心病[OR=4.341,95%CI(3.134,14.432)]、机械通气时间[OR=2.050,95%CI(0.429,9.797)]、清蛋白[OR=0.681,95%CI(0.397,0.851)]是AECOPD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年龄大、合并冠心病、机械通气时间长和清蛋白低是AECOPD患者近期预后较差的影响因素,临床上应针对上述因素进行积极干预,以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对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4例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预后分为死亡组与存活组,比较2组临床资料。根据出院时RDW是否高于入院,分成RDW非升高组和RDW升高组,比较2组的临床资料;运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RDW升高组和RDW非升高组90 d累积生存率;应用COX回归分析重症肺炎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死亡组患者RDW、RDW、血乳酸、APACHEⅡ评分均高于存活组(均P0.05),血红蛋白(Hb)、氧合指数低于存活组(均P0.05);RDW升高组的APACHEⅡ评分、入院RDW、乳酸显著高于RDW非升高组,氧合指数低于RDW非升高组(均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RDW升高组90d病死率高于RDW非升高组(χ~2=15.89,P0.01)。COX回归分析显示RDW升高、氧合指数及APACHEⅡ评分是重症肺炎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RDW的升高能较好显示重症肺炎的严重程度;尤其是RDW的动态上升可作为重症肺炎不良结局的预测指标,对重症肺炎的预后有重要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CVT)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对80例重症CV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队列分析。按结局分为生存组与死亡组,按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分为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临床资料及其预后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80例重症CVT患者出院时生存65例(81.2%),死亡15例(18.8%);预后良好49例(61.2%),预后不良31例(38.8%)。①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昏迷、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8分、颅内出血、伴脑室受压/中线移位、脑疝、呼吸衰竭、低蛋白血症、低钾血症、高钠血症、血浆渗透压增高(10项因素)是死亡的影响因素。进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脑疝(OR=54.05,95%CI:3.40~859.55;P<0.01)、高钠血症(OR=22.50,95%CI:2.72~185.92;P<0.01)、低钾血症(OR=17.30,95%CI:1.54~193.55;P=0.02)是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②年龄、性别、昏迷、GCS≤8分、病变累及≥3个静脉窦/静脉、伴脑室受压/中线移位、脑疝、肺炎、呼吸衰竭、高钠血症、低钾血症、血浆渗透压增高(12项因素)是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45岁)(OR=9.47,95%CI:1.71~52.46,P=0.01)和呼吸衰竭(OR=19.64,95%CI:3.06~126.02,P=0.002)是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脑疝、高钠血症、低钾血症是重症CVT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中老年和呼吸衰竭是重症CVT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和硫化氢(H2S)水平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102例感染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组,根据入院后28 d生存情况将其分为生存组(83例)和死亡组(19例),另选择45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并比较各组血清SAA、H2S水平,分析不同预后患者血清SAA、H2S水平及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评估(APACHE II)评分。采用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感染性休克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研究组患者血清SAA、H2S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 0. 05);生存组患者血清SAA、H2S水平及APACHE II评分明显低于死亡组(均P 0. 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50岁、血清SAA≥72. 25 mg/L、血清H2S≥69. 28μmol/L为感染性休克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感染性休克患者的血清SAA与H2S水平均升高,高血清SAA与H2S水平为感染性休克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早期危险因素以及对预后的影响,为临床救治提供参考资料。方法选取64例SAP患者,根据患者的预后情况分为死亡组和生存组,分析其早期危险因素,其中单因素分析采用t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年龄、BMI、通便时间、空腹血糖、血清白蛋白、血钙、动脉血氧分压、心率及呼吸频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BMI、血清白蛋白、动脉血氧分压、心率、血钙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危险因素为年龄、BMI、心率,保护因素为血清白蛋白、动脉血氧分压。结论年龄、BMI、心率均为SAP的危险因素,因此对于年龄大的、心率快的患者要重点监测,同时患者的血清白蛋白低、动脉血氧分压低时也要引起注意,可使用药物进行控制,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器官衰竭的发生情况,并对短期预后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HBV相关ACLF器官衰竭患者90例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收治的单纯HBV患者90例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患者慢加急性肝衰竭器官衰竭的危险因素。记录研究组3个月内的预后情况,分析危险因素模型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研究组年龄≥60岁、病程≥6年、白细胞计数5.73×109/L、Child肝功能C级、乙肝肝硬化占比分别为46.67%、65.56%、58.89%、35.56%、41.11%,高于对照组的24.44%、42.22%、35.56%、11.11%、1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模型提示年龄≥60岁、病程≥6年、白细胞计数5.73×109/L、Child肝功能C级、乙肝肝硬化是HBV患者ACLF器官衰竭的危险因素(P0.05)。研究组经治疗后,有53例(58.89%)预后良好,有37例(41.11%)预后不良。预后良好组的年龄≥60岁、病程≥6年、白细胞计数5.73×109/L、Child肝功能C级、乙肝肝硬化占比均低于预后不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V患者ACLF器官衰竭的发生与年龄、病程、肝功能分级、乙肝肝硬化有关,通过建立危险因素模型,有利于对患者预后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轻链型心肌淀粉样变性(AL-CA)病人临床特征及预后的相关因素、早期诊断及治疗,从而改善预后,延长生存时间。方法回顾性分析江苏省人民医院84例诊断为轻链型心肌淀粉样变性病人临床资料,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病人84例,其中男55例,女29例,男女比例为1.9∶1;年龄(59.98±7.50)岁。化疗组51例,死亡25例;非化疗组33例,死亡27例。使用Kaplan-Meier方法分析化疗对病人生存情况的影响,化疗组较非化疗组生存时间长(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38个月与5个月,P<0.001)。对53例行血清游离轻链(sFLC)检测的病人以血清游离轻链差值(dFLC)中位数189.98 mg/L为界点,分为高dFLC组和低dFLC组,高dFLC组舒张早期二尖瓣血流速度与舒张晚期二尖瓣血流速度比值(E/A)>2的病人比例高于低dFLC组(19.2%与55.6%,P<0.01);Cox单因素分析提示dFLC≥189.98 mg/L、心功能分级≥Ⅲ级、E/A>2、心律失常、低血压为影响生存的危险因素,但采用Cox风险比例模型进行多变量分析时,仅E/A>2、低血压是影响病人生存的危险因素。结论心肌淀粉样变性病人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预后差,早期诊断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大疱病(BD)的临床特点,并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20年9月河南省人民医院诊断明确的76例BD患者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根据治疗20 d患者的临床转归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的差异,包括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大疱部位及大小等,检测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指标。采用χ2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再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 76例BD患者纳入研究,男67例、女9例,年龄(62.2±13.3)岁,糖尿病病程(11.2±7.2)年。所有患者发病前均无明显诱因,在正常皮肤上可见张力性大疱。大疱部位位于下肢68例、上肢8例,面积(14.9±11.7)cm2,63例(82.9%)大疱合并感染。治疗20 d,预后良好组42例,预后不良组34例。预后不良组的年龄≥60岁、大疱病史≥10 d、大疱面积≥20 cm2、大疱感染程度重、HbA1c≥9%、白细胞计数≥9.5×109/L、C反应蛋白≥10 mg/L、ALB<35 g/L、周围血管病变程度重的患者所占比例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大疱面积大、大疱感染程度重、HbA1c高是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 BD多发于糖尿病病程长、血糖控制不佳的老年男性糖尿病患者。大疱面积、继发感染、血糖控制不佳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影响T2DM患者下肢动脉病变(PAD)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多普勒超声测定520例T2DM患者上臂和踝部的SBP,计算踝肱指数(ABI),根据ABI,将研究对象分为PAD组(ABI≤0.9)和非PAD组(ABI0.9),比较两组年龄、性别、吸烟指数、血脂、HbA_1c和病程等指标,并分析T2DM患者PAD的危险因素。结果 520例T2DM患者中,合并PAD者105例,发生率为20.2%。与非PAD组比较,PAD组年龄、吸烟指数、病程、高血压患病率、SBP、DBP、血清LDL-C、LDL-C/HDL-C、TC/HDL-C均升高(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2DM患者PAD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年龄和吸烟指数(OR=1.077、1.021)。结论增龄和吸烟指数是T2DM患者发生PAD的独立危险因素。病程长、高血压和脂代谢异常与PAD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龄(≥80岁)糖尿病患者缺血性脑白质病变(WML)严重程度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方法选择安徽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及干部病房住院的行头颅MRI检查的缺血性WML患者202例,分为糖尿病组105例和非糖尿病组97例,糖尿病组根据年龄相关性脑白质改变(ARWMC)评分为WML轻度患者(1~4分)35例、中度患者(5~8分)46例和重度患者(≥9分)24例。收集患者临床基线资料,采用Kendall等级相关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WML相关危险因素。结果糖尿病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ARWMC评分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HDL-C水平明显低于非糖尿病组(P<0.05)。糖尿病组不同程度WML患者年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轻度、重度及重度患者随症状加重其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HbA1c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轻度患者比较,中度和重度患者年龄更高,重度患者糖尿病病程更长(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HbA1c水平升高是缺血性WML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95%CI=0.128~0.454,P=0.000;95%CI=1.941~5.623,P=0.000)。所有缺血性WML患者,年龄与WML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0.000)。糖尿病患者年龄、HbA1c水平、糖尿病病程与缺血性WML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0.05,P<0.01)。在校正高血压、血脂、尿酸水平等危险因素后,糖尿病病程与缺血性WML严重程度的无关(P=0.210)。结论年龄是缺血性WML的独立危险因素,在糖尿病患者中,HbA1c水平可能与缺血性WML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在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治疗中的应用及预后以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1年1月住院置入IABP的ACS患者76例,根据年龄分为<75岁组40例,≥75岁组36例,分析其住院期间及1年的预后。结果 76例患者中,院内死亡22例,占28.9%,1年死亡29例,占38.2%,2组院内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5岁组较<75岁组1年病死率明显升高(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与<75岁组比较,≥75岁组患者1年生存率明显降低(P=0.009)。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年龄偏大、LVEF降低、PCI术后TIMI血流0~1级降低是1年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联合IABP治疗的ACS患者预后良好。高龄、LVEF低、PCI术后TIMI血流降低,是应用IABP的ACS患者1年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与脑微出血(CMBs)相关的危险因素及其对原发性脑出血(ICH)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入组标准的297例发病72小时内急性脑出血患者,详细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资料,并进行3个月的临床随访,运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与CMBs相关的危险因素及其对ICH预后的影响。结果ICH患者CMBs发生率为67. 68%;单因素分析显示CMBs患者与无CMBs患者在年龄、高血压、既往脑出血病史、既往脑梗死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史、血低密度脂蛋白及空腹血糖方面有统计学意义,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高血压、既往脑出血病史是ICH患者发生CMBs的独立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中重度CMBs( 5个)是ICH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高血压、既往脑出血病史是ICH患者发生CMBs的独立危险因素; CMBs5个提示ICH患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