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听力学检查在交通事故伤残判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995-01~2001-12延安市交通事故32起耳外伤患者32例(38耳)除常规音叉试验,语音检查,阈上功能测试外均采用纯音测听、脑干电反应(ABR)和耳声发射(OAE)检查。结果凡车祸受伤后引起的听力障碍,听力学检查多有异常,3例伪聋客观检查除外。结论听力学检查作为一种判断听功能障碍程度,对交通事故耳外伤患者听功能检测及伤残等级评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听力损害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逐年升高。其发病相关因素主要有遗传因素、代谢紊乱以及自身免疫因素等。糖尿病听力损害的病因至今尚不清楚,目前认为由高糖引起的血管及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听力损害发病机制的重要环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加重微血管病变的恶化,影响患者听力水平,但对糖尿病听力损害的发生、发展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现结合国内外文献对糖尿病听力损害的发病机制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3.
沈明乾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1983,(3)
传音功能正常时,堵塞外耳道可引起骨导响度增加,这一现象已为多数学者所承认,但对音叉堵塞试验(Bing氏试验)在临床上鉴别耳聋性质的作用,各家看法却有很大出入。一般认为Bing氏试验对鉴别感音性聋和传导性聋有肯定效果, 相似文献
4.
2型糖尿病引起的听力损害多表现为双侧对称性的感音神经性耳聋,以高频听力下降为主。2型糖尿病引起听力损害的报道逐年增多,但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认为主要与非酶糖化、二酰甘油-蛋白激酶C、多元醇通路、炎症损伤、活性氧等有关,其共同特点是通过多种途径直接或间接使内耳神经及滋养神经的微血管受累,最终导致听力减退。 相似文献
5.
背景 前庭功能检查项目种类众多,各检查项目靶点及阳性率各有不同,临床上眩晕患者如何恰当合理选择检查项目有不同观点。 目的 探讨前庭功能联合听力学检查在外周眩晕疾病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眩晕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月以头晕或眩晕为主诉就诊于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眩晕门诊的患者。所有患者在起病7 d内完成纯音测听(PTA)、温度试验、视频头脉冲试验(vHIT)、摇头试验(HST),比较不同眩晕疾病的前庭功能及听力学检查的异常率。 结果 符合纳入、排除标准且病例资料完整的眩晕患者共120例,其中突发性聋伴眩晕(SDV)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组、前庭性偏头痛(VM)组各40例。SDV组患者PTA均为感音神经性聋,温度试验异常25例(62.50%),vHIT异常16例(40.00%),HST异常28例(70.00%)。BPPV组患者PTA异常9例(22.50%),其中7耳为感音神经性聋,2耳为传导性聋;温度试验异常18例(45.00%),vHIT异常21例(52.50%),HST异常20例(50.00%)。VM组患者PTA异常21例(52.50%),均为感音神经性聋,其中26耳为高频听力轻中度下降,7耳为低频轻中度下降,温度试验异常16例(40.00%),vHIT异常17例(42.50%),HST异常27例(67.50%)。三组患者PTA检查异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26,P<0.001);三组患者温度试验、vHIT、HST异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前庭功能联合听力学检查有助于周围性眩晕的定位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6.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2016,(53)
目的:探讨F波、H反射、神经传导速度在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0例糖尿病患者的H反射、F波及神经传导速度进行检测,与临床症状进行对照、比较。结果:F波、H反射通过早期神经电生理检查,可提高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的诊断率,尤其是无临床症状及神经系统阳性症状的亚临床患者,为早期治提供了依据。结论:F反射、H波是检测糖尿病患者近端节段神经病变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7.
新生儿听力筛查,是指运用电生理学检测技术对所有住院期间的新生儿进行普遍听力筛查,英文名称为universalnewbornhearingscreening(UNHS)。这项社会化系统化的优生工程,20世纪90年代初由美国学者提出并在欧美国家首先开展起来,目前已经逐渐成为一项全球性的活动。近十年来,我国政府、各级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及各级医疗机构在新生儿听力筛查乃至儿童听力保健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从1999年中国残联等12个部委发出“关于开展全国爱耳日的通知”,2002年中华医学会举办第一次全国新生儿听力筛查会议,到2004年我国卫生部首次正式向全国颁布“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技术规范,为这项工程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8.
听力学及前庭功能检查在ALHL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菊红 《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09,7(3):194-195
目的探讨听力学结合前庭功能检查在急性低频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ALHL)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ALHL患者行纯音测听、耳蜗电图(双侧)、听性脑干反应测听、前庭双温试验(冷热气)、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VEMP)检查。结果前庭双温试验:冷热试验单侧减弱异常19例(47.5%);优势偏向23例(57.5%);VEMP:总异常17例(42.5%);耳蜗电图:总阳性26例(65.0%)。结论上述检查可达到早期诊断、提高确诊率的目的,同时可对ALHL患者病变范围进行估计,有利于早期治疗干预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多媒体辅助教学在临床听力学教学中,对听力学抽象图形、文字等信息的处理能力及其作为卓越的视觉、声觉同步的教学和直观化、形象化、简单化的教学手段的优势。同时,也分析了多媒体在临床听力学的教学中的局限性,并提出如何处理好内容与内涵、教学主体与多媒体辅助关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尿动力学检查在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尿动力学检查(UDS)在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DNB)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Encore 5.7尿动力学检查仪,对已确诊为糖尿病的36例患者行多道程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分类治疗。结果 36例糖尿病患者中30例(83.3%)有不同程度的尿动力学异常改变,其中剩余尿≥100ml者7例,占19.4%;排尿时最大尿流率<15ml/s者18例;膀胱尿意感觉敏感19例,感觉迟钝6例,共占69.4%;冷热感觉减弱6例;合并逼尿肌不稳定6例;逼尿肌括约肌协同失调9例;高顺应性膀胱4例,占11.1%。Schaefer列线图分析,不同程度梗阻7例;可疑梗阻10例;逼尿肌收缩无力9例。结论 UDS直观、量化、可比性高,可早期发现DNB的尿动力学和电生理异常,为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1.
12.
交感神经皮肤反应在糖尿病自主神经损害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交感神经皮肤反应(SSR)检测在2型糖尿病(T2DM)自主神经损害中的价值。方法:对64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交感神经皮肤反应检测,并与60例健康者对比分析。结果:两组SSR的潜伏期、波幅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T2DM组病程〈5年与≥5年比较,潜伏期、波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交感神硅皮肤反应是检测糖尿病自主神经损害的敏感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进一步了解听力学及前庭功能检查对梅尼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20例耳源性眩晕患者进行纯音听阈测试,甘油试验,耳蜗电图,冷热水试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检查。结果纯音测听曲线以平坦型,上升型为主,早期主要影响低频部分,晚期波及所有频率范围。耳蜗电图异常率为(70)%,甘油试验阳性率为(58.6)%,冷热试验阳性率为(62.6)%,前庭诱发电位异常率为(38.6)%。结论每一项检查都有它的客观性和局限性,梅尼埃病的诊断应根据临床发作期或间隙期的症状体征,选择两项以上的检测手段,以达到早期诊断,提高确诊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进一步了解听力学及前庭功能检查对梅尼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20例耳源性眩晕患者进行纯音听阈测试,甘油试验,耳蜗电图,冷热水试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检查.结果 纯音测听曲线以平坦型,上升型为主,.早期主要影响低频部分,晚期波及所有频率范围.耳蜗电图异常率为(70)%,甘油试验阳性率为(58.6)%,冷热试验阳性率为(62.6)%,前庭诱发电位异常率为(38.6)%.结论 每一项检查都有它的客观性和局限性,梅尼埃病的诊断应根据临床发作期或间隙期的症状体征,选择两项以上的检测手段,以达到早期诊断,提高确诊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35例临床表现为肌无力、肌肉酸痛、全身不适而作肌电图检查的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从而探讨不典型肌源性损害各项指标的意义。1资料与方法2001年至2004年在我院神经科门诊与住院患者35例。男14例,女21例,平均年龄32.1岁。35例均有肌无力、肌肉酸痛、全身不适等症状,其中29例伴有不同程度的血清肌酶谱升高或正常偏高,6例(男性4例,女性2例)血清肌酶谱值处于正常偏低水平。采用海神NDI—500型肌电诱发电位仪对35例患者在安静状态、轻收缩、重收缩时三角肌、股四头肌肌电图表现结合临床表现和血清肌酶谱值进行重新分析。2结果6例12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粘连性中耳炎的听力损害特点。方法:分析25例诊断为粘连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耳内镜观察的鼓膜情况、纯音测听﹑声导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语言频率平均值49.17dB,平均气骨导差45.09dB。(2)传导性耳聋占80%,混合型耳聋20%;按鼓膜内陷程度:Ⅰ度占16%,Ⅱ度占20%,Ⅲ度占28%,Ⅳ度占36%。结论:粘连性中耳炎的听力损害一般较重,以传导性耳聋为主;鼓膜内陷程度越大听力损害越严重。 相似文献
17.
2型糖尿病患者听力损害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听力损害患者纯音测听(PTA)、脑干听觉诱发电位(ABR)和畸变产物诱发电位(DPOAE)改变的特点。方法测定134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纯音测听、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和畸变产物诱发电位结果,回顾性分析听力正常组和异常组的临床资料,并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听力的危险因素。结果41.8%的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听力学改变,听力正常组与异常改变组之间的年龄、病程、LDL-C 、GHbA1c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病程、LDL-C及视网膜病变为糖尿病听力损害的危险性因素。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听力损伤的比例较高且临床症状不明显,门诊的积极听力学检查有助于糖尿病听力损害的早期诊断和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18.
19.
超声检查是一种诊断准确、无痛无损、方便快捷的显像技术。近年来超声医学随着声学理论和电子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眼超声技术的应用在临床诊断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糖尿病可导致许多眼部并发症,如糖尿病性白内障,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其中最严重的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一种主要的致盲性眼病,一般约1/4左右的糖尿病患者并发视网膜病变。由于玻璃体积血及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等原因,常规的眼底检查受到制约,无法完全了解玻璃体及视网膜的状况。而眼超声检查可为临床提供明确的诊断依据,为尽早治疗提供及时的帮助。 相似文献
20.
《右江医学》2019,(10):761-765
目的对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听力损害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以2015年8月~2017年8月就诊的175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伴有听力损害分为听力损害组和非听力损害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周围神经病变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并对不同听力检查方法对糖尿病患者听力下降的检测意义进行评价。结果 175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合并听力损害患者74例(听力损害组),无听力损害患者101例(非听力损害组),听力损害的发生率为42.29%。组间临床资料比较,两组在年龄、甘油三酯、密歇根神经病变筛查表(MNSI)评分、震动阈值以及感觉阈值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听力损害组甘油三酯水平比非听力损害组明显降低,而年龄、MNSI评分、震动阈值以及感觉阈值则较非听力损害组明显增高。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NSI评分、震动阈值以及感觉阈值是影响听力损害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听力损害组74例患者中,ABR异常62例,检出率为83.78%,其中合并有PTA异常45例,另有10例ABR检测无异常者PTA检测为异常;DPOAE检测听力损害28例,检出率为36.49%,其中合并有PTA异常26例,另有33例DPOAE检测显示无异常而PTA检测显示异常。结论周围神经病变可能是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听力损害的危险因素,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测对其听力损害的检出率较高,而纯音测听检测可作为补充检测发现更多听力损害患者。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