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熊灵峰 《吉林医学》2012,33(9):1919-1920
目的:探讨突发性耳聋的分型和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突发性耳聋患者,均为发病后两周以内收入院治疗。根据患者听力损失的类型将其分型,不同的类型用不同的治疗方案。观察临床疗效并分析结果。结果:根据听力损失类型并依据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会(1996)疗效分级标准,低频下降型(250~500 Hz处听力下降)预后最好;中频下降型(500~4 000 Hz处听力下降)与平坦型预后较好;高频下降型(4 kHz以上听力下降)与不规则型预后较差;全聋型预后最差。结论:各类型的突发性耳聋由于发病机制的不同,其预后也有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影响突发性耳聋预后的相关因素,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指导和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01年2月至2007年5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资料完整的突聋病例241例(255耳),将资料应用SPSS13.0 FOR WINDOWS计算机系统软件进行处理,根据疗效分级(参考2006年济南标准),以预后(Y)作为因变量,以性别、年龄、职业、病程、发病季节、可能诱因、患病耳、有无耳鸣、眩晕、有无全身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听力损失程度、听力曲线类型、8kHz听阈可否引出、治疗方案及用药后听力好转时间等多种因素作为自变量,与预后的关系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先进行单因素分析,最后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241例(255耳)治愈86例(35.7%),显效33例(13.7%),好转52例(21.6%),总有效率为71%,无效70例(29%)。经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是:年龄、职业、病程、是否有眩晕、是否合并高血压病、听力损失程度,听力曲线类型,8kHz是否测到听阈和听力改善的时间。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结果:病程、是否患有心脏病、听力曲线类型、8kHz听阈是否测到听阈4个因素与预后相关,其中...  相似文献   

3.
王萍  骆文龙 《吉林医学》2012,33(19):4179-4181
<正>突发性耳聋又称突发性感音神经性耳聋(sudden sensor-neural hearingloss,SSNHL)。指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通常在几分钟、几小时或72 h之内,患者听力下降至最低点,至少在相连的频率听力下降>30 dB。近几年来,突发性耳聋发病率逐年上升并趋向年轻化,已成为严重危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突发性耳聋病人听力下降的程度对治疗预后的影响.方法:对159例(173耳)明确诊断患者,按听力损失程度进行分组,用相同的方法进行治疗,疗程为20天.结果:极重度耳聋的有效率14.3%;重度耳聋的治愈率11.8%,有效率70.6%;中重度耳聋的治愈率25.5%,有效率90.9%;中度耳聋的治愈率60.8%,有效率92.1%;轻度耳聋的治愈率93.1%.总有效率86.2%.结论:突发性耳聋病人听力损失越轻,预后越好;听力损失越重,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5.
【目的】回顾性分析雷火灸辅助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方法】共收集327例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采用雷火灸治疗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无雷火灸)160例,观察组(有雷火灸)167例。观察2组患者整体方面、听力曲线为全聋型、听力损失程度为极重度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听力阈值的变化情况,同时观察2组患者在年龄、病程、有无眩晕及既往外院治疗史等影响突发性耳聋疗效因素下的疗效差异。【结果】(1)治疗后,2组患者整体方面、听力曲线为全聋型、听力损失程度为极重度的听力阈值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降低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或P<0.01);同时,观察组的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在年龄<60岁、无伴眩晕、病程≤7 d或>14 d、听力曲线为全聋型(包括听力损失程度为极重度)、有既往外院治疗史的患者中,观察组的临床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雷火灸对突发性耳聋患者听力有一定改善作用,且对全聋型突发性耳聋疗效佳。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我们采用中耳腔注射利多卡因治疗耳鸣共54例(63耳),疗效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54例中有10例曾行高压氧治疗。所有病例均排除外耳、中耳疾病和高血压、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等。依据有无听力下降将病例分为两组。第一组17例(24耳)耳鸣而无耳聋,语言频率纯音听阔在20dB以内;第二组37例(39耳),患者伴有感音神经性聋,语言平均听阔(500Hz、1000Hz、2000Hz)25dBHL,临床诊断包括Meniere's病、突发性耳聋、药物中毒性耳聋,噪声性耳聋及不明原因感音神经性耳聋。按程度分重度:第一组7例(10耳),第二组13例(13耳);中度:第一组8例(12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突发性耳聋综合治疗效果,影响治疗的因素,及耳聋恢复的预判.方法:药物治疗,高压氧治疗、心理治疗,及患者积极配合治疗等的多种治疗方法综合应用.结果:收治突发性耳聋患者76例,治愈23例(30%),显效41例(54%),有效9例(12%),无效3例(4%).听力恢复时间集中在第7天~第13天.结论:病程越短,治疗越早,效果越好;听力图形态,听力下降程度是影响突发性耳聋恢复的重要因素.年龄越大预后越差,伴有前庭症状如眩晕,恶心呕吐者预后差,高血压,糖尿病等并全身疾病预后差.心理治疗能明显提高恢复时间.基层医院治疗突发性耳聋以治疗疗效好,恢复快为主,寻找并发现最有效,安全,经济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耳后骨膜下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效果。方法:选取7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地塞米松静脉滴注,观察组给予耳后骨膜下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同频率听力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1.43%(32/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3%(25/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不同频率听力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71%(9/3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6%(1/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后骨膜下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突发性耳聋,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听力,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9.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19):84-87
目的联合银杏叶提取物、糖皮质激素、五苓散治疗突发性耳聋,探讨五苓散在突发性耳聋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1月~2018年5月于我科住院救治的患者78例,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五苓散+银杏叶提取物、糖皮质激素)及对照组(除外五苓散)两组,每组39例,每组按低频下降型、高频下降型、平坦下降型分为三小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量化听力损失的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的有效率89.74%,对照组为71.79%,有效率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44,P=0.044);实验组突聋患者听力提高幅值(29.49±9.81)d B高于对照组(23.46±7.33)d 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945,P=0.010)。实验组与对照组进行组间比较,低频下降与平坦型听力下降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频型及平坦型听力下降提高值均优于高频下降型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听力恢复优于对照组,说明五苓散可以增加突聋治疗的有效性。结论实验组药物在各型突发性耳聋中均有疗效;且实验组的听力恢复优于对照组,说明五苓散治疗突发性耳聋有效。通过组间比较说明低频、平坦型下降听力提高效果优于高频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鼓室内注射激素补救治疗双耳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常规治疗加全身应用激素2周效果不佳的突发性耳聋患者30例(60耳),其中15例(30耳)行鼓室注射激素,其他15例(30耳)继续口服药物治疗。纯音测听法(PTA)检测患者补救治疗前后听力,比较气导听阈(0.5、1.0、2.0、4.0 k Hz四个频率气导之平均值),分析两组患者补救治疗前后听力结果。结果鼓室注射组听力提高10 d B以上的患者1例(左耳提高20d B,右耳提高10d B),部分痊愈率率为6.67%;而对照组听力阈值均无变化。两组听力改善值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鼓室内激素注射做为突发性耳聋的一种补救治疗措施,对双耳同时耳聋的效果仍需进一步研究和完善。  相似文献   

11.
摘 要: 【目的】 分析突发双耳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的病因及临床表现特征,为进一步提高诊疗质量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因突发双耳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入院,最终病因明确的病例19例,分析其临床表现特征?【结果】 按照发病率高低依次为:①双侧内耳畸形10例?其中前庭扩大5例,前庭导水管扩大3例,前庭及前庭导水管均扩大1例,前庭扩大伴耳蜗发育不全1例?单纯前庭扩大畸形,初次发作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时程度为中度,经治疗并积极控制诱因,2例恢复正常,随访3年无复发;3例听力较发病时好转,纯音听阈在中度以内波动?其他类型畸形5例听力逐渐下降至重度以上?②癔症性听力损失8例,其中学龄儿童及青少年共6例,均可查及特殊的生活背景;中年女性2例,发病前有特殊的情感经历?8例患者经积极治疗后听力恢复?③ 肺癌颅内及左侧内听道转移1例,左耳全聋?右耳轻度听力损失,虽经及时治疗,双耳听力均无改善?【结论】 儿童突发双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患者易误诊,双侧前庭?前庭导水管扩大或合并其他畸形听力预后较差,有必要于首诊时完善影像学检查?癔症性听力损失发病率近年有升高趋势,仍以儿童患者为主(6/8)应对其诱因进行关注并给予及时有效的处理?肺癌内听道转移则极为罕见,对中老年双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患者建议必要的影像学检查?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高原地区突发性耳聋伴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临床特点.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耳鼻咽喉科收治的148例居住海拔>3000米突发性耳聋患者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变位试验及眼震电图检查,根据检查结果 分为突发性耳聋伴BPPV组45例(BPPV组)和突发性耳聋不伴BPPV组103例(不伴BPPV组);根据听力曲线再将2组分为4型:低中频下降型(Ⅰ型)、中高频下降型(Ⅱ型)、平坦型(Ⅲ型)、全聋型(Ⅳ型).全部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高压氧治疗,伴BPPV患者按照BPPV类型进行了相应的手法复位治疗,并随访3~12个月.结果BPPV组中高频下降型患者较多(48.89%),不伴BPPV组中平坦型患者较多(43.69%),BPPV组治疗后听力的听阈降低值[(16.74±3.72)dB]低于不伴BPPV组[(25.59±3.46)dB],BPPV组总有效率(35.56%)低于不伴BPPV组(54.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PPV经手法复位后均治愈.结论 高原地区突发性耳聋伴BPPV治疗后听力改善不明显,疗效较差,耳石复位是治疗BPPV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GC)改善大前庭水管综合征(large vestibular aquduct syndrome,LVAS)不同频率听力的效果。方法 2008-01/2013-12月作者医院收治的22例(44耳)LVAS患儿,给予口服强的松、金纳多、维生素B1、B6、甲钴胺治疗;对比治疗前后听力损伤程度及各频率听阈。结果患儿治疗前中重度聋、重度聋、极重度聋分别占9.09%、25.00%、65.91%,治疗2周后中度聋、中重度聋、重度聋、极重度聋为2.27%、15.91%、36.36%、45.45%。治疗前后听力损失程度无明显差异(P〉0.05)。患儿治疗前0.25、0.5、1、2、4 kHz纯音听阈分别为(61.53±6.24)、(65.32±8.34)、(69.23±8.48)、(84.83±7.89)、(86.58±7.84)dB HL,治疗2周后0.25、0.5、1、2、4 kHz纯音听阈分别为(43.32±7.35)、(52.36±7.53)、(66.64±7.39)、(79.34±8.94)、(85.83±7.96)dB HL。患儿经治疗后对0.25、0.5 kHz纯音的听阈明显提高(P〈0.05);而对1、2、4 kHz纯音的听阈则无明显改善(P〉0.05)。结论口服GC配合神经营养剂能够提高LVAS患儿的低频听力,但对其高频听力无改善效果。  相似文献   

14.
79例鼓室硬化病人临床听力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估鼓室硬化病人临床听力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2年至2006年鼓室硬化资料完整病例79例(79耳),锤砧固定型30例(30耳),镫骨固定型29例(29耳),全鼓室硬化型20例(20耳),术前1~2 d均行纯音测听,分析患者言语频率(500,1000,2000Hz)纯音平均听阈(PTA)及气骨导差(ABG),比较此三型听力学特点.结果 3组病人中,52例为传导性耳聋,26例为混合性耳聋,1例为感音神经性耳聋,3组病人言语频率平均PTA及ABG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鼓室硬化病人听力检查多呈传导性耳聋,听力损害程度与硬化灶部位无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总结突发性聋伴眩晕四种听力类型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与血管损伤因素相关检查的临床价值及意义,了解血管因素在突发性聋伴眩晕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我院2015年10月至2017年4月住院治疗的突发性聋伴眩晕病例,按听力曲线类型分成低频下降型、高频下降型、全频下降型、全聋型4组,分析其颅多普勒(TCD)、颈部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MRI检查结果异常的分布情况和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结果 突发性聋伴眩晕病例中全聋型占35.7%、高频听力下降型24.5%,低频听力下降型20.4%,平坦下降型19.4%.血管相关检查结果显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异常检出率为83.7%,MRI为67.3%,颈部彩超为52.0%,TCD为17.3%.低频下降型患者血管相关检查异常率明显低于其他类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突发性聋伴眩晕病人中,低频下降型血管因素影响较小.同型半胱氨酸和MRI检查是突发性聋伴眩晕病人血管损伤性因素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100例感音性聋者助听器长期使用效果进行讨论。方法:依据100例助听器单耳使用的双感音性耳聋者一年以上的助听器声输出特性、听力随访资料,了解助听器使用效果与残留听力变化情况。结果:100例感音性耳聋者配戴助听器的方语识别率为56%,13例助听器使用耳的残留听力有变化。结论:助听器对各年龄组重度以下感音性聋的言语识别率均有提高,助听器的选配应遵循一长期随访优化的临床过程,及时了解配戴过程中的  相似文献   

17.
长期高强度噪声暴露人群畸变产物耳声发射的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s)对噪声性聋的诊断价值,对46名长期高强度噪声暴露人群(72耳,其中噪声性聋52耳,听阈正常20耳)和48名(86耳)听力正常人在4组不同初始刺激强度下进行DPOAEs测试。结果:在L1=L2=60dBSPL初始刺激强度下,各频率DPOAEs反应幅值与对应纯音听阈相关系数最大,且长期高强度噪声暴露人群中的听阈正常耳与听力正常耳(对照组)的DPOAEs反应幅值相比无显著性差异,而噪声性聋患者与听力正常人(对照组)DPOAEs幅值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①DPOAEs检查可以客观地早期诊断噪声性聋;②L1=L2=60dBSPL为噪声性聋DPOAEs测试最适初始刺激参数。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社区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听力损失知晓率及听力现状,探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istortion products otoacoustic emission,DPOAE)在社区T2DM患者听功能监测中的应用。方法 2018年4月至2018年10月,因糖尿病就诊于北京市东城区天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北京市东城区永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T2DM患者156例,其中,男性69例,女性87例,年龄20~79岁,平均年龄(62.74 ±6.54)岁。对所有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纯音听力检查、声导抗检查和DPOAE检查。结果 听力下降组的DPOAE幅值在各频率较听力正常组降低,其中在1.5 kHz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312耳中,主诉听力下降98耳(31.41%),DPOAE检查1.5 kHz下降242耳(77.56%)(P=0.000);老年组230耳,主诉听力下降67耳(29.13%),DPOAE检查1.5 kHz下降190耳(82.61%)(P=0.000);中青年组82耳,主诉听力下降31耳(37.80%),DPOAE检查1.5 kHz下降52耳(63.41%)(P=0.001)。312耳经纯音听力检查发现听力下降216耳(69.23%)。其中主诉听力正常214耳中,纯音听力检查发现130耳(60.75%)存在不同程度的听力下降(P=0.000)。老年组纯音听力检查耳听力下降165耳(71.74%)(P=0.000);中青年组纯音听力检查证实51耳(62.20%)听力下降(P=0.002)。结论 社区糖尿病患者听力损失发生率高,但知晓率较低,DPOAE检查可在主诉听力下降之前发现耳蜗外毛细胞功能状态的改变,社区糖尿病患者应尽早进行听力保健的健康教育并择时进行听力检查。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耳后注射糖皮质激素治疗突发性聋的疗效。方法65例突聋患者分为耳后注射组(32例)和鼓室给药组(33例),除常规治疗外,两组分别经耳后注射和鼓膜穿刺给予地塞米松0.5 mg,1次/3 d,疗程14 d。结果耳后注射组和鼓室给药组听力改善分别为(13.2±8.6)dB 和(14.6±11.1)dB,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不良反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突聋患者耳后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效果明显、操作简单、不良反应低,可作为鼓室给药有禁忌时的备选疗法。  相似文献   

20.
伍红良  谢玉蓉 《华夏医学》2012,25(3):354-356
目的:探讨粘连性中耳炎的听力损害特点。方法:分析25例诊断为粘连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耳内镜观察的鼓膜情况、纯音测听﹑声导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语言频率平均值49.17dB,平均气骨导差45.09dB。(2)传导性耳聋占80%,混合型耳聋20%;按鼓膜内陷程度:Ⅰ度占16%,Ⅱ度占20%,Ⅲ度占28%,Ⅳ度占36%。结论:粘连性中耳炎的听力损害一般较重,以传导性耳聋为主;鼓膜内陷程度越大听力损害越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