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江竹君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3,(17):67-69
目的:探讨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CT血管造影(CTA)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江阴市人民医院2020年8月—2023年5月收治的颅内动脉瘤患者94例,所有患者均采用CTA和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DSA)检查,且在CTA检查后均需进行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容积再现(VR)处理,对比两种检查方法在颅内动脉瘤中的图像质量评分,并对比两种检查方法在颅内动脉瘤发生部位的检出率和符合率。结果:3D-DSA与CTA-VR的瘤体形态显示评分、瘤体三维关系评分、瘤体光滑度评分和瘤体总体评价均高于CTA-MIP (P<0.05);3D-DSA的瘤体形态显示评分、瘤体三维关系评分、瘤体光滑度评分和瘤体总体评价与CTA-VR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3D-DSA的瘤体血管显示评分高于CTA-VR和CTA-MIP (P<0.05);CTA-VR的瘤体血管显示评分与CTA-MIP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D-DSA在前交通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基底动脉、大脑后动脉、椎动脉的动脉瘤检出率和符合率与CTA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的手术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方法从2007年1月至2010年11月共计176例颅内动脉瘤中总结治疗效果和经验(不包括保守治疗病例)。其中98例行介入栓塞治疗,包括动脉瘤单纯栓塞、支架辅助栓塞等方法;78例行开颅手术治疗,采用单纯动脉瘤夹闭、动脉瘤孤立、动脉瘤搭桥术等方法。结果 78例开颅手术患者中,出院时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5~4分者68例(87.18%),3分6例(8.82%),1分2例,自动出院2例(其中1例死亡,植物生存1例)。98例介入治疗GOS评分5~4分者87例(88.78%),3分9例(9.18%),1分3例。结论颅内动脉瘤治疗的主要方法为开颅手术和介入治疗,应当根据患者的病情及经济情况,采取具体的治疗方法,使患者得到有效、安全的治疗。 相似文献
3.
颅内动脉瘤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诊断及介入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价值及电解式可脱弹簧圈栓塞颅动脉瘤的疗效。方法:对6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例行全脑血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总结颅内动脉瘤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表现;对适合进行血管内治疗的8例进行了电解式可脱弹簧圈栓塞治疗。结果:60例中,发现颅内动脉瘤26例、共33个,其中单发病例2l例,多发病例5例;后交通动脉瘤12例,颈内动脉瘤11例,前交通动脉瘤7例,大脑中动脉瘤3例;动脉瘤呈囊状16例,梭形5例,球形4例,葫芦形4例,其他不规则形4例;动脉瘤直径在2~21mm之间;8例伴脑血管痉挛,7例动脉瘤内有血栓形成。8例GDC栓塞病例中,动脉瘤腔100%栓塞5例,95%栓塞2例,80~90%栓塞l例。弹簧圈少量脱出动脉瘤l例次,过度栓塞l例次。结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是确诊颅内动脉瘤不可缺少的检查方法;电解式可脱弹簧圈栓塞是一种治疗颅内动脉瘤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颅内动脉瘤的DSA诊断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王树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3,19(7):869-870
目的 评价颅内动脉瘤的DSA诊断价值。方法 对23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就诊患者行超选择性DSA脑血管造影,分析颅内动脉瘤的大小、部位、形态及检查方法。结果 动脉瘤单发21例,多发2例;小型5例,中型10例,大型8例,巨大型2例;囊状18例,梭状7例。结论 DSA脑动脉造影能准确诊断颅内动脉瘤。 相似文献
5.
6.
目的:研究在颅内动脉瘤中实施CT与MR血管造影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择取2018年1月—2021年9月临沂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16例颅内动脉瘤患者,所选患者均实施C T血管造影检查和M R血管造影检查,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对C T和M R血管造影检查的诊断符合率进行对比,并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的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颅内动脉瘤患者35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75例。两组均接受栓塞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术后穿刺部位血肿率为5.71%、脑血管痉挛率为0.57%,均低于对照组的15.43%、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栓形成、动脉瘤再破裂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社会功能、情绪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躯体功能五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临床护理效果显著,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颅内动脉瘤诊断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颅内动脉瘤是动脉壁的某一部分因病变而向外突出所形成的永久性扩张,主要由于管壁先天性缺陷、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引起。发病率居脑血管意外第3位,仅次于脑血栓形成和高血压脑出血,其致残率和致死率很高。首次发生破裂出血后即约有8%~32%的患者死亡,1年内残死率在60%以上,2年内残死率在85%以上。由于首次出血后继发第2、3次出血的风险极高,因此早期做出正确诊断并给予及时治疗对于降低病死率及改善病人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前,国内外学者就如何及时准确地诊断颅内动脉瘤做了大量研究,现就有关诊断方法的现状和发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DSA表现与临床相关性。方法分析18例颅内动脉瘤的DSA表现及临床资料。结果18例中发现动脉瘤20个,8例发生颈内动脉虹吸弯部,6例颈内动脉后交通部,4例大脑中动脉起始部。结论DSA是诊断颅内动脉瘤的标准方法,动脉瘤的发生与年龄性别及部位等有关。 相似文献
11.
颅内动脉瘤是颅内血管异常改变而产生的血管瘤样突起,好发于脑底Willis动脉环及其主要分支上,颅内动脉瘤的发生率大约为1%-8%,85%的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hemorrhage,SAH)是因为颅内动脉瘤破裂引起的^[1]。据统计,动脉瘤破裂出血后24h内的病死率达到20%,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患者介入栓塞治疗的临床效果。材料与方法:采用双C形臂、双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获得患者脑血管的立体动态图像,显示颅内动脉瘤的全貌,用国产钨丝微螺旋圈将颅内动脉瘤栓塞。结果:本组14例中,10例栓塞后造影见动脉瘤未充盈,载瘤动脉通畅。1例微导管未到位,另3例未做栓塞,其中1例为虹吸弯段夹层动脉瘤,不 宜做栓塞治疗,1例为基底动脉近段巨大动脉瘤,明显涡流及附壁血栓,栓塞难度及危险性较大,未行栓塞术,另1例为右侧大脑中动脉的中央动脉支动脉瘤,微导管进入该动脉时,出现一侧肢体一过性偏瘫,未做栓塞治疗。结论:用特制的微金属圈栓塞颅内动脉瘤,安全可靠,成功率较高。介入方法治疗颅内动脉瘤可取得较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是目前治疗动脉瘤的最佳手段。 相似文献
13.
颅内动脉瘤是由于局部血管异常改变导致脑血管局限性瘤样突起,临床常表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内血肿以及出血后血管痉挛发生的脑梗死,有较高的死亡率和致残率.手术方法主要有3种:开颅手术、经皮穿刺栓塞及颅外结扎颈内动脉.到目前为止,动脉瘤栓塞及开颅手术夹闭是动脉瘤最有效的治疗手段[1].由于三维CTA,MRA等血管成像技术、栓塞方法及栓塞材料的进步,血管内介入治疗手术适应证不断扩大,手术时机、血管造影技术及栓塞方法和材料等方面发展迅速,本文就此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16层螺旋CT 3D-MSCTA容积重建成像在颅内动脉瘤中的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16层螺旋CT 3D-MSCTA容积重建(VR)技术在颅内动脉瘤中的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6例临床怀疑颅内动脉瘤的病人行3D-MSCTA检查,使用GE Light Speed pro 16层螺旋CT扫描仪获得原始图像,所有病例均采用VR技术对图像进行三维重建,同时采用最大密度投影(MIP)辅助检查。结果:在36例患者中3D-MSCTA发现动脉瘤39个(3例2个动脉瘤),其中大脑前动脉3个,前交通动脉11个,颈内动脉5个,大脑中动脉9个,后交通动脉9个,基底动脉环1个,椎动脉1个。VR图像上所测动脉瘤大小为1.1~14.7mm不等。DSA和手术证实20例共21个动脉瘤(1例为2个动脉瘤),VR所测动脉瘤大小与DSA比较无显著性差异(t=0.59,P>0.05)。VR所显示动脉瘤位置、大小、数量及是否为狭颈或宽底的结果与DSA基本相符。结论:3D-MSCTA VR对颅内动脉瘤显示清晰,可为手术或介入治疗动脉瘤提供非常有价值的信息,是一种快捷、经济和有效的检查技术。 相似文献
15.
三维DSA在脑动脉瘤栓塞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在脑动脉瘤栓塞治疗中是否优于二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方法:45例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均在破裂急性期行电解脱弹簧圈栓塞治疗。应用二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患者的资料(A组,25例)和应用三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患者的资料(B组,20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动脉瘤的位置、大小、电解脱弹簧圈的数目、DSA曝光次数和造影刑的用量。结果:两组中年龄、性别、动脉瘤的位置、大小和电解脱弹簧圈的数目无统计学差异。应用三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可以减少总曝光次数(P〈0.01),不仅在选取参考图像时曝光次数减少(P〈0.01),而且在手术过程中曝光次数也减少(P〈0.01)。两组造影剂的用量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三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可以从多方位观察颅内血管的结构,可以提供可靠的参考图像,从而可减少DSA的曝光数目。三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优于二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相似文献
16.
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后早期再破裂原因探讨及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后早期再破裂原因,以及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对5例行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后早期再破裂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例患者术后3d内先后发生动脉瘤再破裂出血,2例死亡,3例康复。结论术中假瘤过度填塞、术后抗凝过度、过早过频腰椎穿刺、动脉瘤残颈破裂为术后早期再破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螺旋CT血管造影及最大信号强度投影重建技术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在于探讨CT血管造影及最大信号强度投影重建技术检查颅内动脉瘤的准确性以及SCTA取代常规血管造影的可能性。方法25例临床疑诊颅内动脉瘤的病人中23例接受了SCTA和常规血管造影。2例单独经SCTA诊断后直接手术治疗。结果25例动脉瘤中,SCTA准确检出了23例另2例小于3mm的动脉瘤未被SCTA检查发现。与传统血管造影相对照,SCTA的诊断准确率为92%。对于检测血栓性动脉瘤SCTA优于传统血管造影。结论本组研究表明SCTA结合MIP图像重建技术能较准确地诊断3mm以上的颅内动脉瘤,并判断其大小,形态,瘤颈以及瘤内血栓的存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3D-CTA诊断颅内多发动脉瘤(含颅内镜像动脉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47例颅内多发动脉瘤的患者进行3D-CTA检查,层厚0.625mm,后处理技术包括多层面重建、表面遮盖三维重建、容积显示重建、最大密度投影重建,并对照手术及介入栓塞治疗结果评估其诊断价值。结果3D-CTA共发现47例110个动脉瘤,其中2个动脉瘤者35例(含镜像动脉瘤15例),3个动脉瘤者例9例;4个动脉瘤者2例(含镜像动脉瘤1例),5个动脉瘤者1例。3D-CTA能清晰显示颅内多发动脉瘤,并能清晰显示每个动脉瘤的瘤体大小、瘤颈、瘤顶指向、载瘤动脉及动脉瘤与临近血管和骨性组织间的空间关系。结论3D-CTA诊断颅内多发动脉瘤有较高的准确性,可作为颅内多发动脉瘤诊断的首选方法,在指导动脉瘤治疗方面可对DSA起到重要补充作用。将颅内镜像动脉瘤分为Ⅰ型和Ⅱ型有助于判断破裂出血的责任动脉瘤。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三维CT血管造影(three-dimensional CT angiography,3D-CTA)指导颅内前循环动脉瘤早期夹闭手术的价值。方法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28例均于出血48h内行3D-CTA检查,明确前循环动脉瘤破裂诊断后,依据3D-CTA提供的影像学资料,于发病72h内完成动脉瘤夹闭手术。结果 28例患者3D-CTA检查均发现前循环动脉瘤,其中单个动脉瘤26例,2个动脉瘤2例;28例均行动脉瘤夹闭术,术中证实3D-CTA诊断;术后格拉斯哥预后评分分级Ⅴ级6例,Ⅳ级10例,Ⅲ级5例,Ⅱ级5例,Ⅰ级2例。结论 3D-CTA是诊断前循环动脉瘤的一种简便、快速、无创的方法,可为破裂动脉瘤的早期夹闭手术提供可靠影像学资料。 相似文献
20.
郭吉卫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15,(4)
目的:对血管内介入与传统开颅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进行临床比较。方法:颅内动脉瘤患者37例随机分为手术组(18例)和介入组(19例)。手术组给予传统开颅手术治疗,介入组给予血管内介入治疗。比较2组治疗后死亡率、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分级、住院天数及手术室费用。结果:2组治疗后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2);介入组治疗后ADL分级优于手术组(P=0.023),平均住院天数及平均手术室费用均低于手术组(均P0.01)。结论: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疗效优于传统开颅手术。临床上应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具体分析,选择适宜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