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观察原发性肝癌患者经射频消融治疗后外周血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以及甲胎蛋白水平的变化,探讨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与肝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58例经过多电极射频消融仪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前术后外周血CD4+CD25+Foxp3+Treg细胞及CD4+/CD8+比值,采用化学发光方法检测甲胎蛋白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前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与甲胎蛋白水平存在相关性,而术后甲胎蛋白恢复正常的患者同时出现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的显著下降。结论: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水平在原发性肝癌射频消融治疗过程中与甲胎蛋白的变化存在显著相关性,可能成为肝癌预后的重要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检测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 AD)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亚群及相应细胞因子的表达,探讨其与内源性AD和外源性AD诊断及临床分型的意义。方法 选择36例AD患者(内源性AD组、外源性AD组各18例)和15例健康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Foxp3+Treg细胞、CD8+ Foxp3+Treg细胞和IL-17+Foxp3+Treg细胞及其细胞因子IL-10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较,内源性AD组和外源性AD组患者外周血CD4+CD25+Foxp3+Treg细胞、CD8+Foxp3+Treg细胞、IL-10+Foxp3+Treg细胞百分比均明显降低(P<0.05),内源性AD组IL-17+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外周血内皮细胞微粒(EMPs)水平与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及其细胞因子水平的关系,阐明EMPs通过影响Treg细胞分化和功能参与ACS发病过程的机制。方法:选取稳定性心绞痛患者23例(SAP组),ACS患者52例(ACS组);以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正常的住院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患者外周血EMPs水平和Treg细胞百分率,实时定量PCR法检测转录因子Foxp3mRNA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TGF-β1水平。对EMPs与Treg细胞、Foxp3 mRNA表达水平和TGF-β1水平进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与对照组和SAP组比较,ACS组患者外周血中EMPs水平明显升高(P<0.01),CD4+CD25+Foxp3+Treg百分率、Foxp3 mRNA表达水平和血浆TGF-β1水平明显降低(P<0.01)。EMPs与CD4+CD25+Foxp3+ Treg、Foxp3 mRNA表达水平和TGF-β1水平呈负相关关系(r=-0.452,P=0.001;r=-0.466,P=0.001;r=-0.555,P=0.000)。结论:EMPs可能通过调控CD4+CD25+Foxp3+ Treg的分化和功能,参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及斑块不稳定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肺癌小鼠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和自然杀伤细胞(NK)在外周免疫器官和肿瘤组织中数量的变化,阐明其对肿瘤发展的影响。方法:C57BL/6小鼠分为Lewis肺癌细胞系(LLC)注射组和正常对照组,LLC注射组小鼠采用LLC腋窝注射制备皮下肿瘤模型,正常对照组小鼠采用生理盐水等量注射。采用细胞表面和细胞内特异荧光抗体染色和流式细胞术检测肺癌小鼠脾脏、淋巴结和肿瘤组织中CD4+CD25+T细胞、Treg细胞及脾脏组织中NK细胞数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LLC注射组小鼠脾脏和淋巴结中CD4+CD25+ T细胞占CD4+T细胞比例及Foxp3+在CD4+CD25+T细胞中的表达比例明显升高(P < 0.05),CD4+CD25+Foxp3+ Treg细胞数量也明显升高(P < 0.05或P < 0.01)。LLC接种组小鼠肿瘤组织中CD4+CD25+ T细胞占CD4+T细胞比例及Foxp3+在CD4+CD25+T细胞中的表达比例明显高于脾脏和淋巴结(P < 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LLC注射组小鼠脾脏组织中NK细胞比例明显降低(P < 0.05)。结论:肺癌小鼠主要免疫脏器官组织中Treg细胞比例和数量升高,NK细胞比例降低,其可促进肿瘤发展,抑制机体对肿瘤细胞的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腹腔注射鸡卵白蛋白(ovalbumin, OVA)及OVA联合免疫佐剂对小鼠呼吸道接触OVA引起的致敏作用的影响。方法 将BALB/c小鼠分为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OVA组(腹腔注射OVA)、OVA+Al(OH)3组[腹腔注射OVA和Al(OH)3],每组8只。腹腔注射后第12天,除空白对照组,其余3组小鼠气管滴下OVA,连续3 d,第15天用流式细胞仪测定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BAL)和肺纵膈淋巴结(mediastinal lymph node, MLN)中的免疫细胞(CD45+细胞)数目,中性粒细胞(Gr1+细胞)、T细胞(CD3+细胞)、B细胞(CD19+细胞)以及CD4+T细胞中调节性T细胞(CD25+Foxp3+细胞)的百分比。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气管滴下OVA后,阴性对照组、OVA组和OVA+Al(OH)<...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CD4+CD25high 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s)在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的表达,探讨其在肿瘤发病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61例不同分期恶性肿瘤患者PBMC中CD4+CD25+/CD4+CD4+CD25high/CD4+T细胞百分比,进一步分析CD4+CD25+及CD4+CD25highT细胞中表达Foxp3+T细胞的百分比,并与正常对照组(n=32)进行比较。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Ⅰ及Ⅱ期恶性肿瘤患者PBMC中CD4+CD25+/CD4+及CD4+CD25high/CD4+T细胞百分比均无明显变化(P>0.05),Ⅲ及Ⅳ期恶性肿瘤患者均明显增高(P<0.05),随肿瘤恶性程度增高,CD4+CD25+/CD4+及CD4+CD25high/CD4+T细胞的百分比也逐渐增高;恶性肿瘤患者CD4+CD25+ 及CD4+CD25high Foxp3+T细胞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均增高,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 0.01)。结论: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增高可能是恶性肿瘤发病及免疫机制异常的主要原因之一,定期检测外周血中上述指标的变化,有利于了解恶性肿瘤患者的病情变化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s)和CD11c+髓样树突状细胞(mDCs)在结直肠癌(CRC)组织中的表达及在肿瘤引流淋巴结(TDLN)组织中的浸润,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CRC患者手术切除的标本52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RC患者标本及TDLN组织样本中Foxp3+ Tregs及CD11c+mDCs的表达,并探讨其表达频数与CR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CRC患者癌组织中Foxp3+Tregs的阳性表达频数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1);淋巴结转移阳性者癌组织中Foxp3+Tregs阳性表达频数高于淋巴结转移阴性者(P<0.01);TNM分期Ⅲ+Ⅳ期组患者癌组织中Foxp3+Tregs阳性表达频数高于TNM分期Ⅰ+Ⅱ期组患者(P<0.01);肿瘤引流阳性淋巴结(mTDLN)组织中Foxp3+ Tregs阳性表达频数明显高于肿瘤引流阴性淋巴结(mfTDLN)组织(P<0.01)。CRC患者癌组织中CD11c+ mDCs的阳性表达频数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1);淋巴结转移阳性者癌组织中CD11c+ mDCs阳性表达频数低于淋巴结转移阴性者(P<0.01);TNM分期Ⅲ+Ⅳ期组患者癌组织中CD11c+ mDCs阳性表达频数低于TNM分期Ⅰ+Ⅱ期组患者(P<0.01);不同浸润深度癌组织中CD11c+ mDCs阳性表达频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TDLN组织中CD11c+ mDCs阳性表达频数明显低于mfTDLN组织(P<0.01)。CRC和TDLN组织中Foxp3+ Tregs表达与CD11c+mDCs的表达无相关性(P>0.05)。结论:CRC的发生发展与癌组织局部微环境中Foxp3+ Tregs及CD11c+ mDCs的表达频数有关。Foxp3+ Tregs和CD11c+mDCs在抑制肿瘤微环境的细胞免疫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参芪五味子颗粒(SQW)对H22肝癌荷瘤小鼠免疫抑制调节的影响。方法 运用昆明种小鼠腋下荷瘤模型,称量荷瘤小鼠体重、肿瘤、脾脏、胸腺,计算抑瘤率与脏器指数。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荷瘤小鼠脾淋巴免疫细胞荧光表达情况。ELISA法检测血清中TNF-α水平。结果 参芪五味子颗粒治疗后荷瘤小鼠肿瘤缩小,对体重、胸腺指数无影响;但脾脏指数增加,脾脏中的CD3+CD8+阳性T细胞、CD19+阳性B细胞、CD3+CD4+NK1.1+阳性NK细胞比例以及血清中TNF-α水平显著增加(P<0.05或0.01),CD4+CD25+Foxp3+阳性Treg细胞比例呈微弱的减少趋势。结论 参芪五味子颗粒可增加H22荷瘤小鼠免疫器官重量,激活机体的细胞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增强T细胞介导的抗肝癌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9.
聂子凡  李波 《吉林医学》2023,(12):3343-3347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HHD)患者中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数量、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与HHD相关病变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和流式细胞技术检测HHD患者和正常人甲状腺组织中CD25和Foxp3分子的阳性表达及分布情况;通过流式细胞技术检测正常对照组和HHD患者术前外周血中CD4+CD25+Foxp3+Treg细胞数量变化;通过电化学发光技术分析HHD血清中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水平;分析Treg细胞数量变化与甲状腺自身抗体的相关性;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外周血白细胞介素(IL)-6、IL-2、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4、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及IL-10水平,并同时分析它们与Treg细胞的相关性。结果:在甲状腺组织中,CD25+和Foxp3+Treg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外周血CD4+ CD25+调节性T细胞在治疗前后的改变及与病情的关系。方法: 采集10例MODS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周及10例健康人的外周抗凝血,应用CD4(PE-CY5)、CD25(FITC)和CD127(PE)特异性荧光抗体标记后,通过流式细胞仪对CD4+ CD25+ CD127-调节性T细胞进行三色荧光抗体检测。结果:MODS患者治疗后外周血中CD4+ CD25+ CD127-调节性T细胞的百分比(2.11%±0.33%)低于治疗前(7.44%±1.59%)(P<0.05),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0.77%±0.09%)(P<0.05)。结论:MODS患者CD4+ CD25+ CD127-调节性T细胞的比例增加,并可能在 MODS的发生发展中起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载量(HR-HPV DNA)、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T细胞亚群在不同宫颈局部微环境的表达差异,探讨它们预测宫颈癌变进程的可能性和意义。 方法 将339例HR-HPV持续感染者分为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宫颈癌两大组,采用PCR荧光法检测宫颈分泌物HPV-DNA,应用流式细胞仪CD4+CD25+Foxp3+设门和CD45/SSC设门方法分别对宫颈刷检物中的CD4+CD25+Treg细胞和CD3+、CD4+、CD8+T细胞相对计数,对数据资料进行单因素方差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统计学分析,筛选宫颈癌预测指标,评估其价值。 结果 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HR-HPV DNA(X1)、CD4+CD25+Foxp3+Treg(X2)、CD3+(X3)、CD4+(X4)、CD8+(X5)在CIN和宫颈癌组均存在差异(均P<0.05),可作为预测宫颈癌变的危险因素,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R-HPV DNA、CD3+被回归方程剔除,提示CD4+CD25+Foxp3+Treg、CD4+、CD8+与宫颈癌发生有关,由此建立回归方程Logit(P)=-16.201 +0.800 X2+0.687X4-0.665X5,依回归系数,预测宫颈癌变的密切程度依次为CD4+CD25+Foxp3+Treg>CD4+>CD8+。回归模型拟合优度检验Nagelkerke R2= 0.858,对CIN的预判率为94.4%,宫颈癌的预判率为96.0%,总的正判率为95.0%,提示拟合效果好,预测准确度高。 结论 基于预测宫颈癌变的回归模型,HR-HPV DNA不是预测宫颈癌变的良好指标,可能与HPV的感染状态有更密切的关联,从CIN到宫颈癌,持续感染HR-HPV的宫颈局部微环境免疫细胞表达量不同,在宫颈癌变进程中发挥的作用也不相同,局部免疫失衡造成的宫颈免疫抑制微环境是宫颈癌变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T和B细胞及其各亚型淋巴细胞的数量在结核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动态变化,为抗结核疗效判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纳入对象包括40例活动性结核患者、65例结核潜伏感染者、94例健康对照者。以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3+T细胞、CD3+CD4+和CD3+CD8+T细胞的绝对计数,CD19+B细胞百分比及绝对数和B细胞各亚群的百分比。结果 治疗前活动性结核患者、健康对照者和潜伏感染者CD3+细胞绝对计数和百分比例分别为(796±243)个/μL和(68.35±8.94)%、(1 213±449)个/μL和(65.58±6.07)%、(1 391±538)个/μL和(66.75±6.54)%;CD3+CD4+分别为(438±153)个/μL和(37.91±7.47)%、(630±254)个/μL和(38.88±6.06)%、(709±242)个/μL和(34.62±3.79)%;CD3+CD8+T分别为(280±112)个/μL和(23.83±7.33)%、(456±208)个/μL和(23.51±6.52)%、(530±253)个/μL和(25.01±5.90)%;CD19+B细胞绝对计数和百分比例分别为(111±50)个/μL和(7.32±2.96)%、(163±69)个/μL和(7.91±2.95)%、(188±99)个/μL和(8.59±3.96)%。治疗前活动性结核患者CD3+T、CD3+CD4+和CD3+CD8+T细胞的绝对计数比健康对照者和潜伏感染者均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活动性结核患者治疗前、治疗3个月和6个月CD3+、CD3+CD4+、CD3+CD8+T细胞绝对计数和百分比例稍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核患者未成熟B细胞及记忆性B细胞较健康者及潜伏感染者比较均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核患者外周血初始B细胞较潜伏感染者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健康者比较无差异。结核患者外周血浆细胞较健康者比较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核患者治疗3月记忆性B细胞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核患者治疗过程中,浆细胞进行性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结核患者外周血T、B细胞稳态被打乱,随肺结核患者的治疗及治疗时间的延长,被破坏的T、B细胞稳态将逐渐恢复,动态观察T、B细胞亚群的变化对结核病的诊断和疗效转归的判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CD19+CD24+CD27+调节性B细胞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中的作用和临床相关性。方法 收集23例SLE患者和23例健康人群的外周血以及血浆标本,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并比较两组人群外周血标本中的CD19+CD24+CD27+调节性B细胞与细胞内IL-10的表达水平,并将其细分为CD24highCD27+以及CD24midCD27+两个亚群,同时比较血浆中各细胞因子的浓度并分析其与Breg细胞的相关性。检测治疗后SLE患者外周血中Breg细胞的变化并与治疗前进行比较,分析其与疾病发展状态之间的关系。结果 SLE患者体内的两种Breg细胞均显著升高,分别为6.09%±2.61%和12.28%±4.90%,其细胞内IL-10表达也明显增强,且CD24highCD27+型Breg细胞内IL-10水平高于CD24midCD27+型亚群。患者血浆中IL-1β为(9.24±9.97) pg/mL,IL-10为(43.50±23.06) pg/mL,TNF-α为(11.26±7.48) pg/mL,IFN-γ为(12.83±7.27) pg/mL,较正常人均显著升高,且IL-10浓度与CD24midCD27+型亚群细胞比例存在正相关。外周血中两种Breg细胞均与患者的疾病状态存在关联,经过临床药物治疗后,患者体内的Breg细胞显著下降。结论 SLE患者外周血中调节性B细胞显著升高,其分泌的IL-10相应增高,免疫调控作用增强。经过治疗,两者显著下降,提示其具有反映患者疾病状态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检测结核病患者外周血(PBMC)和胸水(PFMC)T细胞CD161水平,比较PBMC和PFMC T细胞 CD161表达水平的差异,明确结核病人外周及感染部位T细胞CD161表达的差异。方法 以流式细胞仪检测51例健康对照者、41例潜伏性结核感染患者、57例肺结核患者PBMC CD3+CD161+、CD4+CD161+和CD8+CD161+ 细胞的表达水平,比较其在不同人群中的差异;检测21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PBMC和PFMC CD3+CD161+、CD4+CD161+和CD8+CD161+ 细胞的表达水平和差异,比较CD161在外周和感染局部的表达差异。结果 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161在PBMC和PFMC中表达,并且分别在T细胞(CD3+、CD4+和CD8+细胞)中表达;结核患者PBMC CD3+CD161+、CD4+CD161+和CD8+CD161+ 细胞表达均低于健康对照和潜伏感染者; 结核性胸膜炎患者PFMC中CD3+CD161+和CD4+CD161+细胞表达均高于PBMC(P<0.01),但在PFMC中CD8+CD161+细胞则高于在PBMC中的表达(P<0.01)。结论 CD161均在PBMC和PFMC 中表达,并且CD161能区分结核患者、潜伏感染者以及健康人。另外CD3+CD161+和CD4+CD161+细胞表达在结核病感染局部增加,结果提示CD161可作为早期诊断结核患者的分子标识。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初诊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白血病细胞CD34和CD38抗原表达与预后的关系,阐明CD34和CD38抗原表达在预测AML患者预后中的作用。方法:收集初诊AML患者94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AML患者白血病细胞CD34和CD38抗原的表达,依据CD38抗原表达将患者分为CD34+ CD38-组(n=36)和CD34+CD38+组(n=58)。2组患者诱导方案均为IA方案。比较2组患者完全缓解率(CRR)、复发率、中位总生存时间(OS)、中位无病生存时间(DFS)和生存率。结果:CD34+ CD38-组患者CRR为77.8%,CD34+CD38+组为86.2%,2组患者诱导治疗后CR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34+ CD38-组患者总复发率和1年内复发率(53.8%和36.0%)均高于CD34+CD38+组(27.9%和14.3%)(P<0.05);CD34+ CD38-组患者中位OS(13.60个月)小于CD34+CD38+组(20.33个月)(P<0.05);CD34+ CD38-组患者中位DFS(12.87个月)小于CD34+CD38+组(33.93个月)(P<0.05)。CD34+ CD38-组患者1年和2年生存率(52.8%和38.9%)低于CD34+CD38+组(75.9%和48.3%)(P<0.05)。结论:白血病细胞CD34+ CD38-抗原的表达为初诊AML患者提供一个新的预后指标,表达CD34+ CD38-抗原患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社会支持对乳腺癌患者免疫抑制的影响以及对乳腺癌患者生存的意义。方法 收集2019年11月至2020年1月延安大学附属医院甲乳外科经手术及病理学检查证实的乳腺癌根治术患者76例作为研究组,收集同期体检的健康人群76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人群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同时应用社会支持量表分析不同社会支持水平对乳腺癌患者免疫抑制的影响。结果 研究组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数量手术前后均较对照组高,术前较术后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领悟社会支持量表评分较高的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较低,领悟社会支持量表评分最高组与最低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癌患者大多存在一定程度免疫抑制,手术治疗可提高其免疫功能,且随着社会支持越高,其免疫抑制程度越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构建同时具有人免疫系统和人肿瘤生长的人源化小鼠模型,为人肿瘤免疫研究和临床肿瘤免疫药物药效评估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给予重度免疫缺陷NOD/SCID IL2rg-/-小鼠亚致死剂量辐照,联合小鼠肾被膜下移植人胚胎胸腺组织和静脉输注CD34+胎肝细胞,构建具有人免疫系统重建的人源化小鼠。构建人源化小鼠模型后3周开始,每3周采集外周血监测人免疫细胞重建情况,包括CD45+、CD33+、CD3+、CD3+CD4+、CD3+CD8+、CD56+细胞比例。构建人源化小鼠模型后,第15周给予小鼠皮下接种人A375黑色素瘤细胞,每5 d测量肿瘤体积。接种6周后处死小鼠,流式细胞术检测人源化小鼠外周血、骨髓、淋巴结、脾脏及肿瘤组织中人免疫细胞的组成和表型。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人源化小鼠肿瘤组织中人免疫细胞的组成和表型。结果:在人源化15周时,人源化小鼠模型外周血中人T细胞比例为(33.53±8.57)%、B细胞比例为(43.33±10.05)%。在A375细胞接种后前3周,人黑色素瘤生长较慢,其后加速生长,6周时肿瘤体积达(1 564±334.3) mm3。免疫组织化学和流式细胞术检测,人黑色素瘤内有大量以CD8+ T细胞为主的人T细胞浸润;肿瘤组织中CD8+/CD4+比值明显高于外周血、骨髓、淋巴结和脾脏(P<0.01)。PD-1分子在肿瘤浸润人CD4+ T和CD8+ T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其在外周血和免疫器官中的水平。结论:成功建立了具有人类免疫系统和异体人黑色素瘤生长的人源化小鼠模型,并在其外周血、淋巴器官以及人肿瘤组织中均检测到包括人T细胞和人B细胞在内的高水平人CD45+免疫细胞。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扶正消癥方对Ⅰb、Ⅱ期微创术后的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肝细胞癌(hepatitis B virus associat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BV-HCC)患者复发率、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65例微创术后2个月内的HBV-HCC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3例、对照组32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抗病毒治疗联合胸腺肽α1注射液,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扶正消癥方,两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治疗前后患者复发率、T细胞亚群、卡氏评分、肝功能。结果:治疗后,试验组复发率为9.09%,对照组复发率为21.88%,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试验组ALT、AST、AFP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卡氏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试验组卡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CD3+、CD3+CD4+、CD4+/CD8+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试验组CD3+、CD3+CD4+、CD4+/CD8+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CD3+CD8+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试验组CD3+CD8+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扶正消癥方能够降低HBV-HCC患者近期复发率,可提高生活质量,改善肝功能、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行肝癌联合脾切除手术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的患者118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肝脾联合切除术组(观察组,66例)和单纯肝切除术组(对照组,52例)。比较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和输血量、手术前后红细胞(RBC)、白细胞(WBC)、血小板(PLT)及CD4+、CD8+、CD4+/CD8+等T细胞亚型,对比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对患者随访3年比较2组患者的生存情况。  结果  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和输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患者在手术前1周RBC、WBC、PLT、CD4+、CD8+、CD4+/CD8+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2周观察组WBC、PLT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 < 0.01),术后2个月观察组CD4+、CD4+/CD8+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 < 0.01);观察组患者肺部感染、胸腔积液、胆漏、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为15.15%(10/66),对照组上述并发症发生率为11.54%(6/52),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24,P=0.569);术后随访3年,观察组无瘤生存率为40.91%(27/66),对照组为21.15%(11/52),观察组术后3年无瘤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5.199,P=0.023)。  结论  肝癌切除联合脾切除治疗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能有效促进WBC和PLT升高、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提高远期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hronic 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CRSwNP)患者外周血中髓源性抑制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s)及其亚群比例和功能的变化,探讨MDSCs对CRSwNP疾病进展的影响。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RSwNP组(31例)及对照组(36例)外周血中HLA-DR-CD11b+CD33+MDSCs,HLA-DR-CD11b+CD33+CD14-CD15+粒细胞性MDSCs(PMN-MDSCs)和HLA-DR-CD11b+CD33+CD14+CD15-单核细胞性MDSCs(M-MDSCs)的比例和功能分子精氨酸酶-1(arginase-1,ARG-1)的表达情况,同时采用ELISA检测血浆中IL-6的浓度。结果: CRSwNP患者外周血总MDSCs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CRSwNP组PMN-MDSCs比例明显升高(P<0.05),而M-MDSCs比例下降(P<0.05)。CRSwNP组总MDSCs中ARG-1的平均荧光强度升高(P<0.05),血浆IL-6浓度增加(P<0.05)。结论: CRSwNP患者中总MDSCs的表达升高且以PMN-MDSCs为主,其功能分子ARG-1表达增强,提示MDSCs可能参与了慢性鼻窦炎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