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 毫秒
1.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诊断中,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icroRNA-206的表达意义。方法:以54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健康检查者40例为对照组。分离,并比较两组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测量单个核细胞中的锌指样转录因子4(KLF4)、孤儿核受体γt(RORyt)RNA及microRNA-206的表达。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icroRNA-206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孤儿核受体γt(RORyt)RNA、锌指样转录因子4(KLF4)的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icroRNA-206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表达与孤儿核受体γt(RORyt)RNA、锌指样转录因子4(KLF4)的水平呈反比例关系,与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
观察雷公藤单体T_4对正常人及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增殖的影响。将PBMC与不同剂量的T_4(10、20、30和40ng/ml)在PHA刺激或不刺激下共同孵育72h,用MTT比色法测定发现,T_4可显著抑制正常人经PHA刺激或不刺激的PBMC增殖;对经PHA刺激的RA患者的PBMC增殖亦有抑制作用,刺激的RA患者的PBMC增殖具有双向调节作用。提示T_4通过抑制PBMC增殖可能用于RA的治疗。其对RA患者PBMC增殖的双向作用的意义尚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颈段食管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HLA-A和HLA-B mR-NA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肿瘤免疫中的作用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32例颈段食管癌患者和45名健康体检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用实时荧光RT-PCR方法检测淋巴细胞HLA-A和HLA-B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PBMC的HLA-A和HLA-B mRNA在颈段食管肿瘤组的相对表达率分别为0.41±0.26和0.37±0.28,在正常对照组分别为1.12±0.54,1.19±0.60,颈段食管肿瘤组HLA-A和HLA-B mRNA相对表达率低于正常对照组(P均<0.000 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LA-A,B mRNA的表达与颈段食管癌的发生有关(P=0.01)。结论颈段食管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HLA-A和HLA-B mRNA表达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HLA-A和HLA-B mRNA的表达水平或许可以作为一个新的肿瘤标志物,这对颈段食管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TNIP1 基因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情况,以及与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rs10036748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61例SLE患者和66例正常对照的临床资料及血样,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NIP1 mRNA表达量;应用Sequenom MassArray技术对所有病例对照SNP rs10036748位点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SLE患者TNIP1基因 mRNA表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0 4);TNIP1基因 mRNA表达水平与SLEDAI和SNP rs10036748基因型之间无相关性.结论 TNIP1基因在SLE发生中可能起着某种作用.  相似文献   

5.
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琦  殷志伟 《苏州医学院学报》2000,20(7):617-618,637
目的 探讨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凋亡率异常是否与其自身抗体产生高低有关。方法 采用碘化丙锭(PI)染色法,在流式细胞仪下宣检测20例SLE患者及10名正常人PBMC体外凋亡情况,同时观察了SLE患者自身抗体的表达及与凋亡率的关系。结果 SLE患者PBMC体外培养0、24、48、72h后凋亡率较正常人明显增高(P〈0.05),且活动期SLE高于非活动期(P〈0.05)。SLE患者自身  相似文献   

6.
乙肝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乙肝病毒DNA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和:研究乙肝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乙肝病毒DNA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60例乙肝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及血清中乙肝病毒DNA。结果:60例乙肝患者血单个核细胞及血清中乙肝病毒DNA的阳性率分别为43.3%,45%,同时检测血清中HBeAg,其阳性率为28.2%,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乙肝病毒DNA的阳性检测率与血清乙肝病毒DNA具有一致性;急性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乙肝病毒DNA的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研究HBV感染者血清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HBV-DNA的感染情况.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对112例乙肝患者PBMC及血清中HBV-DNA的感染情况进行检测.结果 PBMC内HBVDNA阳性60例,阴性52例;PBMC内HBV-DNA阳性患者HBeAg阳性率68.3%,较PBMC内HBV-DNA阴性患者显著增高(P<0.05);血清和PBMC检测结果一致的患者占总检出率的79.5%.肝硬化组PBMC内HBV-DNA阳性率高于急性乙型肝炎组和慢性肝炎组(P<0.05).结论 血清与PBMC内HBV-DNA阳性率以及HBeAg阳性率存在明显的相关性.PBMC中HBV-DNA的持续存在可能与乙肝易慢性化有关.  相似文献   

9.
GITR mRNA在变应性鼻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水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肿瘤坏死因子受体(glucocorticoid-induced 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GITR)与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的关系.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变应性鼻炎未治疗组(n=23,男12例,平均年龄34岁)、临床缓解组(n=17,男8例,平均年龄31岁)及正常对照组(n=24,男11例,平均年龄28岁)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中GITR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 变应性鼻炎未治疗组GITR mRNA相对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变应性鼻炎临床缓解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P<0.01),而变应性鼻炎临床缓解组GITR mRNA相对表达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ITR可能参与了变应性鼻炎的病理过程,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4种Notch受体基因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单个核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磁珠分离纯化RA患者外周血T,B及单核细胞,定量PCR检测4种Notch受体mRNA表达水平,并与正常人进行比较.结果:与正常人相比,RA患者T细胞Notch 2,Notch 3及Notch 4表达量增加(P<0.01),其中Notch 3主要表达于活化的T细胞,而Notch 1水平在两者间未见明显差异.B细胞及单核细胞4种Notch受体表达均较低,且两者间亦未见显著差异.结论:RA患者存在Notch基因表达的改变,一群高表达Notch 3基因的活化T细胞可能在RA疾病机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Fas相关死亡区样白介素1转换酶抑制蛋白(c-FLIP)与外源性凋亡途径相关蛋白死亡结构域蛋白(FADD)、caspase-8表达水平变化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类风湿关节炎患者60例,按照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指数将患者分为低、中、高活动度组(分别为22、20和18例)。同时选择健康体检者25名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实时定量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分别检测PBMC中c-FLIP、FADD和caspase-8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并采用Pearson检验对c-FLIP与FADD、caspase-8表达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PBMC中c-FLIP、FADD和caspase-8的mRNA表达量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均P < 0.05)。其中,中活动度组PBMC中FADD和caspase-8的mRNA表达量高于低活动度组(均P < 0.05),c-FLIP的mRNA表达量与低活动度组相近(P>0.05);高活动度组PBMC中c-FLIP的mRNA表达量高于中、低活动度组(均P < 0.05),caspase-8的mRNA表达量低于中、低活动度组(均P < 0.05),FADD的mRNA表达量高于低活动度组(P < 0.05)。类风湿关节炎患者PBMC中c-FLIP mRNA水平与FADD mRNA水平呈正相关(r=0.323,P < 0.05),与caspase-8 mRNA水平呈负相关(r=-1.104,P < 0.05)。中活动度组c-FLIP和FADD蛋白表达量高于健康对照组、低活动度组和高活动度组(P < 0.05或P < 0.01);中、高活动度组caspase-8蛋白表达量高于健康对照组和低活动度组(P < 0.05或P < 0.01),且高活动度组caspase-8蛋白表达量高于中活动度组(P < 0.05)。结论: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PBMC中凋亡相关蛋白c-FLIP可能参与了外源性凋亡途径,并可为类风湿关节炎病情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云克”(99Tc MDP)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RA)的免疫机制。方法 :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 ,观察“云克”体外对RA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 (PBMC)产生白介素 1(IL 1)和可溶性白介素 2受体 (sIL 2R)的影响。结果 :“云克”有抑制RA患者IL 1的分泌及细菌脂多糖 (LPS)的促分泌作用 ,并对可溶性白介素 2受体的自发分泌及植物血素 (PHA)诱导分泌均有抑制作用。结论 :“云克”对RA的治疗机制可能与其降低IL 1和sIL 2R的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Sirts基因的表达。方法利用RT-PCR从冠心病患者及正常对照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总RNA中扩增出包含Sirts编码区的片段;利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实时定量PCR及SPSS分析软件来检测冠心病病例组与对照组单个核细胞Sirts基因表达的区别,以及Sirts基因表达与冠心病危险因子的相关性。结果冠心病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Sirt1基因的表达(0.75±0.088)明显低于对照组(1.05±0.0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Sirt1表达与TC、TG、FPG、LDL、ApoA成明显负相关,与HDL成正相关;Sirt2表达与HDL成正相关;Sirt5、Sirt6、Sirt7表达与FPG成负相关(P值均〈0.05)。结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Sirts基因的低表达与冠心病的发病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云克”(^99Tc-MDP)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免疫机制。方法: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观察“云克”体外对RA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产生白介素1(IL-1)和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的影响。结果:“云克”有抑制RA患者IL-1的分泌及细菌脂多糖(LPS)的促分泌作用,并对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的自发分泌及植物血素(PHA)诱导分泌均有抑制作用。结论:“云克”对RA的治疗机制可能与其降低IL-1和sIL-2R的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银屑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趋化因子受体5(CCR5)的表达及其与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的关系。方法分离35例中重度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用RT-PCR法测定PBMCs培养前后CCR5 mRNA的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标记-流式细胞仪检测CCR5阳性细胞比率。结果治疗前银屑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CCR5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后及健康对照组,并与PASI呈正相关(r=0.516,P<0.05)。结论 CCR5可能通过活化与趋化单个核细胞到银屑病皮损而参与了银屑病的发病。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组蛋白H3赖氨酸4(H3K4)三甲基化(Me3)水平。方法 梯度密度离心法分离8例RA患者和8例健康者的PBMCs,采用染色质免疫共沉淀联合芯片技术(ChIP-chip)在全基因组范围内对RA患者及健康者的PBMCs组蛋白H3K4me3进行高通量的筛选。染色质免疫共沉淀-实时定量聚合酶联反应(ChIP-qPCR)验证芯片结果。定量反转录聚合酶联反应(qRT-PCR)检测H3K4me3显著差异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 RA患者与健康对照相比较,鉴定出364个基因存在H3K4me3显著差异,其中有66个基因显示有H3K4me3 程度增高, 298个基因有H3K4me3 程度降低;ChIP-qPCR验证结果与CpG岛芯片结果一致。结论 RA患者与健康者之间的PBMCs存在组蛋白H3K4me3显著改变。ChIP-chip技术有利于进一步揭示RA分子机制,发现新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建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转分化的培养体系,并对所培养的破骨样细胞(OLC)进行鉴定.方法 抽取RA患者外周静脉血,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得PBMCs,分别接种于玻片和骨磨片.随机分为单核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组(A组),加入25μg/L M-CSF;协同作用组(B组),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子配体(RANKL),5、10、20、25、50μg/L)和25μg/L M-CSF.培养至4、12和20 d时,取玻片行HE染色和抗酒石酸磷酸酶染色计数OLC,取骨磨片行甲苯胺兰染色检测OLC骨吸收活性.结果 对OLC转分化的影响:各组细胞分别于4、12、20 d染色,显示RANKL呈浓度及时间依赖性诱导OLC形成(P<0.05).对OLC骨吸收活性的影响:RANKL和M-CSF协同诱导骨磨片上吸收陷窝的形成,RANKL呈浓度及时间依赖性增强OLC的吸收活性(P<0.05);单独M-CSF刺激不能形成骨吸收陷窝.结论 RANKL和M-CSF可协同诱导RA患者PBMCs转分化为OLC,该培养方法稳定、有效,具有可重复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miR-146a及miR-16的表达及与RA病情活动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RA患者活动组24例、缓解组16例及健康对照16例PBMCs-miR-146a、miR-16的表达水平,并且与RA患者临床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RA患者组miR-146a、miR-16的表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在RA活动组与缓解组的比较中发现活动组miR-146a、miR-16表达水平高于缓解组(P<0.05)。RA患者组miR-146a、miR-16的表达与ESR、CRP及DAS28评分之间呈正相关(P均<0.01),与RF无相关性(P>0.05)。结论 RA患者外周血miR-146a和miR-16表达上调,其表达水平与RA病情活动相关,提示miR-146a和miR-16的检测可作为RA病情活动的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