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起搏器植入术后囊袋局部不同压迫时间对囊袋血肿发生和伤口愈合的影响,探讨缩短囊袋局部压迫时间的可能性及适宜的压迫时间。方法于本院行起搏器植入的患者,按围手术期有无使用抗凝抗血小板药物分为药物组和非药物常规组,每组分别随机分组至不同时间压迫,比较各组之间术后伤口渗血、囊袋血肿的发生及伤口愈合情况。结果 149例患者,常规组88例,分为3 h组(n=42)和6 h组(n=46);药物组61例,分为4 h组(n=30)和8 h组(n=31)。药物组共发生3例囊袋血肿,常规组无囊袋血肿发生;药物组术中电刀使用率、皮肤瘀斑以及伤口渗血发生率分别为100%、8.2%、14.8%,均明显高于常规组的75%、1.1%、1.1%,(P=0.000,0.042,0.001),而常规3 h、6 h组,药物4 h、8 h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围手术期抗凝抗血小板治疗是导致伤口出血和囊袋血肿的重要因素。起搏器术后囊袋压迫时间对伤口出血及囊袋血肿无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分析32例心脏永久起搏器安置术后患者囊袋血肿形成的原因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8年01月份开始至2012年06月份期间32例行心脏永久起搏器安置术后患者囊袋血肿形成的原因及其治疗,总结起搏器安置术后囊袋血肿的治疗经验。结果32例患者中早期囊袋血肿(起搏器植入术后1周内出现的囊袋内出血称为中早期囊袋血肿)22例,迟发性囊袋血肿10例,(起搏器植入术后1周以上出现的囊袋内出血称为迟发性囊袋血肿),均取囊袋内液体行细菌培养结果为阴性。所有患者均予抗生素预防感染并积极治疗原发病,均未发生起搏器囊袋感染,32例患者术口均愈合出院。结论早期发现囊袋血肿,及时进行正确的治疗,有利于术口愈合。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解剖法与常规法制作囊袋对囊袋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入选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行永久起搏器植入术的患者153例,分别用解剖法(解剖组n=92)及常规法(常规组n=61)制作囊袋,比较囊袋的制作时间,术中出血情况,及术后囊袋外青紫、囊袋淤斑、囊袋出血及囊袋感染等情况.结果 ①两组间年龄、性别、植入单双腔起...  相似文献   

4.
抗凝抗血小板药物对起搏器植入术后囊袋出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围手术期应用抗凝及抗血小板药物对起搏器植入术后囊袋出血的影响。方法回顾3年来在本院行起搏器植入或更换的患者资料,对其中血栓高危患者在不停用抗凝或抗血小板药物的情况下,手术完成情况进行分析,了解围手术期抗凝和抗血小板药物的使用方法及术后囊袋出血情况。结果所有26例均顺利完成手术,15例术后起搏器囊袋正常,4例囊袋部位出现大于5cm×5cm瘀斑,7例发生囊袋血肿,其中严重出血5例,发生率为19.23%。严重出血见于围手术期用双重抗血小板药物或抗凝药物治疗。经适当处理,囊袋出血消失。随访3.0±2.6个月,无迟发囊袋出血发生。结论①围手术期使用单一抗血小板药物或短期应用低分子肝素替代双重抗血小板药物相对安全;②围手术使用双重抗血小板药物或单纯抗凝治疗发生囊袋出血的风险高,且抗凝治疗多为严重出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囊袋处理方法在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更换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96例永久性起搏器更换患者,50例[年龄(72±177;6.2)岁,起搏器植入时间(8.3±177;2.6)年]在原囊袋中植入新起搏器(传统囊袋组),46例[年龄(71±177;10.4)岁,起搏器植入时间(8.7±177;2.2)年]切除原囊袋,充分止血后在新囊袋中植入新起搏器(新囊袋组)。观察术中两组的起搏囊袋处理时间,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血肿发生率,囊袋感染率,并对患者行舒适度评估。结果传统囊袋组囊袋处理时间(2.6±177;1.6)min,血肿发生率12.0%(6/50),囊袋感染率4.0%(2/50),体温增高发生比例20.0%(10/50),患者满意度72.0%(36/50)。新囊袋组囊袋处理时间(3.4±177;1.3)min,血肿发生率6.5%(3/50),囊袋感染率0,体温增高发生率8.7%(4/46),患者满意度93.5%(43/46)。血肿发生率、囊袋感染率、体温增高发生率、患者满意度新囊袋组优于传统囊袋组(均P<0.05)。结论起搏器更换术中,常规切除原起搏器囊袋有利于降低血肿及囊袋感染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起搏器置入术后反复囊袋内血肿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男,66岁。因间断心悸伴头晕3年入院。入院后动态心电图示心动过缓伴窦房阻滞(5.4sR-R长间歇),诊断为病窦综合征,并于2004年11月29日行双腔起搏器置入术。患者无冠心病、高血压等病史,入院前后均未用抗血小板及抗凝剂等药物,且凝血功能检测均正常,但术中囊袋内渗血明显,需反复更换无菌纱布。置入电极及起搏器并缝合切口后,挤压囊袋,清除积血,压迫止血约20min后加压包扎,沙袋压迫12h。术后患者无特殊不适,起搏器工作良好。术后第3天,伤口换药时发现囊袋表面肿胀,切口开裂,起搏器外露。考虑为囊袋内血肿张力高并使切口裂开。急送患者至手…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手法按压在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囊袋出血中的疗效。方法 38例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囊袋出血患者随机分成常规处理组(n=20)及手法按压组(n=18),比较两组血肿消退情况及住院天数。结果常规处理组5例血肿自行消退,3例加压包扎后好转,有7例加压包扎无好转后芒硝外敷好转,5例抽液加压包扎后好转;手法按压组血肿均消退,按压时间为0.5~10小时,平均(5.25±1.85)小时。平均手术后住院时间常规处理组为(10.4±0.8)天,手法按压组为(8.2±0.8)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感染病例。结论手法按压在起搏器术后囊袋出血处理中安全有效,并可缩短住院天数。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目前的强化抗栓治疗策略对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囊袋血肿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对2002-03-2012-12期间,在我院首次植入或更换的永久心脏起搏器患者的植入以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共有632例患者在我院植入或更换永久心脏起搏器,共有29例患者出现起搏器囊袋并发症。443例(70.09%)患者使用抗栓药物治疗,其中发生早期囊袋并发症18例(4.74%),发生晚期囊袋并发症6例(1.81%)。189例(29.91%)患者未使用抗栓治疗药物,其中发生早期囊袋并发症3例(1.59%),发生晚期囊袋并发症2例(1.06%)。与未使用抗栓治疗药物相比,使用抗栓治疗药物明显增加早期囊袋血肿并发症的发生率(4.74%:1.59%,P0.05)。晚期囊袋并发症主要见于高龄、糖尿病以及低体重患者。结论:目前的强化抗栓治疗策略明显增加起搏器植入早期囊袋血肿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起搏器囊袋破溃9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起搏器囊袋破溃的常见原因及合理处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890例心脏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患者,包括植入心脏复律除颤器及三腔起搏器患者的资料,其中9例患者术后发生起搏器囊袋破溃。分析上述患者的临床情况及处理过程,寻找引起起搏器囊袋破溃的常见原因及合理处理方法。结果:9例患者均为亚急性或慢性囊袋破溃,其中6例患者囊袋分泌物细菌培养阳性,大部分为表皮葡萄球菌。经在将起搏器移至对侧及抗感染治疗后破溃囊袋良好愈合。结论:永久起搏器术后囊袋破溃患者的常见原因是囊袋感染。合理的处理方法是抗感染及将原起搏器及电极取出,并植入对侧相应部位。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使用抗生素液冲洗起搏器囊袋对囊袋感染的预防作用。方法122例患者分为抗生素囊袋预防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两组手术操作相同,术后经静脉使用抗生素7d,第7天拆线。术后1、3、6、12月、3年常规随访,观察手术切口及囊袋情况。结果两组各有1例于术后第4天和第7天发生囊袋感染,两组囊袋感染发生率无显著差别。结论在老年患者永久起搏器植入术中,使用抗生素冲洗囊袋对囊袋感染发生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探讨不同时期起搏器更换术囊袋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总结更换起搏器的方法和临床经验,从而提高起搏器更换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11年12月共10年间167例更换起搏器时局部囊袋处理方法的变化,即2008年以前原囊袋内周围形成的纤维网格不予以分开,仅在囊袋上部切口附近分离皮肤及组织,形成大小适中的囊袋;2008年以后尽量将原囊袋中形成的纤维网格分开,适当扩大原囊袋,并加强术后囊袋管理;同时观察起搏器更换术后囊袋感染和血肿的发生情况。结果 167例更换起搏器患者,均为起搏器电池耗竭;其中2008年1月以前更换者为77例,2008年1月以后更换者为90例。2个时间段,与起搏器囊袋并发症相关的患者和植入因素无显著不同,与2008年以前相比,2008年以后行起搏器更换术囊袋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6.7%vs 27.3%,P0.01),其中局部囊袋血肿10例(5.9%),8例(80%)为2008年以前更换,局部囊袋感染17例(10.2%),13例(76.5%)为2008年以前更换。结论起搏器更换术中将由结缔组织形成的原囊袋周围钝性分开的处理方法可降低起搏器更换术囊袋相关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不同措施预防华法林抗凝患者起搏器术后囊袋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华法林抗凝患者行起搏器植入术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采用不同预防囊袋出血措施分为两组。A组患者术前调整INR至1.5~2.0,围手术期不停用华法林,术中局部应用凝血酶原涂抹囊袋;B组患者术前3天停用华法林,改用低分子肝素替代抗凝治疗,术后恢复使用华法林。比较两种方法预防起搏器术后囊袋出血的效果。结果共840例行起搏器手术患者中,有78例为长期使用华法林抗凝的患者。A组患者42例,术后发生轻度囊袋出血4例,中度囊袋出血1例。B组患者36例,术后发生轻度囊袋出血7例,中度囊袋出血3例,重度囊袋出血1例。结论华法林抗凝患者起搏器植入术后囊袋出血的风险增高,而术前调整INR值并在术中局部应用凝血酶原较围术期低分子肝素替代对预防囊袋出血具有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心脏起搏器囊袋相关并发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362例永久起搏器患者囊袋相关并发症的原因。结果:发生起搏器囊袋相关并发症共23例,发生率6.35%。其中≥60岁19例,发生率8.75%;<60岁4例,发生率3.15%。两年龄段囊袋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有差异(P<0.05),并发症包括囊袋出血/血肿13例(3.59%),囊袋感染4例(1.10%),切口裂开2例(0.55%),囊袋漏2例(0.55%),囊袋积液1例(0.28%),囊袋窦道1例(0.28%)。结论:起搏器囊袋相关并发症在60岁以上患者发生率有升高趋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老年患者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囊袋血肿的发生情况,并探讨其原因。方法对2006年8月—2011年10月植入起搏器的136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6例中有8例发生囊袋血肿,发生率5.88%;其中发生在7d以内囊袋出血的患者5例,7d~14d囊袋出血的患者3例。8例患者中3例用注射器局部抽吸,1例抽吸效果欠佳后改为重新切开囊袋止血,3例切开囊袋,清创止血、并用立止血在囊袋内湿敷;2例芒硝外敷,盐袋压迫。无一例发生感染。结论老年患者起搏器囊袋内出血与起搏器手术操作、应用抗凝药物、患者的年龄、营养状况密切相关。高龄患者本身可能存在潜在的凝血功能障碍或因并存疾病需应用抗凝药物,囊袋血肿发生较高。局部处理主要依据囊肿大小、皮肤瘀斑色泽、出血速度和起搏器囊袋张力大小而定。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性,71岁,因间歇性高度房室传导阻滞行双腔永久起搏器植入术,术后1个月囊袋感染,拟行囊袋清创术时,发现电极导线赘生物形成,更换电极后仍反复形成赘生物。借助PET-CT检查,判定赘生物为血栓可能性大,强化抗凝治疗后,赘生物逐渐缩小,最终消失。术后9个月随访,起搏器工作正常,电极导线未见赘生物形成。  相似文献   

16.
<正>起搏器囊袋感染是起搏器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不及时处理可能引起心内膜炎、全身感染、甚至危及生命。目前常用的处理起搏器囊袋感染的方法是拆除起搏系统,换对侧植入。本文介绍2例原囊袋下方重做囊袋处理起搏器囊袋感染的病例。1病例介绍例1:患者,男,71岁。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植入双腔起搏器,术后5个月囊袋红肿,脓液渗出再次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围手术期不同抗凝策略对病窦综合征(SSS)合并心房颤动(AF)患者起搏器植入术后囊袋相关并发症及血栓栓塞事件的影响。方法将84例应用华法林抗凝的SSS合并AF需要接受起搏器植入的患者分为3组。A组:围手术期不中断华法林;B组:停用华法林,低分子肝素桥接治疗;C组:停用华法林。观察术后1年内囊袋相关并发症及血栓栓塞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A组出现囊袋血肿2例;B组出现囊袋血肿3例,其中1例囊袋破溃并拔除起搏系统;C组囊袋血肿2例。A、B组均无血栓栓塞事件发生;C组围手术期出现急性脑梗塞2例。结论 SSS合并持续性AF卒中中高危患者起搏器植入不停用华法林未明显增加囊袋相关并发症,未出现明显血栓栓塞事件。  相似文献   

18.
起搏器囊袋血肿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减少和避免起搏器手术后囊袋血肿的发生,本文应用电刀直接缝合法,术后无血肿发生,住院时间较短,现将结果报告于下。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02年1月至2006年5月在我院住院的首次植入心脏永久起搏器患者178例。男性92例、女性86例,年龄38~95岁,平均(73±11·8)岁。其中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及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植入术后早期出现囊袋相关并发症的原因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486例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及ICD植入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一般情况(年龄、性别、合并全身疾病、术前抗凝药物、术前合并感染,术前临时起搏,电极数量,手术时长),术后早期感染和囊袋相关并发症(血肿、感染、破溃),并针对可能的诱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出现囊袋血肿28例(5.7%),囊袋破溃3例(0.6%),感染69例(14.2%)。多因素分析显示,血肿的发生与术前使用抗凝药物及临时起搏应用呈正相关(P0.05)。起搏器围术期发热与术前抗凝药物使用及术前是否合并感染有明显相关(P0.05)。虽然二次手术(尤其是临时起搏患者中)与起搏器术后血肿无明显相关性,但是二次手术后的血肿的发生率也明显升高。结论起搏器术前抗凝药物使用是起搏器术后早期出现感染及血肿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囊内过氧化氢溶液冲洗治疗起搏器囊袋血肿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经囊内过氧化氢溶液冲洗治疗起搏器囊袋血肿的疗效。方法14例囊袋积血病人给予开放囊袋,挤出积血,用注射器向囊内注射3%过氧化氢溶液(5~8)mL,保留2min~3min后排出,必要时反复冲洗(2~4)次,最后用生理盐水冲洗2次,排出囊内积血积气,放置引流,观察换药。结果14例病人全部起到明显止血作用,成功率100%。晚期发生囊袋血肿的愈合时间相应延长。结论用过氧化氢溶液冲洗囊袋治疗起搏器安装术后囊袋血肿可缩短血肿恢复时间,而且简单、安全,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