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研究丹参对瑞舒伐他汀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影响.方法 12只雄性大鼠,体质量(230±15)g,随机分为2组:单用瑞舒伐他汀组(80mg/kg)与瑞舒伐他汀合用丹参(400 mg/kg)组,每组6只,分别于给药前及给药后0.5、1、1.5、3、5、8、10、12、24 h时从眼眶静脉采血约0.3 ml,采用LC-MS测定血药浓度,比较两组间药代参数,利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合用丹参后瑞舒伐他汀药代动力学参数Cmax、AUC0-t、AUC0-∞分别增加60.81%、88.00%和82.92%,而T1/2与CLz/F值分别降低了33.21%和21.51%.结论 大鼠体内丹参可影响瑞舒伐他汀的药代动力学特性.  相似文献   

2.
3.
4.
目的:本文主要研究使用瑞舒伐他汀对发生脑梗塞患者进行治疗的脑血流动力学产生的影响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接收治疗的100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50例,所有患者给予对症药物,主要为抗血小板的聚集和营养脑神经的药物,其中研究组在此基础治疗上服用瑞舒伐他汀10mg qd,连续服用3个月;而对照组则不服用。对患者进行经颅的多普勒超声检查(TCD)对比两组患者脑血流的动力学情况。结果:通过三个月的治疗,对照两组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情况表明,研究组患者在3个月之后大脑动脉的血流速度比发病前有所上升,脑动脉的搏动指数有所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在进行脑梗塞治疗时,除了一般常规治疗,加服瑞舒伐他汀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脑血流的动力学,有利于患者病情的恢复。  相似文献   

5.
张丹   《中国医学工程》2013,(3):61-61,63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脑梗塞患者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42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71例,其中观察组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脑血流动力学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患侧大脑中动脉Vm、Vs、Vd、PI、RI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患侧大脑中动脉PI、R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治疗脑梗塞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6.
瑞舒伐他汀对大鼠压力超负荷心肌肥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干预对压力超负荷所引起大鼠心肌肥厚及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各组(除假手术组外)通过部分结扎大鼠腹主动脉构建心肌肥厚模型,A为假手术组,B为单纯手术组,C为卡托普利组,术前一周给予卡托普利(50mg/kg.d)灌胃直至术后4周,D、E组为瑞舒伐他汀组,术前一周分别给予瑞舒伐他汀(2mg/kg.d组及4mg/kg.d组)灌胃直至术后4周。同时A、B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测动脉血压,心脏质量指数(HMI),应用病理学方法检测胶原容积百分比(CVF)。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组织CTGF蛋白表达,用RT-PCR法检测心肌组织中CTGFmRNA水平的表达。结果:1B组较A组动脉血压、HMI明显增加(P<0.01)、CVF明显增加(P<0.01);D、E组较B组心脏质量指数明显降低(P<0.01),胶原容积百分比降低(P<0.01);C组较A组其HMI、CVF明显降低(P<0.01)。2B组CTGF蛋白及CTGFmRNA表达较A组增加(P<0.01);D、E组CTGF蛋白及CTGFmRNA表达较B组明显下降(P<0.01);C组较B组其CTGF蛋白、CTGFmRNA表达明显下降(P<0.01)。结论:1心肌肥厚大鼠心肌组织中CTGF表达显著增加。2瑞舒伐他汀能够有效地延缓压力负荷诱导的心肌重构并降低CTGF蛋白、CTGFmRNA表达。  相似文献   

7.
李丹丹  万大国 《重庆医学》2013,42(11):1204-1206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ROS)对心肌梗死后大鼠Periostin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改善心肌重构的机制。方法雌性SD大鼠30只,结扎左前降支建立急性心肌梗死(AMI)模型,术后24h随机分为AMI组和ROS组各15只;另设15只为假手术组(Sham组),只穿线不结扎。ROS组大鼠每天给予ROS 10mg/kg(溶于2mL清水)灌胃,另两组每天以2mL清水灌胃。4周后比较各组大鼠胶原容积分数(CVF)、Periostin蛋白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Periostin的mRNA表达差异。结果与AMI组相比,ROS组心肌CVF、Periostin蛋白及TGF-β1和Periostin的mRNA均显著降低(P<0.05),ROS组和AMI组上述指标均显著高于Sham组(P<0.05)。结论 ROS能够降低受损心肌中Periostin表达水平,可能是其改善心肌重塑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脓毒症心肌损伤大鼠超敏肌钙蛋白I(High-sensitivity troponin I,hsTnI)、心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s-activated receptor-γcoactivator-1α,PGC-1α)、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II(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l light chain 3B,LC3-II)、雷帕霉素靶蛋白(mechanistic target of rapamycin,mTOR)及自噬效应蛋白Beclin-1的水平,探讨瑞舒伐他汀影响脓毒症心肌细胞自噬及减轻心肌损伤的机制.方法:24只清洁级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Sham组)、脓毒症心肌损伤模型组(CLP组)、瑞舒伐他汀给药组(ROS组),每组8只.于手术后24 h分别检测hsTnI、PGC-1α、LC3-II、mTOR及Beclin-1浓度,光镜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变化.结果:三组术后24 h hsTnI、PGC-1α、LC3-II、mTOR及Beclin-1浓度间有显著差异(P<0.05);与Sham组比较,术后24 h CLP、ROS组hsTnI[(1524.00±93.97 vs 309.50±31.80 pg/mL)(696.7.±52.61 vs 309.50±31.80 pg/mL)]、PGC-1α[(63.56±9.27 vs 15.92±4.49)(39.18±6.08 vs 15.92±4.49]、LC3-II[(33.09±1.42 vs 17.83±1.47)(40.47±2.55 vs 17.83±1.47)]、mTOR[(29.72±2.15 vs 17.33±1.13)(24.12±1.29 vs 17.33±1.13)]及Beclin-1[(30.48±1.86 vs 20.58±1.68)(41.09±3.22 vs 20.58±1.68)]浓度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CLP组同期比较,ROS组hsTnI(696.7±52.61 vs 1524.00±93.97 pg/mL)、PGC-1α(39.18±6.08 vs 63.56±9.27)及mTOR(24.12±1.29 vs 29.72±2.15)浓度均明显下降,LC3-II(40.47±2.55 vs 33.09±1.42)及Beclin-1(41.09±3.22 vs 30.48±1.86)浓度升高,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光镜下CLP组和ROS组存在心肌损害,ROS 组较CLP组心肌损伤有所减轻.结论:瑞舒伐他汀通过影响脓毒症心肌损伤时自噬因子水平,从而减轻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牛磺酸(TAU)在血浆和组织中HPLC的测定方法,进行TAU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Wistar大鼠在清醒状态下以60 mg/kg尾静脉注射TAU,分别于给药前和给药后1、3、5、10、15、20、30、45 min,l、1.5、2h,从內眦静脉取血0.5mL,分离血浆后,以乙腈沉淀蛋白,2,4-二硝基氟苯(DNFB)进行柱前衍生化处理后,采用RP-HPLC法,以A:乙酸钠溶液(pH7.0),B:乙腈-水(40∶60,v/v)为二元流动相,经Venusil 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分离,紫外检测器于波长360 nm处测定血浆中TAU含量,根据测定结果绘制TAU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并计算其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TAU以40 mg/kg、80 mg/kg、160 mg/kg尾静脉注射给药后,血中能迅速检测到TAU,其在大鼠体内药时过程符合非线性动力学,在房室模型的拟合上,符合一房室模型,其药代动力学参数T1/2分别为20.61、37.36和77.55 min,C0分别为317.28、477.63和818.02μg/mL,AUC(0-t)分别为10 132.0、18 305.5和59 508.6μg/(mL· min);3个剂量之间T1/2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随剂量增加而延长,AUC(0-1)明显随剂量增加而增大,并且与剂量不成比例;统计矩参数MRT(0-t)分别为28.579、42.549和49.701 min.结论:建立了HPLC法测定大鼠血浆中TAU的方法,能满足研究药物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其动力学行为符合一房室非线性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10.
醋氯芬酸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HPLC法研究醋氯芬酸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醋氯芬酸在大鼠体内的吸收较为迅速,给药后约10min达到血药浓度峰值,其药-时曲线符合一级吸收的二室模型,分布半衰期仅为4min左右,消除半衰期约为50min。三种剂量下的AUC分别为42.1、90.3、181.8μgmin/ml,剂量与AUC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提示醋氯芬酸在大鼠体内的处置属于线性动力学,其动力学参数呈剂量非依赖性。大鼠按10mg/kg剂量灌服醋氯芬酸后,心、胃、肠和肌肉组织内的浓度较高。醋氯芬酸在大鼠粪、尿和胆汁中的排泄较少。大鼠按10mg/kg剂量灌服醋氯芬酸后,其24h内累积尿排泄百分率仅为0.090%±0.018%;其24h内累积粪便排泄百分率仅为0.22%±0.07%;其12h内累积胆汁排泄百分率仅为0.33%±0.09%。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1):33-36
目的研究黄芪注射液长期给药后对氨茶碱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12只大鼠随机平均分为A组与B组:A组腹腔注射黄芪注射液4 g/kg,连续10 d,B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连续10 d。第10天给药后,两组均灌胃给予氨茶碱注射液20.8 mg/kg,并于给药前和给药后10 min、20 min、30 min、1 h、1.5 h、2 h、4 h、6 h、8 h、10 h和12 h尾静脉取血,采用UPLC测定血浆中茶碱的血药浓度。结果结果表明两组间药动学参数MRT_((0-12))、Vz/F、C_(max)、T_(max)、t_(1/2z)无显著性差异(P0.05),AUC_((0-12))和Clz/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AUC_((0-12))比B组降低了28.49%,Clz/F比B组提高了45.07%。结论黄芪注射液长期给药能诱导氨茶碱在大鼠体内的代谢,因此联合用药时应注意调整氨茶碱给药剂量,以免影响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瑞舒伐他汀对兔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 新西兰大白兔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与治疗组,每组10只.对照组以标准基础饲料喂养.模型组和治疗组以高脂饲料喂养4周后,行颈动脉内膜球囊损伤术,分别继续给予高脂饲料及高脂饲料加瑞舒伐他汀喂养6周.于4、10周末取血测定血脂及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的...  相似文献   

13.
14.
《医学教育探索》2010,33(2):106-109
目的:冰片和薄荷脑是清咽滴丸中主要挥发性有效成分。本研究拟建立大鼠ig清咽滴丸后血浆中龙脑和薄荷脑同时测定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阐明清咽滴丸中龙脑、薄荷脑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血浆样品采用内标法并经液-液萃取处理,同时采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检测龙脑和薄荷脑大鼠体内的血药浓度。结果:本法可同时测定龙脑、薄荷脑的大鼠血浆浓度,并采用DAS(Version 1.0)软件拟合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龙脑和薄荷脑均符合开放性一室模型。龙脑在2.5~50.0 ng/μL(r=0.996 3),薄荷脑在8.7~62.2 ng/μL(r=0.999 4)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最低定量限分别为2.4、5.0 ng/μL。结论:建立了灵敏、简便、准确的气相色谱法,该方法适用于清咽滴丸中冰片和薄荷脑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为清咽滴丸制剂的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考察甘草浸膏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紫外色谱法建立了甘草浸膏体内测定方法,并测定了大鼠血浆中甘草次酸的含量.结果 所用分析方法符合有关规范要求,可用于甘草次酸的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数据用D A S10药动学软件拟和,大鼠药-时曲线符合一室模型;结论甘草浸膏灌胃给药代谢、消除较慢(T1/2>3d),维持有效血药浓度的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16.
阿托伐他汀大鼠体内药动学及肠肝循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测定大鼠血浆、胆汁中阿托伐他汀的浓度的LC-MS方法,研究其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和肠肝循环情况。方法:测定大鼠静脉注射和灌胃给予阿托伐他汀后血浆中的药物浓度,对灌胃给药的吸收程度进行研究;测定大鼠给药后12h胆汁中的药物浓度,计算其累积排泄率;运用大鼠肠肝循环模型研究阿托伐他汀在大鼠体内从胆汁重吸收的药动学过程,经3P87程序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大鼠静脉注射和灌胃给予阿托伐他汀后体内药动学过程均符合二房室一级吸收模型,灌胃给药的绝对生物利用度为10.2%,两种途径给药后12h的胆汁累积排泄率分别是(7.3±1.4)%和(3.3±0.02)%。大鼠肠肝循环模型表明,胆汁供体组大鼠的AUC和胆汁受体组大鼠的AUC分别是(26383.0±9870.5)ng/mL·min和(2636.8±1815.0)ng/mL·min。结论:阿托伐他汀在大鼠体内口服吸收程度较低,静脉注射给药后存在肠肝循环现象。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对糖尿病大鼠心肌功能和NT-pro-BNP的影响.方法:利用高糖高脂饲料喂养2个月和链脲佐菌素制备Wistar大鼠糖尿病模型,造模成功后继续原饲料喂养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瑞舒伐他汀组.对照组每日予生理盐水灌胃,瑞舒伐他汀组每日予瑞舒伐他汀(20mg/kg)灌胃,持续2个月.观察心脏超声指标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后壁厚度(LWPWT)和左室射血分数(EF)的变化;检测两组大鼠实验末血糖情况,血脂指标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和心功能指标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计算心脏重量/体重比.结果:瑞舒伐他汀组大鼠实验末的LVEDD和LWPWT指标低于对照组,EF指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末两组大鼠空腹血糖相比无明显差异;TG、TC和NT-pro-BN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瑞舒伐他汀组大鼠实验末心脏重量/体重比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瑞舒伐他汀能改善脂代谢紊乱,降低NT-pro-BNP水平,减轻糖尿病大鼠心肌功能障碍和损伤.  相似文献   

18.
张东阳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7):3185-3187
目的比较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流动力学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舞阳县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3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8例。对照组口服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服用瑞舒伐他汀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及神经功能。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观察组脑部双侧动脉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血管搏动指数(PI)大,阻力指数(RI)小,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较好,可有效调节血流动力学,改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9.
以烟酸和辛伐他汀为模型药物制备复方双层缓释片,并评价其体外释放特性。采用双周期双交叉给药方案,LC-MS/MS法同时测定自制制剂和市售制剂中烟酸和辛伐他汀的血药浓度,对6只Beagle犬进行了药代动力学和生物利用度的初步研究。自制制剂和市售制剂给药后烟酸的cmax分别为(6.43±0.80)和(6.38±0.47)μg/mL,tmax分别为(2.80±1.00)和(2.50±1.00)h,AUC分别为(30.16±4.51)和(27.49±4.04) μg·h/mL;辛伐他汀的cmax分别为(38.65±1.71)和(40.54±2.33)ng/mL,tmax均为(1.50±0.40)h,AUC分别为(118.76±11.83)和(115.76±5.46)ng·h/mL。结果表明两种制剂中烟酸和辛伐他汀的AUC,cmaxtmax都等效,说明自制制剂和市售制剂在Beagle犬体内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麻醉剂量的水合氯醛和苯巴比妥钠对大鼠体内氨茶碱药代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36只大鼠分为水合氯醛组、苯巴比妥钠组和对照组,均进行单次给药试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茶碱在大鼠体内的血药浓度,以DAS 2.0软件计算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水合氯醛组、苯巴比妥钠组和对照组的药代动力学参数中曲线下面积(AUC0-∞)为(386.503±38.002)、(140.704±13.634)和(414.497±33.909)mg.h-1.L-1,消除半衰期(t1/2)为(3.442±0.616)、(4.824±1.333)和(3.214±0.425)h,清除率(CL)为(0.056±0.006)、(0.149±0.013)和(0.050±0.004)L.h-1.kg-1,达峰质量浓度(Cmax)为(77.457±7.780)、(47.403±6.644)和(77.637±9.486)mg.L-1,达峰时间(Tmax)为(1.083±0.289)、(1.042±0.144)和(1.250±0.261)h,苯巴比妥钠组与对照组、水合氯醛组的AUC0-∞、t1/2、CL、Cmax、Tmax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水合氯醛组与对照组各项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苯巴比妥钠可显著影响大鼠体内氨茶碱的代谢,而水合氯醛对大鼠体内氨茶碱的代谢影响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