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醋酸棉酚(gossypol acetic acid,GAA)对体外培养的人腺样囊性癌ACC—M细胞生长及E—cadherin基因甲基化的影响。方法:应用四唑盐比色法(MTT)观察GAA对人腺样囊性癌ACC—M细胞生长的作用。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CR)检测ACC—M细胞在GAA作用48、72h后E-cadherin基因甲基化状态的改变情况。结果:MTT法检测显示:GAA作用ACC—M细胞24、48和72h后,细胞的生长受到抑制。MS—PCR检测结果显示:分别以19、10μmol/L的GAA作用ACC—M细胞48、72h后,E—cadherin甲基化条带的平均灰度值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GAA能抑制ACC—M细胞生长,降低E—cadherin基因的甲基化水平,这可能是GAA抗肿瘤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DNA甲基转移酶1(DNMT1)表达稳定抑制的唾液腺腺样囊性癌细胞系ACC-M,探讨DNMT1表达抑制对ACC-M细胞E-cadherin表达的影响。方法:设计靶向干扰DNMT1的shRNA序列,构建携带该序列的慢病毒载体并转导ACC-M细胞,对筛选出的抗性克隆采用RT-PCR、荧光定量PCR、免疫印迹方法分别检测DNMT1mRNA、蛋白质水平,筛选获得DNMT1表达稳定抑制的ACC-M细胞,并通过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E-cadherin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状态,荧光定量PCR检测E-cadherin的表达情况。采用SPSS11.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t检验。结果:筛选获得DNMT1稳定表达抑制的ACC-M细胞,其mRNA、蛋白相对表达水平(0.156±0.008,0.163±0.013)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和空载对照组。进一步检测发现,E-cadherin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水平明显降低,E-cadherinmRNA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0.05。结论:shRNA慢病毒载体介导的RNA干扰能够有效、稳定地抑制ACC-M细胞DNMT1的表达,并降低ACC-M细胞E-cadherin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水平,从而使E-cadherin基因表达增强。  相似文献   

3.
抑癌基因TIP90蛋白在涎腺腺样囊性癌中表达意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检测抑癌基因TIP30蛋白在涎腺腺样囊性癌(Salivery Adenoid Cysitc Carcinoma,SACC)中的表达。方法 选取我院1983年至今病理诊断为涎腺腺样囊性癌组织标本20例,男性9例,女性11例;另选8例正常涎腺(颌下腺、腮腺)组织作对照。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组织中TIP30蛋白的表达。用显色指数和灰度值两个指标表示TIP30蛋白的表达量。结果 TIP30蛋白在正常涎腺组织中高表达,显色指数为强阳性;在20例肿瘤组织及淋巴结转移组织中,TIP30蛋白呈低表达,80%(16/20)为阴性;16例显色指数<5%,4例为弱阳性。TIP30在肿瘤组织中表达的灰度值为186.45,在正常涎腺组织中表达的灰度值为123.25,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抑癌基因TIP30蛋白在SACC组织中表达量与正常涎腺组织相比显著性降低,由此可推论TIP30基因在SACC中表达是缺失的。  相似文献   

4.
人涎腺腺样囊性癌P53、P16基因mRNA与蛋白表达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对人涎腺腺样囊性癌(ACC)与正常涎腺组织P53、P16mRNA与蛋白表达情况进行比较研究。方法:收集6例人涎腺腺样囊性癌患者的肿块和其周围正常腮腺组织采用逆转录PCR(RT-PCR)技术,对肿瘤组织和正常涎腺组织P53与P16mRNA表达进行研究后,进一步采用蛋白质印记(western blot)技术对两种组织的P53与P16蛋白表达研究。结果:人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与正常涎腺细胞细胞相比其P53基因mRNA,及其蛋白表达均显著增高,P16基因mRNA,及其蛋白表达显著降低甚至缺失。结论:P53基因的过度表达或者P16基因的阴性表达二者都可以作为诊断ACC的肿瘤标记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人涎腺腺样囊性癌组织和细胞系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86例不同亚型的人涎腺腺样囊性癌组织病理切片、20例正常腮腺组织切片及ACC-2细胞爬片进行EGFR的检测;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对ACC-2细胞中EGFR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在涎腺腺样囊性癌组织中EGFR呈过度表达,其阳性率要明显高于正常腮腺组织(P<0.05);EGFR的表达在腺样囊性癌的恶性程度相关(P<0.05);ACC-2细胞中也检测到了EGFR的过度表达。结论:EGFR表达与腺样囊性癌恶性度及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高转移涎腺腺样囊性癌ACC-M细胞侵袭IV型胶原的能力,本文采用Boyden小室,以人羊膜为靶组织,以涎腺腺样囊性癌ACC-2细胞和高转移克隆株ACC-M细胞作为侵袭细胞,观察二种细胞的体外侵袭行为。结果表明二种细胞对羊膜均有不同程度的侵袭作用,但在时间上ACC-M具有较强的侵袭能力,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实验模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药有效成分苦参碱(Mat)对人涎腺腺样囊性癌(SACC)细胞系ACC-M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体外培养ACC-M细胞,用不同质量浓度Mat溶液对体外培养的ACC-M细胞进行处理。通过MTT比色法和流式细胞仪细胞周期检测来测定不同质量浓度Mat溶液对ACC-M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经Mat处理后,ACC-M细胞生长明显受到抑制,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结论Mat对ACC-M细胞的增殖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抑制作用的发生可能与其细胞周期阻滞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整合素连接激酶(integrin-linked kinase,ILK)和上皮型钙黏蛋白(E-cadherin)在涎腺腺样囊性癌(salivary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SA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ILK和E-cadherin在SACC及正常涎腺组织中的表达。结果:ILK在SACC中表达,ILK的表达与SACC临床病理分型不相关(P>0.05),与TNM分期有关,在发生神经侵犯及远处转移的病例中,ILK的表达明显增加(P<0.05);与正常涎腺组织相比,E-cadherin在SACC中表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cadherin表达与不同组织病理学类型有关,且在实体型、发生神经侵犯及远处转移的病例中,E-cadherin表达下降更明显(P<0.05);ILK与E-cadherin的表达呈负相关(r=-0.768,P<0.001)。结论:SACC组织中ILK表达上调而E-cadherin表达降低,有望成为临床判断涎腺腺样囊性癌恶性程度、评估预后的潜在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BDNF、TrkB和E-cadherin在唾液腺腺样囊性癌(salivary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SACC)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点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76例唾液腺腺样囊性癌和20例正常唾液腺组织中BDNF、TrkB和E-cadherin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采用SPSS17.0软件包对实验结果进行χ2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Spearman相关系数检验。结果:与正常唾液腺组织相比,BDNF、TrkB在SACC组织中呈现高表达,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9.5%、92.1%;E-cadherin呈现中低表达,阳性表达率为46.1%。BDNF的表达与肿瘤临床分期、肿瘤转移显著相关(P<0.05)。TrkB的表达与肿瘤临床分期、神经侵袭、肿瘤转移显著相关(P<0.05)。 E-cadherin的表达与肿瘤病理分型、临床分期、神经侵袭、转移呈显著负相关(P<0.05)。在SACC中,BDNF表达与 E-cadherin表达无显著相关性(P>0.05),而TrkB表达与E-cadherin表达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BDNF、TrkB和E-cadherin的表达与SACC的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检测3者的表达对SACC的诊断和临床病理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对涎腺腺样囊性民腺淋巴瘤中的ras癌基因产物P21蛋白的表达研究。ras癌基因与涎腺恶性肿瘤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25例腺样囊性癌与22例腺淋巴瘤中ras-P21蛋白表达状况行了检测。结果 腺样囊性癌阳性表达率为92%,腺淋巴瘤阳性率为22.7%,经χ^2检验二者阳性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结论 腺样囊性癌的发病与ras癌基因的激活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P53,bcl-2和ki-67在腺样囊性癌(AC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20例ACC石蜡包埋组织中P53,bcl-2和ki-67蛋白表达。结果 P53,bcl-2和ki-67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0%,70%和80%,P53,和ki-67阳性率在不同ACC组织亚型中存有差异(P〈0.05),bcl-2阴性表达者3年死亡率高于阳性表达患者(P〈0.01),ki-6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涎腺腺样囊性癌(ACC)c-erb B-2癌基因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抗c-erb B-2癌基因的单克隆抗体对25例(ACC)肿瘤标本和两个ACC细胞株进行免疫组化研究。结果各种类型的ACC和两个细胞株均呈阴性表达。结论提示c-erb B-2不能作为ACC恶性程度的标志。  相似文献   

13.
抑癌基因TIP30蛋白在涎腺腺样囊性癌中表达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检测抑癌基因TIP30蛋白在涎腺腺样囊性癌 (SaliveryAdenoidCysticCarcinoma ,SACC)中的表达。方法 选取我院 1 983年至今病理诊断为涎腺腺样囊性癌组织标本 2 0例 ,男性 9例 ,女性 1 1例 ;另选 8例正常涎腺 (颌下腺、腮腺 )组织作对照。采用免疫组化方法 ,检测组织中TIP30蛋白的表达。用显色指数和灰度值两个指标表示TIP30蛋白的表达量。结果 TIP30蛋白在正常涎腺组织中高表达 ,显色指数为强阳性 ;在2 0例肿瘤组织及淋巴结转移组织中 ,TIP30蛋白呈低表达 ,80 % (1 6 / 2 0 )为阴性 ;1 6例显色指数 <5 % ,4例为弱阳性。TIP30在肿瘤组织中表达的灰度值为 1 86 4 5 ,在正常涎腺组织中表达的灰度值为 1 2 3 2 5 ,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 结论  抑癌基因TIP30蛋白在SACC组织中表达量与正常涎腺组织相比显著性降低 ,由此可推论TIP30基因在SACC中表达是缺失的  相似文献   

14.
腺样囊性癌是最具特征性的唾液腺恶性肿瘤之一,已有研究证实其发生发展涉及多个基因的改变。笔者就近年来与之有关的细胞周期调节基因、组织结构相关基因、侵袭与转移相关基因、凋亡相关基因、错配修复基因、染色体杂合性丢失及其基因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黄艳  农晓琳 《口腔医学》2010,30(4):248-250
腺样囊性癌和其它肿瘤一样,发生与发展呈现多阶段和多种分子参与的特点。在其发生发展的各个阶段均有特异性基因参与,对这些基因及其作用的了解将为腺样囊性癌的预防、治疗以及预后评价提供理论依据。现就目前腺样囊性癌相关基因的研究情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nm23-h1对腺样囊性癌细胞株(adnoid cystic carcinoma cell line-M,ACC-M)的肺转移是否具有抑制作用。方法:20只裸鼠,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每只裸鼠经尾静脉注入5×106个用阳离子脂质体介导nm23-h1质粒体外转染所得阳性表达的ACC-M细胞,对照组注入等量的未转染ACC-M细胞,1周及4周时处死动物获取肺标本,常规组织学观察。结果:1周时实验组未见转移,而对照组有少量小转移灶;4周时实验组肺内仍未见转移灶,对照组可见大量灰白色转移结节。结论:nm23-h1对ACC-M的肺转移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检测Ezrin基因在人涎腺腺样囊性癌(salivary gland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SACC)中的表达,探讨Ezrin基因对SACC肺高转移细胞(adenoid cystic carcinoma,ACC)-M增殖、凋亡及侵袭活性的影响和作为SACC基因治疗靶点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结法(streptavidin-perosidase,SP)检测石蜡包埋的43例SACC、40例涎腺多形性腺瘤(pleomorphic adenoma,PA)及15例正常涎腺组织中Ezrin的表达.设计并合成Ezrin特异性经化学修饰的双链siRNA和双链SiRNA阴性对照组,经脂质体介导转染人ACC-M,将细胞分为实验组、阴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免疫细胞化学分析各组细胞中Ezrin基因的mRNA及蛋白表达变化;甲基噻唑基四唑(MTT)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检测各组细胞体外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周期及凋亡情况;Transwell实验检测各组细胞侵袭能力差异.结果 15例正常涎腺组织Ezrin表达阳性4例,40例PA中23例、43例SACC中37例,Ezrin表达阳性依次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zrin特异性siRNA转染ACC-M后,Ezrin基因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细胞增殖活性受抑制,细胞凋亡增加,细胞侵袭能力下降(P<0.05).结论 Ezrin的高表达可能在SACC的发生、发展及转移中发挥一定作用,Ezfin特异性siRNA能有效沉默ACC-M细胞Ezrin基因,使体外培养的ACC-M细胞在一定程度上增殖受抑制并诱导细胞凋亡及降低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槲皮素对人腺样囊性癌细胞系ACC-M增殖和凋亡的作用,探讨槲皮素影响ACC-M细胞凋亡的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CCK-8 法检测不同浓度的槲皮素对ACC-M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并计算抑制率,计算IC50;流式细胞术检测 ACC-M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周期分布;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 ACC-M细胞中Survivin mRNA的表达。采用SPSS 20.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槲皮素抑制 ACC-M细胞增殖的作用明显,且呈浓度依赖性,IC50为151.12 μmol/L(P<0.05);Annexin V/PI 双染法检测显示,槲皮素能够诱导ACC-M细胞凋亡,且与剂量、时间呈正相关(P<0.05);PI染色法检测显示,槲皮素主要作用于 G2/M 节点,能将细胞特异性地阻滞于 G2/M 期;RT-PCR检测显示,随着药物浓度增加,ACC-M细胞中Survivin mRNA的表达水平均呈不同程度的降低,200 μmol/L 槲皮素可显著抑制Survivin mRNA的表达。结论 槲皮素能够抑制ACC-M细胞增殖,诱导其凋亡,且呈时间-剂量依赖性。槲皮素可能通过下调Survivin的表达水平而发挥抗腺样囊性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Survivin基因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强的抑制细胞凋亡的基因,同时其还具有调节细胞增殖及参与血管生成的作用。Survivin基因的特异性表达不仅可以作为诊断涎腺腺样囊性癌(ACC)的新型指标,还可以作为判定涎腺ACC预后的指标。本文就Survivin基因在涎腺ACC的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全国涎腺腺样囊性癌专题研讨会会议纪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涎腺疾病学组主办、中国抗癌协会头颈肿瘤协作组协办、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承办的全国涎腺腺样囊性癌专题研讨会于 2 0 0 2年 6月 1 7~1 8日在北京召开 ,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代表 2 0余人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针对具有特殊生物学行为的涎腺腺样囊性癌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关专家相聚在一起 ,交流各自的研究经验 ,共同商讨进一步深入研究的计划和方案 ,并准备开展协作研究。在本次会议上 ,北京大学方伟岗教授介绍了肿瘤细胞侵袭转移的最新研究动向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林国础教授介绍了涎腺腺样囊性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