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认知治疗是以认知心理学为理论基础 ,通过揭露患者歪曲的情感反应背后的歪曲认知 ,并通过包括认知重建和行为试验等具体操作技术来改变这些歪曲认知 ,达到改变歪曲情感反应的目的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 ,最初由A .Beck用于治疗抑郁症。其理论假设是认知影响行为与情感反应 ,歪曲的认知导致适应不良的行为和情感 ,导致相关疾病 ,纠正歪曲的认知及相应的情感与行为反应 ,就可以治疗这些疾病[1] 。基于认知治疗的理论 ,已经编制了几个用于测量有关抑郁的思维问卷[2 ,3 ] 。在进行道家认知治疗的过程中 ,我们发现在焦虑性神经症和一些心身疾病的患…  相似文献   

2.
精神心理治疗作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一部分,其作用不可低估,同样它对口腔修复治疗效果有着显著影响。笔者对60例戴用可摘义齿后认为义齿有质量问题而多次复诊的病人作了调查,发现患者在修复治疗过程中均有一些心理反应,常见的有:1.对医生的评价。若是老医生,或举止有措,操作熟练,病人易产生信任感,易配合治疗。反之,若是年青医生,动作生硬,或仪表不整,对病人不耐烦,则患者易紧张不安、不信任甚至有对立情绪,遇有不  相似文献   

3.
瞿玮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2,24(12):1491-1492
肄病症是临床上常见神经症之一。疑病症患者的先占观念 ,往往很顽固 ,采用常用的认知疗法 ,行为疗法往往效果不理想 ,本案例采用短程精神动力心理治疗方法 ,在治疗过程中避开患者关注的疾病症状 ,而是挖掘其症状背后潜在内心冲突 ,使患者领悟症状真正的象征意义 ,从而放弃对症状的关注 ,而用现实、合理的态度去处理自己内心冲突。1 材料与方法  患者 ,女 ,2 2岁 ,大三学生。主诉 :只要身体稍不适则怀疑自己患有某种绝症 ,身体好时则不担心。每年发作 1~ 2次 ,持续 1月左右 ,只要自觉身体状态良好 ,怀疑患绝症念头自然消除。发作时伴情绪…  相似文献   

4.
邪教精神依赖和精神痴迷是一种独特的"成瘾"现象,有学者指出精神依赖和精神痴迷者具有精神病样症状,但是治疗这种情况有其独特性,针对邪教精神依赖和精神痴迷者需要进行全面的心理治疗,同时社会支持系统对邪教精神依赖和精神痴迷者起到的作用也非常关键  相似文献   

5.
6.
7.
目的 研究生物反馈结合精神心理治疗功能性便秘的疗效.方法 筛选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 constipation,FC)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实验组35例予生物反馈结合精神心理治疗,对照组35例予生物反馈治疗,统计两组治疗后SAS(焦虑自评量表)评分、SDS(抑郁自评量表)评分、症状积分、肛门直肠测压各指标、72小时结肠排出率(粒)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排便紧迫感阈值差异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72 h结肠排出率(粒)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两组患者的精神心理、便秘症状、结肠动力、肛门直肠排便功能明显改善,并且生物反馈结合精神心理治疗便秘症状、结肠传输能力改善效果优于单纯性生物反馈治疗.  相似文献   

8.
家庭心理治疗在社区精神卫生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新民 《中国全科医学》2007,10(11):876-877
社区精神卫生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内容,其中家庭心理治疗对促进人们的心理健康、防治精神障碍和解决心理问题具有独特的优势。本文从家庭的心理功能特点出发,分析和讨论了家庭心理治疗在严重精神疾病的康复、神经症的治疗、青少年成长、正常人群生活及社区内部问题解决等方面的优势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结构式团体心理治疗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整体社会功能影响。方法:将120例康复期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在原有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基础上实施结构式团体心理治疗,每周1次,每次1小时,共10次;对照组则维持原有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不变,分别在干预前后,使用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SI)。结果:以P<0.05的检验标准,研究组患者治疗后SSSI总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SSSI总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SSSI因子分的研究显示:患者治疗前后"性角色职能"评分未见有统计学差异,而其余9个因子治疗后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结构式团体心理治疗可以明显改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究心理治疗对银屑病疗效的影响。方法将85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心理治疗组及对照组,比较8周后两组的治疗效果。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分别测定治疗前后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病情指数(PASI)分值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尤以心理治疗组分值的降低更为显著(P〈0.05)。心理治疗组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60.47%、88.37%,对照组为35.71%、57.14%,心理治疗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此外,治疗后两组患者SAS及SDS分值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尤以心理治疗组患者显著(P〈0.05)。结论心理治疗对于寻常性银屑病的治疗具有正面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心理治疗对糖尿病并抑郁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轻度抑郁状态的82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心理治疗24周2组治疗前后血糖水平、血糖波动性、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的有效性。结果:治疗组血糖达标时间明显缩短,血糖波动性明显减低,胰岛素用量减少,汉密尔顿抑郁量袁评分明显改善。结论:心理治疗能明显改善糖尿病抑郁状态患者血糖控制水平,并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风湿病患者精神心理健康状况,探讨心理治疗对风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对符合风湿病诊断标准的患者发放SCL-90答卷80份,回收有效答卷66份,并与常模做比较;将66例风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仅给予抗风湿药物治疗,观察组抗风湿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心理治疗;2组治疗6周后,用SCL-90量表分别对2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分。结果:风湿病患者的SCL-90评分中除阳性症状、人际关系和偏执评分与中国常模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各因子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过6周的治疗,观察组SCL-90总分、总均分、躯体化、抑郁、焦虑等因子分减少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风湿病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精神症状,心理健康状况不容忽视,心理治疗能改善风湿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生物反馈联合精神心理治疗在功能性便秘(FC)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在该院门诊或住院部符合FC罗马Ⅲ诊断标准的FC患者90例。每例患者治疗前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FC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症状评分,之后进行15次生物反馈联合精神心理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改善及SAS、SDS评分改变。结果  90例FC患者经生物反馈联合精神心理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3.3%,其中11.1%(10/90)治愈,38.9%(35/90)显效,33.3%(30/90)有效,16.7%(15/90)无效;生物反馈联合精神心理治疗后,患者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改善(P <0.01)。结论  生物反馈联合精神心理治疗可显著改善FC患者临床症状,患者焦虑和抑郁量表评分亦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表明生物反馈联合精神心理治疗对FC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王维香 《中国民康医学》2004,16(12):773-773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综合征心理治疗效果。方法:将82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疗效,治疗组进行心理治疗,对照组给维生素B1、谷维素片口服。结果:两组治疗前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均相似,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结果提示,心理治疗组焦虑、抑郁症状自评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心理治疗有效。结论:中老年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治疗出现的精神神经及心血管症状的患者,心理治疗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王圣燕 《中外医疗》2016,(5):157-159
目的:分析中老年脑溢血患者行精神护理和心理治疗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6月该院诊治的125例中老年脑溢血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治疗过程中不同干预治疗治疗方案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患者55例,研究组采用精神护理和心理治疗干预患者70例,对比两组临床具体护理情况。结果研究组护理后神经功能、心理状态与日常生活能力均较对照组显著改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7.14%显著低于对照组21.82%,患者满意度91.73%显著高于对照组74.55%(P﹤0.05)。结论中老年脑溢血患者行精神护理和心理治疗干预的临床效果明显,可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风险,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18.
杨放如 《中国医刊》2005,40(8):50-53
癌症患者的康复可以说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需要临床多学科协作和全程跟踪服务,因而也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康复治疗方案的制定与实施需要各科专家的积极参与和协同作战.一般来说,正规的肿瘤康复治疗协作小组应由下述成员组成,即:最初负责主治的医生、肿瘤学家、肿瘤科护士、心理学家、精神病学家、理疗师、职业治疗师、社会工作者、家庭照顾护士及其他非专业的志愿者.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分析团体心理治疗应用于强迫症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3年8月~2014年8月期间本院收治的80例强迫症患者作为临床试验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口服舍曲林50~200mg/d,疗程为12W,实验组患者再此基础上加以应用团体心理治疗方案,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强迫症状变化情况。结果:经过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强迫症变化情况明显有所缓解,相较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团体心理治疗方案应用于强迫症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能够有效缓解其疾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非常有助于患者的身心康复,值得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神经症患者单纯药物治疗与配合客体关系心理治疗之间的疗效比较。方法将门诊神经症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药物治疗+客体关系心理治疗)和对照组(单纯药物治疗),各23例,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1],对两组间及治疗前后分别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分比较差异均非常显著(P〈0.01);组间比较治疗组躯体化、抑郁、焦虑因子分、总分、阳性项目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敌对因子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症药物配合客体关系心理治疗较单纯药物治疗的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