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心律失常机制的阐释推动了导管消融根治心律失常的发展,新能量、新器械和新的标测手段的应用,有利于提高心律失常导管消融的成功率,降低操作并发症和开展复杂心律失常的导管消融。1心律失常导管消融的能量应用目前,射频是最常用,也是经验最多的消融能量,射频能量可以形成稳定、有效的损伤,过度加  相似文献   

2.
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射频电能(Rad iofrequency energy)是一种低电压高频(30·0KHz~1·5MHz)电能,在外科电切、电凝、神经外科等领域应用已逾50年。射频消融仪通过患者背部的电极板和导管头端的电极释放射频电能,在导管头端与局部心肌内膜之间电能转化为热能,达到一定温度(46℃~90℃)后,使局部心肌细胞脱水、变性、坏死(损伤直径7~8mm,深度3~5mm),自律性和传导性能均发生改变,从而使心律失常得以根治。1987年SK Huang等在动物试验中证实射频电能可安全地消融房室结,造成完全性房室阻滞,1989年正式应用于人体,从此开始了射频消融根治心律失常的新篇章。自199…  相似文献   

3.
射频电流对犬心肌组织学变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射频消融术(RFCA)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已广泛运用于临床。因其能量释放集中,输出易控制,不引起继发性血流动力学改变和肌肉神经电生理变化[1],现已逐步取代了直流电消融法。为进一步指导临床选择适当的功率-时间搭配,了解射频损伤心肌组织急性期与慢性期的病...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经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12例预激综合征合并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患者,旁道皆位于左侧,11例成功,1例失败。射频消融术属根治性疗法,效果确实可靠,是治疗顽固性快速心律失常可供选择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射频消融是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有力手段,其原理是直接损伤心肌内兴奋点或传导通路,因损伤心电生理结构对缓慢心律失常无效,故长期以来一直认为射频消融不能用于治疗缓慢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6.
作者采用国产高频电能仪(频率2590kHz),经导管消蚀房室传导系,在9只犬造成了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实验结果表明,高频电能是较理想的能源,能量易于控制,损伤范围局限,效果满意,费用低廉,是治疗难治性快速心律失常很有发展前逾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前 ,心律失常的导管消融几乎都用射频能量[1] ,但并非都能取得满意的效果。发射至导管尖端的射频能量 ,对一些室上性心律失常可达到满意的效果 ,然而缺血性心脏病室性心动过速的消融 ,用这种能量则不易成功。这虽然与心律失常环路的标测困难有关 ,也与射频能量的组织穿刺性不够有关。另外 ,许多阵发性心房颤动 (简称房颤 )都是由起源于肺静脉的电活动所触发 ,现在用的点状射频消融方法很难在肺静脉与左心房交界处造成连续的环状损伤 ,以致仍不能防止肺静脉的电活动触发房颤的发生[2 ] 。目前 ,正在研究其它穿透较深的能源和导管如超声[3 ]…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左侧房室旁道病人导管射频消融时两种能量选择方式的比较,作者认为当根据经验选择消融能量时,容易将能量选择过高,不能判断导管与消融靶点的接触程度,不能以最小有效能量进行消融,能量不能随着放电过程中电极接触程度的变化和消融局部损伤程度的变化而随时调节,消融质量监测方式不直观;而当采用温控导管自动选择消融能量时则没有上述缺点。因此,作者建议应尽量选择温控导管进行消融,尤其是当术者对某类心律失常的导管消融治疗尚未能积累足够的经验时。  相似文献   

9.
应用射频电能房室连接区部分消融术治疗5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术后5例之房室逆行传导均消失,4例房室结双径路不复存在,其中3例伴1度房室结内传导阻滞,临床电生理复查5例之心动过速不能诱发。随访1.5~12.5月,所有患者均未再发心动过速,亦未服用任何抗心律失常药物。作者认为射频电能是改变房室传导较好的能源,具有比直流电安全、方便,损伤小,疗效高的特点。此外,本文对达到良好改变房室传导的射频消蚀部位,所用电能大小及释放时间等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应用射频电能房室连接区部分消融术治疗5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术后5例之房室逆行传导均消失,4例房室结双径路不复存在,其中3例伴Ⅰ度房室结内传导阻滞,临床电生理复查5例之心动过速不能诱发.随访1.5~12.5月,所有患者均未再发心动过速,亦未服用任何抗心律失常药物.作者认为射频电能是改变房室传导较好的能源,具有比直流电安全、方便,损伤小,疗效高的特点.此外,本文对达到良好改变房室传导的射频消融部位,所用电能大小及释放时间等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射频导管消融 (RFCA)是目前心律失常消融治疗的首选治疗方法 ,但由于射频电流损伤面积小 ,定位要求高 ,因而对心房颤动 (房颤 )、冠心病或扩张性心肌病伴发的室性心动过速 (室速 )等这些标测较困难的心律失常治疗效果差[1] 。因此 ,国内外学者一直在积极探求其它形式的能源如超声(ultrasound)、微波 (microwave)、激光 (laser)等作为射频电流的替代或补充。超声因其特殊的生物物理学特性而在近年的心律失常治疗研究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1.超声消融的理论基础超声消融机制 超声是频率在 2 0KHz以上的机…  相似文献   

12.
射频消融术(RFCA)治疗心律失常的同时可以造成心肌的损伤,本研究通过血清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CK-MB)变化计算心肌受损量,分析其与射频能量指标的关系,并讨论选择RFCA能量指标的经验。  对象和方法 对110例行RFCA的患者,记录射频放电次数、每次放电的功率、时间、总时间及消融的靶点数。于术前及术后即刻各采血1次,术后12h内每3h采血1次,以后每6h采血1次,直到CK、CK-MB恢复正常。根据CK、CK-MB的活性—时间变化曲线计算其心肌受损量,单位用-g表示。  结果 1放电次数少于10次,CK-MB和CK在正常范围者分别占90%和52%,…  相似文献   

13.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具有无诱因反复发作、药物不能根治等特点。射频消融术是借助于X线通过导管利用射频能量,作用于心脏内引起快速心律失常的特殊部位或构成心动过速折返通路的关键组成部分,使该处心肌组织凝固性坏死而丧失传导功能,达到根治心动过速的目的,是目前治疗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最有效的方法。针对病人在术前、术中、术后的不同问题实施有效的护理,是使病人得到有效治疗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特殊类型"慢--快"型室上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方法以射频导管消融为主的方法控制快速性心律失常治疗4例特殊类型"慢--快"型室上性心律失常患者.结果4例特殊类型"慢--快"型室上性心律失常,2例为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1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于长时间心动过速发作终止时均有心脏停搏伴有晕厥或黑朦,经射频导管消融根除室上性心动过速后,由其引起的症状不复存在,随访窦房结功能正常;另1例左侧显性旁道、AVRT,心房扑动伴晕厥,在临时心脏起搏保护下,同步直流电复律终止心房扑动,口服乙胺碘酮有效控制心动过速发作,未再发生缓慢性心律失常和晕厥.结论以射频导管消融为主的方法控制快速性折返性心律失常对特殊类型"慢--快"型室上性心律失常患者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 引言射频消融是藉心导管定位技术将射频电能引导至心内的病变区域,使该部位心肌组织在49~90℃的环境温度下脱水、凝固继而变性坏死从而失去传导性、兴奋性。射频消融自80年代中期用于治疗经旁道折返的室上性心动过速以来已在治疗某些顽固的心律失常方面得到广泛应用。虽然有多种方式,如直流电击、化学消融、激光、微波消融以及外科手术切除等可用来阻断旁道或消融异位兴奋灶,但就安全性、有效性而言,射频消融是最优越的。其原因是:①射频能量可以方便地控制,而且缓缓释放(数秒至数十秒),可同时监视心电  相似文献   

16.
长久以来,临床上心律失常的治疗一直都是棘手的难题,尤其是各种快速的心律失常.1982年Scheinman等将直流电做为能量对药物难治性房性心律失常患者的His束区进行消融,造成完全性房室阻滞,开创了心律失常介入治疗的时代.尽管射频能量在目前的心律失常导管消融中占据了绝对的统治地位,但事实上,直流电、激光、冷凝、微波及超声等能量均先后被尝试用于心律失常的消融.  相似文献   

17.
目前,经导管心内膜消融术已成为治疗难治性心律失常的重要措施之一,本文对三种不同能源(直流电、激光和射频电能)心内膜消融术治疗难治性心律失常的实验及临床应用现状、疗效、优缺点、并发症以及存在问题进行了比较,并指出了本疗法的一些新的前景。  相似文献   

18.
导管射频消融术(RFCA) 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有效方法.RFCA是通过电极导管发放射频电流,导致局部组织细胞(靶点) 干燥性坏死,急性期在消融损伤处心内膜呈灰白色,并有出血,在放电过程中,若局部组织温度升高至100 ℃以上或阻抗突然升高,心内膜处可见组织炭化形成的焦痂、血栓形成等改变[1,2].正是由于这种对消融局部有限的损伤,才使得异位兴奋灶或异常传导径路得以破坏,从而达到治疗目的.在长期的射频消融术实践中,发现射频能量的作用不仅表现在释放的瞬间,而且会产生延迟效应.现将3例病例资料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激光物理因素对其损伤灶的影响。方法;90个猪心标本按激光导管直径和有无生理盐水冲洗分为不同的组,用Nd:YAG激光以不同的功率、照射时间及能量进行激光消融,并与射频消融比较。结果:激光损伤灶的直径和深度分别与激光功率、照射时间、能量、功率密度和能量密度有正相关关系,生理盐水冲洗可减低心肌组织的气化及炭化,但亦降低损伤灶的直径和深度;光纤直径与损伤灶的大小无明显关系。结论:激光能量是描述激光与其损伤灶关系的较理想的变量。在较高能量水平,激光损伤灶的深度大干射频损伤灶的深度,因而提示激光消融有可能消除位于较深心肌中的致心律失常病灶,这对于心肌梗塞后室性心动过速的消融有转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导管消蚀是一种新的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方法,本文扼要介绍三种导管消蚀术:直流电、射频电能及激光的方法、效果、并发症及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