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据报道80%-90%的急性下背痛会在6周内恢复,6周后仍有下背痛者多发展为慢性下背痛。慢性下背痛一般属难治病,治疗费用高,因此,其有效冶疗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临床相关的结局角度对所有亚急性下背痛的保守干预措施进行疗效评价。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健康教育对治疗慢性下背痛(LBP)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社区医疗服务中心病程〉3个月的LBP患者50例,分为教育组27例和对照组23例,均进行超短波、中频电疗等物理因子治疗及腰背肌功能训练等疗法。教育组在治疗过程中贯穿LBP预防措施、治疗方法等健康教育宣教。结果:治疗8周后,2组VAS评分、欧式LBP失能量表(ODQ)总分及各单项目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2组间比较,教育组VAS评分,ODQ总分及疼痛程度、个人照护,抬重能力,坐、站立、社交生活及旅行单项目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慢性LBP患者治疗中增加健康教育可显著改善疼痛程度及失能状况。  相似文献   

3.
张勃欣  闵若谦 《中国康复》2014,29(5):379-380
目的:探索适合民航乘务员下背痛的康复治疗方案。方法:患有下背痛的乘务员80例,分为对照组28例、观察A组25例及观察B组27例。对照组仅接受下背痛相关健康教育及腰背部锻炼的指导。观察组别在此基础上给予中频电疗、高频电疗及腰椎牵引等治疗。观察A组每周治疗1次,观察B组每2周治疗1次。治疗前、治疗1及3个月时采用下背痛症状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及简明疼痛评估(BPI)评定3组疗效。结果:治疗1个月时,观察A、B组的VAS及BPI评分均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3个月后,观察A组VAS及BPI评分较治疗前、治疗1个月时及对照组和观察B组均明显下降(P<0.05),其余各组、各时间点的VAS及BPI评分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频电疗、高频电疗及腰椎牵引治疗的康复治疗组合,可在每周1次的治疗频率,持续3个月后改善民航乘务员下背痛症状。该方案可在机场周边建立实施,为解决民航乘务员下背痛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神经内科护士发生下背痛的影响因素,为护理管理者在该人群中制定有关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哈尔滨三所三级甲等医院的112名神经内科护士进行下背痛相关因素的问卷调查.结果 神经内科护士下背痛患病率高达88.4%.统计学分析显示,工作年限,每日输液处置的次数、弯腰工作时间和频率,工作紧张、疲劳等与下背痛患病有关(P<0.05).结论 神经内科护士是患下背痛的高危人群,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并为该人群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放松训练结合耳穴贴压治疗非特异性下背痛所致睡眠障碍的疗效。方法:206例非特异性下背痛睡眠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103例,2组均给予药物对症治疗,康复组同时配合睡前放松训练加耳穴贴压磁珠治疗。采用Zung氏焦虑、抑郁自评量表(SAS、SD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VAS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表对干预前后进行评定。结果:治疗2周后,康复组VAS评分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降低(均P〈0.01);SAS、SDS、PSQI总分及睡眠质量、入睡时间、各因子睡眠效率、睡眠紊乱、催眠药物和日间功能各因子评分康复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0.01)。对照组治疗前后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放松训练加耳穴贴压磁珠等康复干预可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缓解下背疼痛,改善睡眠质量,有利于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心理因素对下背痛(LBP)患者康复疗效的影响。 方法以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在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就诊的LBP患者为研究对象,经治疗师评估及筛查共有144例患者入选,根据心理评定结果将其分为焦虑抑郁组、疼痛恐惧组及对照组。3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包括物理因子治疗、推拿治疗、腰椎牵引、McKenzie治疗及药物干预等。于治疗前、治疗14d后分别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日本骨科医师协会(JOA)下背痛评分对3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 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疼痛VAS评分及JOA评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d后发现焦虑抑郁组、疼痛恐惧组及对照组患者疼痛VAS评分[分别为(3.17±0.71)分、(3.30±0.63)分及(2.09±0.76)分]及JOA评分[分别为(22.93±2.76)分、(22.09±3.03)分及(25.30±1.66)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进一步分析发现,焦虑抑郁组、疼痛恐惧组上述指标改善幅度均不及对照组间水平,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心理因素(包括情绪因素及疼痛认知因素)能显著影响下背痛患者康复疗效,有必要对LBP患者辅以心理干预,以进一步提高康复疗效,促进患者疼痛缓解及腰部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7.
肌力训练对下背痛患者胸腰椎生物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肌力训练对下背痛患者胸腰椎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 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2组,观察组为2008年9月~2010年8月间本院门诊的50例下背痛患者,其中男24例,女26例,年龄50~70岁,平均(59.7±5.7)岁.对照组为50~70岁的正常人群,其中男23例,女27例,平均(61.1±5.6)岁.观察组进行肌力训...  相似文献   

8.
我国残疾人康复工作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本文回顾了我国残疾人康复工作20年来的发展历程,分析了残疾人康复工作的基本经验,针对当前残疾人康复工作的突出矛盾,结合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的结果分析,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残疾人康复工作的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费城专门小组根据标准、筛查选择 4 1篇有关下背痛康复干预的文献进行循证研究 ,以建立下背痛康复干预选择方法的循证临床实践指南。结果推荐保持正常活动对急性非特异性下背痛 ,治疗性练习对慢性、亚急性和术后下背痛具有临床重要效益 ;而机械牵引、超声、经皮神经电刺激、肌电生物反馈等未有临床重要效益 ;按摩、温热疗法、电刺激、综合康复干预为数据不足。这些推荐大部分与以往的一些指南结果一致 ,并得到了实践者的广泛 (>85 % )支持。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观察BTE工作模拟训练对手外伤患者的职业康复疗效,探讨有效的恢复工伤职工职业劳动能力的方法。 方法:应用BTE工作模拟训练系统对120例手部受伤的工伤职工进行平均49.73±23.59d的工作模拟训练,出院后再进行6个月的就业情况跟踪。 结果:出院后6个月内重返原公司原工作岗位62人(51.67%),原公司改变工种33人(27.50%) ,重新再就业14人(11.67%),待业或休假7人(5.83%),继续寻求治疗4人(3.33%)。 结论:应用BTE工作模拟训练能够提高手外伤患者的职业劳动能力,有利于促进工伤职工重返工作岗位。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制订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EST)患者加速康复临床护理路径落实单,并探讨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成立研究小组,制订ERCP+EST患者加速康复临床护理路径落实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肝胆胰外科接受ERCP+EST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患者105例为研究对象,按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根据加速康复临床护理路径落实单实施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首次进食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心理状态及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首次进食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入院时心理状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24小时心理状态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ERCP+EST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患者按加速康复临床护理路径落实单实施护理,可以规范护理行为,加快患者康复,减轻患者焦虑情绪,并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应用基于动能系统整体康复的手法治疗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9年3月我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理疗组(30例)采用常规理疗,手法治疗组(30例)采用基于动能系统整体康复的手法治疗。干预前后对两组采用目测类比法(VAS)疼痛评分、最大张口度(MMO)及颞下颌关节功能评价(Fricton指数法)评估颞下颌功能状况,并进行对比探讨。结果:经过4周治疗后,两组VAS疼痛评分,最大张口度(MMO),颞下颌关节功能(DI、MI、CMI)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两组VAS疼痛评分及肌肉触压痛指数(PI)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手法治疗组患者的颞颌关节功能障碍指数(DI)及颞下颌关节紊乱指数(CMI)明显低于常规理疗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常规理疗(TENS和超短波治疗)与基于动能系统整体康复的手法治疗均可以改善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的疼痛和张口受限,而手法治疗的疗效更加显著,尤其是在改善颞下颌关节功能方面,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