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生儿窒息是新生儿死亡和伤残的主要病因之一。本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是窒息缺氧造成多脏器 (心、脑、肾等 )损伤。Perlman等报道 ,窒息新生儿约 70 %合并不同程度的脏器损伤 ,其中肾损伤的发生率最高 ,为 5 7%。现有研究表明 ,窒息当时对肾脏的损伤可能并不严重 ,而在恢复供氧供血后却可引发一系列损伤机制而加重肾损伤 ,即再灌注性肾损伤。目前关于造成缺氧缺血性和 (或 )再灌注性肾损伤的发生机制 ,无论成人还是小儿 ,都在各个方面不断取得突破 ,更可喜的是 ,有关此类肾损伤防治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进展 ,现将国内外的一些相关研究作以综述。基础研究一、细胞内钙超载与窒息后肾损伤目前在缺氧缺血性肾损伤发生机制的研究中 ,比较公认的是细胞内Ca2 浓度的升高 ,即细胞内Ca2 超载。研究证实 ,新生儿窒息并肾损伤者血Ca2 浓度明显下降。细胞内Ca2 超载会导致线粒体功能抑制 ,膜磷脂降解及蛋白质分解 ,进而引起细胞损伤和死亡 ,因此被普遍认为是导致细胞死亡的“最后共同途径”。胞浆中Ca2 浓度平衡和稳定是Ca2 跨膜转运和细胞内钙库摄取和释放Ca2 等过程动态平衡的结果 ,...  相似文献   

2.
Perlman等[1] 报道 ,窒息新生儿约 70 %合并不同程度的脏器损伤 ,其中肾损伤的发生率最高为 5 0 % ,可见肾损伤在新生儿窒息的防治中应加重视。从新生儿窒息发生时间看 ,主要发生在宫内 ,约 80 %~ 90 %在产前或产时[2 ] 。因此探索宫内窘迫时胎儿是否已发生肾损伤及其机制 ,无疑对窒息后肾损伤的防治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胎鼠急性缺氧缺血及再灌注模型 ,利用酶联免疫分析方法 (ELISA)和化学方法动态观察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和过氧化物酶 (MPO)在肾组织的表达变化 ,旨在探索TNF α在窒息后肾损伤炎症反应发生中…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窒息多器官系统损害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新生儿窒息及其并发症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窒息可引起缺氧缺血造成多器官损伤和多系统功能障碍 ,进一步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而致残和死亡。目前有关新生儿窒息多器官系统损害机制的研究正受到广泛重视并已深入到分子水平。本文就近年对新生儿窒息多器官系统损害的研究作一综述。新生儿窒息产生多器官系统损害的机制一、血流动力学紊乱新生儿窒息后首发的应激反应是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刘敬等报道窒息新生儿脑、肾上腺、肾、肝、脾、胃肠等各脏器血流灌注量减少 ,尤以舒张期末为甚。减少程度分别为 :脑57 %、肾上腺60 %、肾70 %、腹…  相似文献   

4.
围产期窒息所致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是造成新生儿死亡和其后神经系统后遗症的主要原因。近来研究显示,在缺氧缺血再灌注损伤阶段,作为一种活跃的脂类炎性调节因子,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对于自由基的大量生成,进一步加剧缺氧缺血性脑损伤起了关键作用。本研究在成功创建新生大鼠缺氧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基础上,对新生大鼠脑  相似文献   

5.
围生期窒息可引起机体多器官功能损害 ,其中以肾损伤的发生率最高。肾损伤的机制尚不清楚 ,可能与窒息后缺氧再灌注损伤有关。我们的前期工作已显示新生鼠窒息后肾组织产生白细胞介素 8(IL 8)、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等炎症细胞因子增加 ,且与肾小管损伤呈正相关。本研究进一步探讨窒息后新生儿尿炎症细胞因子变化与肾小管损伤的关系一、对象 围生期窒息 (宫内 /生后 )足月新生儿 2 8例 ,生后Apgar评分 1min <3分者 18例 ,为重度窒息 ;4~ 6分者10例 ,为轻度窒息 ;正常组 9例 ,三组胎龄、性别、出生体重无显著差异。二、…  相似文献   

6.
宫内窘迫肾损伤新生动物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建立一种新的宫内窘迫肾损伤动物模型,探讨新生儿窒息后肾损伤的发病机制。方法暴露孕21日Wistar大鼠双角子宫,以无创动脉夹钳夹一侧供应子宫的动脉和血管,时间为10、30 min,取下动脉夹行再灌注,时间分别为30 min,2、6、122、4 h,剖宫取胎鼠,取出胎鼠双侧肾脏,行HE染色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21日龄胎鼠肾脏尚处于发育中,肾小管的发育成熟程度落后于肾小球;随着缺氧缺血及再灌注时间的延长,肾脏损害逐渐加重,近曲小管的变化出现早且重。结论近足月胎鼠宫内缺氧缺血及再灌注模型可能是研究新生儿宫内窘迫后肾及其他脏器损伤的较理想模型。  相似文献   

7.
新生儿重度窒息引起的心、肾、脑等脏器的缺氧损伤,是造成新生儿死亡和后遗症的主要原因。我们总结了本院儿科1987年3月至1990年12月70例重度窒息新生儿抢救治疗体会,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新生儿窒息再灌注损伤的机制及治疗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新生儿窒息所造成的缺血缺氧的过程中 ,恢复血流可避免细胞死亡和组织损伤 ,但在长时间严重缺血基础上恢复血流后会引起更剧烈的损伤 ,即再灌注损伤。近年来研究显示其机制主要为活性氧代谢产物即氧自由基产生增多和中性粒细胞的作用[1] 。本文就其机制和相应治疗研究进展作一综述。1 再灌注损伤时氧自由基产生过多自由基分为氧自由基 [如超氧阴离子 (O-·2 ) ,氢自由基 (OH·) ]和脂性自由基 (如烷自由基L·) ,具有强烈引发脂质过氧化的作用。再灌注损伤时氧自由基产生增多 ,主要通过以下两方面机制。1 1 黄嘌呤氧化还原酶 (XOR…  相似文献   

9.
新生儿窒息是围产期常见病症,它常引起全身性缺氧缺血性脏器损伤.肾组织对缺氧及缺血尤为敏感,故肾损伤发生率极高,达50%~70%(1).NA+K+-ATP酶作为肾功能的执行者,其活性改变常引起肾脏对Na+和液体重吸收异常,导致机体内环境紊乱.本文对近年来缺氧缺血性肾损伤时肾近端小管Na+K+-ATP酶活性变化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医学问答     
何谓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NHIE)?其发病机理是什么?答:NHIE是指由于宫内窘迫和出生窒息缺氧所致的脑缺氧缺血性损伤,有以神经系统为主要表现的症状,常危及新生儿生命并易造成智能落后及脑瘫等后遗症,是新生儿常见病。NHIE发病机理具有复杂性和综合性。脑组织发生损伤是以缺氧合并缺血或单独脑缺血为先决条件。由于胎儿及新生儿脑血管结构和调节功能不成熟,对缺氧和(或)缺血敏感,在经历缺氧缺血再灌注这一过程中,易因此而引发一系列病理生理过程:(1)在低灌注阶段,缺氧引起脑血管内皮细胞肿胀,血流减少,…  相似文献   

11.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因围产期宫内缺氧缺血及产后窒息影响新生儿脑细胞能量代谢,导致缺氧性脑病变,出生后出现的一系列脑部症状.其发病率高,重症患儿将会发生脑瘫等严重后遗症,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但是其发病机制到日前为止仍尚不十分明确,其中主要有能量代谢障碍及脑血管的自动调节障碍学说、缺血再灌注损伤及氧自由基学说、钙超载学说、兴奋性氨基酸毒性学说及细胞因子和神经细胞凋亡学说.而一氧化氮(NO)在各学说中均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2.
112例新生儿窒息发病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窒息可导致多脏器损伤,以脑、心脏、肾脏等脏器为主,尤其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重要原因,HIE的病因中80%中新生儿窒息引起,其中重症窒息及宫内窒息各50%及40%。为降低围生儿死亡率,减少病残儿的发生,提高产科质量,我科对2000-2003年从产科及外院转入的112例新生儿窒息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临床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重度窒息新生儿脏器损害程度及序列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岳翠英  孟小春  吕婕  朱建幸 《临床儿科杂志》2002,20(11):675-676,683
新生儿重度窒息可因缺氧缺血再灌注引起多个脏器功能损害,为探讨重度窒息新生儿不同脏器受损的发生率、严重程度及影响因素,对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1993年12月~1998年12月5  相似文献   

14.
新生儿窒息与缺氧缺血性脑病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a ischemic encephalopathy以下称HIE)是围产期新生儿因缺氧引起的脑部病变,主要由宫内窒息、新生儿窒息脑缺氧所致,多见于足月儿,是围产期足月儿脑损伤的最常见原因,少数可发生在其他原因引起的脑损害。轻者通常预后良好,严重者在新生儿早期即死亡并可造成不可逆的脑损害,产生永久性神经功能缺陷,如智能低下、脑性瘫痪、痉挛、癫痫和共济失调等。新生儿窒息的本质是缺氧,轻症、早期窒息由于海豹潜水反射机制的存在产生血液重新分布、心、脑等主要脏  相似文献   

15.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缺血再灌注损伤致脑细胞凋亡为发病机制之一。雌激素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已得到广泛的关注,本研究应用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模型,观察17β-雌二醇(17β-E2)对缺氧缺血再灌注损伤对脑细胞凋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缺氧因性脑病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及潜在的治疗对策   总被引:33,自引:2,他引:31  
围产期窒息所致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是新生儿期危害最大的常见病,常引起新生儿死亡和其后神经系统的发育障碍。脑缺氧缺血损伤一般经历原发损伤和继发损伤(又称为再灌注损伤)两个阶段,其间隔时间依赖于损伤的严重性及细胞损伤的数量,一般间隔为30分钟至72小时不等。目前研究证实,继发损伤是引起新生儿神经系统并发症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新生儿窒息多脏器血流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29,自引:1,他引:229  
目的研究新生儿窒息多脏器损伤的机理,提供早期诊断方法。方法应用美国Ultramark-9型彩色超声诊断仪及丹麦ABL-500型血气分析仪等,对新生儿窒息全身性多脏器血流动力学变化进行有对照组的前瞻性研究。结果(1)窒息新生儿脑、肾上腺、肾、肝、脾、胃及肠道等各脏器血液灌流量均减少,尤以舒张期为甚;但各脏器减少的程度不一致。(2)肺动脉压力与阻力增高,严重者可致持续胎儿循环,是病情严重的标志。(3)心脏功能障碍是缺氧缺血性心肌损伤的结果,窒息性心功能障碍表现为舒张功能首先受累,而收缩功能障碍则右室重于左室。(4)低氧血症是新生儿窒息各脏器损伤的病理生理基础,且低氧血症的程度与各脏器血流速度减慢的程度呈高度正相关(r=0.93~0.98,P均<0.01),与左室射血分数降低的程度呈高度正相关(r=0.91,P<0.01),与肺动脉压力增高的程度呈高度负相关(r=-0.97,P<0.01)。QT离散度是评价新生儿缺氧缺血性心肌损伤特异而敏感的指标。结论血流动力学紊乱是新生儿窒息各脏器损伤的主要原因,肺动脉压升高是新生儿窒息的重要病理生理变化。超声检测各脏器血流动力学变化,可用于新生儿窒息多脏器损伤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8.
缺氧缺血性肾损伤与肾近端小管Na+K+—ATP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窒息是围产期常见病症 ,它常引起全身性缺氧缺血性脏器损伤。肾组织对缺氧及缺血尤为敏感 ,故肾损伤发生率极高 ,达5 0 %~ 70 % ( 1) 。Na K ATP酶作为肾功能的执行者 ,其活性改变常引起肾脏对Na 和液体重吸收异常 ,导致机体内环境紊乱。本文对近年来缺氧缺血性肾损伤时肾近端小管Na K ATP酶活性变化的研究作一综述。一、Na K ATP酶生物学特性和生理功能Na K ATP酶又称钠泵 ,是一完整的膜蛋白 ,由催化性α亚基、糖基化的β亚基、有时还辅以γ亚基以非共价键构成异质低聚体。分子量为 1 1 3KD的α亚…  相似文献   

19.
缺血再灌注是新生儿窒息后肾损伤的关键因素,常可导致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凋亡是窒息后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的重要形式.众多癌基因参与调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细胞凋亡过程.癌基因Bcl-2的表达产物Bcl-2蛋白作用于凋亡的线粒体途径,通过细胞的"cross-talk"途径抑制凋亡的caspase级联反应,从而减轻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20.
缺血再灌注是新生儿窒息后肾损伤的关键因素,可导致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细胞凋亡是窒息后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的重要形式.凋亡信号刺激时,Smac/DIABLO的线粒体定位信号肽被切除,能够从线粒体释放到胞质,与凋亡抑制蛋白特异性结合,解除凋亡抑制因子对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的阻碍作用,激活各级caspase引起级联反应,从而促进凋亡发生,加重缺血再灌注肾损伤,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