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玉帆  董康 《光明中医》2004,19(2):35-37
虚疾宜扶正 ,实证宜祛邪 ,尽人而知。唯医之所最难者 ,有虚实混淆间杂者而已。若单纯扶正 ,则恐助其实 ,使病邪益固 ,若一味祛邪 ,则虑其虚证 ,结果致此病未愈 ,彼病更深。应运而生之扶正祛邪之治法。1 攻补兼施体虚之人 ,而患里实之证 ,正虚邪盛。在此虚实夹杂之情况上 ,唯有攻补兼施之法。将下剂与补剂并用组方 ,攻补兼施,使其泻不伤正 ,补不助邪。如津枯便结证。就选用润下与寒下配合 ,润其燥 ,泻其热 ,常用药如麻仁、杏仁等 ,与泻下药如大黄等组成方剂 ,代表方如麻子仁丸。春温病热结肠腑 ,兼阴液亏损者 ,治宜滋阴攻下 ,方选增液承气汤…  相似文献   

2.
湿病的起始,溯源于《内经》;湿病之形成,外湿为主因;湿病的表现,多兼夹之候;湿病的治法,以微汗为妙。《金匮》于湿病,辨证准确,遣方灵活,用药精炼。其间理法畅晓,宜忌森严。  相似文献   

3.
对"湿"的治疗体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肖苏 《吉林中医药》2006,26(2):9-10
湿为六淫之一,其致病有外湿和内湿之分,湿邪为患多有兼挟证。“湿热之症,脉无定体”,故湿病在辨证方面,重苔而不重脉。治湿大法以淡渗利尿为主,在临床具体应用时又当分外湿和内湿,外湿分寒湿、风湿、湿热、暑湿。湿邪留滞三焦,应本“上焦宜化,中焦宜燥,下焦宜利”的原则。临床常用的几种治法为:苦寒燥湿、益气化湿、温阳祛湿、升阳除湿、苦辛泄湿、解毒燥湿等。  相似文献   

4.
"热证可灸"临床经验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艾灸是我国传统医学中最古老的医疗方法之一,《内经》曰:“针之不为,灸之可宜.”它是针灸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艾叶作为施灸材料,具有特殊的属性,其性“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有通经活络,理气祛寒,回阳救逆,解郁散邪等作用.因此,艾灸法在临床上有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通过比较,发现仲景所论之太阳伤寒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二者之间在病因、病机、发病、传变等方面存在诸多一致或相似,因此根据辨证论治的精神,提出二者治疗可以互通,并针对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在早期、进展期、恢复期的不同症状表现,分别指出了《伤寒杂病论》中宜投用的经方。  相似文献   

6.
曾某,女,35岁,2006年7月26日来诊. 患面瘫4月余,中西医多方治疗,收效不著且加重来诊.症见口角及鼻唇沟向左侧歪斜,左眼启闭困难.前医以风中血脉,投牵正散之类,百余剂不效,近干咳无痰,咽干口苦,饮食欠佳,脘腹灼痛,肢体乏力,颜面微赤,舌红少津,脉细数.  相似文献   

7.
岳美中提出“大病宜大药”,王国三老师对之深刻领悟并加以发扬,探求出大病宜大药特征,并提出“大病还需大药医”的学术思想。所谓“大病”,系指病情复杂之疑难危急重症;所谓“大药”.则根据药物的药性及药量两方面而论。面对“大病”,要辨准病位,详察病因,细究病机,然后用“大药”应之。  相似文献   

8.
50余年来,人们对气学理论进行了深入探讨,如对气基本属性的探索、对气实质的探索、对次级层次气的相关研究等均取得了一定进展。但目前对"气"实质的研究还存在一些缺陷,如概念众说纷纭、研究思路局限、研究方法单一等。故针对中医气学研究提出3方面建议:科学评价中国古代哲学之气与中医"气"理论的关系;中医"气"理论应按照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与现代科研方法相结合,并纳入现代科学研究的序列;对"气"实质的研究宜方法多样、思路多途。  相似文献   

9.
咳嗽一证,临床较为常见,四季均可发生。《河间六书.咳嗽论》谓:“寒、暑、燥、湿、风、火六气,皆令人咳嗽”,小儿时期肺常不足,腠理不密,卫外不固,更易感时邪而发病,尤以3岁以下婴幼儿为多见。由于四时六气的不同,人体所感受的致病外邪亦有区别,手法治疗理当“因季施推”。现以外感咳嗽为例分述之。春三月,此谓发陈,天气逐渐转暖,而犹带冬令之余寒。小儿若感触风寒,极易形成风寒咳嗽,并兼见恶寒、鼻塞、痰涕清稀色白,舌苔薄白,脉浮等症,治当宣肺止咳、疏风散寒,宜偏于辛温之法。若感受时令风热之邪,则可形成风热咳嗽,并兼见鼻塞、发热、涕痰…  相似文献   

10.
"虚火"浅析     
马永刚 《河南中医》2007,27(2):10-11
火有虚、实之分,虚火又有阴虚、阳虚之别。《景岳全书.虚火论》将虚火分为“阴虚有热”和“阳虚有热”两类。诸多医家分别从理论上对“阴虚之虚火”、“阳(气)虚之虚火”进行探讨,认为:阴虚之火是阴虚失敛,阳无所附,妄动而成,为“阴虚火旺”;阳(气)虚之火是因阳气亏虚至一定程度,阴盛格阳,阳气虚散而成,属“阳虚失位”。并就其临床表现逐一鉴别,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治疗原则,对临床用药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说"魂"话"魄"     
“魂”与“魄”虽皆可用以表示精神、神志等,但就本义而言,有“阴”与“阳”之分。中医学中与之相关的许多名词术语及理念,既发端于先民对“魂”、“魄”不同初始义的认识,又促进了其词义的外延。  相似文献   

12.
刘恩顺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10):2551-2552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篇第十八条云:“五劳虚极羸瘦,腹满不能饮食,食伤、忧伤、饮伤、房室伤、饥伤、劳伤、经络营卫气伤,内有干血,肌肤甲错,两目黯黑。缓中补虚,大黄虫丸主之”。对其中的“缓中补虚”一句含义,后世注家观点多有不同,此种情况难免对虚劳病机的把握以及大黄  相似文献   

13.
王象礼 《山西中医》2007,23(3):42-44
借传播医学著作的形式,兼行弘扬反清复明思想之实.同时又要避开清廷文字狱、禁书之祸,是陈士铎“遇仙传书”案的本质所在.因此,这是一起出于政治原因,人为策划制造的复杂性谜案、奇案.岐伯天师之托名及传书者为《本草新编》作序之“云中逸老岐伯天师”署名,实为明末清初之大儒医兼具道教“真人”身份的反清复明志士傅山(青主)之化名.所传之书,为傅山遗著.  相似文献   

14.
朱庚甫 《中医杂志》2001,42(7):443-444
古人曾有“中医不传之秘在用量”之说,吴鞠通更是明确指出:“方中所定分量宜多宜少,不过大概而已,尚须临证者自行斟酌,盖药必中病而后可,病重药轻,见病不愈,反生疑惑;若病轻药重,伤及无辜,又系医者之大戒。”笔者体会,只要业医者能够活学教材,识而志之,又能师法古人,触类而长之,就触基本  相似文献   

15.
沈涛 《江苏中医药》2008,40(11):108-109
<素问·藏气法时论>云:"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以辛补之,酸泻之".此处肝之苦欲正是<内经>对肝体阴用阳的临床最佳体现.  相似文献   

16.
中医论"火"     
自然界可以看到的燃烧之火为"有形之火",可以产暖温养万物,也能焚烧万物,最早医家就把这种自然有形现象来比喻人体之火的生理、病理现象引入中医学领域.  相似文献   

17.
李杲深究经典又通过丰富的临床实践,从而提出了"内伤脾胃,百病由生",形成了独创的系统理论.李氏认为内伤病的形成,乃是人体气的不足,而气之不足,又是脾胃受损的结果.他指出"真气又名元气,乃先身生之精气也,非胃气不能滋之.""脾胃之气即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诸病之所由生也."肺为气之本,脾为气之母,脾胃一虚则肺之气绝,故多用黄芪、人参、甘草以补脾肺气.  相似文献   

18.
肖亚新  王镇钢 《河北中医》2008,30(9):999-1000
中医学认为,血实证的表现以血分兼有寒热等邪之实象的瘀血、蓄血见证为主,以血邪相搏结,正气尚充实为特点.血实之治在<内经>治则中,突出一个"决"字,经后世医家不断的充实完善而形成了活血化瘀的治法.我们在此基础上对血之实者的治法归纳为刺、破、化、散治法,或针或药,用于临床效果显著.若再根据不同病因、证候加以辨证施治,这就更体现了中医的特色.  相似文献   

19.
补中益气汤的"异病同治"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红 《江西中医药》2007,38(6):60-60
补中益气汤出自《脾胃论》,是金代名医李东垣所创立的升阳补气的名方,该方由黄芪、人参、白术、炙甘草、陈皮、当归、升麻、柴胡八味药组成.本方升举阳气,补中固卫.劳倦得之,寒热自除;脾虚得之,气陷自举.笔者遵循异病同治的治疗原则,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运用补中益气汤治疗一些临床疾病收到较满意的效果,现举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内经>"奇恒之府"之中有女性生殖器官女子胞,而无男性生殖器官,从<内经>流传、<内经>全文、读音、解剖以及生理功能上看,"奇恒之府"中的"胆"应为"卵"之误,"卵"为男性睾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