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前列腺结石患者结石中纳米细菌的培养和形态学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离、培养、鉴定纳米细菌(nanobacteria, NB),探索其在前列腺结石中的分布情况,分析其在前列腺结石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手术中无菌收集前列腺结石患者的结石标本,经过稀释、过滤、离心处理后,用细胞培养的方法进行细菌培养,观察其生长情况.运用透射电镜、钙染色和革兰染色等手段观察其形态特征,采用单克隆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染色进行细菌鉴定.结果 ①培养3~4周后,对前列腺结石标本进行观察,发现部分培养管底部出现紧贴管壁生长的白色沉淀物.②钙染色和革兰染色观察可发现NB成簇分布.③单克隆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染色鉴定发现26例标本中存在着NB,阳性率为65.0%.④免疫荧光阳性标本透射电镜下观察,NB呈球状或球杆状,大小100~500 nm.结论 前列腺结石患者的结石中存在着NB的感染,表明NB与前列腺结石发病的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
目的:从肾结石患者的结石和肾盂尿液中分离和培养钙化性纳米微粒并进行形态学鉴定。方法:收集10例肾结石患者的结石和肾盂尿液标本,进行钙化性纳米微粒的分离和用不含血清的培养基培养8周,并用电子显微镜观察该微粒的形态和内部的超微结构。结果:10例患者中,7例患者的结石、5例患者的肾盂尿液可分离、培养出纳米微粒,其形态、生长特性与钙化性纳米微粒很相似。透射电镜下可观察到纳米微粒表面有层特殊致密结构,扫描电镜下其直径大小在100~600 nm。结论:在肾结石患者的结石和肾盂尿液标本中可分离和培养出与钙化性纳米微粒类似的纳米微粒,该微粒可能在肾结石的形成以及复发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纳米细菌大鼠肾结石模型初步建立及成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初步建立纳米细菌(nanobacteria,NB)大鼠肾结石模型,探讨NB与肾结石形成的相关性和成石机制。 方法:应用人肾结石患者血清培养NB。SD雄性大鼠30只随机分成NB诱石组(A组,鼠尾静脉注射NB)、NB+四环素组(B组,鼠尾静脉注射NB和胃饲四环素)、空白对照组(C组,鼠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每组各10只。8周后处死大鼠,镜下观察肾组织晶体分布并计数。检测各组大鼠24 h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cety1-β-D-glucosaminidase,NAG)、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浓度。 结果:A组和B组大鼠肾脏肾小管内产生含钙结晶,Von kossa染色阳性,主要分布于远曲小管和近曲小管,C组大鼠肾组织未见晶体,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B组晶体少于A组,有减少趋势。24 h尿NAG和LDH浓度在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NB通过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机制诱导大鼠肾脏肾小管内产生含钙结晶,参与肾结石形成。四环素通过抗NB机制,可能有抑制结晶形成和肾结石形成作用。  相似文献   

4.
①目的 探讨胆汁中纳米细菌的培养、鉴定方法及微生物学特性.②方法 对6例胆结石患者胆汁标本进行纳米细菌培养,观察其生长情况.采用透射电镜、间接免疫荧光染色、Von KOSSA钙染色进行纳米细菌鉴定并采用扫描电镜对其进行能谱分析.③结果 6例胆结石患者胆汁标本纳米细菌培养均为阳性;透射电镜下观察,纳米细菌约为80~350...  相似文献   

5.
①目的 探讨胆汁中纳米细菌的培养、鉴定方法及微生物学特性.②方法 对6例胆结石患者胆汁标本进行纳米细菌培养,观察其生长情况.采用透射电镜、间接免疫荧光染色、Von KOSSA钙染色进行纳米细菌鉴定并采用扫描电镜对其进行能谱分析.③结果 6例胆结石患者胆汁标本纳米细菌培养均为阳性;透射电镜下观察,纳米细菌约为80~350nm,呈椭球形或短棒状,聚集成簇状,其表面被覆细菌被膜;经Von KOSSA法钙染色,其形成的矿化外壳呈黑色;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显示纳米细菌被荧光标记抗体结合,呈绿色荧光颗粒.扫描电镜能谱分析(EDX)显示,纳米细菌外壳含有钙、磷、镁等元素,其钙/磷比值为1.62;④结论 胆囊结石患者胆汁中存在纳米细菌感染.纳米细菌体积微小,生长缓慢,能在生理条件下于其菌体表面产生矿化外壳.纳米细菌单克隆抗体联合透射电镜可鉴定纳米细菌,钙染色对纳米细菌的鉴定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兔血管内皮细胞的培养及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为构建组织工程血管提供种子细胞.方法 兔麻醉取主动脉,采用酶消化法培养血管内皮细胞并传代,倒置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观察和免疫组织化学鉴定.结果 培养出血管内皮细胞并传代,倒置显微镜下血管内皮细胞呈“鹅卵石”形态,扫描电镜显示“铺路石”样生长,透射电镜可见内皮细胞特征性W-P小体,免疫组织化学鉴定Ⅷ因子(+).结论 兔血管内皮细胞培养成功,本法可为组织工程血管的研究提供细胞来源.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体外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表皮干细胞的可行性。方法:直接抽取成年健康志愿者骨髓,采用直接贴壁法培养获得较纯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进行表面标志的检测、鉴定及培养扩增后,以HaCaT细胞培养上清液联合表皮生长因子(EGF)诱导分化,透射电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并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K10,K19及β1整合素的表达。结果:诱导BMSCs1周后可见大量扁平的多角形细胞紧密连接成片,呈铺路石状排列生长,胞浆内可见丰富的角蛋白丝;大量细胞K19和β1整合素双染阳性,个别细胞K10染色阳性。结论:BMSCs在HaCaT细胞培养上清液联合EGF的体外培养条件下可诱导分化为表皮干细胞。  相似文献   

8.
胆汁纳米细菌的培养与鉴定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Li Y  Wen Y  Yang Z  Wei H  Liu W  Tan A  Wu X  Wang Q  Huang S  Kajander EO  Ciftcioglu N 《中华医学杂志》2002,82(22):1557-1560
目的:探讨纳米细菌在胆汁中的分布情况及微生物学特征,并对其鉴定方法进行评价。方法:对75例胆囊胆汁标本进行纳米细菌培养,观察其生长情况,并采用免疫组化染色、透射电镜扫描和钙染色进行纳米细菌鉴定。结果:胆汁中纳米细菌感染率为61.3%,其中出现完全或部分黏附于管底壁的白色沉淀者,纳米细菌阳性率为75.7%,而沉淀完全呈絮状或无沉淀者,阳性率为47.4%,两者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的胆汁标本经透射电镜扫描均发现纳米细菌。钙染色的阳性率为38.7%,与免疫组化染色相比较,其灵敏度为58.7%,特异度为93.1%,假阳性率6.9%,假阴性率41.3%。结论:纳米细菌单克隆抗体联合透射电镜扫描可鉴定纳米细菌;钙染色对纳米细菌的鉴定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紧密黏附于管底的白色沉淀是纳米细菌培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微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9.
纳米细菌对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损伤及晶体滞留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纳米细菌(nanobacteria,NB)对HK-2细胞的损伤作用及机制,并探讨损伤后细胞与一水草酸钙(calcium oxalate monohydrate,COM)晶体粘附性的变化。方法:应用肾结石患者血清培养NB,免疫组化法对NB进行鉴定。实验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NB组、纳米级羟基磷灰石(nanograde hydroxuapatite,nHAP)组和COM组。HK-2细胞与各组作用物共同培养12、24 h后进行形态学观察;培养6、12、24 h后取培养液进行过氧化氢(H2O2)、LDH、MDA含量测定,消化细胞并超声粉碎后进行Na+/K+ 及Ca 2+ / Mg 2+ ATP酶活性的测定;培养6、12、24 h后各组分别加入COM晶体,利用异硫氰酸荧光素-鬼笔环肽进行细胞荧光染色,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与COM晶体的粘附情况。结果:NB组、nHAP组12 h后出现细胞形态改变,刷状缘排列紊乱,胞浆、胞核松散,空泡形成;24 h后线粒体肿胀,部分细胞核膜溶解、核仁消失,NB组核膜溶解细胞数量多于nHAP组。NB组12、24 h H2O2含量高于空白对照组、nHAP组,6、24 h MDA含量高于空白对照组、nHAP组,但NB组各时间点LDH含量与空白对照组、nHAP组无明显差异。Na+ /K+ ATP酶活性在12 h后,NB组、nHAP组低于空白对照组,24 h后,仅NB组低于空白对照组;Ca 2+ /Mg 2+ ATP酶活性在12 h后,NB组、nHAP组低于空白对照组,24 h后仅NB组低于空白对照组。12 h后,NB组粘附COM晶体数量较前增多,而COM组还可见到部分晶体已进入细胞内;24 h后,NB组与COM组晶体粘附情况与12 h相近。空白对照组与nHAP组未观察到细胞与显著数量的COM晶体粘附。结论:NB对共同培养的HK-2细胞造成损伤,损伤程度随作用时间加长而加重,并强于nHAP,损伤过程中有脂质过氧化反应参与。NB损伤细胞后,细胞的晶体粘附性明显增强,随损伤作用时间的延长,细胞与一水草酸钙晶体的粘附量也会相应地增加;nHAP损伤细胞后未对细胞的晶体粘附性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利用不同方法对Ⅲ型前列腺炎(CPPS)患者前列腺液中纳米细菌的检测,了解纳米细菌(NB)在Ⅲ型前列腺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本研究从临床78例Ⅲ型前列腺炎患者和75例正常健康男性对照组的前列腺液中通过过滤方法分离纳米细菌,特殊培养基培养4 w后观察,分别利用间接免疫荧光方法(IIFS法)和PCR进行检测。结果:Ⅲ型前列腺炎(CPPS)患者中,IIFS法鉴定纳米细菌阳性31例(39.7%),PCR法鉴定纳米细菌阳性37例(47.4%),对照组IIFS法及PCR鉴定纳米细菌均为5例(6.7%)。结论:CPPS患者前列腺液中存在NB,并且有较高的阳性率,NB感染与CPPS发生可能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近年新生儿、婴儿、成人麻疹患者逐年增加,临床表现一般仍较典型,成年人麻疹患者全身中毒症状较重。麻疹抗体检测结果阳性是主要的诊断依据。麻疹发病的双相移位的机理可能是,免疫保护力不足,婴儿出生时麻疹抗体力低。孕期母传胎的麻疹抗体减弱,母经乳汁传给婴儿的抗体减弱,成人麻疹抗体水平逐年下降。预防措施是怀孕前给予育龄妇女麻疹疫苗接种,鼓励母乳喂养,麻疹疫苗计划免疫适当提前,在成人追加麻疹疫苗的免疫,加强病毒变异的研究等。  相似文献   

12.
13.
14.
以^3氢-胸腺嘧啶核苷放射自显影法及HE染色,观察并分别测定了18例正常子宫内膜增殖中期,15例增殖晚期的腺上皮细胞或间质细胞的标记指数、分裂指数。结果显示:子宫内膜增殖晚期腺上皮细胞或间质细胞之LI均明显高于增殖中期。同时,增殖晚间质细胞之MI也明显高于增殖中期,即此两种细胞在增殖晚期中增生明显,其增生状态初步获得了定位定量测定的正常值。  相似文献   

15.
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在继发性肾脏疾病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m-Alb)检测在继发性肾脏疾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Beckman Immage全自动特种蛋白分析仪对糖尿病组、高血压组、心脏病组患者进行了m-Alb测定,同时与健康组结果作对比。结果m-Alb检测糖尿病组为3.7±5.26mg/dl,高血压组为7.5±8.18mg/dl,心脏病组为7.8±3.76mg/dl,健康组为0.66±0.48mg/dl,各试验组m-Alb增高百分率为糖尿病组48.9%,高血压组37.5%,心脏病组26.9%。结论尿蛋白阴性的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患者进行m-Alb检测,可以监测病程的进展。  相似文献   

16.
17.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做法;方法:主要在手术配合的六个方面,解决防感染、防栓塞等问题。结果:30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均获成功,结论:手术配合是护士责任心和基本功的全面体现,对提高手术效果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尿液pH值对红细胞检验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通过尿液 pH值对红细胞检验影响的观察 ,更加科学、准确地诊断血尿和血红蛋白尿。[方法 ]采用干化学分析仪检测和尿液显微镜红细胞计数 ,观察 180例正常人尿标本加入正常人血标本后 ,不同 pH值 ,不同时间内 ,观察红细胞溶解情况。 [结果 ]pH <5 .5以下时 ,随着时间的延长 ,红细胞溶解现象明显。 1h后观察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2h后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pH <5 .5时对红细胞计数影响较大 ,易致红细胞发生溶解现象 ,出现假性血红蛋白尿 ,对血尿和血红蛋白尿很难区分 ,给临床诊断造成不便 ,更易引起漏诊和误诊。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告80例局限于小腿或手或足的银屑病。均经皮肤组织病理检查确诊。因部位比较特殊。受多种理化因素影响,使皮疹形态发生轻重程度不同的变化,常看不到典型损害,因而误诊为神经性皮炎,湿疹,慢性皮炎及癣等。作者对误诊原因进行了分析后,提出了鉴别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解决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中神经压迫。方法对1980~1998年再手术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讨论分析再手术原因,再次手术前影像学检查,观察病理变化以确定再手术方法。结果对11例随访6个月~1年,优7例(68.4%),良3例(36.8%),差1例(2.8%)。结论初次手术前详细查体和分析X线片,术中用导尿管和神经剥离探查,尽量避免髓核遗留,手术范围不宜太大,尽量减少对软组织和脊柱结构的破坏,避免形成硬膜囊与神经根粘连而致单纯形疤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