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儿童睾丸肿瘤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并结合临床及手术病理资料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至2018年3月76例儿童睾丸肿瘤的临床资料、超声检查资料、手术方式及病理结果,依据初诊年龄分为0~4岁组(n=57)和5~12岁组(n=19),比较两组临床表现、肿瘤标志物、超声特征(肿瘤大小、回声性质、钙化、彩色血流情况)、病理结果(良恶性)和手术方式。结果:76例中73. 7%(56/76)的儿童睾丸肿瘤为良性肿瘤,其中5~12岁组睾丸肿瘤均为良性肿瘤[100%(19/19)],以表皮样囊肿最常见[52. 6%(10/19)],临床以体检偶然发现居多[47. 4%(9/19)],甲胎蛋白(AFP)值多不升高[94. 7%(18/19)],94. 4%(9/19)采用保留睾丸手术(TSS); 0~4岁组睾丸肿瘤以畸胎瘤和卵黄囊瘤最常见,临床以无痛性阴囊肿大居多[87. 7%(50/57)],AFP值可正常或升高,采用TSS或根治性睾丸切除术(RO),两组在临床表现、AFP值、病理结果和手术方式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超声检查儿童睾丸肿瘤以囊实混合性肿块和实性肿块多见,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 908,P=0. 635); 5~12岁组肿瘤最大直径小于0~4岁组,健侧睾丸体积大于0~4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 673,2. 858; P=0. 009,0. 010); 5~12岁组睾丸肿瘤伴钙化和彩色血流0级的比例多于0~4岁组,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 825,12. 298; P=0. 028,0. 006)。结论:不同年龄段儿童睾丸肿瘤有不同的临床和超声特点。恶性肿瘤多见于0~4岁儿童,5~12岁儿童以AFP值正常,多伴钙化,彩色血流不丰富的良性肿瘤多见,当超声诊断5~12岁儿童睾丸肿瘤且血清AFP值阴性时应提倡TSS以尽量保留睾丸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Ⅱ型睾丸生殖细胞肿瘤(TGCT)的各亚型病理形态以及免疫组化特点、分子生物学改变,探讨免疫组化染色(IHC)及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在TGCT诊断分型中的意义。方法:收集97例TGCT(含有精原细胞瘤成分75例,胚胎癌成分17例,卵黄囊瘤成分11例,成熟性畸胎瘤16例,未成熟畸胎瘤3例,表皮囊肿1例),正常睾丸组织20例,以及非生殖细胞肿瘤的睾丸肿瘤6例。通过IHC检测TGCT各亚型对于不同抗体的阳性表达情况,并运用FISH技术检测各亚型中12号染色体短臂等臂和扩增的发生率。结果:TGCT各亚型的免疫表型各有不同,人类婆罗双树样基因-4(SALL4)及胎盘碱性磷酸酶(PLAP)最广谱、敏感性高,CD117及人八聚体结合转录因子4(OCT4)在浸润性精原细胞瘤和原位生殖细胞瘤(GCNIS)中强阳性表达,而在正常生精小管不表达。卵黄囊瘤显著表达人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表达范围和强度均优于人调节T细胞特异转录因子3(GATA3)和甲胎蛋白(AFP)。胚胎癌表达人广谱细胞角蛋白(CKpan)、OCT4、CD30。绒癌表达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 CG)。浸润性TGCT中12号染色体短臂发生等臂和扩增的阳性率为96.7%(29/30)。结论:临床病理工作中,绝大部分病例单凭组织形态观察即可诊断TGCT,IHC检测利于更精确的分型,对于个体化治疗选择和预后评估意义重大。12号染色体短臂捕获是Ⅱ型TGCT的特异性分子改变,有助于排除其他病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睾丸内良性囊性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142例患者行睾丸超声检查,对检出的55例睾丸内良性囊性病变的超声图像及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55例患者中,白膜囊肿5例,睾丸囊肿25例,睾丸网扩张7例,睾丸血肿6例,睾丸脓肿2例,表皮样囊肿5例,良性畸胎瘤5例。术前1例睾丸良性畸胎瘤误诊为恶性。超声诊断本类病变的敏感度为100%,诊断符合率为98.18%。白膜囊肿及睾丸囊肿具有单纯囊肿的一般特征,睾丸网扩张显示为睾丸纵隔部位的条状蜂窝样扩张,睾丸血肿及睾丸脓肿回声混杂,典型的表皮样囊肿具有"洋葱环"征,良性畸胎瘤回声混杂。结论高频超声可以对睾丸内良性囊性病变进行正确识别,可视为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检查对肾脏非典型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9年6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44例肾脏非典型占位性病变患者的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检查资料。男26例,女18例。年龄(55.9±13.7)岁。44例共47个占位,均行常规超声检查观察肿物的位置、大小、回声、边界、彩色血流情况,做出常规超声诊断。行超声造影检查观察肿物增强时相、增强水平、增强模式、是否有环状增强,做出超声造影诊断。将超声检查诊断与最终病理或临床诊断进行比较。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检查对肾脏非典型占位性病变的诊断效能。结果:本研究47个病灶中,诊断为恶性15个,良性32个。19个病灶经手术病理诊断,分别为肾细胞癌13个、肾淋巴瘤2个、肾囊肿3个、炎性肉芽肿1个;28个经增强CT或MRI检查诊断为良性肿瘤或假性肿瘤,且定期随访≥1年无变化,分别为血管平滑肌脂肪瘤5个、囊肿15个、肾连接部皮质缺损3个、肾柱肥大2个、未萎缩肾实质1个、驼峰肾1个、瘢痕1个。常规超声检查病灶最大径(2.5±1.3)cm。肾细胞癌常规超声检查以低回声多见(8/13);超声造影检查以快进快出为主(9/13),多为不均匀低增强(6/13),9个发现假包膜,6个发现坏死。2个肾淋巴瘤常规超声检查均为低回声;超声造影检查均为快进快出,等增强1个,低增强1个。5个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常规超声检查为高回声;超声造影检查以慢进慢出为主(4/5),低增强2个,高增强2个,等增强1个。肾囊肿常规超声检查以无回声多见(16/18);超声造影检查,单纯性肾囊肿无增强,复杂性肾囊肿囊壁或分隔薄且均匀强化,呈慢进慢出、等增强或低增强。炎性肉芽肿常规超声检查呈囊实性;超声造影检查实性部分与肾实质同步强化,呈低增强。肾柱肥大、驼峰肾和局限性未萎缩肾实质常规超声检查为低回声;超声造影检查为与肾实质同进同出的均匀等增强,无明显包块轮廓出现。肾连接部皮质缺损和瘢痕常规超声检查为高回声,超声造影检查自始至终无增强。常规超声检查将1个炎性肉芽肿、1个未萎缩肾实质、2个复杂肾囊肿误诊为恶性,2个高回声肾细胞癌误诊为良性;超声造影检查仅将1个炎性肉芽肿误诊为恶性。常规超声检查对良恶性病变诊断的敏感性为86.7%,特异性为87.5%,准确性为87.2%,ROC曲线下面积0.871。超声造影检查对良恶性病变诊断的敏感性为100.0%,特异性为96.9%,准确性97.9%,ROC曲线下面积为0.984。常规超声与超声造影检查的ROC曲线下面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结论:超声造影检查对肾脏非典型占位性病变的诊断效能优于常规超声检查,对于常规超声检查诊断困难的肾肿瘤,以及酷似肾占位病变的良性病变和解剖异常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5.
睾丸肿瘤的诊断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提高睾丸肿瘤的诊断水平。 方法 :回顾 1 992年 9月~ 2 0 0 1年 1 2月睾丸肿瘤 57例病人的症状、体征 ,影像学、肿瘤标记物和病理资料。 结果 :1 8例病人 (31 .3 % )延迟就医。术前查甲胎蛋白 (AFP) 1 1例 ,5例阳性。检测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亚单位 (β HCG) 6例 ,1例阳性。二维B超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超声 (CDFI)的灵敏度分别为 93 .5 % (45/ 4 7)、96 .4 % (2 8/ 2 7)。 55例行根治性睾丸切除术 ,2例行单纯睾丸切除术。后腹膜淋巴结清扫术 1 9例 ,淋巴结阳性 1 1例 ,阴性 8例。石蜡切片 57例 ,精原细胞瘤 2 2例 ,胚胎癌 9例 ,畸胎瘤 7例 ,卵黄囊瘤3例 ,混合性生殖细胞瘤 9例 ,恶性淋巴瘤 4例 ,其他 3例。其中 2 6例行术中冰冻切片 ,2 3例 (88.5 % )与石蜡切片报告符合。 结论 :病人需强化健康意识 ,尽早就医 ;术中常规冰冻切片 ,明确良、恶性肿瘤 ,是提高诊断水平 ,避免延误诊治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卵巢肿瘤良恶性的诊断性能,筛选鉴别肿瘤性质的显著多普勒超声指标。方法132例(136个)卵巢肿瘤患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肿瘤超声显像和肿瘤血流动力学特征,包括肿瘤形态、大小、边界、物理性质、回声、收缩期峰值流速(VPS),舒张末期流速(VED),平均流速(Vm),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等。以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主成分Logistic回归建立肿瘤良恶性质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其诊断性能。结果 (1)恶性肿瘤的形态不规则、体积≥300 cm3、包膜不明显、边界不清、回声不均、实性、高级别血流信号的构成比及VED、Vm均大于良性肿瘤,而RI和PI小于良性肿瘤,P<0.05或0.01。主成分Logistic数据拟合,其比值比(OR)分别是:OR形态=16.844,OR体积=1.641,OR包膜=1.893,OR边界=25.945,OR回声=6.653,OR物理性质=3.439,ORVED=1.265 ORvm=1.260,ORPI=0.046,ORRI=0.052,OR血流信号=7.135。(2)模型判断卵巢肿瘤为恶性的ROC曲线下面积(AUC)=0.935(95%CI:0.894-0.976),与任何单一指标的AUC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的敏感性90.7%,特异性85.2%,一致率88.24%,与病理结果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804。结论综合多个彩色多普勒超声参数对卵巢肿瘤良、恶性的鉴别诊断性能优于任何单一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儿童睾丸畸胎瘤的诊断与治疗,旨在提高其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95~2014年收治的64例儿童睾丸畸胎瘤的临床资料。结果:61例以无痛性阴囊包块就诊,查体均有沉重感;3例因阴囊空虚诊断为隐睾时发现。术前46例甲胎蛋白(AFP)明显升高,18例AFP值正常。超声检查提示异常混杂回声区,内有钙化成分或液化坏死。阴囊X片检查28例有点片状、弧形高密度影。40例于我院行睾丸肿瘤剜除术(TSS),1例院外手术,20例行高位瘤睾切除术,3例放弃手术治疗。病理检查成熟畸胎瘤均可见成熟的3个胚层,未成熟畸胎瘤可见原始神经管等未成熟胚层成分。60例手术患儿中11例为不成熟畸胎瘤,49例成熟畸胎瘤。成熟畸胎瘤术后无需化疗,未成熟畸胎瘤术后采用顺铂+依托泊苷+博来霉素(Cisplatin,Etoposide,Bleomycin,PEB)方案化疗。随访2年均未见复发或转移。结论:儿童睾丸畸胎瘤多因无痛性阴囊包块就诊,查体包块有沉重感;AFP多有异常,超声及阴囊平片对诊断有一定帮助。手术方案主要为TSS,术中冰冻能协助术者选择手术范围。成熟畸胎瘤术后无需化疗,未成熟畸胎瘤术后应配合化疗。  相似文献   

8.
小儿睾丸肿瘤临床分析(附55例报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总结小儿睾丸肿瘤的诊治经验。 方法 回顾分析 5 5例睾丸肿瘤的临床资料。患儿年龄 2个月~ 12岁。多以无痛性阴囊肿块就诊。其中卵黄囊瘤 2 5例 ,畸胎瘤 2 4例 ,淋巴瘤 2例 ,精原细胞瘤 1例 ,皮样囊肿 2例 ,淋巴管瘤 1例。 结果  5 5例中获随访 31例 ,平均随访 3年。包括卵黄囊瘤 17例 ,其中Ⅰ期 9例 ,仅做高位精索切断睾丸切除术 ;Ⅳ期 1例及复发瘤 7例中的 3例经化疗及手术健康存活。畸胎瘤 14例 ,其中行保留睾丸的畸胎瘤摘除术 5例 ,恶性畸胎瘤 1例 ,均无瘤存活。 结论 卵黄囊瘤Ⅰ期宜行单纯睾丸切除术 ,Ⅱ~Ⅳ期应联合应用PVB(顺铂加长春新碱加博来霉素或足叶乙甙 )化疗方案。小部分畸胎瘤病例可行肿瘤摘除术而保留睾丸组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乳腺间质肉瘤的超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乳腺间质肉瘤的超声特征,其临床、超声、病理各项资料齐全,病理组织学诊断均由手术切除标本获得。结果 11例乳腺间质肉瘤中,纤维肉瘤3例,成骨肉瘤3例,血管肉瘤2例,平滑肌肉瘤、横纹肌肉瘤、多形性肉瘤各1例。超声测量肿瘤最大径2.3~3.8cm。7例位于右乳,4例位于左乳。超声表现:实性或囊实性,低或混合回声,形态不规则或分叶状,边界不清,血流丰富(n=6);实性,低回声,形态规则,边界清,血流少或丰富(n=3);实性,低回声,形态规则,边界清、内见多个粗大钙化伴后方声影,血流无或少(n=2)。结论乳腺间质肉瘤的术前诊断困难,对于术后复发、生长快、血流丰富的实性或囊实性乳腺肿块应考虑到乳腺间质肉瘤。  相似文献   

10.
超声检查在睾丸肿瘤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初探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睾丸肿瘤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我院1998~2005年172例睾丸肿块的超声图像结合其手术及病理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72例睾丸肿块中超声诊断50例睾丸血肿,13例睾丸囊肿,26例睾丸炎性结节,25例睾丸结核,58例睾丸肿瘤;睾丸肿瘤中50例为生殖细胞瘤,其中精原细胞瘤41例,非精原细胞性生殖细胞瘤(NSGCT)9例;6例为非生殖细胞瘤;3例为继发性肿瘤。超声检查发现典型精原细胞瘤、畸胎瘤、表皮样囊肿、间质细胞瘤及多发性的恶性淋巴瘤具有较为特征性的声像图。结论:超声检查可以对睾丸肿瘤作出初步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为进一步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是睾丸肿瘤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