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物医学影像是21世纪发展起来的新技术,是影像学从大体形态学向微观形态学、生物代谢、基因成像发展的必然趋势。生物医学成像研究主要集中在分子成像、功能成像、细胞成像和基因成像等方面。分子成像基础研究的工具有基因重组技术、X线晶格成像、快速物质波谱分析、计算机和机器人技术。发展和测试体内特异性分子成像、光学成像与显微CT/MRI/PET/光学成像以及PET,SPECT等,适用于分子、基因的显像和定位。结合微创性操作的影像指导技术,可用于指导病变的治疗和监测。有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即在疾病的功能性障碍发展早期识别病变,使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愈来愈多地使用创伤性更小、精确度更高的成像技术以及影像指导下的手术操作,是研究生命科学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2.
肿瘤是目前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传统的检查方法难以从分子水平早期诊断肿瘤。光学分子成像技术是一种采用光学成像,通过分子荧光标记靶向目标,形成光学分子影像进行肿瘤早期非侵入诊断的方法。光学分子探针是光学分子成像技术的核心,如何设计出具有靶向性和高度亲和力的理想探针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同时随着新型成像仪器的开发和光学分子探针的不断发展,光学成像技术将不断完善,成为临床分子水平早期诊断肿瘤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3.
《陕西医学杂志》2019,(9):1243-1246
消化道早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消化道早癌的筛查主要借助于消化道内镜技术,为提高传统内镜发现诊断消化道病变的能力,通常于内镜检查前行消化道染色以突出病变。蓝激光成像技术是新一代的消化内镜技术,相比传统的内镜技术,蓝激光成像技术具有特有的发现消化道病变的能力,不仅可以用于非癌疾病的诊断,而且具有很强的发现消化道早期癌病变的能力。近年来关于蓝激光成像技术对早期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的研究日渐增多,研究表明其能显著提高消化道早癌的诊断率。本研究主要分析国内蓝激光成像技术结合染色技术对消化道早癌诊断的研究现状,以期为临床和科研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消化内镜技术在消化道肿瘤早期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74例于2016年1月至2018年9月来院就诊的消化道肿瘤患者进行研究,采用就诊序列号奇偶分组法将患者均分入研究组和常规组,其中常规组应用常规模式进行诊断和治疗,研究组采用消化内镜技术辅助诊断和治疗,观察两组诊断影像质量评分及手术相关指标,客观分析消化内镜技术的应用价值。结果研究组病灶形态、胃小凹分型、毛细血管影像质量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与常规组比较,研究组术中出血量较少,手术用时及住院天数较短(P0.05)。结论在消化道肿瘤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中应用消化内镜技术,能够切实改善影像质量,降低误诊、漏诊风险,且可缩短手术用时,减轻对机体的损害,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5.
前列腺疾病是影响老年男性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常见疾病,除了良性前列腺增生及前列腺炎等良性疾病,我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正在逐年上升,多数患者就诊时常处于晚期,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前列腺癌具有重要意义。MRI作为目前公认最佳的诊断前列腺疾病的影像学方法,可以清晰地显示前列腺的结构和病变情况。多参数磁共振利用多参数、多序列、多角度成像为前列腺疾病的诊断提供依据,是前列腺疾病诊断的标准成像方法。近年来,磁共振扩散成像、定量成像、分子成像及影像组学等多种成像技术都在前列腺癌的诊断中有所应用,这些技术可以为诊断提供更加丰富的诊断信息。本文对各类磁共振成像技术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6.
吴恩惠 《中国医刊》2003,38(9):9-10
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与生命的常见疾病。早期诊断与早期治疗可提高生存率并改善生活质量。现代影像学检查包括CT、MRI、超声和PET等影像技术 ,在诊断中 ,特别是在早期发现和肿瘤的定位、定量与定性诊断 ,乃至分级与分期上有重要价值 ,为确定治疗方案、估计预后提供重要依据。在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方面都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形态成像诊断依然是当前发现与诊断肿瘤的主要手段。针对不同部位的肿瘤选用CT三维成像、CT切割技术、CT透明化技术、仿真内镜、CT血管造影 (CTA)、MR血管造影 (MRA)、MR水成像以及内镜超声…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消化内镜技术在消化道早癌中的诊断治疗价值意义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8月间收治的消化道早癌患者80例,为所有患者开展内镜窄带成像检查及常规内窥镜检查,并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为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外科剖腹手术治疗,为观察组患者开展内镜下粘膜切除术治疗。结果内镜窄带成像在毛细血管影像、胃小凹分型影像、形态影像方面的评分明显优于常规内窥镜检查;并且观察组的平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在为消化道早癌患者实施诊断与治疗的过程中,应用到消化道内镜技术,具有良好的诊断与治疗价值,值得在实际应用中推广。  相似文献   

8.
王卫东  陈正堂 《重庆医学》2007,36(21):2231-2233
现代医学正在进行一场新的变革,20世纪的生物学充分地从分子途径认识生物系统,21世纪的医学正逐渐用分子手段诊断和治疗疾病.过去几十年在基因组、蛋白质组及代谢组学的重大突破,使得人们对疾病的分子基础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越来越依赖于其相关的分子过程.分子成像技术就是利用非侵入性的活体影像检测来提供疾病特异性的分子信息[1].  相似文献   

9.
胃部疾病是最常见的消化道疾病,消化内镜已成为诊断、治疗和评估胃部疾病的重要手段。随着光学和电子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内镜技术如放大内镜、染色内镜和窄波成像等[1~5]。这些新的电子内镜为胃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很大的帮助。然而所有以上技术仅限于对病变表面形态的观察,仍需依靠活组织病理学诊断才能最终确诊。  相似文献   

10.
早期消化道病变的诊断一直是医学领域关注的重点,利用窄带成像技术的 NBI内镜有助于早期消化道疾病的诊断.本文简要阐述 NBI系统的成像原理与特点及应用.  相似文献   

11.
色素内镜和电子色素内镜应用价值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化内镜联合组织学诊断是目前消化道疾病的诊断金标准。对消化道早癌早期诊断的要求,促使色素内镜、电子色素内镜如窄带成像(Narrow Band Imaging,NBI)技术和富士能智能色素内镜(Fuji Intelligent Chromo Endoscope,FICE)产生,其它还有放大内镜(Magnifying Endoscope,ME),固有荧光成像(Autofluorescence Imaging,AFI)技术,高分辨率(High Resolution,HR)内镜和共聚焦显微内镜等的发展都极大的促进了内镜诊断技术。本文主要对色素内镜和电子色素内镜的原理和临床应用作一总结。  相似文献   

12.
乳腺癌是世界卫生组织确认的可以通过早期诊断降低死亡率的恶性肿瘤之一,有效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是乳腺癌死亡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提高乳腺癌的检出率是影像诊断的研究重点,多种影像检查联合应用是目前提倡的发展方向之一。将乳腺血氧功能成像检测方法与多普勒超声相结合,研究乳腺血氧功能成像与多普勒超声在乳腺肿块中的不同图像特征,考虑两种诊断方法联合应用可以提高乳腺疾病特别是早期乳腺癌的诊断率,使早期乳腺癌诊断水平得以提高,实现早期乳腺癌的早发现、早治疗,进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成像技术在肿瘤生物学研究和临床诊断治疗中是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活体动物成像实验平台的主要优点是无创伤、低成本、实时检测,而分子探针与活体荧光成像技术相结合对肿瘤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肿瘤的近红外荧光(NIRF)成像技术依赖于稳定、高特异性和敏感性的分子探针。综述活体肿瘤成像技术的研究进展以及该项技术与新的分子探针、显像剂、报告分子的协同作用,为进一步应用于临床肿瘤诊断和治疗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4.
脑肿瘤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由于生长部位极其重要,其死亡率及致残率非常高,因此早期
明确诊断对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十分重要。医学影像学已经从宏观的解剖影像时代进入微观的分子影像时代,
分子影像发展快速,可以在活体非侵入性地从细胞和分子水平显示肿瘤生物学过程,可以无创的提供疾病早期
诊断、监测及治疗的分子水平信息。本文综述了分子影像包括核医学、核磁共振、光学及多模态分子显像等在脑
肿瘤诊断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及新进展。  相似文献   

15.
蒋海忠 《医学综述》2013,19(12):2175-2177
妊娠期急性胰腺炎临床上发病率较低,但该病具有起病急、病死率较高等特点,对母婴健康危害较大。该病病因主要是胆道疾病、高脂血症、代谢、感染、外伤等,疾病的诊断主要是根据发病过程、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目前,随着内镜技术包括超声内镜及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以及磁共振胰胆管成像的临床广泛应用,疾病的早期诊断、治疗效果以及预后等情况有了较为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16.
杨青 《医学综述》2012,18(23):4038-4041
随着医学影像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肾结核的检查方法不断增多,不同影像学检查技术对肾结核的诊断具有各自的优缺点,肾结核的影像学变化多样,早期鉴别困难,误诊率较高,对该病的正确诊断是疾病分期及治疗方案选择的关键。现对B超、CT和磁共振成像等影像诊断技术在肾结核应用现状和进展进行综述,以利于临床对影像学检查方法的选择和提高肾结核的影像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30):81-83
目的对诊断和治疗消化道早癌过程中应用消化内镜技术的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来我院接受消化道早癌诊断和治疗的患者290例,并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145例。给予常规组患者外科剖腹手术,给予研究组患者消化内镜技术。对两组患者全部实施内镜窄带成像(NBI)检查和常规内镜检查,并对两种诊断方法的评分进行对比。除此之外,对两组患者使用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费用以及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NBI内镜技术较于常规内镜检查,在胃小凹分型影像、形态影像和毛细血管影像等评分方面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费用以及并发症情况,研究组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诊断和治疗消化道早癌的过程中,通过对消化道内镜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将住院和手术时间缩短,而且还可以使患者的痛苦得到缓解,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日后的临床治疗中大力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8.
李凯  李茂 《广西医学》2001,23(4):821-824
MRI成像技术应用于临床已有 2 0多年 ,其高对比度 ,任意方位断层 ,无骨伪影 ,无创性及分子生物学和组织学的信息使影像诊断的临床应用范围 ,诊断准确性得到极大的拓展和提高。但常规的MRI成像技术如 SE(自旋回波 )序列 ,成像速度慢 ,至少需 1 0~ 2 0 min才能获得具有解剖学精度的脑组织影像 ,图像质量易受运动伪影影响 ,使 MRI技术应用范围和诊断受到限制 ,如在肺和腹部的临床应用价值有限 ,一些疾病的早期诊断 (如缺血性脑卒中早期诊断 )应用受限。近年来 ,随着新的 MRI快速成像技术的发展成熟 ,提供的影像信息更丰富 ,促进了 MRI…  相似文献   

19.
宋震宇 《西部医学》2015,27(2):315-317,320
前列腺疾病特别是前列腺癌严重威胁着中老年男性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对前列腺疾病的诊断,影像检查具有很大的价值。随着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前列腺疾病的诊断水平也在逐步提高。本文就超声造影技术、CT灌注成像技术、MR弥散加权成像、MR波谱成像及动态增强等最新影像技术对前列腺疾病的应用价值及前景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消化内镜对早期消化道癌肿患者的诊断和治疗价值。 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6年5月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62例早期消化道癌肿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及观察组(3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白光内镜诊断方法及传统外科手术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电子染色胃镜和超声胃镜协助诊断和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检出率、影像质量评分、临床疗效、手术相关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 结果 ①观察组检出率(87.5%,28/32)明显大于对照组(63.33%,19/30),P<0.05。②观察组影像质量各指标评分均大于对照组(P<0.05)。③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为43.75%(14/32),疾病控制率为90.63%(29/32)。对照组有效率为23.33%(7/30),疾病控制率为73.33%(22/30)。2组疗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2组患者术后各手术相关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⑤治疗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3.13%,1/32)明显低于对照组(20.00%,6/30)(P<0.05)。 结论 消化内镜技术能够提高早期消化道癌肿的临床检出率,提高影像质量评分从而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同时采用消化内镜治疗消化道早期癌肿,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优化术后手术指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