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某汽配厂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某汽配厂职业病危害因素存在情况,为改进工作场所,保护劳动者身体健康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职业卫生现场调查确定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与分布,按GBZ 159-2004及WS/T69-1996对粉尘、毒物和噪声进行采样布点.分别按GB5748-85,GBZ/T 160.1-81-2004,WS/T 69-1996和气象按GB 934-89规定检测。[结果]该汽配厂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金属粉尘、电焊烟尘、苯、甲苯、二甲苯、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盐酸和氢氧化钠检测全部合格,噪声合格率仅54.3%(38/70),气象条件检测5个工作地点,均为高温作业场所。[结论]该汽配厂职业卫生技术防护措施较完善,粉尘、毒物浓度均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但噪声危害和高温热辐射危害突出,应加强防噪声和防暑降温工作。  相似文献   

2.
任平平  何鸿先 《预防医学论坛》2012,(10):748-750,754
[目的]识别建设项目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其危害程度及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评价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及其效果,为卫生行政部门审批建设项目提供依据。[方法]2010年依据GBZ 1-2010《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T 197-2007《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技术导则》、GBZ 2-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等规范,采用现场调查、现场检测、检查表等方法对某氧化铝厂300kt/a氧化铝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评价。[结果]该建设项目的选址与总体布置、生产设备布局、职业病防护设施、个人使用的防护用品、职业卫生管理等基本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该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粉尘、毒物、噪声等,其中,粉尘检测点TWA合格率为75.00%,毒物检测点、噪声检测点各有5个超标作业点。[结论]该项目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基本可行。  相似文献   

3.
王津江  王芳  邱峰  周晓峰 《职业与健康》2012,28(2):163-165,168
目的对吴江市某电子厂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识别和检测,对超标岗位或工种提出控制措施。方法对该厂生产岗位或工种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现场调查和检测。结果对该厂苯、甲苯、噪声、高温等18种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发现印刷6车间的印刷岗苯检测结果不符合GBZ 2.1-2007的要求,印刷7车间的检验岗甲醇检测结果不符合GBZ2.1-2007的要求;射出车间的4个检测点的噪声检测结果不符合GBZ 2.2-2007的要求,射出车间的6个检测点的高温检测结果不符合GBZ 2.2-2007的要求。结论该厂应加强印刷车间印刷和检验工人呼吸防护,改善印刷车间的作业环境,做好射出车间的防暑降温和防噪声工作,保护注塑和碎料工人的职业健康。  相似文献   

4.
李春燕  李翠香 《职业与健康》2007,23(15):1340-1340
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为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为劳动者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莱芜市某冶金有限公司委托我中心对该公司炼铁高炉工程进行了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评价方法1.1评价依据①《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0号);②《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卫生部[2006]第49号令);③《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④《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2);⑤《工作场所有害物质检测方法》(GBZ160—…  相似文献   

5.
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1]颁布以来,新改、扩等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项目逐步依据《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技术导则》GBZ/T196-2007[2]标准执行,对保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经济发展起了重大作用。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工作,形式多样、种类复杂,在此提出有关问题与同行们探讨,以利《导则》[2]更加合理地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6.
混苯引起白血病的调查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长期接触混苯引起中毒的发病情况.为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开展卫生学调查,对患者所从事的工种、接触时间和作业环境有毒因素浓度、监测资料以及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根据收集和调查的有关资料,对照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68—2002,诊断该患者为职业性慢性重度苯(甲苯、二甲苯)中毒(白血病)。[结论]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混苯作业环境,严重威胁劳动者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河南地区油库及部分加油站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法,现场采样,按照《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 159-2004)进行选点和布点.根据《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 2.1-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 2.2-2007)对检测数据进行评价、分析.结果 在油库和加油站中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苯、盐酸、汽油和噪声等.部分岗位噪声值达88.2 dB(A),汽油浓度达146 mg/m3,苯浓度达8.3 mg/m3.结论 噪声和苯是油库和加油站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和掌握丹东市某焦化有限公司职业病危害现状。方法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对该公司现场进行职业卫生学调查和检验检测。结果检测粉尘、二氧化硫、硫化氧、一氧化氮、二氧化氮、氨、苯、甲苯、二甲苯、3.4苯并芘、氰化氢、噪声等基本达到GBZ1—2002和GBZ2—2002标准要求。结论该公司防护设施效果基本可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新建不锈钢西餐厨具生产线存在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为制定职业病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职业卫生学调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场监测和职业健康检查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该生产线主要存在三氯乙烯、氨、噪声、粉尘、汽油、柴油和润滑油,试运行期间粉尘、毒物测定结果均符合《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1-2007[1]的要求,噪声强度超过《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2007[2]的要求。结论该项目职业病危害的防护措施可行、有效,但需加强对噪声等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整改后的效果,为防治职业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GBZ159—2004)《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和(卫法监发[2002]63号)《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进行职业卫生调查、检测,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点合格率提高了40.0%,CO、NH3测定点合格率分别提高了29.1%和50.O%,噪声测定点合格率提高了22.2%。结论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整改后得到较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1.
刘胜萍 《职业与健康》2010,26(6):624-625
目的了解某农药厂职业健康状况。方法依据《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1],对该企业从事有毒有害作业的工人进行针对性的职业健康检查,依据《尘肺病诊断标准》(GBZ70-2002)[2]、《职业性苯中毒诊断标准》(GBZ68-2002)[3],诊断有无尘肺、苯中毒;依据《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159)等法规进行现场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结果粉尘、苯系物、氯化氢、氢氧化钠等作业岗位有害因素共17个监测点51项次检测全部合格;职业健康检查受检率100%,受检人员异常检出率为:高血压6.4%、血常规10.4%、肝功能4.3%、B超14.7%、心电图3.1%、胸片11.9%、肺功能2.4%;结论血常规和胸片检查的异常检出率分别达10.4%和11.9%,表明该企业存在较明显的毒物和粉尘的职业健康损害,原因有待进一步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饮料生产过程的职业危害因素,评价所采取的职业危害防护措施的效果,探讨职业危害关键控制点和防护的特殊要求。方法对某饮料厂进行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场采样与实验室检测分析,开展职业健康检查。结果饮料生产过程中产生职业危害因素主要有高温、噪声、二氧化锰、电焊烟尘(总尘)、活性炭粉尘(总尘)、次氯酸钙粉尘(总尘)、盐酸、氢氧化钠、丁酮、氨、二氧化碳。各接触或工作岗位空气中总尘、盐酸、氢氧化钠、氨、丁酮、二氧化锰浓度均符合《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2)中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STEL)和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的卫生限值。44个噪声接触岗(区域)中的25个点超过《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卫生限值。No.L6线注入机操作台二氧化碳浓度超过GBZ2-2002中PC-TWA、PC-STEL的卫生限值,No.L4-L5线注入机操作台二氧化碳浓度超过PC-TWA的卫生限值。结论饮料生产过程中职业危害因素多,应重视噪声、二氧化碳危害的控制。建议加强培训,提供必要的保护措施,减少职业病危害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某新区1#焦炉工程职业病危害进行预评价。方法采用检查表法、类比法、定量分级法、经验法等相结合进行评价。结果对该工程评价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为焦炉逸散物、苯、甲苯、二甲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氢、二氧化硫、一氧化氮、二氧化氮、氨、氰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及高温热辐射、粉尘、噪声等。结论该工程属于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该项目具备较完整的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和措施,自动化程度高,工作场所粉尘、一氧化碳、焦炉逸散物等3种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可能超标,应加强作业人员个人防护。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新疆某新区2#焦炉工程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方法采用职业卫生调查、职业卫生检测、职业健康检查、检查表分析法、定量分级法等相结合进行评价。结果对该工程评价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测量)结果表明:工作场所苯、甲苯、二甲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氢、二氧化硫、一氧化氮、二氧化氮、氨、氰化氢、粉尘、电离辐射、工频电场强度(浓度)未超过职业接触限值,但有4个检测点焦炉逸散物浓度、5个测量点噪声强度、11个测量点WBGT指数超过职业接触限值,该项目属于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应加强作业人员个人防护。结论该工程在确保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运行正常,个体防护措施到位,各项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落实,采纳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报告书提出的建议的情况下,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基本合格,可以进行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的现场验收。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识别、评价某焦化有限公司95×104t/a焦化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提出相应防护对策和管理措施,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方法选择与该项目类似的工程作为类比项目采用类比调查法和检查表法进行评价。结果该项目工程选址、总体布局、采光与照明、卫生辅助设施等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具备较完善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和管理措施,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硫化氢、二硫化碳、氰化氢、苯、氨、一氧化碳、焦炉逸散物、二氧化氮等职业病危害因素,属严重职业病危害项目。结论该项目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是可以预防的,从职业卫生角度分析该项目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王俊  姚丹成  聂四平 《职业与健康》2013,(19):2472-2475
目的对某煤矿建设项目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预评价,提出相应的防护和管理措施。方法采用类比法和检查表法相结合的原则,对该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结果该项目总平面布局合理,工艺成熟,设备先进,自动化程度较高。在其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生产性粉尘(煤尘)、噪声及化学有害物质(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硫化氢、锰及其化合物)。结论该项目在科学设计、严格管理的前提下,其职业病防护措施基本能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及《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等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张放  邵华  张志虎  冯斌 《职业与健康》2009,25(4):420-422
目的对某焦化厂焦炉工程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进行评价,提出补充措施,使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强度)达到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要求,以控制和降低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劳动者健康的损害,控制和杜绝职业病发生。方法通过收集相关资料、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和职业卫生检测,采用检查表法、检测检验法等方法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评价。结果该扩建项目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是焦炭尘、一氧化碳、苯并芘、苯溶物、噪声等;检测结果示焦侧苯并芘的最高接触浓度、炉盖工、出炉工苯溶物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及输焦振筛的噪声强度超标,其余检测点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结论该项目在建设阶段基本上执行了国家的有关规定,针对各种职业病危害因素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强度),但仍要进一步加强完善职业病防护措施,尤其是对苯并芘及苯溶物的防护,以切实保障职工的职业健康。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在焦炉扩容改造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对某焦化厂有代表性岗位空气中主要毒物浓度的监测和分析,找出其存在的主要毒物危害因素,评价其设备的配套性能,并提出设备改造和毒物治理相关的建议。[结果]某焦化厂的主要毒物危害为沥青、氨、焦炉逸散物等;1998、2002年2次焦炉扩容后,沥青、氨等岗位空气中毒物浓度呈显著上升趋势(P<0.05),苯、二甲苯等呈显著下降趋势(P<0.05),但总体样品合格率保持稳定(P>0.05);该焦化厂先后2次采纳了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提出的暂缓和逐步对焦炉气回收处理系统扩容改造方案的建议,使其6700余万元技术改造资金的投向更趋合理,节约了2700余万元。[结论]紧密联系企业生产技术改造一线,为企业创效赢利是当前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新模式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