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研究大鼠脊髓横断损伤(SCI)后神经干细胞(NSCs)移植联合应用低强度超声(LIU)对其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32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A组,对照组;B组,损伤组(SCI组);C组,单纯移植NSCs组(NSCs);D组,NSCs移植联合应用超声组(NSCs+LIU)。每组8只。除A组外,其余3组制作T8平面脊髓全横断模型,将含有NSCs悬液的明胶海绵植入C组和D组横断损伤脊髓处,B组在损伤处移植含细胞培养液的明胶海绵,D组同时应用超声治疗。2个月后,实验各组采用BBB(Basso,Beatti,Bresnahan)评分、电镜和皮层体感诱发电位(CSEP)观察大鼠运动传导功能恢复的作用。结果术后2个月BBB评分,B组为(2.5±1.05)分,C组为(5.0±0.89)分,D组为(6.8±0.75)分。C和D组评分明显高于B组,以D组最高(P〈0.05)。但未达到正常。脊髓损伤2个月后,B组波形仍完全消失,C组D组的波形有所恢复,但潜伏期延长,波幅幅度降低。电镜显示,C组D组损伤区见再生髓鞘、轴突及神经元。而B组仍见明显的髓鞘细胞变性及瘢痕组织。结论NSCs移植联合应用低强度超声能促进损伤脊髓运动和传导功能的部分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将胚胎脊髓干细胞移植及神经生长因子联合应用于实验性脊髓损伤大鼠,观察二者联用对损伤脊髓结构和功能恢复的干预。 方法:实验于2003-05/2004-02在大庆市第四医院骨科完成。选取健康8月龄SD雄鼠2只,雌鼠4只,同笼过夜,次晨观察雌鼠,发现鼠精子者确定为孕鼠并记为妊娠0d,取胚鼠6只作为供体。另选取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5组:神经生长因子+胚胎脊髓干细胞组、神经生长因子组、胚胎脊髓干细胞组、模型对照组、空白对照组,10只/组。其中神经生长因子+胚胎脊髓干细胞组、胚胎脊髓干细胞组大鼠作为受体。①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建立T12脊髓右半切损伤动物模型。②孕鼠于妊娠14d麻醉后暴露子宫,手术显微镜下取出胚鼠,剪去头尾,移取长约3mm的胚胎脊髓,浸泡于2000Bu/mL神经生长因子液后,立即分别移植入神经生长因子+胚胎脊髓干细胞组及胚胎脊髓干细胞组刚完成的急性脊髓右半切损伤部位。神经生长因子+胚胎脊髓干细胞组、神经生长因子组均在蛛网膜下腔插入内径0.6mm、外径1mm的导管,固定后于术后每天经导管给予神经生长因子500Bu。连续2周。模型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不给予任何治疗。③术后观察各组动物的一般状态及运动功能变化。Bieschowsky还原银染色法对神经纤维进行病理观察,并对各组损伤区脊髓横断面神经纤维数进行统计。 结果:实验选取SD大鼠50只,术后1周内死亡11只,除空白对照组未死亡外,模型对照组死亡2只,其余3组各死亡3只。①术后不同时间各组大鼠的一般状态:空白对照组在手术前后均未出现尿便异常情况。神经生长因子+胚胎脊髓干细胞组、神经生长因子组、胚胎脊髓干细胞组、模型对照组大鼠术后1周内均出现尿便失禁,模型对照组死亡2只,其余3组各死亡3只;术后2周有18只大鼠排尿排便功能逐渐恢复,神经生长因子+胚胎脊髓干细胞组7只,神经生长因子组4只,胚胎脊髓干细胞组5只,模型对照组2只;术后8周有20只大鼠排尿排便功能已完全恢复,神经生长因子+胚胎脊髓干细胞组7只,神经生长因子组5只,胚胎脊髓干细胞组6只,模型对照组2只。②术后不同时间各组大鼠的运动功能改变:空白对照组在手术前后感觉运动功能无异常改变。神经生长因子+胚胎脊髓干细胞组、神经生长因子组、胚胎脊髓干细胞组、模型对照组建立T12脊髓右半切损伤模型后,大鼠右后肢运动功能全部消失,左后肢出现感觉障碍;术后8周时神经生长因子+胚胎脊髓干细胞组有6只大鼠出现刺激左后肢的逃避反应,但右后肢运动功能未见改善;胚胎脊髓干细胞组有4只大鼠对左后肢痛觉刺激出现逃避反应。神经生长因子组、模型对照组大鼠右后肢常处于拖行状态,感觉与运动功能均无改善。③术后8周各组组织病理染色观察结果:神经生长因子+胚胎脊髓干细胞组与神经生长因子组、胚胎脊髓干细胞组、模型对照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27.6&;#177;4.3),(4.31&;#177;0.5),(14.2&;#177;1.6),0,P〈0.05)。 结论:胚胎脊髓干细胞为宿主脊髓损伤区提供了优良的微环境及支持引导作用,并通过自身的分化再生与宿主神经元形成广泛联系,同时产生更多的神经营养因子,与胚胎脊髓干细胞移植联合应用可协同促进宿主脊髓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脊髓全横断SD大鼠模型骨髓CD34^+细胞移植术后,脊髓功能恢复情况。 方法:实验于2004-11/2005-07在昆明医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完成。①采用Pelcoll细胞分离液离心+贴壁分离法对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小鼠骨髓细胞进行粗筛后,收集骨髓悬浮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密切观察细胞生长情况。②收集培养至第3周的悬浮细胞,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进行CD34单克隆抗体鉴定。③选健康雌性SD大鼠30只,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移植组和对照组,每组15只(1d,1,2,4和8周各3只)。将经CD34单克隆抗体鉴定后的CD34^+细胞移植人脊髓全横断大鼠模型脊髓横断处尾侧。④术后密切观察大鼠后肢运动功能恢复情况,分别在术后1d,2,4和8周行BBB评分检测大鼠后肢运动功能的恢复。⑤同时行冰冻切片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绿色荧光细胞的分布情况,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D34^+细胞的存活。 结果:对照组大鼠第22天死亡1只,进入结果分析29只。①免疫荧光镜下见,培养至两三周的骨髓悬浮细胞中,圆形绿色荧光细胞可达90%以上。②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显示,培养至两三周后的骨髓悬浮细胞多数呈CD34阳性,阳性率达(74.6&;#177;1.7)%。③两组大鼠BBB评分结果显示,移植组大鼠后肢自主运动功能的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④移植后2,4和8周时移植组脊髓横断处头尾两侧均可见绿色荧光细胞,且多分布于灰质中,散在或聚集成片:免疫组织化学法可见移植组脊髓横断处头尾两侧切片中均有CD34^+细胞散在。 结论:移植骨髓CD34^+细胞可在脊髓全横断大鼠脊髓中存活并迁移,其大鼠后肢自主运动功能得到部分恢复。  相似文献   

4.
背景:脊髓全横断模型在造模时常难以保证神经纤维的完全离断。目的:构建大鼠脊髓全横断损伤模型。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假手术组。模型组构建脊髓T10节段全横断模型;假手术组动物仅打开椎管与硬脊膜而后缝合,但不损伤脊髓。建模后1,3,5,7d分别进行BBB评分以评估后肢运动功能,检测其体感诱发电位和运动诱发电位来评估神经传导通路的完整性,并行形态学观察来评估脊髓肉眼观病理形态。结果与结论: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在建模后1,3,5,7d时,其BBB评分降低(P〈0.01),未检测出体感和运动诱发电位。形态学观察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脊髓完全横断,而假手术组脊髓形态完整。结果提示实验成功构建了大鼠脊髓全横断模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督脉电针与神经干细胞移植联合应用对大鼠脊髓全横断损伤的前角运动神经元存活以及减轻后肢肌萎缩有无促进作用。方法:将正常组、对照组、督脉电针组(电针组)、神经干细胞移植组(NSCs组)和督脉电针+神经干细胞移植组(电针NSCs组)成年大鼠T10脊髓段做全横断损伤,其中NSCs组和电针NSCs组在损伤处移植神经干细胞,电针组和电针NSCs组在术后开始接受督脉电针治疗。所有实验动物在脊髓损伤后存活65天。结果:电针NSCs组大鼠其腰段脊髓受损伤运动神经元的存活数量明显多于其他实验对照组大鼠。电针NSCs组大鼠后肢的股二头肌萎缩程度明显小于其他实验对照组大鼠。结论:督脉电针与神经干细胞移植联合应用能够促进大鼠脊髓全横断损伤后受损伤的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存活,以及减轻大鼠脊髓全横断损伤后瘫痪的后肢股二头肌的萎缩状况。  相似文献   

6.
背景:脊髓全横断模型在造模时常难以保证神经纤维的完全离断。目的:构建大鼠脊髓全横断损伤模型。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假手术组。模型组构建脊髓T10节段全横断模型;假手术组动物仅打开椎管与硬脊膜而后缝合,但不损伤脊髓。建模后1,3,5,7d分别进行BBB评分以评估后肢运动功能,检测其体感诱发电位和运动诱发电位来评估神经传导通路的完整性,并行形态学观察来评估脊髓肉眼观病理形态。结果与结论: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在建模后1,3,5,7d时,其BBB评分降低(P<0.01),未检测出体感和运动诱发电位。形态学观察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脊髓完全横断,而假手术组脊髓形态完整。结果提示实验成功构建了大鼠脊髓全横断模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脊髓损伤后,联合应用胚胎脊髓(FSC)移植和外源性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损伤脊髓组织早期Ca^2+、Mg^2+的影响.方法利用Wistar大鼠建立脊髓损伤模型;造模后,A组经蛛网膜下腔导管注入5 ml FSC细胞悬液;B组注入20 μl bFGF与FSC细胞悬液;C组(对照组)不做处理.术后6 h、24 h取A组、B组和C组动物损伤区脊髓组织测定水和Ca^2+、Mg^2+含量;术后5 d取损伤脊髓组织电镜下观察结构变化.结果 C组损伤区脊髓组织水含量增多,Ca^2+水平升高,Mg^2+水平下降,白质内髓鞘结构紊乱,囊性变严重;A组和B组上述变化均较C组改善.结论脊髓损伤后应用FSC移植和bFGF可减轻离子失衡,从而对继发性损害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基质干细胞(MSCs)不同移植方法对大鼠脊髓损伤后后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纯化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取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基质干细胞组(MSCs)局部移植组(B组)和MSCs尾静脉移植组(C组),在手术显微镜下制作脊髓横断模型,MSCs移植组只在损伤局部注射MSCs,尾静脉移植组通过尾静脉注射移植MSCs,对照组在损伤局部注射培养液。分别于术后7、14、21、28、35、42d通过BBB评分观察大鼠后肢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局部移植组和尾静脉移植组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局部移植组和尾静脉移植组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质干细胞移植有助于脊髓损伤(SCI)的恢复,但不同移植方法的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对急性脊髓损伤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40只成年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采用改良ALLEN氏重物打击法建立脊髓损伤大鼠模型。A组给予黄芪注射液2 m L/(kg·d),连续给药14 d。B组给予黄芪注射液0.5 m L/(kg·d),连续给药14 d。C组术后立即腹腔注射甲基强的松30 mg/kg,24 h内每隔4 h后重复给药1次。D组给予灭菌生理用水0.5 m L/(kg·d)连续14 d。各组用药后1、5、10、14 d分别进行Rivlin斜板实验对大鼠脊髓功能的行为学评分进行评价,采用改良Gale联合行为评分(CBS)测定大鼠脊髓损伤后的神经学方面功能,在给药后48 h测定脊髓损伤组织的重量,并根据公式计算脊髓损伤组织的含水量。结果 A组各时间点Rivlin斜板度数明显高于B组和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效果明显优于D组和B组。与D组相比,A组大鼠损伤脊髓的神经功能得到改善,CBS明显提高。根据公式计算脊髓损伤组织的含水量,D组和B组的含水量明显高于A组,而A组和C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剂量黄芪注射液能够改善大鼠损伤脊髓的神经功能,降低脊髓损伤组织的含水量,从而减轻组织的水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人的血管内皮祖细胞移植,对大鼠脊髓损伤的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及移植细胞的存活和分化.方法 取由上海市发育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提供的人血管内皮祖细胞,收集细胞悬液.将40只SD大鼠制备脊髓全横断模型,将存活的30只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假手术组(A组),10只,未做任何处理;手术/细胞组(B组),lO只,于距损伤区域1 cm椎管内注射7.5 μl,细胞总数为6×106个;手术/DMEM组(C组),10只,按B组方法注射等量DMEN.术后1、2,4、6和8周采用BBB后肢功能评分观察大鼠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取出损伤的脊髓行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检测移植细胞在宿主脊髓内的存活和分化情况,再用SAS.1.3统计软件,分析行为学的变化,用秩和的Kruskal-Wallis Test和Nemenyi法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BBB后肢功能评分显示术后各时间点A组与B、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比较,在2、4、6和8周显示B组明显优于C组,但明显低于A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检测显示移植的内皮祖细胞不仅能在宿主体内存活而且一些移植的细胞嵌合到宿主脊髓并分化为血管.结论 人内皮祖细胞移植后,能够在脊髓内存活、并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并能促进损伤脊髓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1.
针刺对慢性脊髓损伤大鼠神经递质和营养因子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针刺治疗慢性脊髓损伤的机理。方法 建立后路渐进性脊髓压迫大鼠模型,然后手术减压,进行电针治疗,观察联合行为评分(CBS)及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其受体TrkB的免疫组化检测结果。结果 初次术后90 d,电针组大鼠CBS评分优于减压组( P <0.05),ChAT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细胞数多于减压组 ( P <0.05),神经元和胶质细胞增强的BDNF和TrkB表达得到恢复。结论 电针治疗可能通过影响 BDNF及其受体的表达,促进 ChAT表达和增强其活性而对大鼠慢性脊髓损伤起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2.
多种神经组织修复成鼠脊髓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背景脊髓损伤后以游离周围神经片断(雪旺氏细胞)与胚胎脊髓联合移植能协同诱发宿主再生潜能,而带血管蒂周围神经移植后有更多的雪旺氏细胞存活,但其与胚胎脊髓协同作用的研究较少.目的探讨不同神经组织移植修复成鼠急性脊髓损伤的能力.设计单盲随机对照实验.地点和对象实验在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全军战创伤中心骨创伤科完成,研究对象为150只4月龄雌性Wistar属成年大鼠,由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干预成鼠胸髓损伤后,分别移植游离正中神经(FPN组)、带血管蒂正中神经(VPN组)、孕14天胚胎脊髓(FSC组)、游离正中神经加胚胎脊髓(P+F组)、带血管蒂正中神经加胚胎脊髓(V+F组).主要观察指标术后8周行神经解剖及电生理检查.结果V+F组再生轴突和存活雪旺氏细胞数目、胚胎脊髓体积增长速度和神经元密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细胞分化较好,突触较成熟o SEP的P1,N1波潜伏期显著缩短(P<0.01).结论带血管蒂周围神经与胚胎脊髓联合移植,在解剖和电生理上均优于其他组织,对FSC的生长发育及损伤神经元的再生能力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背景:有文献表明高压氧治疗对不完全脊髓损伤功能恢复有促进作用,且越早效果越好.目的:进一步探讨超早期高压氧治疗对脊髓完全横断损伤大鼠骨转换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高压氧组,假手术组仅行椎板切除术,其余2组均行T_(10)椎板水平脊髓完全横向切断术.高压氧组于术后第3小时置于动物舱内开始高压氧治疗,舱内达到222.92 kPa个绝对大气压,吸氧浓度97%~99%,10d 1疗程,共3疗程,其中第1疗程2次/d,第2,3疗程1次,d,每疗程间休息6d.模型组不做高压氧治疗.分别于建立模型后第6周处理,用ELISA法测骨形成指标血清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及血清骨钙素,骨吸收指标血清Ⅰ型胶原氨基末端肽及尿脱氧吡啶啉的浓度.结果与结论:高压氧组大鼠血清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血清骨钙素值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高压氧组血清Ⅰ型胶原氨基末端肽,尿清脱氧吡啶的值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结果表明超早期高压氧治疗可影响脊髓完全横断损伤大鼠骨转换的改变,对骨形成有促进作用,对骨吸收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Growthassociatedprotein-43GAP-43whichislargelysynthesizedinnervetissueduringthedevelopmentandregenerationofneuronsisthemolecularsubstanceofnervereconstructionandregeneration〖1〗.IthasbeenprovedthatPo5'flankingmediatedmyelinbasicproteinMBPmicrogenepSVP…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大鼠坐骨神经移植术后BDNF在相应脊髓节段前角运动神经元内的表达变化。方法选用成年雄性Wiste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和实验组(坐骨神经移植组),分别于术后不同时间点取材,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相应脊髓节段前角运动神经元内BDNF的表达及其变化,根据图像分析测得的免疫强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BDNF在对照组脊髓节段运动神经元细胞浆内有少量表达,实验组术后可见BDNF的阳性表达的运动神经元,阳性反应为棕黄色颗粒位于细胞质。术后1周BDNF表达开始升高,2周时达高峰,6-8周后逐渐下降,至8周时仍高于对照组。结论坐骨神经移植术后BDNF在相应脊髓节段前角运动神经元中的表达增强,BDNF可能参与了神经损伤后保护神经元及促进神经再生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明确运动训练对大鼠脊髓损伤(SCI)后远端脊髓超微结构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成年雌性SD大鼠18只,采用改良Allen撞击法制作T9不完全性SCI模型。术后随机分为损伤后1周组、对照组(未行训练)及训练组(术后1周开始训练,共4周)。分别在损伤前、损伤后第1、2、3、4及5周时采用BBB评分评定运动功能,训练结束后取腰膨大段脊髓进行电镜观察超微结构,免疫组化检测BDNF蛋白表达情况。结果:①BBB评分:对照组与训练组BBB评分均较损伤后1周、2周明显提高,但训练组较对照组增加更为显著(P<0.05)。②超微结构:损伤后1周组,髓鞘排列规律整齐、轴索较均匀一致、核仁清晰;对照组髓鞘松散、轴索与髓鞘间出现空隙、轴突变性及空泡;训练组髓鞘完整、较薄、轴索均匀、髓鞘下及神经纤维周围基质中少见空泡。③BDNF免疫组化:BDNF免疫反应阳性产物多分布于脊髓前角,中央管周围也有出现,背角少见;训练组BDNF阳性染色颗粒增多,平均光密度值较损伤后1周组及对照组均显著增加(P<0.05)。结论:运动训练能减轻损伤远端脊髓继发性损害,并促进BDNF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脊髓损伤(SCI)动物模型,探讨在SCI后早期应用阿仑膦酸钠(ALN)和,或脉冲电磁场(PEMFs)对SCI大鼠骨密度(BMD)的影响。方法:将62只3月龄健康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SCI组、SCI ALN组、SCI PEMFs组、SCI PEMFs ALN组,Sham组仅行椎板切除术,其余4组行T10椎体水平脊髓完全横向切断术。脊髓横断大鼠于术后1周开始应用ALN和,或PEMFs,ALN每次0.25mg/kg腹腔注射,每周3次,共7周;PEMFs 30min/d,共7周。所有动物于术后8周时取材,检测股骨BMD值。结果:3月龄健康雌性SD大鼠脊髓完全横断术后8周时股骨BMD显减低;PEMFs早期应用可使股骨整体、股骨中段及下端BMD显增高:ALN早期应用可使股骨整体、股骨中段及股骨上下端BMD显增高;在本实验条件下ALN作用比PEMFs更强、更全面:ALN及:PEMFs早期联合应用比二单独应用时在BMD方面表现出更好的改善趋势,但析因分析表明二早期联合应用的协同效应不显。结论:3月龄雌性健康SD大鼠脊髓完全横断术后8周时股骨已发生显的骨量丢失:ALN及PEMFs早期应用可抑制SCI后骨量丢失,其中ALN的作用比PEMFs更强。  相似文献   

18.
背景:嗅鞘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在众多疗法中效果较佳,成为最有前景的治疗方法之一。目前移植方法为局部移植,存在操作复杂、创伤大、重复移植治疗困难等缺点。寻找一种简单易行且疗效好的移植方法成为各国学者研究的热点。目的:分析嗅鞘细胞静脉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制备Wistar大鼠脊髓半切模型,随机分4组:嗅鞘细胞髓内局部移植组、嗅鞘细胞静脉移植组、D/F12静脉移植组和空白对照组。定期行CBS功能评分及组织学检查,评价脊髓修复情况。结果与结论:嗅鞘细胞髓内局部移植组、嗅鞘细胞静脉移植组的功能恢复和组织学改变优于D/F12静脉移植组和空白对照组,嗅鞘细胞髓内局部移植组、嗅鞘细胞静脉移植组间无显著差别。说明嗅鞘细胞静脉移植可向脊髓损伤部位迁移并修复脊髓损伤,其疗效与嗅鞘细胞髓内局部移植相当。  相似文献   

19.
李宽新  李锋 《中国临床康复》2011,(23):4262-4266
背景:临床常用皮质运动诱发电位和皮质体感诱发电位来分别评价脊髓损伤后运动传导路和感觉传导路的损伤或修复情况。目的:以脊髓诱导电位监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急性脊髓完全性损伤大鼠下肢神经功能的变化。方法:选取健康Wistar大鼠50只,分成5组,即生理盐水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修饰组、神经营养素3+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和假手术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均制作Allen’s脊髓完全性损伤动物模型,造模后各组均行相应治疗。治疗后4,8和12周行大鼠后肢运动功能评分,并于造模后24h,3,7,14d行运动和体感诱发电位检测。结果与结论:运动诱发电位检测结果提示,各治疗组的运动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与生理盐水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大鼠后肢BBB评分也证实了各治疗组后肢运动功能明显优于生理盐水组(P〈0.05)。提示经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移植到脊髓损伤处,可改善大鼠的后肢运动,神经营养素3蛋白有可能提高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内的生存率,促进受损脊髓的轴突再生。  相似文献   

20.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被视为一种有前途的治疗方法,如何更有效地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脊髓损伤区存活,加速脊髓损伤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是目前研究的重点。前期研究发现,低频电磁场能够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分化,低频电磁场是否可应用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还需进一步研究。目的:探讨低频电磁场对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脊髓损伤大鼠后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脊髓压迫法制备64只T10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大鼠模型,随机等分为对照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电磁场组和电磁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造模成功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和电磁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大鼠脊髓损伤原部位注射大鼠全贴壁法分离培养BrdU标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照组和电磁场组注射a-MEM培养液。造模术后24h,电磁场组和电磁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予60min/d的低频电磁场刺激(频率50Hz、强度5mT)。结果与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第21天,电磁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BBB评分与其他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其他各组比较,电磁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移植细胞后,大鼠BrdU阳性细胞在脊髓损伤区域生长并与脊髓组织融合,存活细胞数量较其他组多;空洞面积小;损伤区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表达更少,而基质金属蛋白2表达更多;脊髓损伤大鼠下肢运动功能恢复最快(P〈0.05)。提示低频电磁场促进了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脊髓损伤大鼠后肢运动功能的恢复,可能与低频电磁场有利于损伤区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存活,上调基质金属蛋白2的表达并减少胶质瘢痕的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