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N6-甲基腺嘌呤(m6A)是真核生物RNA中最常见的表观遗传修饰,由甲基转移酶、去甲基化酶和阅读蛋白共同调控实现生物体内动态平衡及甲基化的可逆变化,影响RNA的剪接、加工、定位、转运、翻译和降解等过程,从而调控肿瘤的进展。环状RNA (circRNA)作为一种新型多功能非编码RNA,具有结构稳定、进化保守、高度丰富、组织特异性等特征,同时它可通过充当microRNA (miRNA)分子海绵、结合蛋白质、翻译蛋白和调控基因转录和剪接等方式参与调节多种生理病理活动,有望为肿瘤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分子标志物及潜在药物靶点。大量研究表明,m6A与circRNA可分别调控癌基因表达,且两者之间存在相互调节作用,m6A修饰可调节circRNA生物发生、核输出、降解、翻译和先天免疫,circRNA也可通过miRNA分子海绵或结合m6A修饰酶等机制调控m6A修饰,共同参与肿瘤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干性、耐药性和免疫微环境等过程,这将有助于发现更多肿瘤研究的调节机制和治疗靶点。然而,鉴于m6A修饰和circRNA生物学的复杂性,许多研究仍有待阐明,如m6A检测技术尚不精确、m6A修饰的circRNA数...  相似文献   

2.
N6-甲基腺苷修饰(N6-methyladenosine, m6A)是真核细胞mRNA最普遍的内部修饰, 受多种m6A修饰酶的动态调控, 包括甲基转移酶、去甲基化酶和特异性结合蛋白。近年来呼吸道病毒感染受到广泛关注, 病毒在宿主细胞中的复制代谢过程受到m6A调节。本文就m6A调控酶的作用机制, m6A修饰在呼吸道病毒复制中的作用, 包括腺病毒、甲型流感病毒、新型冠状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和人偏肺病毒, 以及病毒m6A修饰对宿主免疫应答的影响进行综述, 为探究病毒表观转录组修饰的调控作用和抗病毒靶点研究或抗病毒疫苗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N6-甲基腺嘌呤(m6A)作为一种转录后修饰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 该种修饰受到甲基转移酶和去甲基化酶的动态可逆性调控, 并通过m6A结合蛋白参与调节生物学效应。近来研究表明, m6A可参与胚胎皮肤形态发生、创面修复以及炎症反应、血管生成和纤维化等病理生理过程。该文概述了m6A及其相关蛋白在创面修复相关病理生理进程中的作用, 以期为创面修复的治疗策略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21,36(10):827-833
泌尿系统恶性肿瘤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命健康,目前临床治疗效果并不理想。N6-甲基腺苷RNA甲基化(N6-methyladenosine, m6A)是一种常见的RNA修饰方式,相关研究表明m6A与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s, ncRNAs)之间相互作用在多种泌尿系统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侵袭、转移和预后密切相关,这为设计新的分子治疗方案提供研究方向。本文简述了m6A和ncRNAs之间相互调节作用,归纳了m6A和ncRNAs与泌尿系统恶性肿瘤之间的关系,主要包括前列腺癌、膀胱癌和肾癌,以提高对泌尿系统恶性肿瘤发病机制的认识,并且为泌尿系统恶性肿瘤治疗策略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甲基转移酶3(methyltransferase-like 3, METTL3)是N6-甲基腺苷修饰(N6-methyladenosine, m6A)甲基化过程中具有主要酶活性的甲基转移酶,过去研究集中于METTL3作为甲基转移酶的催化活性,但近年来发现,METTL3在细胞增殖分化、细胞周期调节、癌细胞的转移侵袭等诸多细胞的生物学过程中具有关键作用。现就METTL3的催化活性以及METTL3在造血干细胞、脂肪来源干细胞、癌症干细胞等多种细胞分化过程中的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骨质疏松是一种全身性骨病,其特征是骨量低下、骨微结构损坏而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多见于绝经后妇女和老年男性。骨质疏松是一种退行性疾病,随年龄的增长患病风险增高。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绝对数量最多的国家,随着人民寿命延长和老龄化社会的到来,骨质疏松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的重要健康问题。N6-甲基腺苷(m6A)是位于腺苷N6位点的一种动态甲基化修饰,是真核生物mRNA中最普遍的内部修饰,介导着mRNA的剪接、结构转换、转运、翻译、降解等代谢过程。m6A由甲基化转移酶复合物催化形成,这个过程可被去甲基化酶FTO和ALKBH5逆转而m6A的“reader”蛋白通过识别m6A位点而发挥相应功能。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 BMSCs)来源于骨髓,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如成骨细胞、软骨细胞、脂肪细胞等。m6A可以调节BMSCs成脂分化与成骨分化之间的转换,m6A核心的甲基化转移酶METTL3能促进BMSCs的成骨向分化,抑制其成脂向分化而FTO则相反。多个通路参与了m6A调节BMSCs成骨向分化的过程如PI3K-Akt通路、Notch通路等。m6A也调节了骨质疏松症的发生,METTL3和FTO都对骨形成有重要作用,两者可能分别介导了Ⅰ型骨质疏松症和Ⅱ型骨质疏松症。在本文中,我们总结归纳了有关m6A与BMSCs分化以及骨质疏松症的关系的最新研究成果,认为m6A可能是骨质疏松症潜在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7.
N6-甲基腺苷(N6-methyladenosine, m6A)修饰被认为是真核细胞中最重要的表观遗传学调控之一。m6A修饰在多种类型的肿瘤中,被学者们广泛研究。巨噬细胞作为先天免疫系统的吞噬细胞,发挥识别、吞噬、降解抗原和肿瘤细胞的作用。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 TMEs)在不同的肿瘤微环境中发挥着促癌或是抑癌的功能。近年来,已有很多文献报道m6A修饰具有通过调控TMEs来调控肿瘤发生发展的能力。该文对m6A甲基转移酶、去甲基化酶和甲基化识别蛋白的特征及m6A相关蛋白对于TMEs在肿瘤中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综述。针对m6A修饰影响下TMEs的调控机制,提供了新的治疗靶点和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N6-甲基腺苷(m6A)修饰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下载NSCLC患者的转录组测序数据,共包含1 037例原发肺癌组织样本和108例癌旁组织样本。分析参与m6A修饰过程的调控蛋白在肿瘤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样本中表达水平的差异,利用加权基因共表达分析...  相似文献   

9.
自噬作用被认为具有高度复杂性及环境依赖性,在有些肿瘤中表现为肿瘤抑制和促进相对立两方面影响,比如乳腺癌和前列腺癌。本文综述了自噬对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及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重点突出自噬调节在雄激素剥夺期间的影响,讨论了雄激素对前列腺癌细胞自噬作用所产生的调节效应。通过对一些研究的报道结果进行评价、分析,我们认为:自噬抑制并结合抗雄激素治疗对于前列腺癌是非常有前景的新型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RNA的5-甲基胞嘧啶(m5C)修饰参与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特别是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中。本研究通过泛癌中m5C修饰调节因子分析泛癌中的m5C水平与预后的关系,并探究潜在的m5C抑制药物。方法 从癌症基因图谱(TCGA)数据库下载33种癌症的RNA-Seq数据,使用R软件分析m5C修饰调节因子在癌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随后,我们通过CMap预测可能抑制泛癌中m5C修饰的潜在药物,并通过m5C dot blot和细胞生长实验验证其抑制作用。结果 在大多数肿瘤类型中,m5C的Writers和Readers都有着明显的高表达,肿瘤组织m5C总体水平高的相较于m5C总体水平低的患者,其总体生存期(OS)显著缩短(P<0.05)。重要的是,预测的m5C抑制药物可以有效抑制癌细胞的总体m5C水平以及增殖。结论 我们的研究表明,在多种癌症类型中,高水平的m5C修饰和m5C修饰调节因子的异常表达与恶性肿瘤密切相关,表明m5C修饰调节因子可能是有希望的预后生物标志物,并可作为癌症治疗的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11.
RNA甲基化修饰尤其是 m6A和 m5C甲基化修饰,通过多种途径参与膀胱癌的发生、进展和复发,在化疗和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敏感性上显示出重要作用,并在预后和临床结果的预测上显示出应用潜力。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技术的进步, RNA甲基化修饰调节因子、修饰的靶基因位点及对靶转录本表达和功能影响的研究正在兴起;近年来,在膀胱癌的热点问题,如膀胱癌的发生、进展和复发、预后及治疗反应预测等方面, RNA甲基化修饰研究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本文就 RNA甲基化修饰在膀胱癌相关热点问题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萧鑫  江华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23,(2):169-173, 178
<正>椎间盘退变(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IDD)是导致腰痛的主要原因之一[1]。目前IDD尚缺乏确切有效的非手术治疗手段,究其原因是我们还未清楚其复杂的发病机制。因此,深入明确IDD的发病机制并寻求新的预防与治疗策略是当前的主要研究方向。N6-甲基腺苷(N6-methyladenosine,m6A)即RNA上腺嘌呤第6位氮原子处发生的甲基化修饰,是哺乳动物中最丰富的RNA化学修饰之一[2]。m6A修饰具有动态可逆性,其改变了RNA与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此类相互作用可调节剪接、翻译、降解等一系列RNA代谢过程,最终影响相关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13.
前列腺癌是男性泌尿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严重威胁着男性生命健康。前列腺癌发生转移或去势抵抗不仅取决于癌细胞自身, 也取决于癌细胞所处的肿瘤微环境。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是前列腺癌肿瘤微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调节肿瘤增殖、转移、代谢和免疫逃逸等方面发挥多重作用。近年来单细胞转录组学、空间转录组学及代谢组学等多组学技术深入阐明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Fs)的特征及其在前列腺癌促癌抑癌作用中的调节机制, 这让我们进一步了解到CAFs与前列腺癌细胞间信息交流。本文就CAFs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前列腺癌中的研究进展与临床价值作一综述, 为前列腺癌的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前列腺癌是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表现多样,可以无痛或致死。虽然其发病机制目前并不是十分清楚,但表观遗传学与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作为表观遗传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EZH2是PRC2转录抑制复合体的一个特征组分并可以修饰染色质。EZH2基因扩增在早期前列腺癌中比较少见,但较多晚期进展型前列腺癌中存在基因的扩增和高表达,并由此引起肿瘤的进展。EZH2的高表达与包括前列腺癌在内的许多肿瘤的进展和不良预后有关,Kras和雄激素受体信号通路的联合作用以及microRNA的调节失调可以促进EZH2的表达,而雄激素则可以抑制EZH2的表达。EZH2可以通过抑制RKIP、TIMPs、hDAB2IP等机制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随着研究的深入,EZH2将会在前列腺癌的诊断、预后和治疗当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单独针对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癌(RSC)的危险因素和生物标志物来预测患者预后并开发新的治疗靶点。方法本研究从肿瘤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中收集66例肿瘤和6例正常组织, 使用PERL和R软件包综合分析23个m6A调控因子的表达水平、突变情况及与RSC患者预后的关系, 通过确定了lncRNAs和m6A的关系, 进一步利用Lasso回归构建预后模型。结果与邻近正常组织比较, 23个m6A调节因子中有7个在RSC中存在差异表达, 并且有5个m6A调节因子与患者预后相关(P<0.05)。共表达分析结果显示, 278个lncRNA的表达与m6A密切相关, 许多lncRNAs是预测RSC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m6A-lncRNAs在肿瘤组织中表达异常(P<0.05), 可用于预测RSC预后的模型, 不受其他临床特征影响。通过LASSO回归, 基于3个m6A-lncRNAs分子MCM3AP-AS1、AF117829.1和HCG15建立RSC的预后模型, 生存曲线证明了该模型在预测患者生存率方面具有较高的准确性(P<0.05), 该模型可以应用于不同临床分层...  相似文献   

16.
前列腺癌是老年男性高发性肿瘤疾病。运用雄激素去势治疗早期可以有效抑制肿瘤生长,但2~3年后大部分前列腺癌进展为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或晚期肿瘤发生转移,导致患者死亡。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及转移癌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腺病毒介导的基因治疗与病毒治疗是近年来肿瘤治疗的热点,也是前列腺癌治疗的新方法。腺病毒在人体内的肿瘤靶向性是病毒发挥抗肿瘤作用及对人体安全性的关键环节。本文就目前在基础研究中有关腺病毒介导基因治疗与病毒治疗前列腺癌的靶向策略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因属于ETS转录因子家族,在很多肿瘤中高表达,与肿瘤的血管生成、转移、浸润、抑制凋亡有关,ERG基因在前列腺癌中主要受TMPRSS2-ERG融合基因的调节。近一半以上的前列腺癌病例表达TMPRSS2-ERG融合基因,其中ERG基因可能是前列腺癌的重要标志物,它的检测有助于前列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的选择。TMPRSS2-ERG融合基因的存在还会影响前列腺癌病人的预后。本文就ERG基因的生物学特征、作用机制、TMPRSS2-ERG的融合机制以及ERG基因与前列腺癌的诊断、治疗和预后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前列腺癌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男性恶性疾病,在西方国家发病率位居恶性肿瘤首位。前列腺癌的生长是雄激素依赖性的,晚期前列腺癌抗雄激素治疗有效,但雄激素去势治疗一段时间后,大多数最终发展为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或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阶段。组蛋白修饰是基因转录调节控制组织细胞发育分化的关键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19.
在世界范围内,前列腺癌在男性恶性肿瘤中位列第二位,目前临床主要采用内分泌疗法治疗转移性前列腺癌,但药物毒副作用与药物耐药性限制了其发展.雷公藤内酯醇作为雷公藤的有效成分之一,被证明具有抑制雄激素受体表达及其致癌信号的传导、抑制前列腺癌细胞增殖的作用,在控制肿瘤代谢重编程中有重要意义.经结构修饰的雷公藤内酯醇衍生物具有较...  相似文献   

20.
Feng B  Zheng MH  Zheng YF  Lu AG  Li JW  Wang ML  Ma JJ  Xu GW  Yu BM 《中华外科杂志》2005,43(9):564-568
目的探讨尿核苷检测对结直肠癌的诊断价值及在手术治疗监测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经结肠镜与活检病理证实的52例结直肠癌患者术前1天与术后第8天尿中14种正常与修饰核苷水平,同时以62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并与传统肿瘤标记物癌胚抗原(CEA),CA199,CA125,甲胎蛋白(AFP)相比较,探讨尿核苷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结直肠癌组14种核苷中假尿嘧啶核苷(Pseu),腺嘌呤核苷(A),胞嘧啶核苷(C),1甲基腺苷(m1A),1甲基次黄嘌呤核苷(m1I),3甲基尿苷+5甲基尿苷(mU),2,2二甲基鸟苷(m22G),次黄嘌呤核苷(I),1甲基鸟苷(m1G),N4乙酰胞苷(ac4C),6甲基腺苷(m6A)等11种核苷水平显著升高,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主成分分析,76.9%(40/52)的结直肠癌患者被正确识别,敏感性与传统标记物CEA(38.5%),CA199(40.4%),CA125(15.4%),AFP(17.3%)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Pseu与m1G的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达到0.896与0.816;对8种核苷(Pseu,m1A,m1I,m22G,I,m1G,ac4C,m6A)进行逐步判别分析,发现Pseu、m1G在判别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建立判别函数Y正常人=-3.009+0.0272×Pseu+4.918×m1G,Y结直肠癌=-8.057+0.0667×Pseu+8.258×m1G;40例结直肠癌患者的Pseu,C,U(尿嘧啶核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