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动脉内灌注化疗在局部晚期宫颈癌(Ⅰb2~Ⅳa 期)同步放化疗中应用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42例有详细临床病理资料的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行应用动脉内灌注化疗的同步放化疗。评估患者临床疗效,统计不良反应及生存时间,并与60例单纯行放疗患者对照比较。结果应用动脉内灌注化疗的同步放化疗总有效率为92.8%,其中完全缓解24例(57.1%);患者5年生存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76.2% vs 49.3%,P =0.01)。多因素 COX 风险比例模型分析显示,临床分期(P =0.016)和淋巴转移(P =0.007)是影响应用动脉内灌注化疗的同步放化疗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动脉内灌注化疗在局部晚期宫颈癌同步放化疗中应用安全有效,临床分期和淋巴转移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宫颈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自2016年8月至2018年3月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收治的200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与B组,每组各100例。A组接受同步放化疗治疗,B组接受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结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两组患者随访2年的局部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结果 A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0%(80/100),与B组的85.0%(85/1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单一HPV感染率、HPV检出率均较治疗前降低,且B组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多重HPV感梁率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急性与慢性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结果显示,B组PFS、OS高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多期动态增强MRI(DCE-MRI)用于同步放化疗宫颈癌疗效评估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本院经过病理学确诊拟行同步放化疗的73例宫颈癌患者,均在治疗前后通过DCE-MRI进行检查,结合放化疗效果分成完全缓解(CR组)、部分缓解(PR组)两组,比较两组DCE-MRI检查期间的强化时间均值(MTE)、达峰时间(TTP)、下降斜率最大值(MSD)、上升斜率最大值(MSI)和负性积分(NEI)等指标变化率以及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分型,并分析各项指标和放化疗后肿瘤缩小率之间的关系。结果 放化疗后,CR组的MTE变化率低于PR组(P <0.05),TTP、MSD、MSI、NEI变化率及肿瘤缩小率均高出PR组(P <0.05)。相关性分析发现,TTP、NEI变化率与肿瘤缩小率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放化疗后,CR组的TIC分型中Ⅰ型比例高于PR组,Ⅲ型比例低于PR组(P <0.05)。结论 DCE-MRI在同步放化疗宫颈癌疗效评估中具备一定价值,其中TTP和NEI的价值最高,两项指标变化率越大,放化疗效果越为理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剂量对肾恶性肿瘤造影时间-强度曲线参数的影响。方法将31例肾恶性肿瘤患者按剂量1.2、1.5、2.0、2.4 ml分为4组进行超声造影检查,应用时间-强度曲线获得4组定量参数,包括始增时间、达峰时间、峰值强度、曲线上升支斜率、曲线上升支下面积,分析4组参数与造影剂剂量的关系。结果始增时间、达峰时间均随剂量增加而缩短,2.4 ml组与其他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峰值强度随造影剂量增加而增强,2.4 ml组与1.2 ml组、1.5ml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曲线上升支斜率、曲线上升支下面积在4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定范围内造影剂量对时间-强度曲线参数影响不显著,但增至2.4 ml时差异较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小牛脾提取物在中晚期宫颈癌患者同步放化疗中保护骨髓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方法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放疗并DF方案同步化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小牛脾提取物(10 ml/d);观察两组患者毒副反应发生率和生活质量情况。结果治疗组血液学毒性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未见小牛脾提取物所致的严重毒副作用。结论 小牛脾提取物对接受同步放化疗的宫颈癌患者在保护骨髓和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回顾性分析扩散加权成像(DWI)技术及临床病理特性预测宫颈癌同步放化疗复发的价值.方法 选取于放化疗前及放化疗后4周行DWI扫描的宫颈癌患者72例,其中放化疗后复发患者14例.比较放化疗前后及复发组与未复发组肿瘤表观扩散系数(ADC)值、ADC改变量及肿瘤临床病理的差异,回归分析宫颈癌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 同步放...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同步放化疗联合中药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承德市第三医院自2016年9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66例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B两组,每组各33例。A组患者予以同步放化疗治疗,B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辅以自拟宫颈抗癌扶正中药方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生活质量及存活率。结果 B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4. 8%(28/33),显著高于A组的60. 7%(20/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B组毒副反应发生率为21. 2%(7/33),显著低于A组的45. 5%(1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B组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B组1年存活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在同步放化疗保守治疗基础上,辅以中药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可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且可减轻毒副反应,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DNA损伤修复因子PBK(PDZ连接激酶)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对同步放化疗疗效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7月共65例宫颈鳞癌根治性同步放化疗患者的病理标本,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BK和MMP-9的表达情况。体外照射采用调强放射治疗,剂量为50 Gy/25次;外照射18次后予以高剂量率后装治疗,30~36 Gy/5~6次,3~4周。外照射开始后给予每周化疗,采用单药顺铂方案,顺铂(DDP)40 mg/m2静脉滴注,连续2~6周。定期随访所有患者,分析患者临床特征、预后与PBK和MMP-9之间的关系。结果 PBK在宫颈癌标本中的阳性表达率为92.3%,MMP-9为69.2%。PBK高表达组的宫颈癌患者总生存率(OS)和疾病无进展生存率(PFS)均明显低于PBK表达低的患者(χ2=4.324、8.068,P<0.05),MMP-9高表达组患者的PFS明显低于低表达组(χ2=5.134,P<0.05),PBK和MMP-9联合高表达组的OS和PFS比联合低表达组低(χ2=5.382、9.364,P<0.05)。结论 PBK和MMP-9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存在差异与宫颈癌的预后相关,联合检测PBK和MMP-9的表达水平可能有助于预测宫颈癌同步放化疗后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局部晚期(ⅡB~ⅣA期)宫颈癌患者同步放化疗前后腹部脂肪及肌肉组织变化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127例经病理学证实为ⅡB~ⅣA期宫颈癌患者,所有患者经历同步放化疗,测量治疗前后L3横突水平内脏脂肪横截面积(VFA)、皮下脂肪横截面积(SFA)、肌肉横截面积(SMA)和总脂肪面积(TFA),计算VFA/SF...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技术评估宫颈癌预后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2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宫颈癌患者40例,根据是否存在风险预后因素分为中-高风险组(15例)与低风险组(2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CEUS表现与时间-强度曲线(TIC)参数,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并计算增强强度(EI)最佳诊断阈值。结果宫颈癌CEUS表现以非均匀性高增强为主,两组增强水平与增强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高风险组灌注缺损多于低风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增强时间(AT)与达峰时间(TT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高风险组峰值强度(PI)与增强强度(EI)高于低风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I在最佳诊断阈值25.75 d B时,评估宫颈癌存在中-高风险预后因素的敏感度为93.3%、特异度为74.0%、准确度为77.5%。结论 CEUS技术在评估宫颈癌预后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实时超声造影在乳腺病灶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实时超声造影检查在乳腺良、恶性病灶中的不同表现,探讨该技术对乳腺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SonoVue观察30例乳腺腺病病灶、24例纤维腺瘤病灶、15例乳腺癌病灶的造影特征,分析不同类型病灶的时间-强度曲线、增强模式、边界特征以及病灶与其供支血管增强的差异.结果 69例病灶中3例无显著增强,其余病灶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强.时间-强度曲线显示:病灶增强均为快速增强型,增强起始时间为12.6±3.2s,达峰时间为19.8±7.62s,峰值强度为30.65±12.3dB.增强模式:纤维腺瘤与腺病警快速均匀增强型,乳腺癌呈快速周边增强或快速不均匀增强,所有病灶未观察到缓慢增强型病灶.边界特征:腺病病灶增强与正常腺体组织无明显边界,纤维腺瘤、乳腺癌与正常腺体组织分界明显.供支血管:腺病及纤维腺瘤组供支血管峰值强度低于病灶内部峰值强度,乳腺癌供支血管峰值强度与病灶内部峰值强度无显著差异.结论 乳腺良、恶性病灶在超声造影下呈现不同的造影特征,实时超声造影对乳腺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摘要】当今临床对于大部分局部进展期宫颈癌患者实行同步放化疗的治疗方案。但因为治疗抵抗的存在,进展期宫颈癌的同步放化疗的治疗效果差强人意,预后差,易复发等问题成为了临床工作的难题。而动态增强MRI能够提供更多关于肿瘤微血管信息,并通过这些信息估计肿瘤的生物学特征,为进展期宫颈癌的诊断、治疗结果预测、预后评价等提供了帮助,为临床医生制定个性化放化疗方案提供了指导。该文综述了DCE-MRI 对于局部进展期宫颈癌同步放化疗的短期治疗结果及远期预后的预测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14.
超声造影对甲状腺良恶性肿瘤鉴别中的价值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声造影是当前超声医学的热门研究课题,它对肝肿瘤良恶性的鉴别诊断已比较成熟,本研究借鉴超声造影对肝肿瘤良恶性鉴别的成功经验,对本院37例甲状腺良恶性肿瘤进行超声造影及其时间强度曲线分析,以探讨该技术对甲状腺肿瘤鉴别诊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多期动态增强MRI(MDCE-MRI)在宫颈癌放化疗短期疗效评价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经病理证实且准备行放化疗的宫颈癌患者21例,分别在治疗前、治疗第15天、1个月、2个月对其进行MR常规扫描和MDCE-MRI扫描.根据治疗结束后肿块体积变化,将病例主要分成完全缓解组(CR组)和部分缓解组(PR组).分析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平均强化时间(MTE)、达峰时间(TTP)、最大上升斜率(MSI)、最大下降斜率(MSD)、负性积分(NEI)与肿块最终体积变化的关系.结果 本组病例在经过系统放化疗2个月后,CR组有4例,PR组有17例.治疗前MSI与肿瘤缩小率呈显著负相关,NEI与肿瘤缩小率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877、0.819;治疗后15 d TTP及NEI变化率与肿瘤最终缩小率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765、0.775.说明治疗前MSI、NEI与治疗后15 d TTP变化率、NEI变化率可有预测放化疗后肿瘤体积缩小率的作用.系统放化疗1个月后,各参数的曲线下面积(AUC)值以NEI变化率最大,当其≥96.46%这一临界值时,敏感性为82.4%,特异性为75%.各参数的TIC分析结果为Ⅰ型逐渐增多,Ⅲ型逐渐减少至消失.结论 MDCE-MRI中各参数对宫颈癌放化疗短期疗效的评价有一定价值,其中以MSI、TTP及NEI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16.
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在甲状腺结节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各参数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99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共118个结节进行超声造影检查,应用Qontrast软件进行脱机分析,分析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各参数在良恶性结节及其周边正常组织间的差异性。结果分析结果显示恶性结节与周围正常组织间峰值强度(PEAK)、达峰时间(TTP)及局部血流量(RB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局部血容量(RBV)及造影剂平均渡越时间(MT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造影结合时间-强度曲线可为鉴别甲状腺良恶性肿瘤提供更多有效的补充性信息,对临床鉴别诊断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崔智勇 《兵团医学》2017,52(2):50-51
目的:探讨不同同步放化疗方案对ⅠB2或ⅡA2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135例ⅠB2或ⅡA2期的巨块型宫颈癌患者,分为3组,顺铂组、顺铂联合5-FU组、顺铂联合卡培他滨组、每组45例。观察三组患者同步放化疗结束后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并进行比较。结果:顺铂联合5-FU组(91.1%)和顺铂联合卡培他滨组(95.6%)明显高于顺铂组(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顺铂联合5-FU组(91.1%)和顺铂联合卡培他滨组(95.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的2年生存率、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及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顺铂联合5-FU或卡培他滨能提高ⅠB2或ⅡA2期宫颈癌的近期临床疗效,但对远期疗效无明显改善,未增加毒副反应,故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用于判断宫颈癌同步放化疗治疗结束后有无残余癌灶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因宫颈癌行同步性放化疗、结束后再行子宫切除手术的患者25例。分别评价常规 T2 WI、DWI 联合 T2 WI 对治疗宫颈癌灶残余的判断情况,测量表观扩散系数(ADC)值。根据手术切除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别计算分析 T2 WI 图像、DWI+T2 WI 图像、ADC值用于判断残余灶的准确性。结果25例患者手术后病理可见癌残余9例,无癌残余16例。T2 WI 单独阅片、DWI+T2 WI 联合阅片判断的准确性分别为56.0%和72.0%,敏感性77.8%和66.7%,特异性43.8%和75.0%,联合 DWI 后判断的准确性和特异性提高(P<0.05),敏感性稍下降。ADC 值在有无残余2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MRI 可以用于评价宫颈癌同步放化疗结束后的残余癌灶情况,DWI 具有良好的辅助价值。常规 T2 WI 联合 DWI 后可以显著提高特异性及准确性,但仍然存在降低敏感性的风险。  相似文献   

19.
时间—密度曲线在常见脑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时间-密度曲线在常见脑肿瘤CT动态增强扫描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对46例脑瘤患者进行固定层面、时间、速度、剂量增强扫描,然后用CT功能软件——时间-密度曲线进行后处理并分析。结果:15例脑膜瘤平均峰值109HU,增强高度59.8HU,峰时97s,曲线以速升-亚速降-缓降型为主(60%);19例胶质瘤平均峰值70.1HU,增强高度25.4HU,峰时223s,曲线以亚速升-缓升型为主(52.6%);转移瘤平均峰值74.5HU,增强高度33.5HU,峰时95.8s,曲线以速升-缓降型为主(67%)。结论:平均峰值与增强高度脑膜瘤与胶质瘤、转移瘤差别非常显著(P<0.01),到达峰值时间,胶质瘤与脑膜瘤、转移瘤差别非常显著(P<0.01)。各种肿瘤的时间-密度曲线表现不一,对肿瘤的鉴别诊断有很大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MRI动态增强时间-强度曲线各指标在手未分化性关节炎(UA)向类风湿性关节炎(RA)转归预测中的价值。方法分析2014年1月—2015年8月于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风湿免疫科就诊的61例UA病人动态增强MRI基线资料,其中女53例,男8例,年龄22~68岁,平均(49.93±10.27)岁,中位病程2.7个月(7 d~12个月)。将随访1年后确诊为RA病人25例和确诊为非RA病人22例纳入研究,采用t检验或两独立样本的秩和检验比较2组间时间-强度曲线各指标差异,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评价各指标的诊断价值。结果RA组相对增强(RELENH)、最大相对增强(MAXRELENH)、最大增强(MAXENH)、最大强化斜率(WASHIN)、曲线下面积(AREACURV)均高于非RA组(均P0.001);RA组达峰时间(TT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ELENH、MAXRELENH、MAXENH、WASHIN、AREACURV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8、0.829、0.855、0.955、0.864,敏感度分别为92.0%、92.0%、88.0%、92.0%、96.0%,特异度分别为77.3%、77.3%、81.8%、86.4%、68.2%。其中,WASHIN的ROC曲线下面积在5项指标中诊断效能最高,AREACURV的敏感度在5项指标中最高。结论 MRI动态增强时间-强度曲线RELENH、MAXRELENH、MAXENH、WASHIN、AREACURV对预测UA向RA转归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对临床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