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体能状态对晚期肿瘤患者的疗效和中位生存期的影响。方法:按Karnofsky体能状态计分法对1998年5月-2000年12月收治的385例晚期肿瘤患者的体能状态进行了评分,分析影响患者体能状态的各种因素;以化疗为主的内科综合治疗与体能状态的关系;分析患者的体能状态与晚期肿瘤患者中位生存期的关系。结果:晚期肿瘤患者的体能状态是决定患者的预后的重要因素。影响患者体能状态的因素很多,主要与晚期肿瘤的并发症有关。体能状态越好,以化疗为主的内科综合治疗的疗效就越好。不同的体能状态与疗效的关系有着非常显著的差异(P<0.001)。体能状态与晚期肿瘤患者中位生存期呈正相关系,体能状态越好,中位生存期就越长。结论:晚期肿瘤患者的体能状态是决定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是晚期肿瘤合理治疗的基础,也是晚期肿瘤治疗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不同类型IV期恶性肿瘤患者的营养风险及营养治疗情况。方法:应用PG-SGA对我院186例IV期恶性肿瘤患者营养状态进行调查分析,探讨不同类型肿瘤患者的营养不良发生及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存在营养不良风险,其中以晚期消化道肿瘤和肺癌居多,而接受营养支持的患者明显不足。结论:晚期恶性肿瘤患者营养不良发生风险高,但临床营养支持普遍不足,因此提高意识加强对患者的营养支持治疗改善其生活质量是必须的。  相似文献   

3.
刘晓东  佟仲生  李淑芬  史业辉  汪旭  郝春芳 《肿瘤》2011,31(10):918-923
目的:分析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生存状态,探讨其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7月—2004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81例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复发和转移以及生存情况。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预后的单因素分析,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3年和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69.6%和56.9%,3年和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1.5%和65.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因素包括肿瘤家族史、肿瘤大小、淋巴结状态、组织学分级、辅助化疗、放疗和内分泌治疗。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大小、淋巴结状态、辅助化疗、放疗和内分泌治疗是影响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术后辅助化疗、放疗和内分泌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对局部晚期乳腺癌应根据临床病理特征,综合应用上述治疗方法实现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出血患者内镜下硬化剂及组织胶的止血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山西省中医院26例晚期消化道肿瘤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在内镜下使用注射针于出血部位注射硬化剂聚桂醇或聚桂醇联合组织胶止血。结果:26例患者中,止血成功24例(92.3%);上消化道聚桂醇中位注射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70岁以上不能手术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老年晚期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性别、体能状态、分期、病理类型、有无合并症、治疗方式等6个因素对预后的影响。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体能状态、分期、治疗方式与患者预后相关,性别、病理类型、有无合并症与预后无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分期(P=0.013)和治疗方式(P=0.016)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不能手术的老年NSCLC患者的预后与临床分期、治疗方式有关,积极的放化疗较支持治疗能够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合肥市属部分医疗机构消化道恶性肿瘤住院患者营养现状调查情况,为提高患者营养干预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合肥市滨湖医院、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治疗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住院患者35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患者主观整体评估(PG-SGA)对患者营养状况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分为营养不良组与营养良好组。查阅病历资料,记录两组性别、年龄、吸烟、饮酒、家族肿瘤史、肿瘤病灶转移、肿瘤分期、是否接受放化疗等,对上述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合肥市属部分医疗机构消化道恶性肿瘤住院患者350例中85例营养不良,占24.29%。营养不良患者中中度营养不良占14.29%,重度营养不良占10.00%;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表明:合肥市属部分医疗机构消化道恶性肿瘤住院患者营养不良与性别、吸烟史、饮酒无统计学差异(P>0.05);合肥市属部分医疗机构消化道恶性肿瘤住院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与年龄、家族肿瘤史、肿瘤病灶转移、肿瘤分期、是否接受放化疗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合肥市属部分医疗机构消化道恶性肿瘤住院患者营养不良受到的影响因素较多,应加强患者营养筛查、评估及干预水平,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真实世界中以抗PD-1抗体为基础的疗法在晚期肝细胞癌治疗中的疗效、不良反应及可能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收集55例接受以PD-1抗体为基础治疗的晚期肝细胞癌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点、疗效及不良反应,并进行随访。结果客观有效率为21.8%,疾病控制率为76.4%。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整体发生率为81.8%,其中3~4级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5%,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8.2%,其中3~4级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6%,无治疗相关死亡。55例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5.0月(95%CI:3.9~6.1),中位生存期11.4月(95%CI:6.5~16.3)。应用抗PD-1抗体前患者肝功能Child-Pugh评分和体能状态ECOG评分是影响治疗有效率和生存时间的主要因素;多因素分析也表明治疗前患者的体能状态ECOG评分和肝功能Child-Pugh评分是影响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P<0.001,P=0.034)。结论真实世界中以PD-1抗体为基础的治疗在晚期肝细胞肝癌患者中是安全有效的,其中治疗前患者的体能状态ECOG评分和肝功能Child-Pugh评分是影响患者生存期的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8.
XELOX方案治疗老年进展期胃肠癌2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消化道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我国呈逐年上升趋势,而随着我国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消化道恶性肿瘤的治疗及康复受到日益广泛的关注。对于确诊时已达晚期和手术后出现复发转移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联合化疗是主要的姑息治疗手段。我院自2004年7月~2005年2月间,采用希罗达联合应用奥沙利铂(XELOX方案),对晚期老年(≥170岁)胃肠癌病例治疗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为了观察艾迪注射液联合化疗对晚期老年消化道恶性肿瘤的临床意义 ,我们选择 86例年龄 60岁以上 ,已确诊为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结果化疗疗效与一般人群相近 ,骨髓毒性以及消化道反应均低 ,一般情况改善明显。研究结果提示 ,艾迪注射液配合化疗对老年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 ,可增加化疗效果 ,减轻化疗毒性 ,改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发生贫血的相关危险因素及贫血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行根治性同步放化疗的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临床资料,统计治疗前后癌性贫血的发生率,分析贫血与年龄、临床分期、ECOG评分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OS和PFS,采用Log-rank法检验并进行单因素分析,以及Cox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出现贫血的发生率为58.1%;治疗后贫血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治疗前(80.6% vs 58.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贫血与临床分期和ECOG评分显著相关(P<0.05),与年龄、病理类型无明显相关(P>0.05);Log-rank法显示,临床分期、ECOG评分和贫血是影响患者PFS和OS的危险因素(P<0.05);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临床分期和放化疗前后贫血状态是影响5年OS和5年PFS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结论:贫血在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中的发生率高,而临床分期越早、ECOG评分越低,发生贫血的风险越小,改善贫血状态可能获得更大生存获益。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SPDT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存期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08年5月-2009年11月收治的19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SPDT治疗结束后跟踪随访至患者死亡。结果:SP-DT对于改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一般状况疗效显著,明显提高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配合放化疗及其他治疗方法有望使生存期延长。结论:SPDT可联合其他治疗方法广泛应用于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可作为晚期肿瘤患者挽救性综合治疗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吗啡滴定给药与芬太尼透皮贴联合治疗因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所引起重度癌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晚期消化道的恶性肿瘤患者,用吗啡滴定给药与芬太尼透皮贴联合止痛治疗,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40例晚期消化道的恶性肿瘤患者的疼痛均得到良好控制,72h 后评估发现大部分患者睡眠改善、食欲增加、精神好转。而且因单用吗啡所致的如便秘、恶心、呕吐、头晕等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也低。结论:吗啡滴定给药与芬太尼透皮贴联合治疗能有效控制重度癌痛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观察艾迪注射液联合化疗对晚期老年消化道恶性肿瘤的临床意义。我们选择86例年龄60岁以上,已确诊为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结果化疗疗效与一般人群相近,骨髓毒性以及消化道反应均低。一般情况改善明显,研究结果提示,艾迪注射液配合化疗对老年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可增加化疗效果,减轻化疗毒性,改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临终关怀护理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疏导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诊治的82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1例。护理组患者采用临终关怀护理和正常医治措施,并对患者家属进行心理疏导。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医治护理措施。观察并记录恶性肿瘤患者的疼痛指数和家属的消极情绪改善情况。结果对患者进行>1个月的临终关怀护理干预后,与护理前相比,护理组患者的疼痛明显减轻(P<0.05)。护理组患者家属的消极情绪较对照组也显著改善(P<0.05)。结论临终关怀可以显著改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疼痛状态,心理疏导可以缓解甚至消除患者家属的消极情绪,效果很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以腹腔内淋巴结、腹膜、肝脏转移为致死的主要原因。采用合理的治疗措施 ,防止这些部位的转移对改善晚期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 ,提高生存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我科自 1997年 - 2 0 0 1年采用双途径化疗 (静脉全身化疗加腹腔局部治疗 ) ,治疗晚期消化系统恶性肿瘤 36例。以评价疗效、毒副作用和并发症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36例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男性 2 5例 ,女性 11例。年龄 35岁~ 81岁 ,中位年龄 5 8岁。其中胃癌术后 2 5例、食管癌 1例、结肠癌术后 8例、直肠癌术后2例。所有病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非清髓性异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治疗实体肿瘤的研究现状,探讨其治疗作用及关键技术。方法:应用Medline、PubMed全文数据库检索系统,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限制剂量强度,移植物抗肿瘤效应,实体肿瘤"等为关键词,检索1995-2010年的相关文献,以非清髓性异体外周造血干细胞输注此项技术用于晚期实体肿瘤的临床治疗为纳入标准,分析文献30篇。结果:Allo-PBSCT可用于晚期难治性恶性肿瘤患者的治疗,它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是治疗晚期难治性恶性肿瘤的有效手段之一。但是,此项治疗技术亦存在问题,大多数晚期肿瘤患者体质弱,建立起适合我国晚期癌症患者的限制剂量强度的预处理方案尚需进一步探索;移植相关并发症导致患者死亡是限制此项技术临床应用的瓶颈。结论:Allo-PBSCT治疗晚期难治性恶性肿瘤的临床研究结果令人鼓舞,但是如何降低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效应的同时增强移植物抗肿瘤效应(GVT)效应是此项技术能否成功的关键,值得临床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妊娠合并晚期恶性肿瘤的临床特征及妊娠结局,探讨妊娠合并晚期恶性肿瘤有效的诊疗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妊娠合并晚期恶性肿瘤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9例患者的中位年龄为31岁。生殖器来源肿瘤5例,消化道肿瘤2例,淋巴瘤1例,神经内分泌癌1例。9例中常规产检5例,无产检4例。9例患者均为妊娠晚期发现恶性肿瘤且均有病理诊断。9例患者中阴道分娩2例,剖宫产分娩7例;胎死宫内1例,新生儿出生后死亡2例,存活6例;产后接受抗肿瘤治疗4例,未接受治疗5例。随访截止于2021年4月,6例患者在1年内死亡。结论妊娠期特殊的生理变化使肿瘤确诊的难度增加,全面检查及多学科协作是治疗妊娠合并恶性肿瘤的关键因素,恶性肿瘤并未明显影响胎儿的发育及存活。  相似文献   

18.
于文昊  王志鑫  孔繁玉  谢智  任利 《癌症进展》2021,19(10):1031-1034,1042
目的 探讨吉西他滨固定剂量率输注联合替吉奥(FGS)方案一线治疗晚期胰腺癌的临床疗效,分析晚期胰腺癌患者总生存期(OS)的影响因素.方法 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将80例晚期胰腺癌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每组40例,常规组患者接受吉西他滨单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FGS方案一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体能状态、生活质量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截至随访结束,比较两组患者的OS,晚期胰腺癌患者OS的影响因素采用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348,P﹤0.01).治疗后,观察组和常规组患者的卡氏功能状态(KPS)、生命质量(QOL)评分均高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的KPS、QOL评分均高于常规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37.5%,与常规组患者的3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TNM分期为Ⅳ期、KPS评分≤70分、合并肝转移和骨转移均是晚期胰腺癌患者O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采用FGS方案化疗是晚期胰腺癌患者OS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结论 FGS方案一线治疗晚期胰腺癌的临床效果明显,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TNM分期为Ⅳ期、KPS评分≤70分、合并肝转移和骨转移均是晚期胰腺癌患者OS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老年人是恶性肿瘤的高发人群,而胃肠道肿瘤又是严重威胁老年人生命的常见肿瘤之一。为寻找对老年肿瘤患者疗效好,副作用小的治疗方法,我中心自1993年8月至1996年12月间,用常规化疗联合保尔佳对60例中、晚期老年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进行随机分组,从临床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检测恶性肿瘤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 (FIB)含量 ,评价其在恶性肿瘤患者诊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BE凝血仪对 16 6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后的血浆进行FIB测定。结果 :晚期恶性肿瘤患者FIB水平[(3.6 5± 1.11) g/L]显著高于早期恶性肿瘤患者FIB水平 [(2 .98± 0 .81)g/L];化疗好转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FIB水平 [(2 .5 9± 0 .6 5 ) g/L]较治疗前下降 ;而复发转移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FIB水平 [(3.97± 1.10 ) g/L]再次升高。结论 :FIB在诊断监测晚期恶性肿瘤化疗疗效及评估预后方面对临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