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围术期护理干预在视网膜脱离患者中的效果和满意度。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8年6月收治的视网膜脱离患者5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参照组与观察组各29例。参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接受围术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视网膜脱离患者开展围术期护理干预,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分析接受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措施及其效果。方法选取高血压脑脑出血患者9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手术治疗,将其按照护理干预措施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围术期综合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45例。比较分析两组疾病与康复相关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接受护理干预后,两组GCS评分、SSS评分和FM评分均优于护理前,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和物质生活状态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接受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过程中,给予患者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对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起到重要促进作用,同时也有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析结石性胆囊炎行胆囊切除手术围术期应用辨证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2月在我院进行结石性胆囊炎切除手术的92例患者,分为参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6例,参照组给予围术期常规干预,治疗组则给予辨证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和疼痛程度。结果:治疗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P<0.05);且并发症发生率远低于参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均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治疗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评分(VAS量表评分)与参照组相比较低(P<0.05)。结论:应用辨证护理干预措施在结石性胆囊炎行胆囊切除手术围术期的效果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护理满意度,推广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不同术式对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围术期指标、血清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前白蛋白(PA)水平、神经功能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纳入南京市溧水区人民医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入院并接受手术治疗的83例基底节区HICH患者资料,其中43例患者接受导航辅助神经内镜硬通道微创治疗(内镜组),余40例接受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开颅组)。对两组围术期指标、手术前后的血清NSE、PA水平、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术后并发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与开颅组相比,内镜组手术时间较长,出血量较少,血肿清除率较高,ICU入住时间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504、8.332、10.222、9.180,P<0.05)。与术前相比,两组术后7 d血清NSE、NIHSS评分明显降低(t=28.137、19.333、30.472、16.683,P<0.05),且内镜组术后7 d的血清NSE及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75、10.113,P<0.05)。与术前相比,两组术后7 d血清PA明显升高(t=-...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改善肾结石手术患者术后疼痛与睡眠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78例肾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此次护理方案划分为参照组(传统护理干预)及研究组(优质护理干预),每组39例,比较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干预后的VAS、PAQI各个指标评分情况,均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56%,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7.44%,高于参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肾结石患者术后疼痛及睡眠质量,临床效果佳,可作为一种理想的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舒适护理在颅脑损伤开颅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8月收治的颅脑损伤开颅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围术期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舒适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运动功能和生活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外伤开颅血肿清除联合去骨瓣减压术患者围术期接受舒适护理,可显著控制并发症,改善其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6):3603-3605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20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研究组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对比两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研究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P<0.01);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死亡率无明显差别(P>0.05);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得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得分均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临床疗效好,患者恢复快,并发症更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围术期预见性护理对老年上腹部手术患者呼吸系统并发症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4月—2019年4月于本院行上腹部手术治疗的65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先后顺序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研究组33例患者接受围术期预见性护理,参照组32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时间及入住ICU时间。结果接受围术期预见性护理后,研究组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率(3.03%)明显低于参照组(28.13%);住院时间及ICU入住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术期预见性护理可降低老年上腹部手术患者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率,缩短入住ICU时和住院时间,具有较高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梁丽萍  赵新颖  范培 《全科护理》2023,(12):1680-1683
目的:探讨全面质量管理模式在肝内外胆管结石微创术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1年12月在本院接受肝内外胆管结石微创手术治疗的110例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5例。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的围术期护理管理,研究组采用全面质量管理模式进行干预。比较两组病人术后恢复情况相关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干预前后分别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病人心理状态,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量量表(ESCA)评估病人自护能力。结果:研究组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排便时间及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病人HAMA、HAMD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病人ESCA各项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面质量管理模式可更明显地降低肝内外胆管结石微创手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提高医疗行为的安全性,还有助于改善病人术后不良心理状态,增强其自护能力,促进病人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综合护理措施对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微创手术的HICH患者80例,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及观察组(综合护理干预)各40例,比较两组GC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组内对比,两组护理后的GCS评分、Barthel指数评均高于护理前(P 0.05);组间对比,护理1周后观察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护理6周后观察组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综合护理措施应用于微创手术治疗HICH患者护理中,能够改善术后日常生活能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方法:将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本单位接受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的32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手术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给予研究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并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手术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患者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效果理想,能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促进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整体护理干预在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CT引导下微创穿刺颅内血肿清除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HICH患者9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8例,均行CT引导下微创穿刺颅内血肿清除术,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整体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满意度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5. 83%(46/48)高于对照组77. 08%(40/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研究组满意度93. 75%(45/48)高于对照组68. 75%(33/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整体护理干预在HICH患者CT引导下微创穿刺颅内血肿清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超早期小骨窗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HICH)效果及对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生成素1(Ang-1)和炎性因子影响。方法选取行小骨窗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的HICH 95例,根据手术时间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52例,发病6 h内进行手术)和对照组(43例,发病6~24 h内进行手术)两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治疗效果,手术前后血清VEGF、Ang-1和炎性因子水平,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多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23%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79.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血清VEGF、Ang-1和炎性因子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血清VEGF、Ang-1和炎性因子水平两组均较术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5.38%低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27.91%,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早期小骨窗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HICH可及早解除血肿占位效应,改善脑组织缺血状态,降低机体炎症反应水平,提升患者术后康复速度和独立生活能力,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围术期护理措施及护理效果。方法择取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的84例腹股沟疝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参照组42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研究组42例患者采取优质护理干预,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参照组显著降低,术后住院时间也显著短于参照组(P<0.05);2组在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上比较,研究组切口感染、尿潴留及阴囊水肿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参照组,复发率也显著比参照组低(P<0.05)。结论临床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围术期采用优质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痛苦,促进患者恢复效率提高,同时还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围术期知-信-行(KAP)护理干预预防胃肠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胃肠手术患者160例,根据护理内容的不同将其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80例。参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上施以KAP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的DVT发生率为2.50%(2/80),显著低于参照组的23.75%(19/80)(P<0.05)。研究组的股深静脉血流速度、胫后静脉血流速度、腘静脉血流速度显著高于参照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的认知、态度、行为评分均升高,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术后1周,两组的SQLI、NSNS评分均升高,HAMA、HAMD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围术期KAP护理对预防胃肠术后并发DVT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围术期护理干预在预防宫颈癌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行宫颈癌手术患者10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接受围术期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负性情绪,术后预后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SAS及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的术后导尿管留置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活动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围术期针对性护理预防宫颈癌手术患者围术期术后并发症效果良好,明显改善了负性情绪,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析结石性胆囊炎行胆囊切除手术围术期应用辩证护理的效果。方法:研究时间:2015年12月~2017年2月,研究对象:92在我院进行结石性胆囊炎切除手术的患者,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后,采用随机信封法分为参照组和治疗组各46例,参照组给予围术期常规干预,治疗组则给予辩证护理干预措施,对比其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对服务的满意度与参照组相比较高(P<0.05);且并发症发生率远低于参照组(P<0.05)。此外,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均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治疗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评分(VAS量表评分)与参照组相比较低,P<0.05。结论:应用辩证护理干预措施在结石性胆囊炎行胆囊切除手术围术期的效果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服务满意度,推广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理念在老年骨科手术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行骨科手术的老年患者3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加速康复理念护理;比较两组围术期相关指标、干预前后凝血功能指标[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D-二聚体(D-D)]、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床上活动时间、床下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PT、APTT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D-D低于干预前(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将加速康复理念应用于老年骨科手术患者围术期,可有效促进患者快速康复,改善凝血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围术期整体护理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8年6月收治的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4例。对照组接受围术期接受常规护理(对照组),研究组接受围术期整体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8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前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在接受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时,采用围术期整体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手术并发症和促进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并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在脑出血患者微创锥颅血肿清除术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3年3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126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3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微创锥颅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配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配合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并做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满意度、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相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脑出血患者常采用微创锥颅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为患者配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促进患者恢复,降低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使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