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随着医学影像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多排螺旋CT的时间和空间分辨率提高,血管造影检查(CTA)的成功率及图像质量提升,呼吸运动伪影减少,薄层扫描及多种形式的二维和三维重建,进一步提高了解剖结构和病灶显示的清晰度,使得多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状动脉疾患的诊断中得到广泛应用[1-2]。但在实际操作中,多排  相似文献   

2.
随着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MSCT)及心电门控技术的问世,尤其是随着16层MSCT的出现,冠状动脉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MSCTA)已成为现实。16层螺旋CT的临床应用价值已初步得到了肯定。2004年问世的64层螺旋CT的时间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进一步提高,笔者应用64层螺旋CT进行冠状动脉成像,评价其在冠心病中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随着多层螺旋CT的快速发展,冠状动脉多层螺旋CT造影已成为一种无创、有效、准确的冠状动脉病变的检查手段.多层螺旋CT在心脏成像中的技术日益完善,随着其时间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的提高,其成像质量也得到明显的改善.心率及心律因素是影响图像质量的重要因素.本文对心率及心律因素对图像质量的影响程度、产生原因及一些改善措施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多层螺旋CT冠脉造影作为无创冠脉检查的主要手段之一,在临床应用日益广泛,但易受心脏博动等因素的影响,这种方法还存在时间及空间分辨率较低、运动性伪影干扰、心率对图像质量影响较大等缺陷[1].双源CT(Double-source CT,DSCT)作为目前新一代CT扫描技术,由于同时使用两套放射源及探测器进行扫描,明显提高时空分辨率,在临床应用中,尤其在心脏及冠脉CT造影中具有明显的优势.本研究应用Siemens Somatom Definition双源CT机进行冠状动脉成像检查,探讨DSCT对冠状动脉的成像质量及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256层螺旋CT血管造影不同对比剂用量在胸痛患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于我院进行CT血管造影检查的胸痛患者1317例,随机将其分为A组(557例,4.0 mL/s注射0.7 mL/kg对比剂)和B组(760例,4.5 mL/s注射1.0 mg/kg对比剂)。比较两组不同血管断面CT值、图像噪声对比度、信噪比、造影图像质量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B组的肺动脉、冠状动脉、降主动脉CT值略高于A组(P>0.05)。B组的肺动脉、冠状动脉、降主动脉图像噪声对比度和信噪比略高于A组(P>0.05)。B组的造影图像质量评分略高于A组(P>0.05)。A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应用256层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胸痛时,以较低速度注射较低用量的对比剂,患者不同血管断面显示良好,造影图像质量也较好,能够满足临床诊断需求,且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技术的要点。方法:选择122例行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患者,分析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过程和结果。结果:共计72.7%(266/366支)的血管可用于诊断,心率在70次/min,且心律波动幅度小,图像质量显示较好,基本满足诊断要求。结论:心脏的搏动伪影、冠状动脉最佳重建时相、血管内对比剂浓度是影响层螺旋CT在冠状动脉造影图像质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技术及成像质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成像技术在图像质量控制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CT冠状动脉造影的临床疑诊冠心病患者366例.将原始数据传至工作站,行多平面重建(MPR)、容积重建(V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曲面重建(CPR)等后处理,研究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成像技术及成像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 366名受检者.冠状动脉显示成功率96.7%,优良率82.2%,心率及心率波动与冠状动脉图像质量呈负相关(r=0.905).当心率相对较高时,使用SSB扫描的冠状动脉图像质量要优于SSEG扫描.结论 合理选择CT冠状动脉造影扫描和后处理技术,可以提高图像质量和检查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16层CT冠状动脉成像的护理配合与体会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16层螺旋CT对69例疑诊冠心病患者进行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检查,回顾分析心率变化与检查成功率的关系,探讨冠状动脉多层螺旋CT检查中护理配合的方法及其对检查成功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一直以来,常规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但属有创检查,很多冠心病患者不易接受。随着64排螺旋CT的不断发展和成熟,它的时间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的提高使得无创性冠状动脉造影技术日臻成熟和完善^[1-2]。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的应用,开辟了冠状动脉无创检查的新方法。本研究主要探讨64排螺旋CT在冠状动脉成像的技术要求及扫描中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多层螺旋CT在冠状动脉成像中的技术条件与应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无创性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是目前CT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双源CT、低剂量双能量CT与256层螺旋CT扫描速度达到或接近0.30s,检查时间达到0.04s。提高了CT的时间分辨率、空间分辨率,满足在一个心动周期时相内获得重建冠状动脉技术需要。应用中仍然存在影响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的因素,如心率、重建图像质量、空间分辨率、冠状动脉狭窄与支架再狭窄评价与造影剂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256层螺旋CT血管造影与冠状动脉造影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诊断价值。方法:对本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22例初诊疑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患者进行此次研究,对256层螺旋CT血管造影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进行比较,所有患者在检查前均未服用β受体阻滞剂。结果:检查后,256层螺旋CT血管造影的阳性例数要多于冠状动脉造影,256层螺旋CT血管造影的检查结果准确率更高,且(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256层螺旋CT血管造影与冠状动脉造影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诊断提供了较好的帮助,两种检查方式的准确率都较高,但256层螺旋CT血管造影可以更快速的检查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情况,为诊断提供了更好的帮助,医生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检查方式,确保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APEX 256层能谱CT冻结追踪技术(SSF)在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我院收治的56例疑似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检查,分别采用标准算法(STD)和SSF算法对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图像进行图像重建,评估两种算法的图像质量,包括患者前降支(LAD)、回旋支(LCX)以及右冠状动脉(RCA)的图像质量评分。结果:LAD、LCX以及RCA的SSF算法重建图像质量评分明显高于STD算法重建图像质量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STD算法重建图像,LAD、LCX以及RCA均有明显伪影,血管不连续,不能明确诊断。而采用SSF算法重建图像,LAD、LCX及RCA伪影明显减轻,图像质量优于STD算法重建图像。结论:APEX 256层能谱CT冻结追踪技术能明显提高冠状动脉CTA的图像质量,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3.
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作为无创性检查用于评价冠状动脉钙化以及狭窄的作用已得到了肯定,本文就124例患者的图像质量进行凰颐分析,旨在探讨如何提高CT冠状动脉造影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冠状动脉桥血管的多层螺旋CT和造影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在显示冠状动脉桥血管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1例冠状动脉血管旁路移植术后患者行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及常规造影检查,分析CT诊断桥血管通畅性和狭窄的可靠性。结果: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成功检测出21例患者共45支桥血管,15支桥血管闭塞,30支桥血管通畅,10支共16处狭窄,5支桥血管明显狭窄(>50%)8处,5支桥血管显示轻度狭窄(<50%)病变8处,MSCT评价桥血管闭塞和明显狭窄和导管造影完全符合。结论:多层螺旋CT尤其是64层CT能够准确地评价冠状动脉桥血管及吻合口的通畅性和狭窄情况,可以作为临床上对冠状动脉桥血管可疑病变的一种常规的无创性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5.
多层螺旋CT临床应用,大大扩展了CT的检查范围和成像技术[1],实现了容积扫描和多种不同的重建方法,提高了对病变的定位和定性诊断的准确率,缩短了病人的检查候诊时间。很多新技术新软件的应用可将获得的组织类型进行精确的分离和显示,其中16排螺旋CT具有快速扫描,图像具有较高的时间分辨率、空间分辨率和任意剖面重建等优点,使其在实际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1CT血管造影(CTA)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是利用CT三维成像功能进行血管成像的一种先进的检查方法,16排螺旋CT的推出,扫描速度更快,达毫秒级,使CTA在临床应用更为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护理体会分析。方法:选取的100例研究对象是我院进行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患者,选取的时间段为2018年10月至2019年8月。所有患者均接受接受优质护理,对比护理前后的CT图像质量以及患者的心理变化。结果:接受护理后,患者的CT图像质量较好,焦虑情况得到有效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行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患者优质护理,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情绪,配合接受检查,能够有效提高CT图像质量,提高检查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段凯  许梓童  张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5):6134-6135
目的 通过分析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判断不准确原因,以期提高诊断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总结160例临床怀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并同期接受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及常规冠状动脉造影的病例,计算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狭窄程度高估及低估所占比例并分析常见原因.结果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评估血管段狭窄程度高估占12.8%,低估占5.8%.判断不准确常见原因为较严重钙化、图像质量欠佳及医师诊断经验不足.结论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狭窄程度判断准确性与多种因素有关,多方面共同努力可有效提高判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李振山  葛俭  张岗  杨世杰 《浙江临床医学》2011,13(12):1423-1424
64排螺旋CT由于时间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的提高,使冠状动脉成像(CTCA)的成功率和图像质量大幅度提高,正在逐步成为无创性冠状动脉榆查的方式[1].CTCA射线剂基可能造成的潜在危害也越来越受到关注[2].前瞻性门控轴位扫描技术(以下简称前门控)的出现使得降低CTCA射线剂量成为可能[3].本研究探讨应用前门控技术降低CTCA射线剂量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回顾性心电门控技术结合心电编辑软件在期前收缩患者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因临床拟诊冠心病而行64层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中有37例扫描时出现期前收缩(房性17例,室性20例),对患者心电信号进行编辑,分析经回顾性心电门控技术和后处理工作站重建编辑后的图像质量。结果1例房性期前收缩患者未能实施心电编辑。编辑后36例段冠状动脉中图像质量优、良、中和差分别为244段(60.7%)、106段(26.4%)、28段(7.0%)和24段(5.9%);可用于诊断的血管为378段(94.1%)。结论回顾性心电门控配合心电编辑使期前收缩患者实施冠状动脉CT造影成为可能,扩大了多层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适应证范围。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诊断冠心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20例疑似冠心病患者为实验对象,且均实施多层螺旋CT检查,随后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多层螺旋CT的诊断正确率、敏感性、特异性、误诊率、漏诊率。比较多层螺旋CT与冠状动脉造影的斑块定量测量结果。结果 120例疑似冠心病患者中,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95例。多层螺旋CT对疾病类型诊断正确率:心绞痛型为97.44%,心肌梗死型为97.62%,无症状心肌缺血型为92.86%。多层螺旋CT对冠心病的敏感性、特异性、漏诊率、误诊率分别为96.84%、86.67%、3.16%、13.33%。多层螺旋CT与冠状动脉造影定量测量的管腔面积、斑块面积、血管横截面积、血管重塑指数、偏心指数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能显示心室壁的结构和形态,及时发现病变和评估心功能状态,可为临床拟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