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分析间断小剂量尿激酶与阿替普酶溶栓治疗老年急性中高危肺栓塞的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2月收治的58例老年急性中高危肺栓塞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给予阿替普酶溶栓治疗,观察组给予间断小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7 d,观察两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治疗前及治疗7 d后血气指标。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咳嗽、心跳过快、胸痛、呼吸困难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动脉血氧分压高于对照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阿替普酶治疗比较,间断小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可缩短老年急性中高危肺栓塞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有效调节患者血气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抗凝与溶栓治疗前后动脉血气指标的变化。方法 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48例,其中15例行溶栓治疗(溶栓组),33例行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抗凝组),观察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分析的变化。结果 溶栓组治疗前后肺泡气一动脉血氧分压差[P(A-a)O2]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A-a)O2可作为早期诊断肺栓塞及溶栓后再通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靶血管内注射重组人尿激酶原对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血流灌注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水平的影响。方法 以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3月至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10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行PCI,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靶血管内注射重组人尿激酶原。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术后,观察组的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血流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的左前降支收缩期血流峰值、左前降支舒张期血流峰值、冠脉血流储备(CFVR)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的MCP-1、sICAM-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的丙二醛(MDA)水平低于对照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靶血管内注射重组人尿激酶原可改善急性心肌梗死PCI患者血流灌注,调节MCP-1、sICAM-1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肺栓塞高危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29例急性肺栓塞患者均应用阿替普酶进行溶栓治疗,溶栓后24h行CT肺动脉造影评定疗效,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溶栓前、后右心室舒张末期前后径(anterior-posterior diameter,APD)、右心室舒张末期横径(transverse diameter,TD)、肺动脉压(pulmonary arterial pressure,PAP)、三尖瓣反流压差(tricuspid valve pressure gradient,TRPG)、右心室壁运动幅度(right ventricular wall motion amplitude,RVAWM),检测溶栓前、后D-二聚体、B型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水平,记录溶栓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本组有效率为93.1%;溶栓后APD、TD、PAP、TRPG较溶栓前下降,RVAWM较溶栓前增加(P〈0.05);D-二聚体、BNP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5);溶栓后出血4例,死亡1例。结论阿替普酶适用于急性肺栓塞高危患者的快速溶栓治疗。  相似文献   

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6):1114-1116
探讨老年急性次大面积肺栓塞采用阿替普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溶栓治疗的疗效。选取收治的急性次大面积肺栓塞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25例,对照组行阿替普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溶栓治疗治疗组行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治疗组较对照组有效率显著要高(P0.05);治疗后,两组动脉血气指标、BNP、D-二聚体、cTnl均显著改善,而治疗组除c Tnl外,其余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右心功能指标均显著改善,且治疗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老年急性次大面积肺栓塞采用阿替普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溶栓治疗,能迅速缓解临床症状,改善右心功能,效果尤为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间断小剂量尿激酶与阿替普酶溶栓治疗老年急性中高危肺栓塞的疗效。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3月~2019年2月收治的58例老年急性中高危肺栓塞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阿替普酶治疗,观察组给予间断小剂量尿激酶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治疗前及治疗7 d后血气指标。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咳嗽、心动过速、胸痛、呼吸困难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动脉血氧分压高于治疗前,动脉二氧化碳分压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变化较对照组大(P<0.05)。结论:与阿替普酶治疗比较,间断小剂量尿激酶溶栓可缩短老年急性中高危肺栓塞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有效调节患者血气指标,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7.
急性肺栓塞性肺高压局部溶栓和全身溶栓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经导管肺动脉局部溶栓与外周静脉全身溶栓在急性肺栓塞性肺动脉高压治疗中的作用。方法20只小猪自体血栓注入建立急性肺栓塞性肺动脉高压模型。随机分成两组:经导管肺动脉局部溶栓(A组10只),外周静脉全身溶栓(B组10只)。溶栓前、溶栓后2h测肺动脉压,肺动脉收缩压(PASP),心率(HR),心输出量(CI),血气分析(PaO2、PaCO2、pH),纤溶酶_抗纤溶酶复合物(PAP),DD二聚体(DD),一氧化氮(NO)。结果两组肺动脉压、CI、PaO2、PaCO2、PAP、DD、NO均较治疗前有显著变化(P<0.05),A组的肺动脉压、PaO2、PaCO2、PAP的变化较全身溶栓组B组的变化更显著(P<0.05)。结论肺栓塞治疗中局部溶栓的疗效优于全身溶栓。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糖皮质激素联合依诺肝素钠治疗早期复发性流产的效果。方法:选取濮阳市油田总医院2019年9月至2021年9月收治的80例早期复发性流产患者,按简单随机化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依诺肝素钠治疗,研究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评估两组疗效,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清指标[封闭抗体(BA)、瘦素(LP)、抗独特性抗体(AIA)及脂联素(ADPN)]、性激素相关指标[孕酮(P)、雌二醇(E2)及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统计两组分娩结局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5.00%)较对照组(80.00%)高(P<0.05)。研究组治疗后AIA、BA阳性率比对照组高(P<0.05)。两组治疗后LP、ADPN、P、E2、β-HCG水平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成功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再次流产及异位妊娠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00%)与对照组(7.50%)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联合依诺肝素钠应用于早期复发性流产患者的疗效较佳...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小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中危急性肺栓塞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2例中危急性肺栓塞患者随机分为尿激酶溶栓治疗组(A 组)和抗凝治疗组(B 组),每组36例患者。A 组给予小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后序贯为抗凝治疗;B 组给予单纯抗凝治疗(方法同 A 组后续抗凝方案),治疗1周后复查两组肺动脉压力、心脏彩色超声、CT 肺动脉造影(CTPA)、血气分析、脑钠肽、肌钙蛋白等指标,评价小剂量尿激酶溶栓疗效,观察两组治疗1周后鼻腔、阴道、内脏出血及死亡情况,以评价治疗安全性。结果 A 组总有效率达88.9%(32/36),明显高于 B 组的总有效率75.0%(27/36)(P <0.05);治疗后的动脉血气分析中 PaO2的升高及肺动脉收缩压的降低,A 组明显优于 B 组(P <0.05)。结论小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中危急性肺栓塞患者,疗效好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肺栓塞的近期、远期疗效。方法随机将急性肺栓塞病例67例分为治疗组34例、对照组33例,两组均采用抗凝治疗,治疗组另加用尿激酶溶栓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1%,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2.7%(24/33),差异有显著性(χ2=5.58,P<0.05);两组出血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67例患者均获得24个月随访,两组肺栓塞再发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急性肺栓塞患者给予尿激酶溶栓治疗近期疗效明显,且不增加远期肺栓塞再发率,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依诺肝素钠预防急性肾损伤并连续肾脏替代治疗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金华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的45例行依诺肝素钠预防深静脉血栓的急性肾损伤(AKI)并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患者为观察组,匹配同期常规深静脉血栓预防性干预的45例AKI并CRRT患者为对照组。通过动态监测患者腿围、D-二聚体水平、四肢动静脉B超、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率、新发出血率以及3个月生存率,分析依诺肝素钠预防AKI并CRRT治疗患者DVT的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44,P=0.035)。观察组的新发出血率高于对照组(8.89%VS.2.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906,P=0.167)。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3个月生存率分别为82.22%、75.56%。结论 皮下注射依诺肝素钠对预防AKI并CRRT患者DVT的发生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老年肺栓塞患者溶栓治疗前后CT肺动脉造影(CT pulmonary angiography, CTPA)及CT肺灌注成像(CT perfusion imaging, CTP)参数变化,探讨二者在老年肺栓塞溶栓治疗效果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老年肺栓塞患者45例,均应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肝素行溶栓治疗。分别于溶栓治疗前及溶栓治疗后1个月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通过Vitrea工作站获得CTPA、CTP图像。比较溶栓治疗前后CT容积剂量指数、剂量长度乘积、图像质量评分、对比度噪声比、信噪比;比较溶栓治疗前后CTPA、CTP图像检出栓子数目、部位、类型,CTPA图像下肺栓塞评分、肺栓塞指数、右心室/左心室横径比,CTP图像下肺灌注缺损评分、肺灌注缺损指数。45例患者根据治疗效果分为治愈组14例,有效组24例,无效组7例,比较3组栓子数目改善指数、肺栓塞评分改善指数、肺栓塞指数改善指数、右心室/左心室横径比改善指数、肺灌注缺损评分改善指数及肺灌注缺损指数改善指数。结果溶栓治疗前后CT容积剂量指数、剂量长度乘积、图像质量评分、对比度噪声比、信噪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依诺肝素钠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rt-PA)静脉溶栓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STEMI)患者心功能及心电图变化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3月医院收治的ASTEMI患者110例,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干预,对照组应用rt-PA静脉溶栓进行治疗,观察组应用依诺肝素钠注射液联合rt-PA静脉溶栓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管再通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心电图改变情况、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4 d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5.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45%(P<0.05);溶栓后30 min、60 min、90 min、120 min观察组血管再通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Q波时间、Q波/R波、ST段偏移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4 d后,观察组LVESV、LVEDV指标均低于对照组,LVEF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64%低于对照组的16.38%...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尼莫地平联合依诺肝素钠对子痫前期患者血压水平与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就诊的80例子痫前期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尼莫地平联合硝苯地平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依诺肝素钠治疗,均治疗7d。比较两组血压水平与凝血功能。结果:治疗7d后,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D-二聚体低于对照组,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莫地平联合依诺肝素钠可降低子痫前期患者血压水平,改善凝血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小剂量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阿替普酶联合尿激酶治疗急性肺动脉栓塞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46例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22例,第1天阿替普酶20 mg加尿激酶60万U溶栓,第2~5天尿激酶60万U/d;B组24例,第1天尿激酶首剂40 000 U/kg,30 min内静脉注射,然后120万U溶栓,第2~5天尿激酶60万U/d;观察两组溶栓效果及并发症。结果 A组溶栓显效14例,有效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86.36%;B组溶栓显效9例,有效11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3.33%;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显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后第1天两组患者肺动脉压、动脉血氧分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后3、5 d两组患者肺动脉收缩压、动脉血氧分压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除血尿及置管处渗血,未见严重的不良反应,A组渗血1例,B组血尿2例,两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B组24 h死亡1例,其余患者无死亡。结论溶栓治疗急性肺动脉栓塞有效,早期溶栓可以降低病死率;小剂量阿替普酶结合尿激酶治疗急性肺动脉栓塞安全有效,优于单纯尿激酶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采用超声心动图测量急性肺栓塞患者溶栓前后右心功能指标以评价溶栓效果.方法 80例急性肺栓塞患者均接受溶栓治疗.溶栓前和溶栓后24 h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查患者右心室前壁厚度(RVAWT)、右心室舒张末期前后径(RVED)、主肺动脉内径(PAD)、右心室舒张期横径(RVDD)、右心房舒张期横径(RADD)、三尖瓣反流压差(TRPG)及肺动脉收缩压(SPAP).结果 80例急性肺栓塞患者溶栓后RVAWT、RVED、PAD、RVDD、TRPG、SPAP分别为(4.23±1.02)mm、(26.20±3.01) mm、(26.67±2.36)mm、(36.23±4.36)mm、(31.68±2.33)mm Hg(1 mm Hg=0.133 kPa)、(37.52±3.20)mm Hg,较溶栓前的(7.56±1.22)mm、(31.78±3.26)mm、(29.44±2.20)mm、(40.20±5.01)mm、(48.98±3.80) mm Hg、(57.25±4.23)mm Hg均降低,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01、2.78、2.35、2.75、2.98、3.55,P均<0.01或0.05);溶栓后患者RADD为(37.55±5.25)mm,与溶栓前的(38.25±4.25)m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2,P=0.18).结论 超声心动图对急性肺栓塞患者溶栓前后右心功能评价有重要意义.溶栓治疗可改善急性肺栓塞患者右心功能.  相似文献   

17.
急性肺栓塞超声心动图动态变化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急性肺栓塞超声心动图变化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3例明确诊断的急性肺栓塞患者入院时、溶栓治疗7~10d后超声心动图改变,探讨其演变规律。结果入院时1例肺动脉内见血栓,9例肺动脉收缩压升高,9例患者右房、右室增大,9例主肺动脉增宽,3例肺动脉收缩压在正常范围;溶栓治疗7~10d后再次观察:10例肺动脉收缩压升高者压力急剧下降,原9例右房、室增大者大小逐渐恢复,4例右房、室不大患者其内径较入院时也有缩小,原3例肺动脉收缩压正常患者其压力数值也较前缩小。结论超声心动图动态观察对急性肺栓塞诊断、溶栓疗效的判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应用超声血流向量成像(VFM)技术评估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患者右心室流场和能量损耗(EL)的变化规律,为定量评估ASD右心室流场运动和功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继发孔型ASD患者97例,根据所测肺动脉收缩压分为:无肺动脉高压(PAH)组30例(≤30mmHg)、轻度PAH组25例(30mmHg<肺动脉收缩压≤50mmHg)、中度PAH组22例(50mmHg<肺动脉收缩压≤70mmHg)和重度PAH组20例(>70mmHg),另选健康志愿者29例为对照组,应用VFM技术测量五组右心室涡流参数和EL大小,对右心室整体EL与右心收缩、舒张功能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对照组、无PAH组、轻度PAH组流线成像均显示舒张早期的快速充盈期(P1)、舒张中期(P2)三尖瓣口附近存在较多涡流,中度PAH组和重度PAH组在心动周期不同时相下右心室内均有大小、方向、数目不一样的涡流出现;对照组与无PAH组各时相下涡旋面积、循环强度、涡旋数量、EL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PAH组、中度PAH组、重度PAH组各参数随PAH压力的升高逐渐增大;EL峰值均出现在P1期(均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EL值分别与Tei指数、三尖瓣E峰流速、E/e呈正相关(r=0.768,0.941,0.937;均P<0.05),与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APSE)、右心室面积变化率(RVFAC)、三尖瓣环速度e呈负相关(r=-0.864,-0.734,-0.817;均P<0.05)。结论 VFM技术可以评价ASD患者右心室内流场运动和EL的变化规律,为定量评估ASD右心室流体力学变化、PAH压力及右心室EL大小的应用分析提供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动脉血气分析、凝血功能及肺动脉收缩压(SPAP)监测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防治中的应用。方法 在我院治疗的AECOPD患者113例(AECOPD组),同期稳定期COPD患者104例(稳定组),健康体检者107例(对照组)。对比三组凝血功能、动脉血气分析及肺动脉收缩压情况,随访3个月,对比不同预后患者凝血功能、动脉血气分析及肺动脉收缩压情况。分析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凝血功能指标与肺动脉收缩压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AECOPD组血小板(PLT)低于对照组与稳定组,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水平高于对照组与稳定组(P<0.05);AECOPD组、稳定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低于对照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肺动脉收缩压高于对照组,且AECOPD组PaO2低于稳定组,PaCO2、SPAP高于稳定组(P<0.05);预后不良组PaO2、PLT低于预后良好组,FiB、D-D、PaCO2、SPAP高于预...  相似文献   

2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9):1449-1451
目的探究重组人尿激酶原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管再通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接受治疗的7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所有入选者均以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尿激酶溶栓治疗,观察组给予重组人尿激酶原溶栓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管再通率、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心电图ST段回落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溶栓后,观察组(32/35)血管再通率92.11%明显高于对照组(25/35的71.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后,观察组ST段无回落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溶栓后再发性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及急性心力衰竭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尿激酶可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管再通率,降低ST段回落发生率,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以及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