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影响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发生脑积水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27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对去骨瓣减压术、弥漫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室内出血、术前GCS评分、患者年龄、性别与发生脑积水是否相关进行分析。结果Logistic回归显示去骨瓣减压术(P=0.004)、术前蛛网膜下腔出血(P=0.011)、年龄(P=0.018)及脑室出血(P=0.003)与发生脑积水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行去骨瓣减压术治疗、术前有弥漫性蛛网膜下腔出血、高龄及有脑室内出血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发生脑积水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大骨瓣减压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疗效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大骨瓣减压比较常规骨瓣减压治疗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和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近年收治的263例重型颅脑损伤(GCS≤8分)患者,治疗组135例[含特重治疗组(GCS≤5分)54例]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术减压,对照组128例(含特重对照组49例)采用常规骨瓣减压。术后6个月,比较GOS评定和并发症。结果治疗组有效96例(71.1%),对照组为75例(58.6%),P〈0.05;特重治疗组有效34例(63%),特重对照组为18例(36.7%),P〈0.01。治疗组在术后因继发颅内高压而再次手术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但术后迟发血肿和对侧硬膜下积液发生率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骨瓣减压治疗重型,尤其是特重型颅脑损伤,能提高治疗效率;减少因继发颅内高压而再次手术的发生;但术后迟发血肿和对侧硬膜下积液增多。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脑积水的相关因素,探讨其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生存时间至少持续6个月重型颅脑损伤、采用开颅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入组336例患者,根据脑积水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脑积水组53例和非脑积水组283例,统计术后脑积水发生率,分析年龄、性别、入院时GCS评分、颅内血肿位置、是否开放性颅脑损伤、是否蛛网膜下腔出血、手术时间、是否实施去骨瓣减压术、是否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是否合并颅内感染、是否硬脑膜敞开对术后脑积水的影响。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脑积水组和非脑积水组患者年龄、入院时GCS评分、颅内血肿位置、是否开放性颅脑损伤、是否蛛网膜下腔出血、是否实施去骨瓣减压术、是否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是否合并颅内感染、是否硬脑膜敞开差异有显著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035,95%CI:1.009~1.235)、颅内血肿位置(OR=2.306,95%CI:1.125~5.329)、开放性颅脑损伤(OR=1.542,95%CI:1.272~2.765)、蛛网膜下腔出血(OR=6.036,95%CI:1.687~16.593)、实施去骨瓣减压术(OR=2.325,95%CI:1.162~5.428)、合并颅内感染(OR=2.425,95%CI:1.027~4.398)、硬脑膜敞开(OR=1.741,95%CI:1.152~2.534)是术后并发脑积水的危险因素,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OR=-1.416,95%CI:-(1.014-3.052)]是术后并发脑积水的保护因素。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并发脑积水的概率较高,高龄、颅内血肿位于硬膜下、开放性颅脑损伤、蛛网膜下腔出血、实施去骨瓣减压术、合并颅内感染、硬脑膜敞开的患者更易出现术后脑积水,实施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有利于预防术后脑积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发生脑积水相关因素分析。方法:选取2010-01—2016-01期间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9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将其分为脑积水组(29例)和非脑积水组(167例),采用χ2检验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年龄、GCS评分、硬膜下血肿、开放性颅脑损伤、脑室出血等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影响脑积水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χ2检验显示,两组患者在入院时年龄≥50岁、GCS评分3~5分、硬膜下血肿、开放性颅脑损伤、脑室出血、中线移位程度、早期去大骨瓣减压、硬膜敞开、手术时间、双侧去骨瓣减压、腰穿脑脊液置换、早期颅骨缺损修补术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入院时硬膜下血肿、脑室出血、中线移位程度、早期去大骨瓣减压、硬膜敞开、双侧去骨瓣减压为危险因素,腰穿脑脊液置换、早期颅骨缺损修补术为保护因素,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存在硬膜下血肿、脑室出血、中线移位程度≥12mm、早期去大骨瓣减压、硬膜敞开、双侧去骨瓣减压等情况时,要警惕术后发生脑积水的可能。  相似文献   

5.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4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实施美国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清除各种颅内血肿和坏死脑组织,实施内减压和外减压术,并去除额颞顶部大骨瓣减压。结果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48例,单侧为主,其中一侧额颞项部广泛脑挫裂伤合并硬膜下血肿或(和)脑内血肿26例,一侧额顶颞部单纯急性硬膜下血肿12例,一侧额顶颞部硬膜外血肿并脑挫裂伤或(和)脑内血肿6例,单纯急性脑内血肿4例。术后效果良好28例,中残8例,重残6例,植物生存4例,死亡2例。结论实施美国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和特重型颅脑损伤,能基本彻底清除幕上颅内血肿和坏死脑组织,充分减压,缓解脑干受压,提高抢救成活率,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故此种手术方式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比分析标准大骨瓣减压术联合选择性脑局部亚低温与单纯大骨瓣减压术对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84例重型颅脑损伤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者颅内压变化情况、预后效果及并发症.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即刻颅内压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预后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除硬膜下积液,两组患者其余并发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联合选择性脑局部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能够有效降低颅内压,改善预后,但要考虑硬膜下腔积液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大骨瓣减压术后对侧硬膜下积液的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8月至2008年8月,笔者采用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时,发生对侧硬膜下积液9例,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6例,女3例,年龄4~69岁,平均47岁.术前患者GCS评分3~7分,其中2例处于脑疝状态.单侧的硬膜下血肿3例,硬膜下血肿合并脑挫裂伤3例,多发性的颅内血肿2例,硬膜下血肿合并脑干伤1例,均采用去大骨瓣减压术+血肿清除术.术后均出现减压骨窗张力升高,颅脑CT示对侧额颞部低密度影.术后2周内出现硬膜下积液2例,2周后7例.  相似文献   

8.
为了减轻重度颅脑损伤,脑内血肿,硬膜下血肿,脑挫裂伤术后及蛛网膜下腔出血等病死率,减少致残率,于2004年开始对个别的重度颅脑损伤术后及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行腰大池内置引流监测颅内压10例,体会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男7例,女3例,年龄37~60(平均48.5)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8例,钝器击伤2例,伤后急来我院治疗,因急性硬膜下血肿,合并脑挫裂伤,脑内血肿行开颅去骨瓣减压血肿清创术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症状明显,头部CT扫描见脑沟,外侧裂及中线增宽明显出血的2例。入院时患者意识清醒3例、浅昏迷的患者4例、深昏迷的3例。DCS l 3~15分3例、DCS 9~12分4例、DCS-8分3例,急性硬膜下血肿合并脑挫裂伤患者4例,蛛网膜下腔出血严重者2例,急性脑内血肿伴下腔出血4例。1.2治疗方法在行蛛网膜下腔腰大池内置术前20~30 m in快速静脉输入20%甘露醇250 m l,而后选择L4~5间隙进行常规消毒,选用硬膜外16#穿刺针进行操作,在确认到达硬膜外腔,将针芯置于穿刺针内,继续向前推进,有突破感后,将针芯稍稍退出1 cm,此时会有脑脊液沿硬膜外穿刺针内壁成滴流出,证明穿刺成功。  相似文献   

9.
外伤性脑梗死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犇  皮英  曾令春  易勇 《华西医学》2010,(5):950-951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发生脑梗死的原因、预防及治疗措施。方法分析1999年-2009年间收治的110例重型颅脑外伤病例,分析颅脑损伤后脑梗死的相关因素。结果重型颅脑损伤后并发脑梗死与GCS评分、年龄、有无蛛网膜下腔出血、手术方法、脑疝及时间长短、损伤部位、是否大骨瓣减压等有关(P〈0.05),与患者性别无关。结论临床救治重型颅脑损伤时应采取合适的手术方法 ,并予以相关措施预防脑梗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急性、亚急性硬膜下血肿等重度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对34例急性、亚急性硬膜下血肿等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应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结果本组34例患者术后存活23例(67.7%),死亡11例(32.35%)。对23例存活病例根据日常生活能力分级法分为Ⅰ级11例(32.4%).Ⅱ级6例(17.7%),Ⅲ级4例(11.8%),Ⅳ级2例(5.9%)。结论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能使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死亡率显著下降,尤其适用于广泛性额、颞、顶叶脑挫裂伤和急性硬膜下血肿伴颅内高压患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大骨瓣开颅个体化减压术对重型颅脑损伤脑疝患者的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0年9月采用大骨瓣开颅个体化减压术治疗98例重型颅脑损伤脑疝患者的效果。结果伤后6个月GOS评估法判定其疗效:良好(5分)27例,中残(4分)23例,重残(3分)28例,植物生存(2分)6例,死亡(1分)14例;预后较好(良好和中残)者占51%,预后较差或差(重残、植物生存和死亡)者占49%。结论大骨瓣开颅个体化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脑疝患者有较好疗效,能有效降低大骨瓣减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加颞肌瓣贴覆脑表面行硬膜囊成形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将收治的90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n=42)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加颞肌瓣贴覆脑表面行硬膜囊成形;B组(n=48)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术,用自体筋膜或人工硬膜减张缝合硬膜囊成形。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中线恢复时间、减压区脑组织低密度范围、预后。结果 A、B两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23.81%、4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线恢复时间A组平均13.44 d,B组平均20.16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和30 d头颅CT比较减压区脑组织低密度范围,A组缩小率为78.57%,B组缩小率为4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存活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恢复良好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加颞肌贴覆脑表面的手术方法,显露充分,减压彻底,减压区脑组织能有效建立侧支循环,能促进脑水肿消退,最大程度恢复神经功能,可提高恢复良好率,降低并发症,是救治重型颅脑损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脑外伤去骨瓣减压术联合早期颅骨成形术的临床效果,并分析术后硬膜下积液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脑外伤行去骨瓣减压术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行颅骨成形术的时间分为对照组(n=80)与研究组(n=40)。比较2组患者颅骨成形术后神经功能、运动功能、日常功能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分析术后硬膜下积液的危险因素。结果术后2个月,研究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低于术前、术后15 d及对照组,Fugl-Meyer评分、生活质量(Barthel)评分高于术前、术后15 d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硬膜下积液、颅脑缺损综合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中线移位、脑内血肿、蛛网膜撕裂、皮层切开、骨瓣边缘距中线距离、骨窗面积均为术后硬膜下积液的影响因素(P 0.05)。结论脑外伤去骨瓣减压术联合早期颅骨成形术能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中线移位、脑内血肿、蛛网膜撕裂、皮层切开、骨瓣边缘距中线距离、骨窗面积均为术后硬膜下积液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影响重型脑创伤后脑积水形成的相关因素,为临床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收治的符合条件的139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为脑积水组和非脑积水组。对年龄、性别、受伤当时GCS评分、昏迷时间、颅内出血的部位和时间、去骨瓣减压、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腰椎持续外引流与脑积水之间的关系进行单因素和Logistic逐步回归法多因素分析。结果 19.42%的患者发生了脑积水。通过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从9个因素中筛选出年龄(P=0.010)、去骨瓣减压(P=0.033)、蛛网膜下腔出血(P=0.000)和腰大池持续脑脊液外引流(P=0.000)为影响脑脊液发生的相关因素,其中腰大池持续脑脊液外引流为保护性因素。结论年龄增大、去骨瓣减压、蛛网膜下腔出血促使创伤后脑积水产生的重要因素,而外伤后早期行腰大池持续脑脊液外引流可明显减少脑积水的产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外伤手术中是否应该还纳骨瓣.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8分,单侧脑挫伤、硬膜下血肿,并进行单侧开颅手术.将术中还纳骨瓣的30例患者纳入骨瓣还纳组,将术中去骨瓣减压的30例患者纳入去骨瓣组,比较2组患者的预后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受伤后6个月时,2组患者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骨瓣还纳组术区脑缺血及水肿、癫痫的发生率均低于去骨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单侧脑挫伤、硬膜下血肿行单侧开颅手术的颅脑外伤患者,临床医生应根据患者术前GCS评分、有无脑疝、术前颅内压、术中具体情况决定去骨瓣减压或还纳骨瓣,避免盲目去骨瓣,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辛汝 《齐鲁护理杂志》2009,15(4):102-103
2006年1月-2008年1月,我们收治颅脑损伤患者68例,经积极手术配合,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68例,男46例,女22例;年龄17~83岁,平均44.3岁。颅脑损伤均经CT检查确诊。其中高血压致颅内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8例,硬膜下血肿13例,硬膜外血肿8例,合并广泛性脑挫裂伤、颅骨骨折、颅内出血、脑疝等39例。开颅血肿清除48例,去骨瓣减压12例,钻孔减压、引流8例。手术成功62例,死亡5例,自动出院1例。  相似文献   

17.
重型颅脑损伤小脑幕裂孔疝的手术救治与预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小脑幕裂孔疝手术救治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急诊手术救治的170例重型颅脑损伤小脑幕裂孔疝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单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 格拉斯哥计分(GCS)、血肿类型、血肿量、伤后手术时间、手术方式、瞳孔变化、中线移位、并发症与重型颅脑损伤的预后显著相关(P<0.01)。结论 GCS、血肿类型、血肿量、中线移位、瞳孔变化是判断颅脑损伤伤情和预后的重要指标。缩短伤后手术时间,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后,防治术后并发症是降低重型颅脑损伤小脑幕裂孔疝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王建清  盖延廷 《医学临床研究》2010,27(10):1850-1852
[目的]探讨分析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中的临床预后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采用大骨瓣减压术治疗的223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资料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恢复良好(GOS 5分)62例,中残(GOS 4分)53例,重残(GOS 3分)32例,植物生存(GOS 2分)12例,死亡(GOS 1分)64例.Logistic 回归分析表明GCS评分、年龄、脑疝与否及手术减压时间是影响重型颅脑损伤预后的独立因素.伤后1.5 h内完成手术减压者预后明显优于其他患者.31例(13.9%)发生迟发性颅内血肿,其中硬膜外血肿占74.2%(23例).[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死残率高,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效果确切,手术减压时间是唯一可控制的影响手术预后的因素,发病后1.5 h内手术减压疗效最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减压术后继发性脑积水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2020年5月在深圳市宝安区福永人民医院行去骨瓣减压术治疗的9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资料,记录术后1个月继发性脑积水发生情况,统计患者基线资料,经Logistic回归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减压术后继发性脑积水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纳入的92例患者中,22例术后发生继发性脑积水,发生率为23.91%。发生组与未发生组年龄、性别、血肿量、受伤原因、脑挫裂伤情况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组术前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骨窗面积、硬膜缝合情况与未发生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格拉斯哥昏迷评分低、骨窗面积大、未行硬膜缝合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减压术后继发性脑积水的影响因素(OR>1,P<0.05)。结论:术前格拉斯哥昏迷评分低、骨窗面积大、未行硬膜缝合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减压术后继发性脑积水发生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0.
从我院选取120例重型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使用计算机双盲法将患者分为A、B、C组三组,每组40例。A组患者使用常规的单侧去骨瓣减压窗术,B组患者使用双侧额颞部开颅血肿清除配合双侧去骨瓣减压术,C组患者则进行着力部位硬膜外血肿清除术以及双侧或者单侧去骨瓣减压术。待手术治疗完成后,将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相比较,并结合手术方法进行相关分析讨论三组患者在经过手术治疗后的第1、3、7d内,患者颅内压均呈现下降趋势,其中B组下降趋势最大,C组治疗有效率则最高(P0.05),数据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重型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很容易发生二次出血及脑疝等情况,因此在手术过程中,建议首先使用硬膜外或硬膜下进行血肿清除,同时配合双侧或者单侧的去骨瓣减压,以此能显著提高手术效果,改善患者预后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