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手术患者发生压疮的手术室相关危险因素,并探讨相关的护理策略。方法选择2017年1月~12月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290例,对出现压疮的患者采用单因素分析发生压疮的可能原因,经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生压疮的相关危险因素,并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86例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压疮,压疮发生率为29.66%,其中Ⅰ期41例,Ⅱ期27例,Ⅲ期18例,Ⅳ期压疮0例;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0岁、BMI≥25kg/m2、手术时间≥2.5h、合并症如糖尿病、气管内全麻、侧卧/俯卧、出血量≥80ml/h的患者压疮发生率较高(P<0.05);经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年龄、BMI、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压疮形成呈正相关(P<0.05)。结论年龄、BMI、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合并症如糖尿病、麻醉方式、术中体位均为手术患者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应及时采取积极的护理措施,降低压疮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手术室急性压疮的发生现状及危险因素。方法 2020年6月-2021年8月对我院手术室收治的320例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患者临床资料,统计患者急性压疮发生情况,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手术室急性压疮形成的危险因素。结果 320例手术患者中18例发生急性压疮,发生率为5.6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BMI、麻醉时间、手术体位、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前压疮风险评分、合并症、手术体位固定装置和手术分类患者手术室急性压疮发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0岁、BMI≥27kg/m2、麻醉时间>3h、手术时间>3h、术中失血量>80ml/h、术前压疮评分>10分、合并糖尿病、合并水肿、合并营养不良、手术体位固定装置均是手术室发生急性压疮的独立性危险因素。结论 手术室急性压疮发生率高,受患者因素、手术因素和麻醉因素等多方面影响,临床中应针对手术急性压疮的相关危险因素,采取合理的护理措施,以降低手术室急性压疮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显微镜辅助微创通道下后路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MED)患者术中发生压力性损伤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2年1-10月该院收治的88例ME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MED患者术中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分为发生组和未发生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MED患者术中发生压力性损伤的影响因素。结果 88例MED患者中,10例发生压力性损伤,为发生组;78例未发生压力性损伤,为未发生组。发生组年龄≥60岁、体质量指数(BMI)≥24 kg/m2、有糖尿病、有低蛋白血症发生率均高于未发生组,年龄<60岁、BMI<24 kg/m2、无糖尿病、无低蛋白血症发生率均低于未发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BMI≥24 kg/m2、有糖尿病及有低蛋白血症是MED患者术中发生压力性损伤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MED患者术中压力性损伤发生风险较高,年龄≥60岁、BMI≥24 kg/m2、有糖尿病及有低蛋白血症是...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重症医学科(ICU)患者压疮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探讨预防压疮的护理.方法 回顾分析ICU患者发生压疮组(42例)和无发生压疮组(183例),对比2组各项临床特点,并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压疮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压疮组卧床>14 d、肠外营养支持、低蛋白血症、吸烟史、发热、糖尿病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压疮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中,卧床>14 d、低蛋白血症、吸烟史、发热和糖尿病纳入方程.结论 ICU患者压疮的发生与卧床>14 d、低蛋白血症、吸烟史、发热、糖尿病这些因素有较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手术患者发生压疮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176例行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前应用Braden量表进行压疮风险因素评估、术中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制定压疮预防管理方法。结果:本组发生压疮16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血清白蛋白、禁食时间的患者压疮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β=3.42,P<0.01)、血清白蛋白水平(β=3.27,P<0.01)及禁食时间(β=2.71,P<0.05)是导致压疮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年龄、血清白蛋白水平、禁食时间3个因素与术后压疮的发生率密切相关,对于手术患者中压疮高危人群应给予重视,注意预防危险因素是减少压疮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总结了侧卧位开胸手术患者发生压疮的原因及护理干预,术中压疮的发生与患者的年龄、体重指数、Braden 评分、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等因素相关,护理干预包括重视术前压疮风险评估、合理安置患者体位、减少出血量等。认为应针对各项相关因素,制定严格的防压疮流程并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可以降低侧卧位开胸手术患者的压疮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侧卧位开胸术患者术中发生皮肤急性压疮的高危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124例侧卧位开胸术患者的术前基础资料和术中资料,比较分析手术过程中发生皮肤压疮的26例患者和无压疮的98例患者的年龄、质量指数、血清总蛋白、血红蛋白、血糖、Braden评分、手术持续时间、术中低血压持续时间、低血氧饱和度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输液量等因素与压疮的相关性。结果侧卧位开胸术患者术中压疮发生率为20.96%,最常见部位为腋下侧胸壁,占50.O%;单因素分析发现除年龄因素外的10个因素均与压疮发生有密切关系(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提示手术持续时间、Braden评分和术中出血量是术中压疮发生最重要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手术时间、Braden评分和出血量是侧卧位开胸术患者术中急性压疮发生的独立高危因素,制定针对性的护理对策可降低术中压疮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术中压疮相关因素及其预防对策。方法:选取100例行心脏手术患者,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观察术中压疮发生率,分析影响压疮发生的因素。结果:本组100例患者,压疮发生率为41%(41/100),压疮发生与性别、体重指数、患有糖尿病、应用止痛剂、体外循环时间、手术体位、急诊手术等有关,其中性别、体重指数、患有糖尿病、急诊手术为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心脏手术术中压疮发生率较高,其独立危险因素为性别、体重指数、患有糖尿病、急诊手术,因此,临床实践中应采取针对性预防护理措施,预防压疮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胸腔镜辅助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手术压疮发生的相关因素和护理对策。方法:选取138例择期行胸腔镜辅助食管癌根治手术患者,分析胸腔镜辅助食管癌根治手术患者发生压疮的相关因素,并提出相关护理对策。结果:患者的体重指数(BMI)、是否低蛋白血症、手术时间、术中是否低血氧饱和度(Sp O2)、鼻咽温、受压部位是否潮湿、术中低血压对压疮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通过术前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术中对高危患者的重视及易发因素的预防,能有效预防胸腔镜辅助食管癌根治手术压疮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肝胆疾病手术患者手术切口部位感染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对351例手术患者年龄、并发糖尿病情况、体重指数、手术持续时间、切口的长度、手术类型、术中出血量、放置引流管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肝胆疾病手术患者手术切口部位感染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 1肝胆疾病手术切口感染者共21例,感染率为5.98%。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在年龄、合并糖尿病、BMI、手术时间、手术类型、术中出血量、放置引流等临床因素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在切口长度(10 cm、≥10 cm)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合并糖尿病、BMI、手术时间、手术类型、术中出血量、放置引流与肝胆疾病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相关(P0.05),且年龄≥60岁、合并糖尿病、BMI≥30 kg/m2、手术时间≥3h、手术类型、术中出血量为危险因素,放置引流为保护性因素。结论肝胆外科手术患者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临床实际工作中应充分重视肝胆外科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影响因素,积极采取措施降低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手术体位、手术时间对术中压疮形成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2月至2013年2月行手术治疗的50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发生压疮80例,对可能影响术中压疮形成的危险因素进行数据计算。结果该组患者术中压疮发生率为1.6%。手术时间>3 h,麻醉方式为气管内全麻、侧卧位、术中低血氧饱和度( SaQ2)、合并有基础疾病、患者年龄>50岁、麻醉时间>3 h、术中体温都是术中压疮形成的危险因素( P<0.05)。结论侧卧位和手术时间过长都是术中压疮形成的危险因素,应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以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手术室患者术中发生压力性损伤的相关危险因素和护理对策。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3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手术患者126例,对患者发生压力性损伤的影响因素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就相关危险因素给予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126例手术患者中共37例患者发生压力性损伤(29. 3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压力性损伤形成的相关因素包括年龄(≥60岁)、BMI(≥25kg/m~2)、手术时间(≥2. 5 h)、麻醉方式(气管内全麻)、术中出血量(≥80 ml/h)。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60岁、BMI≥25 kg/m~2、手术时间≥2. 5 h、气管内全麻、术中出血量≥80 ml/h为手术室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影响手术患者发生压力性损伤的危险因素较多,临床需及时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降低手术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刘桂兰 《当代护士》2023,(3):119-121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hemodialysis, HD)患者低血压发生现状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4月在本院进行HD治疗的9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HD患者低血压发生现状及其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HD患者低血压发生率27.55%(27/98);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透析龄、血流量、合并糖尿病、低蛋白血症、血钠与HD患者发生低血压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血流量≥300 mL/min、合并糖尿病、低蛋白血症、血钠<145 mmol/L是HD患者发生低血压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 HD患者低血压发生率较高,其发生与年龄、血流量、合并糖尿病、低蛋白血症、血钠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患者发生压疮的手术室相关原因并提出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186例腹腔镜手术患者的手术资料,探讨发生压疮的手术室相关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护理对策。结果186例腹腔镜手术患者中,术中及术后3 d内共发生Ⅰ~Ⅱ期压疮17例,压疮发生率为9.14%;腹腔镜手术患者发生压疮的手术室相关原因包括手术体位、手术时间过长、皮肤潮湿、术中低血压状态持续时间、低氧血症等。结论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发生压疮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针对压疮发生的相关原因,术中加强预防性措施,有助于降低术后压疮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脊柱后路手术中预防压疮的措施及效果,并调查脊柱后路手术中病人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为完善手术中压疮的评估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行脊柱后路手术的病人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使用康惠尔透明贴和泡沫敷料预防压疮;对照组使用手术室常规防护措施,术后0h、24h、72h对病人进行压疮评估。[结果]术前血红蛋白、年龄、术中出血量是术中压疮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对照组病人术后发生压疮5例,实验组病人术后发生压疮2例,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惠尔透明贴和泡沫敷料对于脊柱后路手术中压疮的预防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6.
综述了术中压疮的评价工具及压疮发生的内在、外在危险因素,目前尚无术中压疮专用评估量表,压疮的发生主要与力的作用、皮肤环境,手术部位、时间及患者个人因素有关。认为术中压疮形成的危险因素较多且复杂,医护人员应对手术患者进行正确评估,采取合理有效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分析影响侧卧位手术患者发生压疮的术中危险因素,探讨术中预防压疮的有效措施.方法对132例择期行侧卧位手术患者的8项术中相关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手术持续时间、麻醉持续时间、术中最低SaO2以及肛温不同水平间压疮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SA分级、保护措施、有无低血压及手术失血量间压疮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持术中体位的身体受压点是压疮的高发部位,术中压疮多发于手术当天至术后第1天.术中压疮的发生受手术体位、手术时间、术中血氧情况、体温变化等手术相关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脊柱后路手术中压疮预防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脊柱后路手术中预防压疮的措施及效果,并调查脊柱后路手术中病人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为完善手术中压疮的评估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行脊柱后路手术的病人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使用康惠尔透明贴和泡沫敷料预防压疮;对照组使用手术室常规防护措施,术后0h、24h、72h对病人进行压疮评估。[结果]术前血红蛋白、年龄、术中出血量是术中压疮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对照组病人术后发生压疮5例,实验组病人术后发生压疮2例,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惠尔透明贴和泡沫敷料对于脊柱后路手术中压疮的预防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小儿发生手术压疮的危险因素,以期为提高护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2010年11月至2013年3月,便利抽样法选择解放军总医院1525例小儿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其临床资料,分析引起术中压疮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1525例患儿中,术后受压部位出现反应性充血(压红)者共102例,占20.5%;其中39例患儿连续2个观察日同一部位出现压之不褪色的红斑,被诊断为Ⅰ期术中压疮,占6.06%。不同年龄、手术时间的患儿发生术后压疮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低体温、进行体外循环患儿的压疮发生率高于术中体温正常、未进行体外循环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减少低体温的发生,以降低患儿压疮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术中压疮是由于手术过程中无法改变患者手术体位、缓解局部组织压力而导致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缺血、缺氧而致软组织溃烂和坏死。它是指在手术过程中发生的皮肤损伤,一般发生在术后几小时至6天内,其中以术后1-3天多见。近年来,随着复杂、精细化手术的逐渐增多,手术的时间也相应延长,患者较长时间处于同一体位,导致术中压疮的发生率显著增高。术中压疮的相关危险因素可分为患者固有危险因素和手术相关危险因素,本文就术中压疮的现状、手术相关危险因素及护理进展进行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