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唐素春  姜燕  王正梅 《护理研究》2012,26(33):3118-3119
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指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地凝结、阻塞管腔,导致的静脉血液回流障碍。DVT轻者可引起患肢肿胀、疼痛等,重者可致急性肺栓塞(PE)从而导致死亡或造成血栓后遗症,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会威胁母婴健康,并长期影响产妇生存质量[1]。据报道,孕产妇静脉血栓的发病率0.05%~0.30%,在围产期死亡病例中占10%[2],且孕产  相似文献   

2.
叶瑶  胡春芳 《当代护士》2017,(12):159-160
正下肢深静脉血栓是骨科常见并发症之一,胫骨平台骨折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率5.83%,患者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及护理,栓子脱落而发展成肺栓塞,会对患者的生命造成严重的威胁[1]。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另一并发症——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TS),将导致下肢长期肿胀、色素沉着、脂质硬化、溃疡、丧失部分甚至全部劳动力[2]。33%~50%的DVT患者1~2年内会发展为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3]。常规的护  相似文献   

3.
正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是指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凝结后阻塞静脉管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症,多发生于下肢,是周围血管的常见病,DVT的发病率可达1.6‰[1]。随着人口老龄化及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DVT的发病目前呈逐步上升趋势[2]。DVT如未得到适当治疗易发展为血栓形成后综合症(postthrombotic syndrome,PTS)、股青肿、股白肿甚至发  相似文献   

4.
下肢深静脉栓塞(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指血液在深静脉腔内不正常的凝结,阻塞静脉管腔,导致血液回流障碍[1,2]。血栓形成后引起肢体肿胀、疼痛及浅静脉扩张或曲张等临床表现,甚至可以影响动脉供血,并使静脉瓣膜受损,遗留永久性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DVT是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严重者可造成肺栓塞,  相似文献   

5.
1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与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TS)的关系 急性期DVT未能有效治疗的患者,DVT 3年后35%~69%发展成PTS,5~10年后49%~100%发展成PTS,使PTS增加26倍;DVT复发可使PTS增加6倍。积极有效地治疗急性下肢DVT可以大大降低PTS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指血液在下肢深静脉腔内不正常地凝结,阻塞静脉管腔,导致静脉血流障碍.老年髋部术后下肢DVT发生率46%~60%,50%~80%的DVT无临床症状,可造成肺栓塞死亡,是值得引起高度萤视的围手术期问题,通过预防,DVT发生率降至11.8%.  相似文献   

7.
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指血液在下肢深静脉腔内不正常地凝结,阻塞静脉管腔,导致静脉血流障碍.老年髋部术后下肢DVT发生率46%~60%,50%~80%的DVT无临床症状,可造成肺栓塞死亡,是值得引起高度萤视的围手术期问题,通过预防,DVT发生率降至11.8%.  相似文献   

8.
神经外科术后老年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指血液在深静脉腔内不正常的凝结,阻塞静脉管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全身的静脉均可发病,尤其多见于下肢[1],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下肢肿胀、疼痛、浅静脉曲张[2].近年来,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尤其对术后卧床老年患者,血栓形成可威胁生命[3].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06年7月~2007年9月共行426例颅脑手术,其中11例术后老年患者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 DVT发生率为2.6%.作者针对神经外科老年患者特点分析DVT形成原因,经过积极的治疗和有效的护理,均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及护理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指血液在下肢深静脉腔内不正常的凝结,阻塞静脉管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术后DVT的发生率可达45%~70%,外科的发生率为25%。如未及时发现及治疗,可导致患者发生功能完全或部分丧失而致残,并可发生致命的肺栓塞(PE),[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指血液在下肢深静脉腔内不正常地凝结,阻塞静脉管腔,导致静脉血流障碍.老年髋部术后下肢DVT发生率46%~60%,50%~80%的DVT无临床症状,可造成肺栓塞死亡,是值得引起高度萤视的围手术期问题,通过预防,DVT发生率降至11.8%.  相似文献   

11.
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指血液在下肢深静脉腔内不正常地凝结,阻塞静脉管腔,导致静脉血流障碍.老年髋部术后下肢DVT发生率46%~60%,50%~80%的DVT无临床症状,可造成肺栓塞死亡,是值得引起高度萤视的围手术期问题,通过预防,DVT发生率降至11.8%.  相似文献   

12.
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指血液在下肢深静脉腔内不正常地凝结,阻塞静脉管腔,导致静脉血流障碍.老年髋部术后下肢DVT发生率46%~60%,50%~80%的DVT无临床症状,可造成肺栓塞死亡,是值得引起高度萤视的围手术期问题,通过预防,DVT发生率降至11.8%.  相似文献   

13.
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指血液在下肢深静脉腔内不正常地凝结,阻塞静脉管腔,导致静脉血流障碍.老年髋部术后下肢DVT发生率46%~60%,50%~80%的DVT无临床症状,可造成肺栓塞死亡,是值得引起高度萤视的围手术期问题,通过预防,DVT发生率降至11.8%.  相似文献   

14.
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指血液在下肢深静脉腔内不正常地凝结,阻塞静脉管腔,导致静脉血流障碍.老年髋部术后下肢DVT发生率46%~60%,50%~80%的DVT无临床症状,可造成肺栓塞死亡,是值得引起高度萤视的围手术期问题,通过预防,DVT发生率降至11.8%.  相似文献   

15.
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指血液在下肢深静脉腔内不正常地凝结,阻塞静脉管腔,导致静脉血流障碍.老年髋部术后下肢DVT发生率46%~60%,50%~80%的DVT无临床症状,可造成肺栓塞死亡,是值得引起高度萤视的围手术期问题,通过预防,DVT发生率降至11.8%.  相似文献   

16.
正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指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凝结,阻塞管腔,导致深静脉血液回流障碍[1]。下肢深静脉血栓(LEDVT)是妇产科术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可导致肺栓塞或患肢功能障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2]。中国妇科盆腔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0.2%~15.6%[3]。妇科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本院妇科手术80%采用腹腔镜手术。尽管普  相似文献   

17.
正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是指静脉管腔内血液的不正常凝集,导致管腔的完全或不完全阻塞,常见于下肢。据统计,每年每1000人群中约1人发病,发病率随年龄增长,女性略高于男性,但由于其潜在的致死性备受关注[1]。Min等[2]指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导致肺栓塞或血栓后综合征导致死亡或重大残疾的严重疾病。需进行及时的诊断和治疗以改善症状并挽救受影响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应用超声测量静脉管腔横截周长(C)、面积(A),计算C2/A,探讨该参数对骨科住院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于我院骨科拟行手术的无血栓住院患者150例,其中术后7 d内发生血栓37例(血栓组),未发生血栓113例(无血栓组);比较两组术前超声参数包括股总静脉(CFV)、股静脉(FV)、腘静脉(POV)C、A、C2/A、流速及内径的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FV、FV、POV各超声参数预测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效能。结果 与无血栓组比较,血栓组CFV内径、CFV-C、CFV-C2/A、FV-C、FV-C2/A、POV-C、POV-A和POV-C2/A均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当CFV-C2/A、FV-C2/A、POV-C2/A截断值分别为>17.2、17.1、17.1,预测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53[95%可信区...  相似文献   

19.
<正>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包括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及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1],是创伤后的主要并发症之一。VTE可导致患者住院日延长、住院费用增加、死亡率上升[2],积极的VTE预防对于创伤患者而言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0.
<正>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指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的凝结,阻塞管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1]。全身主干静脉均可发病,以下肢静脉多见。脑卒中后肢体瘫痪,易引起下肢静脉系统的血液瘀滞,并发DVT。DVT是脑卒中的常见并发症,高龄、长期卧床、重度肢体瘫痪、静脉管壁损伤、血液高凝状态、高半胱氨酸血症、骨折、妊娠、产褥期等是发生DVT的高危因素[2,3]。下肢DVT的形成本身不会影响患者的生命,但如果形成栓子阻塞肺组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