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肌钙蛋白 I 联合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8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及102例非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全血肌钙蛋白 I 和 NT-proBNP 进行检测。结果急性心肌梗死组全血肌钙蛋白 I 和 NT-proBNP 水平显著高于非急性心肌梗死组(P <0.05);同时,肌钙蛋白 I 联合 NT-proBNP 检测可将诊断 AMI 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提高到88.8%和93.1%。结论早期联合检测全血 cTnI 与 NT-proBNP 水平,可以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相似文献   

2.
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作为心肌损伤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标志物的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越来越多地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危险性分层和预后判断中.近年研究发现,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cTnI水平升高与CHF的严重程度和不良预后相关[1].  相似文献   

3.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测定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利钠肽(BNP)是一种心脏神经激素,当心室壁张力增加时,心室肌细胞受到牵拉刺激,就会以激素原的形式爆发式合成,最后裂解为由32个氨基酸组成的BNP分子与76个氨基酸组成的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片段,并将2者同时释放人血循环,发挥生物活性。在血浆中NT—proBNP分子与BNP分子以1:1的比例存在于血循环中,[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脑利钠肽(BNP)是一种心脏神经激素,当心室壁张力增加时,心室肌细胞受到牵拉刺激,就会以激素原的形式爆发式合成,最后裂解为由32个氨基酸组成的BNP分子与76个氨基酸组成的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片段,并将2者同时释放入血循环,发挥生物活性[1].……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床旁检测N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在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因急性心力衰竭住院的患者162例,正常对照30例。床旁检测患者入院时NT-proBNP和肌钙蛋白I(cTnI)水平,入院后72 h内进行心脏超声检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心力衰竭组治疗7 d后复查NT-proB-NP。对所有患者随访30 d,观察两组随访期内主要心血管事件(全因死亡、恶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加重或再入院)发生情况。结果 NT-proBNP水平可用于急性心力衰竭的预后评估,NT-proBNP水平升高者其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高,NT-proBNP联合cTnI检测能提高对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治疗后NT-proBNP下降<30%者,其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升高。结论 NT-proBNP水平同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病情严重性相关,对判定疗效及评估预后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栓抽吸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肌钙蛋白 I(cTnI)和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影响。方法根据是否行血栓抽吸治疗,10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血栓抽吸组51例和直接支架组55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 cT‐nI 和 NT‐proBNP 变化情况,同时对比两组患者术中并发症和术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血栓抽吸组的 cTnI 峰值时间[(10.2±2.9)h]比直接支架组 cTnI 峰值时间[(18.3±3.6)h]提前(P< 0.05);血栓抽吸组 cTnI 峰值[(21.9 ± 8.8)ng/mL]比直接支架组 cTnI 峰值[(40.3±11.8)ng /mL]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前两组患者 NT‐proBNP 水平均增高,血栓抽吸组术后第1天检测的 NT‐proBNP 水平[(7084.6±735.2) pg/mL)]比直接支架组低[(14109.7±849.1)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直接支架组术发生慢血流5例,血栓抽吸组无慢血流或无血流现象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随访半年,直接支架组4例发生心力衰竭,血栓抽吸组 1例发生心力衰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血栓抽吸可以降低介入治疗中慢血流或无血流现象的发生,cTnI 和 NT‐proBNP 动态检测可以为预后判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液N末端脑钠肽(NT-proBNP)、心肌肌钙蛋白I(cTnI)与胱抑素C(Cys C)联合检测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近两年来收治的109例CHF患者设为观察组,同期选择109例健康体检合格者作为对照组,同时检测血液NT-proBNP、cTnI、Cys C的水平。结果 CHF患者的血液NT-proBNP、cTnI、Cys C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增高,其水平也逐渐增高。并且心功能分级不同的两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显著,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血液NT-proBNP、cTnI、CysC水平能早期诊断CHF,并在CHF患者的心功能分级、临床治疗、预后评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越高,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预后越差,本研究探讨AMI患者RDW升高的内在机制。方法:102例确诊AMI患者(AMI组)、与150例稳定性冠心病的患者(CAD组)。所有入选者均检测RDW、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比较AMI组与cAD组RDW、hsCRP、NT—proBNP的差异。结果:CAD组的RDW显著低于AMI组(13.0%±0.7%比13.3%±0.9%;P=0.003),但校正NT—proBNP后,2组间RDW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88)。单变量线性相关及多变量分析提示,NT—proBNP而非hsCRP是RDw的独立预测因子。将入院第7天与入院第1天测得的变量差值进行分析发现,RDw的差值(△RDW)与NT—proBNP的对数差值(△logNT—proBNP)具有相关性。△RDw对NT—proBNP的变化具有中度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为0.71±0.05;P〈0.01)。结论:NT—proBNp而非hsCRP与AMI患者中RDW呈正相关,即心梗后心功能的恶化可能是导致患者RDw升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内皮素(ET)及N末端脑钠肽(NT-proBNP)的表达及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检测患者血清ET及NT-proBNP水平,探讨二者与冠状动脉病变、心功能分级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关系。结果冠脉2支以上病变者血清ET及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单支病变者(P<0.05);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升高,患者血清ET及NT-proBNP水平依次升高(P<0.05);发生心血管事件患者血清ET及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未发生心血管事件者(P<0.05)。结论 ET及NT-proBNP参与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机制,可作为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脓毒血症合并心肌损伤患者血浆N末端前体脑钠肽(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水平变化及其意义。方法:脓毒血症患者36例,根据心肌损伤诊断标准分为心肌损伤组(n=22)和非心肌损伤组(n=14),并选取20例同期非脓毒症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的血肌酸激酶(reatine kinase-MB fraction,CK-MB)、心肌肌钙蛋白T(cardiac troponin T,cTnT)以及血浆NT-proBNP。结果:脓毒症合并心肌损伤组的血浆NT-proBNP为(872.12±235.47)pg/mL、CK-MB为(13.79±8.23)μg/mL和cTnT为(0.92±1.69)μg/mL;与另外2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血症患者NT-proBNP、CK-MB和cTnT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血症患者血浆的NT-proBNP水平与cTnT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74,P=0.0001)。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对脓毒血症患者的血浆NT-proBNP水平进行分析,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987。结论:常规检测血浆NT-proBNP联合CK-MB和cTnT,能早期诊断脓毒症合并心肌损伤并指导治疗,防止心力衰竭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N末端脑钠肽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N末端脑钠肽(NT-proBNP)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生后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双向侧流免疫法测定AMI患者入院后24、48 h内NT-proBNP的血清水平。结果 AMI患者入院后24、48 h血清NT-proBNP水平高于对照组,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水平的NT-proBNP AMI患者[(1 720.5±650.7)pg/mL]发生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的危险性高于低水平[(350.6±78.5)pg/mL]的AMI患者(P<0.05)。结论 AMI患者血清具有较高的NT-proBNP水平,其浓度的高低对AMI的治疗、危险分层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对窒息新生儿心肌损害及心功能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该院住院治疗的窒息新生患儿36例作为观察组,其中23例轻度窒息,13例重度窒息;并选取同时期该院出生的36例健康新生儿作为健康对照组。对入选的儿童在其降生后72h内采集静脉血测定其血浆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红蛋白(Mb)和肌钙蛋白T(TnT)水平,同时测定NT‐proBNP水平,对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中的重度窒息组患儿NT‐proBNP、CK‐MB、Mb、TnT各指标水平均明显高于轻度窒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各项指标水平变化随着窒息程度的增加而呈现递增趋势,且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T‐proBNP水平对窒息新生儿心肌损害的预测具有明显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性期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mBNP)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AMI患者76例分为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STEMI组,n=53)和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NSTEMI组,n=23),并以健康者对照(c组,n=20),就诊时立即检测血浆hs-CRP浓度和NT—proBNP水平。结果:STEMI组血浆hs—CRP、NT-proBNP均显著高于NSTEMI组和对照组(P〈0.01)。结论:AMI患者血浆hs—CRP和NT—proBNP水平在急性期显著升高,并与心肌缺血的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及肌钙蛋白I(cTnI)在老年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心肌损伤中的变化及病情判断、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102例老年患者按入院时中毒的程度分为轻度中毒24例(轻度组),中度中毒38例(中度组),重度中毒40例(重度组)。于患者入院后4 h、3 d、7 d抽取静脉血4 ml,同步测定NT-proBNP、cTnI、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值,与同期40例健康查体者(对照组)比较;合并发生中间型综合征(IMS)33例(IMS组),未发生IMS 69例(非IMS组),比较对照组、IMS组和非IMS组血清各项指标水平及心电监护情况。结果中、重度组老年AOPP患者的血清NT-proBNP、cTnI、CK、CK-MB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且随中毒程度和病情加重而升高,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NT-proBNP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于cTnI、心肌酶谱。IMS组入院后4 h内检测值显著高于非IM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MS组较非IMS组出现心电图异常的比例更高。结论老年AOPP患者中毒越重,血清cTnI、NT-proBNP升高越显著,血清NT-proBNP检测可以更详细地反映心肌的损害程度,早期联合检测可以更好地协助老年AOPP临床分级、病情判断、指导救治和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15.
<正>脑钠肽(BNP)是利钠肽家族中研究最为深入的一种神经激素,在心脏结构和功能的维持中起着重要作用。当心室肌细胞压力负荷增加时合成分泌含134个氨基酸残基的前脑钠肽原,其后被迅速剪切掉含有26个氨基酸残基的信号肽,形成BNP前体,随后前体在血液中分解成具有生物活性的BNP和无生物活性的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肌红蛋白(Mb)、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检测对心力衰竭的临床价值。方法测定258例明确诊断为心力衰竭的不同病因、不同心功能分级的住院患者之间的血清Mb、NT-pro BNP的检测水平进行比较并与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心力衰竭患者Mb和NT-proBNP的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心功能越差其浓度越高(P<0.05)。结论血清Mb、NT-pro BNP在心力衰竭患者中明显升高,二者联合检测对心力衰竭的诊断及严重程度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5):3547-3549
随机选取2012年3月~2014年5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的4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一时期的非急性心肌梗死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在患者就诊后立即对患者抽取肘静脉全血并检测其心肌钙蛋白T和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的浓度,对比分析其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心肌钙蛋白T和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的浓度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钙蛋白T和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联合检测急性心肌梗死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高于心肌钙蛋白T和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单独检测急性心肌梗死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钙蛋白T和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联合检测急性心肌梗死提高了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对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脑钠肽(BNP)是一种心脏神经激素,主要由心室分泌,当心室壁张力增加时,心室肌细胞受牵拉刺激,就会以激素原的形式爆发式合成,最后裂解为由32个氨基酸组成的BNP分子与76个氨基酸组成的N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并将两者同时释放入血循环,发挥生物效应[1].在血浆中N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分子与BNP分子以1∶1的比例存在于血循环中, NT-proBNP比BNP更稳定,可以通过检测NT-proBNP的浓度了解BNP的浓度[2].近来研究显示,在心力衰竭和急性心肌梗死时血BNP水平明显升高,NT-proBNP比BNP升高更加显著[3-4].本研究通过随访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观察患者是否发生早期心血管事件,比较NT-proBNP在二组之间差异,并研究其与肌钙蛋白I(cTnI)、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之间的相关性,探讨NT-proBNP在经急诊PCI治疗的AMI患者中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脑钠肽(BNP)是一种心脏神经激素,主要由心室分泌,当心室壁张力增加时,心室肌细胞受牵拉刺激,就会以激素原的形式爆发式合成,最后裂解为由32个氨基酸组成的BNP分子与76个氨基酸组成的N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旨在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率震荡(HRT)与心功能、N 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的关系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按纳入标准随机选择62 例老年CHF 患者作为观察组(心衰组,又分为轻度与中重度心衰两亚组),44 例老年非心衰心脏病患者作为对照组(非心衰组),均行超声心动图(UCG)、24 h 动态心电图(Holter)及血浆NT-pro BNP 水平等检查,检测指标包括:震荡初始(TO)、震荡斜率(TS)、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NT-proBNP 等.结果 CHF 患者TO、TS 与LVEDD、NT-pro BNP 呈负相关,与LVEF 呈正相关(P <0.05 或P <0.001);NT-pro BNP 与LVEF 呈负相关,与LVEDD 呈正相关(P <0.001).CHF 患者LVEF 越低,LVEDD 越大,TS 值越低,血浆NT-pro BNP 水平越高.中重度心衰者HRT 值与轻度心衰者、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 HRT可作为一种评估CHF 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其预后的有一定实用价值的无创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