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应用微球囊介入治疗膝以远动脉闭塞性疾病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术后ABI:(0.73±0.21),较术前有显著提高(P<0.01).手术成功的44条肢体均行术后随访,随访时间1~29个月,平均13.6个月.结论 应用Deep球囊治疗膝下动脉闭塞性疾病可明显降低截肢率,具有创伤小、可重复性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周围动脉急慢性闭塞性病变,是临床常见的血管病。抗凝、溶栓(局部/全身)、外科手术取栓、血管内膜剥脱术,经皮血管成形(percutaneous transcathete angioplasty,PTA)和内支架置入等技术,已应用于临床并取得满意治疗效果。对周围动脉急慢性闭塞塞疾病的主要病因、病理及其血管腔内技术在治疗该类疾病中的研究现状、进展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在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22例(24条肢体)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经导管动脉内溶栓、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及选择性血管内支架置入术后的临床疗效。结果:除2例下肢动脉完全闭塞患者失败外。其余病例经综合介入治疗后均开通,临床症状消失或好转,踝/肱指数由0.17~0.72(平均0.41±0.15)上升为0.55~0.95(平均0.76±0.18),随访6个月~3年,6个月、1年、2年、3年累计初次开通率分别为95.0%、85.0%、75.0%、65.0%。结论:经导管动脉溶栓、PTA及选择性支架置人为主的综合介入治疗是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有效的治疗方法,但需严格掌握其适应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管内溶栓治疗急性周围动脉阻塞性疾病的疗效及价值。方法:对14例血管阻塞性疾病进行国产尿激酶高剂量冲击疗法和短时间(平均5小时)局部灌注溶栓治疗。结果:14例急性血管阻塞性疾病完全或部分开通率达100%。无一例并发症。结论:急性周围动脉栓塞性疾病选择性血管溶栓治疗应是首选方法,注意掌握适应证及禁忌证,以及插管操作技巧。  相似文献   

5.
溶栓治疗外周动脉闭塞性疾病已近 30年 ,早期均采用经静脉滴注溶栓药物 ,成功率低。国外在2 0世纪 80年代开展了腔内血管介入治疗 ,到上世纪 90年代在国内少数医院才开始进行这一治疗 ,我院自 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1年 1 2月共治疗 2 2例患者。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男性 2 0例 ,女性 2例 ,年龄 5 6~82岁 ,平均 62岁 ,病程 3个月~ 3年 ,平均 2 .5年。主要症状为患肢麻木、疼痛、发凉、间歇性跛行。多普勒超声检查提示 :患肢病变远侧动脉血流信号明显减弱 ,血流峰值减低。体查 :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 ,踝 /肱指数 …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采用多种介入治疗方法综合治疗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临床确诊的46例下肢动脉闭塞住院患者,均经血管造影证实.男39例,女7例;平均年龄65.3岁;病程2 h~3年.急性发病15例,慢性发病31例.采用Seldingers穿刺技术股动脉入路,导管灌注尿激酶局部溶栓,视血管开通情况加经皮腔内血管球囊成形术(PTA)、内支架植入术.结果 溶栓后血管开通33例,开通率71.7%;血管开通后未见明显狭窄者5例;血管存在严重狭窄者28例行PTA,其中16例PTA后不理想,内支架植入术后成功.随访1~48个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8例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现狭窄,2例再次行PTA后不理想,支架植入术后成功.结论 导管灌注尿激酶局部溶栓治疗为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首选方法,血管能否再通是进一步治疗的关键,PTA及内支架植入术作为溶栓后进一步治疗的手段,提高了临床疗效,改善了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7.
《中国医药导刊》2009,11(6):1032-1032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PDA)是动脉粥样化的重要肢体表现。当供应下肢的动脉发生PDA后,下肢就会发生足部缺血坏死。PDA主要分为动脉栓塞和血栓形成两大类,前者多见于心脏疾患,后者则常为血管本身的病变。PDA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发病率升高。TASC公布的一项的PDA调查结果显示,40-50岁的男性每年新增的PDA发病率为0.3%,  相似文献   

8.
介入治疗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在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22例(24条肢体)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经导管动脉内溶栓、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及选择性血管内支架置入术后的临床疗效。结果:除2例下肢动脉完全闭塞患者失败外,其余病例经综合介入治疗后均开通,临床症状消失或好转,踝/肱指数由0.17~0.72(平均0.41±0.15)上升为0.55~0.95(平均0.76±0.18),随访6个月~3年,6个月、1年、2年、3年累计初次开通率分别为95.0%、85.0%、75.0%、65.0%。结论:经导管动脉溶栓、PTA及选择性支架置入为主的综合介入治疗是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有效的治疗方法,但需严格掌握其适应证。  相似文献   

9.
介入治疗下肢动脉闭塞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介入治疗方法,临床治疗下肢动脉闭塞症。方法:临床确诊的16例住院病人,均经血管造影证实。男9例,女7例,平均年龄68.3岁,病程4小时-3年。股动脉穿刺入路,导管灌注尿激酶局部溶栓,视血管开通情况加经皮腔内球囊血管成形术(PTA)、内支架植入术。结果;溶栓后血管开通13例,开通率81%,血管存在严重狭窄者行PTA,成功率94%,其中1例失败,内支架植入后成功。随访1-48月,Doppler检查2例术后出现不同程度再狭窄,其中1例再次PTA后满意。结论:导管灌注尿激酶局部溶栓治疗为下肢动脉闭塞症的首选方法,PTA为内支架植入术作为溶栓后进一步治疗的手段,提高了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周围动脉闭塞性疾病(Pripheral Arterial Obliterans Disease,PAOD),腔内溶栓术(Catheter-directed thrombolysis,CDT),机械性血栓碎吸术(Thrombus aspiration of debris,TAD),经皮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cathete angioplasty,PTA),内膜下血管成形技术(Subintimal angioplasty,SIA)和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术(Pecutaneous transtuminl angioplasty and stenting,PTAS),个体化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 1994年5月至2010年6月间,736例PAOD接受了介入治疗。急性动脉血栓性闭塞169例,机械性血栓碎吸+腔内溶栓;动脉狭窄合并急性血栓闭塞104例,腔内溶栓+PTA;慢性动脉狭窄阻塞463例,腔内溶栓+PTA+PTAS或腔内溶栓+SIA+PTA+PTAS。结果介入治疗有效率97.96%(721/736)。机械性血栓碎吸+腔内溶栓成功率97.04%(164/169),88.17%(149/169),部分开通8.88%(15/169),无效2.95%(5/169)。腔内溶栓+PTA成功率治疗成功率85.58%(89/104),15例辅以内支架置入治疗均获得成功。463例动脉慢性硬化闭塞患者,行腔内溶栓+PTA+PTAS,治疗成功率98.70%(457/463);其中211例应用传统的血管再通技术失败后,再采用内膜下血管成形技术(SIA),205例血管再通成功。结论多种介入技术个体化有机联合应用,显著提高了弥漫性硬化闭塞病变的再通比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小腿远端动脉逆行穿刺在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6年1~12月海南省人民医院血管外科对7例腘动脉及膝下动脉闭塞患者采用导丝顺行开通失败,同期采用经小腿远端胫后、足背动脉逆行穿刺引导导丝逆行开通闭塞段动脉,然后对病变段进行球囊扩张.术中经胫后动脉穿刺5例,经足背动脉2例.观察远端动脉逆行穿刺的成功率、闭塞段病变的逆行开通率、并发症发生率及踝/肱指数(ABI).结果 本组7例患者小腿远端动脉逆行穿刺均获成功,其闭塞段腘动脉及胫前或胫后动脉均获逆行开通,术后下肢缺血症状得到缓解,未出现相邻神经、血管损伤等围术期并发症.术后ABI由术前的(0.32±0.13)升至(0.75±0.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间歇性跛行或静息痛复发.结论 对于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尤其是腘动脉及膝下动脉病变,如常规顺行开通失败,可采取小腿远端动脉穿刺逆行开通技术,以提高介入治疗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克罗恩病的罕见并发症下肢动脉闭塞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策略.方法 对2007年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1例克罗恩病合并下肢动脉闭塞患者,及1966-2007年问文献报道附有详细临床资料的8例类似患者进行病例总结.结果 所有患者均<50岁,绝大部分是女性(8/9).动脉闭塞可以发生于克罗恩病的活动期(5例/9例),也可以发生于非活动期(4例/9例).受累动脉除下肢动脉外,还可以包括其他动脉如主动脉、髂动脉、肾动脉或肠系膜动脉.影像学检查在7例患者中发现有动脉粥样硬化的表现,其中合并主动脉斑块4例,合并髂动脉狭窄6例.取栓或血栓内膜剥脱是本组病例中最常采用的外科治疗方式(6例次).4例患者术后复发下肢症状.结论 动脉闭塞是克罗恩病罕见的肠外合并症,对合并下肢动脉闭塞的克罗恩病患者需对主动脉做影像学检查.取栓是最常用的外科治疗方式,如无抗凝禁忌,术后需长期抗凝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腔内治疗方法,观察综合介入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我院2005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84例(127支血管)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患者,分别单独或联合采用溶栓、血管腔内成形术(PTA)、血管内支架植入术(PTRS).术后定期复查,了解术后治疗血管的通畅情况.结果 84例127支血管采用溶栓、血管腔内成形术(PTA)、血管内支架植入术(PTRS)后,血管再通81例123支血管,血管再通率96.85%(123/127).术后复查半年、一年、二年血管开通率分别为95.12%(117/123)、79.67%(98/123)、68.29%(84/123).结论 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通过综合介入治疗后,可使患者血管实现再通,改善下肢动脉血流,且近期、中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股-股动脉人工血管转流术治疗高危单侧主髂动脉闭塞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7月~2006年10月应用股-股动脉人工血管转流术治疗高危重症单侧主髂动脉闭塞症9例。术前均有静息痛。踝肱指数为0.25±0.15。结果:9例均行股-股动脉耻骨上人工血管转流术,一期行患侧股-腘动脉转流术2例,腘动脉切开取栓术4例,股总动脉和股深动脉开口内膜剥脱术5例,均获得成功,无重要脏器并发症和手术死亡。术后1周踝肱指数为0.67±0.15,与术前相比有显著提高(P<0.05)。平均随访12个月(4~30个月),1例术后17个月出现静息痛,2例残余有轻度间歇性跛行。结论:股-股动脉人工血管转流术在治疗高危重症单侧主髂动脉闭塞症中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髂-股联合闭塞性疾病腔内治疗的技术探讨和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髂股动脉联合硬化狭窄,闭塞性疾病腔内治疗的安全性,临床成功率和短期通畅率.方法:2005年5~12月,19例髂股动脉联合病变的患者接受了腔内治疗,其中严重跛行(fontain Ⅱb)15例,静息痛3例,溃疡1例.髂动脉完全闭塞8例,严重狭窄(≥50%)11例.股总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3例,股浅动脉狭窄6例闭塞13例.全部病例均采用对侧股动脉逆行入路跨过主动脉分叉对患侧髂股动脉行腔内治疗.结果:本组病例无围手术期死亡,总的并发症发生率5.2%(1例支架内血栓形成),技术成功率100%,平均随访5.5个月(1~8个月)短期随访腔内治疗通畅率为89%(17/19).结论:对于导致严重下肢缺血的髂股联合硬化闭塞性病变的腔内治疗是一安全、可靠易行的微创手段,具有良好的短期临床效果,但其中、远期疗效确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6.
程瑞雪 《中外医疗》2013,32(16):10-11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2型糖尿病并发下肢动脉闭塞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以该院收治2型糖尿病并发下肢动脉闭塞症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给予静脉注射前列地尔。4个疗程后,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空腹血糖、踝肱指数、足背动脉血流量等指标的变化情况,并观察在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与治疗前相比较,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水平明显下降,踝肱指数、足背动脉血流量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患者不良反应以消化道不适、头晕、心悸、注射部位疼痛等为主,患者均可耐受。结论采用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2型糖尿病并发下肢动脉闭塞症临床疗效满意,不良反应轻微,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患肢动脉内膜剥脱和(或)人工血管旁路术、自体骨髓干细胞动脉腔内及肌内移植对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价值。方法总结185例下肢动脉闭塞症的临床资料,回顾分析其病因、临床特点、诊断方法、治疗手段及治疗效果。结果185例经闭塞段动脉内膜剥脱、自体干细胞腔内和肌内移植,术后随访3.6、12、18、24个月,肢体血液循环改善明显,临床症状缓解。结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采取闭塞段内膜剥脱和(或)人工血管旁路术,辅以自体骨髓干细胞动脉腔内和肌内移植可获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8.
冉坤  王超  赵渝  向志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6,36(11):1566-1572
目的采用Meta 分析方法评价药涂球囊(DCB)对比非药涂球囊(UCB)成形术治疗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疗效及安全 性。方法计算机检索国内外数据库中关于DCB和UCB成形术治疗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相关随机对照试验,按照纳入标准 和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再狭窄率、晚期管径丢 失、术后1年靶病变血运重建率、术后1年通畅率、术后1年的死亡率及截肢率。结果共纳入11个试验,1853名患者共有2150 处动脉病变,其中DCB组有1110 名患者,1288 处动脉病变;UCB组有743 名患者,862 处动脉病变。Meta 分析结果显示:与 UCB组相比,DCB成形术明显降低了术后6个月的再狭窄率(15.2% vs 39.0%;OR:0.28;95%CI:0.17~0.48;P<0.000 01)、晚期管 径丢失(-0.05~0.56 vs 0.54~1.7;WMD:-0.57;95%CI:-0.93~-0.21)和术后1年靶病变血运重建率(13.0% vs 28.1%;OR:0.39;95% CI:0.23~0.64;P=0.0002),提高了术后1 年的通畅率(71.8% vs 52.9%;OR:2.32;95%CI:1.21~4.43;P=0.001),而两组的死亡率 (4.8% vs 5.0%;OR:1.00;95%CI:0.62~1.63;P=0.99)及截肢率(3.4% vs 2.9%;OR:1.41;95%CI:0.74~2.70;P=0.30)比较差异均 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UCB成形术治疗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相比,DCB成形术是一种疗效更显著,安全性无明显差异的腔内 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金霞萍  徐洪高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25):83-84,86,F0003
目的采用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探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病变特点。方法对45例经临床确诊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图像进行分析。使用16层螺旋CT行下肢动脉CTA检查,将获得的图像送到工作站后处理;对所有图像进行MIP、VR及SSD显示重建,,部分行血管内镜检查;对图像进行分段评价。结果所有病例血管重建图像显示良好,将腹主动脉以下病变分为5型,其中腹主动脉型2例,髂动脉型3例,股腘动脉型16例,小腿动脉型6例,广泛型18例,侧支循环建立13例。病变CTA表现为血管管腔不规则,单发或多发狭窄、闭塞,局部侧支血管形成,部分管壁钙化。所有患者在行CTA结束后24~48 h内行DSA检查;在膝上大动脉(腘动脉及以上血管)病变中,CTA与DSA对病变检出率未见统计学差异(χ2=2.381,P=0.304);在膝下小动脉(胫前动脉发出点及以下血管)未见统计学差异(χ2=0.003,P=0.998)。结论 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可以充分而准确地显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病变情况,并可作出合适分型,有明显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