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研究身高对腰椎斜扳手法"咔哒"声响时推扳力的影响,为手法提供定量化依据。方法使用压力检测系统,测量并记录对不同身高两组受试者进行斜扳手法出现"咔哒"声响时的推扳力。结果以出现"咔哒"声响作为腰椎斜扳手法成功的标志,此刻对身材较高和较矮的受试者肩部的平均推扳力分别为(12.814±1.264)kg和(12.414±1.387)kg,臀部的推扳力分别为(13.627±1.351)kg和(13.500±1.094)kg。结论斜扳手法操作时所需推扳力的大小与身高无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两种颈椎旋转手法作用时咔哒声响次数,并进行比较分析。方法:72名健康在校大学生,随机分为两组:实验1组和对照1组,均采用先向左后向右扳动的颈椎旋转手法,其中实验1组施行常规快速颈椎旋转手法,左右各2次;对照1组施行慢速颈椎旋转手法,左右各2次。间隔1周后进行第二轮实验,仍然随机分为两组,实验2组和对照2组,均采用先向右后向左扳动的颈椎旋转手法,其中实验2组仍施行常规快速颈椎旋转手法,左右各2次,对照2组仍施行慢速颈椎旋转手法,左右各2次。运用自行设计的声响采集系统对手法所致的咔哒声响进行采集,分析其发出声响的次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第一次旋转时,实验1组和对照1组在亚生理区内继续向左旋转出现的咔哒声响次数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4.077,P=0.009),向右旋转出现的咔哒声响次数差异同样有显著性意义(t=2.017,P=0.047);实验2组和对照2组在亚生理区内继续向左旋转出现的咔哒声响次数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014,P=0.048),向右旋转出现的咔哒声响次数差异同样有显著性意义(t=3.281,P=0.002);实验1组在亚生理区内继续向左旋转出现的咔哒声响次数跟向右旋转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1.87,P=0.007),向左产生的声响次数少于向右者;实验2组在亚生理区内继续向左旋转出现的咔哒声响次数跟向右旋转相比差异也有显著性意义(t=4.077,P=0.009),向右产生的声响次数少于向左者;对照1组在亚生理区内继续向左旋转出现的咔哒声响次数跟向右旋转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t=0.499,P=0.620),对照2组在亚生理区内继续向左旋转出现的咔哒声响次数跟向右旋转相比差异也无显著性意义(t=1.825,P=0.072)。第2次重复实施颈部旋转手法时产生咔哒声响次数的比较结果发现,四组受试者在全部操作过程中出现了极少的咔哒声响,两两比较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在颈椎旋转手法时,在亚生理区采用闪动力能引发较多的咔哒声响;使用闪动力向一侧旋转产生咔哒声响后,会影响到向对侧旋转时咔哒声响的产生。 相似文献
3.
背景:临床上常用以及教科书介绍较多的颈部旋转手法中,端提旋转手法、冯氏定点旋转手法、孙氏旋转手法和龙氏正骨手法比较有代表性.这4种手法旋转颈椎时都可能会产生咔哒声响.但它们的声响有无差别呢?目的:观察不同方式旋转颈椎引发的咔哒声响次数,并进行比较分析.方法;选择96名健康在校大学生,随机分为4组,分别对受试者颈椎实施端提旋转手法、定点旋转手法、孙氏旋转手法和单纯旋转手法.每名受试者均先向左侧旋转,再向右侧旋转.运用自行设计的声响采集系统对手法所致的咔哒声响进行采集,并对声响数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结论:在向左侧旋转中,定点旋转手法和孙氏旋转手法产生的咔哒声响次数较少,且单次发声的比例较高,端提旋转手法和单纯旋转手法产生的咔哒声响次数较多,且多次发声的比例较高.向右旋转4组间声响总次数差异和声响次数构成比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说明在颈椎旋转手法时,采用一定的轴向牵引力量能减少咔哒声响次数,增加单次声响比例,在正骨复位中能提高复位的准确性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研究腰椎斜扳手法所致咔哒声响时推扳力的大小,为手法提供定量化依据。方法:使用压力检测系统,测量并记录向左右分别进行斜扳手法出现咔哒声响时作用在肩部和臀部的推扳力。结果:以出现咔哒声响作为腰椎斜扳手法成功的标志,此刻对左右肩部平均推扳力分别为12.552±1.715kg和12.748±1.645kg,对左右臀部平均推扳力分别为13.587±1.631kg和13.274±1.200kg。结论:向左右分别进行斜扳手法时,对左右肩部或臀部的平均推扳力无显著差异(P>0.05),但对臀部的推扳力大于对肩部的推扳力(P=0.016)。
关键词 斜扳手法;推拿;手法;咔哒声响;推扳力
中图分类号:R244.1,R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1242(2008)-03-0202-03 相似文献
5.
胸椎掌按法所致“咔哒”声响与最大按压力的量效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胸椎掌按法作用时“咔哒”声响与最大按压力的量效关系,为推拿手法的量化提供定量化依据。方法: 利用压力检测系统,检测并记录胸椎掌按法操作时出现“咔哒”声响时术者手掌按压患者胸椎棘突的最大按压力。结果:以“咔哒”声响作为胸椎掌按压法成功的标志,通过出现声响的最大按压力(247.21±8.02 mmHg)和没有出现“咔哒”声响的最大按压力(251.15±2.87mmHg)的比较,两者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胸椎掌按时按压力大小和“咔哒”声响的发生没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颈椎旋转手法的扳动方向对颈椎旋转角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8名健康受试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7人。分别对4组受试者行一侧或两侧颈椎定点旋转手法。测量4组受试者每次手法扳动前、后颈椎旋转的主动活动和被动活动范围。结果:向一侧扳动后,颈椎向两侧的主动旋转度显著增大(P0.05),且扳动侧的改变幅度大于对侧;向两侧分别扳动颈椎,第一次扳动侧的主动活动度增大(P0.05),但明显小于仅向一侧扳动时(P0.01);无论是向一侧或是两侧扳动颈椎,都不会明显改变颈椎的被动旋转范围(P0.05)。结论:为了改善患者的颈椎主动旋转范围,颈椎旋转手法的扳动方向应与患者颈椎主动旋转受限的方向一致且仅扳动一次。 相似文献
7.
8.
坐位旋转手法时退变腰椎间盘内在应力和位移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进行坐位旋转手法时退变腰椎间盘的内在应力及位移分布的特点,以分析手法的机制、安全性与合理性。方法:使用腰椎CT片,以Mimics软件系统逐层重建14—5三维有限元模型,通过设定结构的参数完成退变腰椎间盘模型。将向右侧旋转的坐位腰椎旋转手法进行分解,把各项力学参数代入模型进行计算分析。即时显示手法作用时退变腰椎间盘的内在应力和位移的变化。结果:椎间盘的应力、应变及位移都不断增加。应力从腰椎间盘右前侧的外缘呈弧形向左后侧的外缘递减。椎间盘右后侧外缘的压应力较大。位移从右前侧向左后侧呈层状递减。位移方向与应力方向大致相同。相应位置椎间盘右后侧位移大于左后侧位移。最终应变:右后角中下部有明显的变形,向后内侧突出,左后侧部变形最小。结论:手法增加了旋转侧椎间盘的位移,有利于解除神经根的粘连,但同时增加了对神经根的压迫。向突出椎间盘的对侧旋转较为安全。腰椎椎管狭窄患者不宜用本手法。 相似文献
9.
推拿[扌衮]法动力学参数优化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化推拿[扌衮]法行气活血效应的动力学参数。方法:按照L27(3^13)正交表,对[扌衮]法动力学参数——力量、频率、时间进行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扌衮]法施于健康男性左下肢腓肠肌处,[扌衮]法前后采用彩色超声多普勒诊断系统测量胭动脉血流量。结果:[扌衮]法操作中力量3.5—4.5kg、频率105—135次,分、时间8.75-11.25min的组合模式提高胭动脉血流景增益率的效果最显著。结论:从本研究结果中得到了推拿[扌衮]法动力学参数的最佳组合模式;同时也提示推拿手法作用并非力量越大、操作时间越长。疗效越好。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观察和评价中药颈椎荣通方联合旋提手法在治疗气滞血瘀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01月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门诊收治符合神经根型颈椎病诊断,中医辩证分型为气滞血瘀证的80例患者,采用单盲、随机数字表法、按就诊顺序分为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观察组采用自拟颈椎荣通方结合旋提手法治疗,对照组仅采用旋提手法治疗,疗程均为两周。比较两组治疗两周后的临床疗效、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颈椎弓弦距。结果:经两周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75.00)%,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观察组(1.22±1.54)明显低于对照组(2.52±1.76),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前后颈椎弓弦距差值(1.03±0.24)高于对照组(0.52±0.14),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颈椎荣通方结合旋提手法治疗神经根型(气滞血瘀证型)颈椎病较单纯应用旋提手法治疗疗效更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机制 总被引:55,自引:5,他引:55
目的应用生物力学的方法研究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机制。方法用5具新鲜尸体腰椎在生物力学材料实验机上,在计算机定量控制下模拟不同手法的作用条件,使用引伸仪测量神经根与临近椎间盘之间的位移。结果3种手法的位移分期为1.283±0.758m,1.411±0.769mm,1.348±0.774mm。结论腰椎间盘突出手法推拿的治疗机制是通过神经根相对位移来减轻或消除髓核突出症对神经根的刺激与压迫,松解突出的间盘与神经根两者之间的炎性粘连,是腰椎间盘突出物的"变位"作用,而非髓核的还纳复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有计划对护理专业的学生进行操作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技能操作能力及创新能力。[方法]采用比较、调查和实验等方法在两届学生中各随机抽取2个班为实验组,2个班为对照组进行研究。[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综合实验技能成绩比较,P〈0.05,带教护士对实习生护理技能掌握情况评价比较,P〈0.01。[结论]采取规范方法进行技能操作训练,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提高护理人才质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