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男,39岁.因左眼视力下降3年于2006年来我院就诊.既往史、家族史均无特殊.眼科检查:最佳矫正视力:左眼0.05,右眼0.5.双眼眼前节和眼压检查均正常,未触及搏动性眼球突出.直接及间接检眼镜眼底检查显示,左眼后极部可见纡曲扩张的粗大血管团.  相似文献   

2.
3.
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anchretinalveinocclusion,BRVO)是常见的视网膜血管病,但视网膜分支动脉阻塞(branchretinalarteryocclusion,BRAO)的发生率较少,BRVO合并同组BRAO则尚未见报道。我院眼科经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fluorescenceangiography,FFA)检查诊断一例,具有典型的临床症征,现报道如下:患者女60岁主因右眼突然视物模糊15d,于2006年1月10日来我院眼科门诊。既往高血压病12y,口服药物治疗,血压控制在140/90mmHg左右,无糖尿病,心脏病及肝肾疾病史。视力:右眼0.2,左眼0.5。双眼外眼正常,角膜透明,前房清,深度正常,双侧瞳孔…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告黄斑分支静脉阻塞44例,分析了该病的临床表现和视力预后。黄斑分支静脉阻塞与主干分支静脉阻塞相同,恒发生在动,静脉交叉处。本组阻塞点处动脉位于静脉之上者占93.02%,阻塞部位以位于黄斑等第二分支者最多占59.1%,。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1994年4月至2004年2月61例(61只眼)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的病例。结果 81.97%的病例发病年龄≥50岁,91.8%的分支静脉阻塞发生于动静脉交叉点为正交叉者,67.21%的病例发生于视网膜颞上分支静脉。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合并症的发生率与阻塞部位密切相关。结论 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患者的预后取决于其并发症的程度和范围。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14岁.因右眼视力障碍1年于2009年2月1日来我院门诊就诊.1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右眼视物不清,无眼痛、头痛及畏光、流泪等症状,未经任何诊治.患者平素身体健康,全身检查亦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7.
8.
9.
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 (branch retinal veinocclusion,BRVO)是一种以静脉阻塞引起的眼底血管疾病 ,累及黄斑部者可严重影响视力。 1877年 ,L eber首次报告了这一疾病 ,并描述了其眼底心变。其发病率在眼底疾病中占第二位 ,仅次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近年来 ,随着临床基础医学的迅速发展 ,人们对其病因和发病机理有了较深刻的理解 ,对其治疗提出了一些新观点 ,故综述如下 :一、病因学1.发病机理 :BRVO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引起的一种临床症候群 ,对其发病机理 ,目前尚无定论。大多数学者支持视网膜动脉供血不足学说 ,Frangieh等〔1〕研究了 8…  相似文献   

10.
视网膜黄斑分支静脉阻塞(macularbranchretinalveinocclusion,MCBRVO),可因出血掩盖了阻塞的血管,使临床通过眼底检查甚至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fluoresceinangiogra-phy,FFA)也不易观...  相似文献   

11.
12.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acquird immune deficiencysyndrome,AIDS)是一种由细胞介导免疫系统受损的疾病 ,75 %的患者可发现眼部病变 ,但 AIDS患者并发双眼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central retinal vein occlusion,CRVO)的病例国外仅报道 1例 [1 ] ,国内尚未见报道。我们曾收治 1例 ,报告如下。患者男 ,2 2岁。因戒毒期间双眼视物不清 7d来我科就诊。患者吸毒 4年 ,吸毒方式以注射为主 ,有时用共用针头注射。无冶游史 ,无输血史。在戒毒所戒毒期间出现低热、全身乏力、头痛、咽痛、咳嗽等症状 ,按上呼吸道感染治疗后缓解 ,半个月后出现双眼…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中,因不参与引流黄斑区血液,而阻塞早期无症状病例的临床及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BRVO病例中因合并玻璃体积血就诊及FFA检查时偶然发现的66例(70只眼)临床资料。结果 66例BRVO病例中,右眼26例,左眼36例,双眼4例。颞上周边支阻塞45只眼,占68.18%;颞下周边支5只眼,占7.58%;鼻上支8只眼,占12.12%;鼻下支12只眼,占18.18%。FFA检查时偶然发现17例,占25.76%;继发玻璃体积血49例,占74.24%。70只眼均发现大小、数量不等的视网膜新生血管。伴增生膜5只眼,占7.58%。合并视盘新生血管3只眼,占4.55%。黄斑前膜4只眼,占6.06%;视网膜裂孔、并继发视网膜脱离6只眼,占8.57%。结论无早期症状BRVO病例,均为BRVO后期并发症,与其它类型BRVO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伴视网膜脱离患的手术治疗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伴视网膜脱离患16例16眼的手术治疗效果及影响因素,随访6~18mo,观察视力、眼底及视网膜复位情况。结果: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以颞侧分支静脉为主;视网膜裂孔为圆形及马蹄形,均位于牵引点附近,沿血管分布。随访结束后,所有患视网膜均复位,14眼(88%)视力明显改善,2眼(12%)视力保持不变。视力预后与视网膜裂孔种类、玻璃体后脱离、视网膜新生血管及黄斑部是否脱离密切相关。结论:及时进行视网膜脱离复位及激光光凝术是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伴视网膜脱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是一种多因性、对视功能损害较大的眼底血管性疾病,本从阻塞的形成原因、侧支循环的建立、主要并发症及激光光凝治疗四方面对该病的近期研究进展进行了复习综述。  相似文献   

16.
17.
激光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戴成华 《国际眼科杂志》2008,8(11):2330-2331
目的:探讨倍频Nd∶YAG532nm激光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的疗效。方法:采用倍频Nd∶YAG532nm激光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49例(49眼),灌注区采用II级光斑反应,无灌注区采用III级光斑反应,黄斑水肿格栅光凝,光凝后3~6mo复查FFA,对有渗漏或新生血管不退者,补充光凝,分析不同类型,不同发病时间激光治疗后视力变化及FFA情况。结果:激光治疗后,缺血型28眼中,视力提高者10眼(36%);不变16眼(57%);视力下降2眼(7%)。非缺血型21眼中,视力提高者18眼(86%),不变3眼(14%)。发病1~3mo与4mo以上激光治疗视力比较,P<0.05,有显著差异。FFA49眼中,43眼(88%)显示渗漏及毛细血管无灌注区消失。结论:激光治疗能促进水肿、出血、渗出的吸收,消灭无灌注区及新生血管,阻止并发症的发生,保护和提高视力,激光治疗早期优于晚期,视力缺血型比非缺血型预后差。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 ,6 5岁。右眼视物不清 1年 ,高血压 3年 ,“蛋白尿”半年。 1年前曾在某医院诊断为“右眼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并静脉滴注“脉络宁”等 ,视力无明显好转。全身检查 :血压15 0 / 10 0 mm Hg(1mm Hg=0 .133 k Pa) ,面色晦暗。眼科检查 :右眼视力 0 .1,不能矫正 ,颞上支动脉 2级分支处有 1/ 3 PD大的红黄色隆起 ,周围视网膜灰白色水肿 ,颞上支静脉有一分支呈白线状 ,颞上方视网膜散在片状出血 ,黄斑部视网膜灰白色水肿 ,星芒状渗出。实验室检查 :尿蛋白 ( ) ,血红蛋白 10 g,血非蛋白氮 2 2 .0 mmol/ L,血肌酐 97.40 μmol/ L,尿素氮6…  相似文献   

19.
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 vein occlusion,RVO)是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第二大视网膜血管类疾病,可分为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和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anch retinal vein occlusion,BRVO)。BRVO的具体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且发病率逐年升高。BRVO常发生黄斑水肿(macular edema,ME),反复的ME会导致永久的视力下降。传统的治疗包括黄斑区格栅样光凝和以曲安奈德、地塞米松为代表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近年来,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药物及玻璃体手术的发展已成为新的治疗方法。本文就BRVO的治疗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应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探讨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与动静脉交叉点特点以及与盘缘距离的关系。方法 收集颞上支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患者53例和非视网膜血管疾病者53例的荧光造影负片,分别观察颞上支和颞下支第一动静脉交叉支的交叉特点,并测定交叉点与盘缘的距离,应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病例组颞上支动静脉第一交叉点与盘缘的平均距离与颞下支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8.58,P〈0.01),病例组颞上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