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 毫秒
1.
广东某地渔农民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平均为2.62‰,其正常值95%上限为6‰,各年龄性别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本结果为广东大中城市居民的结果极为接近。对吸烟因素所作的分析表明,吸烟不仅可增加微核率,而且和吸烟量有关。  相似文献   

2.
烟草烟雾具有直接或间接的致突变作用,我们用人体末梢血淋巴细胞微核测试法,测试了178名吸烟支数不同的男性成年人末梢血淋巴细胞微核数置的变化,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普洱茶水提取物对丝裂霉素C(mitomycin C,MMC)诱发的人成淋巴细胞株遗传损伤的影响。方法:以正常人成淋巴细胞株GM12593为实验材料,设计对照组、MMC作用组和普洱茶组不同条件培养细胞株。对照组用RPMI-1640正常培养,MMC作用组培养基中MMC的终浓度为0.1μg/ml,普洱茶组培养基中除含有0.1μg/ml的MMC外,还分别加入浓度为0.125、0.25、0.5和1 mg/ml的普洱熟茶和生茶水提取物。培养24 h后加入细胞松弛素B,作用28 h后制片,计数不同培养条件下的双核细胞微核率。结果:普洱熟茶在0.125和0.25 mg/ml,普洱生茶在0.125 mg/ml时,均明显降低由MMC引起的细胞微核率(P〈0.05);普洱熟茶降低MMC诱发的细胞微核率的作用略优于普洱生茶,但两者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一定浓度的普洱茶能降低由MMC诱发的人成淋巴细胞株的遗传损伤。  相似文献   

4.
将茜草、淫羊藿、人参组成复方,提取其水溶成分,观察其对正常的淋巴细胞和用丝裂霉素C(MMC)诱发的淋巴细胞的微核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种浓度的提取液,诱发正常淋巴细胞微核不同,随着浓度的增高,微核率有上升趋势。而对MMC诱发淋巴细胞微核的影响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5.
6.
高振强  王风荣 《癌症》1989,8(5):392-393
微核实验现已成为一种简单迅速有效的环境致突变/致癌物的检测方法,已被国际环境致突变物/致癌物防护委员会列为遗传毒理学测试方法之一,它主要反映染色体的损伤,与染色体畸变有很好的相关性。微核实验常用的实验材料有骨髓细胞、淋巴细胞等。其中利用外周血淋巴细胞作微核测定更是简  相似文献   

7.
内毒素诱导人淋巴细胞微核形成的研究杨录军,曹佳,刘胜学(重庆第三军医大学分子毒理学实验室630038)内毒素是革兰氏阴性杆菌坏死后释放的主要毒素,在烧伤感染导致的各种病理生理变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有关内毒素对脏器、细胞损害的报道已很多,但是否对染色体...  相似文献   

8.
癌症患者淋巴细胞微核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9.
10.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流行有关。本研究利用微核试验,观察幽门螺杆菌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人胃粘膜上皮细胞微核形成率的影响。结果表明:2株幽门螺杆菌碎片的蛋白浓度在0.6-3.9.μg/ml范围内均可使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及人胃粘膜细胞微核率增高2倍以上,存在剂效关系;大肠杆菌对照则无此作用。  相似文献   

11.
吸烟是人癌的主要病因之一,对其遗传毒性效应虽有一些研究,但仍是一个争论的问题。以往采用的培养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SCE和微核检测等方法,由于需要一定的实验条件,且程序较复杂。故研究样本较小;另一方面,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酒精是人类致癌的有效促进因子或辅助因子;而体外实验指出,绿茶提取物有拮抗香烟烟雾冷凝物的诱变作用,但两者均缺乏人体内的实验证据。因此,本文采用比较简便的人体微量指血微核测试检测健康吸烟者微核率的改变,并用配对资料分析的方法,分析习惯性饮酒,饮茶对吸烟者微核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本文总结了食管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测定的结果,在36例食管癌患者中,平均微核出现率是5.75‰,健康对照19例,平均微核出现率是2.37‰,且癌症患者每例微核率平均在4‰以上,二者经统计学处理,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  相似文献   

13.
本文应用微核试验观察了胃癌62例,胃良性疾病53例,正常人12例周围血淋巴细胞微核出现率。胃癌组、胃良性疾病组和正常组平均微核细胞阳性率分别为1.56‰,0.7‰和0.58‰,三组间差异显著;三组平均微核率分别为1.82‰,0.8‰和0.6‰;不同类型和不同分化程度的胃癌微核细胞阳性率与微核率无明显差异;胃良性疾病组中胃溃疡,慢性胃炎和正常人平均微核细胞阳性率与微核率亦无明显差异。结果提示胃癌患者  相似文献   

14.
三种蒽醌衍生物对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1.5-二氨基蒽醌(1.5-DAAQ)、1.5-二氯蒽醌(1.5-DCAQ)和1.8-二氯蒽醌(1.8-DCAQ)的遗传毒理。方法:本文运用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测定方法。结果:小鼠第一次被注射1.5-DAAQ,1.5-DCCQ和1.8-DCAQ所产生的微核细胞与空白对照相经无显著性差异,第二次以及以后各次分别注入上述三种化合物时,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三种AQs  相似文献   

15.
直接用培养人淋巴细胞微核测试系统,采取控制化学品处理培养细胞和恢复时间,对已知非整倍体诱变剂长春新碱进行微核检测,实验结果显示,在设定的微核检测程序中,阴性对照和断裂剂丝裂霉素C未诱发微核率的显著增加(P〉0.05)而VBL却引起MNF显著增加(P〈0.01)。结果揭示培养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测试法可能成为一种新的人类化学品非整倍体诱变剂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6.
17.
木尘对人体的危害已被国内外学者重视。自1965年以来许多学者相继报告了家具厂木工鼻癌发生,接触木尘的工人罹患鼻腺癌和鼻窦癌。1987年我国的刘树范等应用Ames试验对五种木屑浸液的致突变性进行了探讨。关于木尘是否可造成人的染色体损伤,笔者尚未见报道,为此我们对管内接触木尘的制材工,木工进行了微核率检测。 材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欧阳贵  谢金魁 《癌症》1994,13(2):188-188,187
肺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测定欧阳贵,谢金魁,何志藩,戴文香衡阳医学院肿瘤研究所(421001)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测定是一种简便快速的细胞遗传学效应检查方法。微核测定始于本世纪七十年代初,国内河南、山西、江苏、湖北等省已利用食管癌患者以及肝癌和尿殖系...  相似文献   

19.
甲醛接触工人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甲醛(FA)在多种体外诱变测试中呈阳性,啮齿动物吸入甲醛蒸气后引起鼻腔鳞状上皮细胞癌^(1,2),接触人群的肿瘤发病主有升高趋势,因此对甲醛接触人群进行简单有效的遗传毒理学的生物学监测是十分必要的,本次研究微核测试的结果证实,80名平均工龄,12年甲醛接触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细胞率较对照组有极显著的增加(P〈0.01),接触组吸烟人群较对照组吸烟人群的微核细胞率有极明显的增高(P〈0.01),接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小鼠骨髓和人淋巴细胞微核试验方法测试了新疆产的红花的诱变性。结果表明,红花水提取物和乙醚提取物均能诱发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PCE)微核率升高。红花水提取物的剂量在4~20ml/kg体重范围内,乙醚提取物剂量在1~4ml/kg体重诱发的小鼠骨髓PCE微核率分别为5.16±0.83‰~8.33±0.76‰,3.83±0.48~5.17±0.83‰,与阴性对照(2.5±0.34‰)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红花水提取物亦能诱发人淋巴细胞微核率升高,在实验范围内(0.5~1.5μl/ml)诱发的微核率(3‰~6‰)与阴性对照(2‰)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