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三维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脑转移瘤的价值。方法采用6MV-Xray直线加速器全脑二侧野对穿照射,肿瘤吸收剂量30Gy~40Gy/(2~3)周。全脑放疗结束后一周行三维立体定向放疗。结果1年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44.3%和17.1%。有8例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一般放疗反应;2例伴有癫痫小发作1次;2例治疗后9个月出现放射性脑水肿;均经对症治疗后症状消失。本组无顽固性水肿发生。结论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结合全脑放疗治疗多发性脑转移瘤是一种反应较小,痛苦较轻,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具有疗效肯定,疗程短,不增加放疗副作用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肺转移瘤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体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X刀)肺转移瘤的方法和疗效。方法:采用CT模拟定位,拓能WiMRT体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治疗肺转移瘤50例,病灶大小为1.0~5.0 cm。采用6 MV直线加速器,单次照射剂量5~12Gy,总剂量30~52 Gy。结果:肿瘤消失21灶(18.3%),缩小70灶(60.9%),总有效率79.1%;病灶〈3 cm者,有效率为88.5%,明显高于病灶≥3 cm者(59.4%,P〈0.05);总剂量≥40 Gy组的病灶消失率为26.4%,明显高于总剂量〈40 Gy组(4.7%,P〈0.01)。结论:体部X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是治疗肺转移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序贯TP方案化疗治疗不能手术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60例不能手术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成A组和B组进行临床研究,A组30例采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剂量(50%剂量线)4~5Gy/次.隔日1次,共8~10次,总剂量40~50Gy。B组30例采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序贯TP方案化疗四个疗程。结果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0.O%(24/30)和83.3%(25/30),P〉0.05,患者1、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6.7%(26/30)VS83.3%(25/30)和73.3%(22/30)VS80.0%(24/30),P〉0.05。2年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分别为60.0%(18/30)和73.2%(22/30),B组虽高于A组,但P〉0.05。两组患者早期放射反应主要为I~II级放射性肺炎和骨髓抑制,后期放射反应主要为I~II级放射性肺炎,发生率两组接近。结论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序贯TP方案化疗治疗不能手术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X刀 )肺癌的近期疗效和避免肿瘤遗漏的方法。方法 对 32例 2 0 0 1年 1~1 2月收治的肺癌病人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肿瘤直径最小者为 1cm× 1cm ,最大者为 6 .4cm×7.0cm。肿瘤直径≤ 5cm者直接采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方法 ,而对于直径 >6cm者则先用常规外照射的方法 ,剂量 40~ 45Gy/ 2 0~ 2 3F ,然后对残留的病灶再施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周边单次剂量 5~ 8Gy/次 ,每周 3次 ,共6~ 1 0次。结果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后的 2~ 3个月CT复查 ,客观有效率 (CR +PR)为 93 .75 % (30 / 32 ) ,MR为6 .2 5 % (2 / 32 )。生存时间≤ 6个月者 8例 ,余 2 4例至今仍存活。结论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肺癌可以起到良好的根治性或姑息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体部伽玛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对52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体部伽玛刀进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每次剂量4~6Gy,50%剂量线覆盖PTV为参考剂量,隔日1次,共5~6次,总剂量20~36Gy。结果 52例患者总有效率为80.8%(42/52),1、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6.5%(45/52)、75.0%(39/52),1、2年无局部复发生存率分别为69.2%(36/52)和63.5%(33/52)。早期放射反应为骨髓抑制、早期放射性肺炎,多为Ⅰ~Ⅱ度。晚期放射反应主要为放疗区域放射性肺纤维化,心脏、食道、脊髓未观察到晚期放射反应。结论体部伽玛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近期疗效好,毒副作用轻,其远期疗效和晚期放射损伤有待进一步观察评价。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放射治疗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脑转移患者的疗效,研究更好疗效的方法。方法2013年1月~2014年5月28例NSCLC脑转移患者接受放射治疗,根据原发灶控制情况和有无颅外转移病灶进行分组观察,对不同生存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放疗,无严重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放疗后颅内病灶控制率为76.2%,神经系统症状缓解率为73.7%,KPS评分显著上升。患者生存时间1~34个月,中位生存时间7.4个月,6月、12月、24月生存率分别为54.5%、23.0%、3.5%。结论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全脑放疗可有效缓解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症状,并延长生存期和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脑转移瘤的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与临床应用意义。方法:收取我院120例脑转移瘤患者,收取时间在2015年10月20日直至2016年1月27日,并将脑转移瘤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患者实施常规放射治疗),观察组(60例患者实施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结果:观察组脑转移瘤患者治疗后的中位生存期、1年生存率83.33%、3个月局部控制率86.67%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脑转移瘤患者中,放射性脑水肿患者有1例、食欲不振患者有1例、呕吐患者有1例、并发症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通过对脑转移瘤患者实施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取得较为显著的效果,能降低患者放射性脑水肿、食欲不振、呕吐等并发症,增加中位生存期,提升1年生存率、3个月局部控制率,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8.
万跃  谭兵  蒋勇  黄锣  王颖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6):4338-4340
目的 对比研究全脑放疗(WBRT)联合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RT)与联合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局部肿瘤加量治疗肺癌脑转移的疗效与耐受性.方法 2009~2010年所收治92例肺癌脑转移瘤患者(脑转移病灶≤3个),随机分组WBRT加3D-CRT:46例,WBRT加SRT:46例.评价指标为中位生存期(MST)和放疗毒性,全组患者中位随访时间12月,随访率100%.结果 全组中位生存期为8.9个月,其中3D-CRT组8.6个月、SRT组9.4月(x2=0.22,P> 0.05).放疗后3个月肿瘤局部控制率分别为71.7%、63%.结论 SRT是肺癌脑转移瘤患者的一种有效治疗手段,对脑转移瘤≤3个的患者,3D-CRT与SRT局部肿瘤加量生存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放疗不良反应亦无明显差异,但SRT治疗2次比3D-CRT治疗13-15次在放疗时间上占优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和总结三维适形放疗与立体定向放疗在治疗脑转移瘤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1月~2011年11月于我院行全脑放疗后行三维适形放疗或立体定向放疗的60例肺癌脑转移患者的放疗资料、随访资料及影像学资料,比较两种放疗方式的疗效。结果本组含1~2个脑转移灶的患者共21例,12例行三维适形放疗,9例行立体定向放疗,两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有效率和1年生存率分别为12月、83.3%、58.3%和14月、88.9%、66.7%。脑转移灶数≥3的患者共39例,17例行三维适形放疗,22例行立体定向放疗,两组的中位生存期、有效率和1年生存率分别为7月、58.8%、41.2%和13月、81.8%、68.2%。在脑转移灶数≥3的患者中,立体定向放疗组的中位生存期、有效率和1年生存率都明显优于三维适形放疗组(P<0.05)。结论对于多发性脑转移瘤患者,立体定向放疗较三维适形放疗更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加速超分割与常规分割放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预防照射双锁骨上淋巴结的意义。方法60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30例。前大野后2个野交叉照射,2Gy/次。1次/d,5次,周,照射40~45Gy后缩野照射,总剂量为60~70Gy。双锁骨上预防照射剂量为45Gy,总疗程6.7周。超分割组30例。前后野1.0~1.5Gy/次,2次/d,间隔≥6h,10次,周,前大野照射总剂量为40~45Gy。2个后小野等中心照射总剂最为20~25Gy。结果完全缓解率和总有效率,超分割组和常规组分别为20.0%和76,7%、13.3%和70.0%;1、2年生存率和局部控制率超分割组分别为70.0%、53.3%和66.7%、50.0%,常规组分别为56.7%、23.3%和53.3%、23.3%,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疗效优于常规分割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